昆明的野心
文丨西部君
昆明不断迎来好消息。
不久前发布的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中,昆明与长沙、郑州、苏州、无锡等城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这是昆明第三次摘得殊荣;
日前表决通过的《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显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增速仅次于贵阳、拉萨,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
连人民日报也在12日的头版上发文点赞昆明——《亮出新颜值 美出新气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再往前看,上半年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昆明还入选了“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名单。
一连串的亮眼表现和荣誉,让“春城”昆明吸睛不少。作为云南经济的龙头,如果昆明能够延续此增长势头,云南今年的增速夺冠将是大概率事件。
1.强省会下的昆明,太缺少存在感
云南和贵州经常被人们拿来对比,它们的省会城市昆明和贵阳,同样如此。
论知名度,城市自然、人文特征鲜明的昆明,丝毫不输贵阳。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发力大数据的贵阳,昆明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对烟草、旅游业的依赖太深,反而不被看好。只有在谈论旅游的时候,人们在会想起它。
和四川一样,云南也是强省会地区。2017年,昆明的GDP占全省比例29.4%,略低于成都。
但昆明和成都经济体量的差距实在太大,对此,《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曾明确指出:
2014年,昆明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广州22%、成都的37%、西安的68%,增速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21位,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与昆明在全省较高首位度不相符。
昆明显然面临着和南宁、广西类似的局面。
作为东南亚的桥头堡,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自不用说,有临边的优势,强省会战略支撑,坐拥南向通道的红利,竞争力还是没能充分挖掘,连“新一线城市”也没能入选。
这种尴尬表现,让昆明在西南角的战略地位略显不足,有话题度,但经济、产业层面的存在感太差,只能做“西三角”的附属。
2.昆明经济开始提速
昆明并不甘心失落在中国的西南角。
去年10月公布的《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三步走战略,清楚地反映了“春城”的雄心:
第一阶段:2017年到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18年,全市GDP达到5300亿元,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7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
来源:《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
第二阶段:2021年到2025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征初步显现。到2025年,全市GDP达到1.19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
第三阶段:2026年到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到2030年,全市GDP达到1.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8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美元。
以第一阶段的目标为例。2017年,昆明的经济总量是4857.64亿元,距离5300亿的目标还有500亿左右的差额。
这个差额大概相当于2017年相对于2016年的增幅,如果要达成目标,意味着昆明今年得保持9.5%以上的增长。
前三季度,昆明的生产总值是3506.78亿元,增速为9.1%,老实说,在2018年实现5300亿的目标压力相当大。
不过即便完不成任务,昆明的经济增速,依然超过了很多城市。2014—2016年,昆明的增速分别是8.1%、8.1%、8.5%,2017年突然提速到9.7%。
来源:2017昆明统计公报
高速增长的势头,延续到了今年前三季度,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6.8%,制造业增长20.4%。
经济突然提速,让昆明离“2020年GDP达到7000亿”的目标更近。
7000亿相当于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济南、合肥去年的水平,离西安也不远。
所以昆明的短期目标,说的直白点,就是将同济南、合肥包括西安的发展差距,缩短到两三年以内。
对比当前的经济总量,昆明剩下两步走的长期目标是:2025年,达到南京、杭州去年的经济水平;2030年,发展成今天的天津或重庆。
3.摆脱“农业+旅游型城市”之名
在西部经济开始降速的关口,后起之秀昆明,西南门户的地理区位,“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枢纽通道,当然有支撑经济弯道超车的后劲。
不过对昆明来说,高速超车的同时,经济层面的一些缺陷也得正视。
昆明的“十三五”规划曾提到,“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如今的昆明,有速度,但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仍然存在欠缺。具体体现在两点:其一,工业基础实在太单薄;其二,产业结构过于偏向房地产。
来源:2017昆明统计公报
先说工业。
2017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36.9%和60.3%。
与上海等服务业发达地区显不同的是,昆明三产占比高,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退二进三”的结果。其第三产业,建立在薄弱的工业之上。
昆明去年的工业增加值,只有1159.20亿元,比南宁还要低。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550.86亿元,同比下降12.6%,不到第三产业固投的六分之一。
再看房产。
2017年,昆明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83.33亿元,是工业投资额的三倍。
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还推高了房价。
作为一个人口只有不到7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房价还连带影响到昆明在抢人大战中的吸引力。
来源:2017昆明统计公报
而且昆明的工业总量,很大部分还是资源型产业的贡献,经济增速受钢铁、煤炭等价格影响很大。
前三季度昆明的工业增长如此快,资源产业功不可没——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5.7倍。
昆明的经济结构,让不少人将它视作“农业+旅游型的城市”。其实哪怕是旅游业,没有实业的底子,上限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小结:
昆明有着追赶济南、合肥的雄心,本身是好事一桩。西三角之外,西部经济的崛起,相对于中部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都需要昆明等第二梯队城市,能充分发挥经济辅助支撑作用。
不过弯道超车的前提,是先完成基本的工业化积累。
对昆明来说,经济提速背后,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还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房产依赖外,像债务问题,也不可不察。
眼下昆明开始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迈进,如果能解决二产塌陷问题,它的经济上限,将会超过很多人的预期。
我们也祝福昆明!
end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