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炸项目官宣!成渝“第四极”再进一步,这座城市也将入局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01-11

文丨西部菌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来了。

6月3日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推出了《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这也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首次官方“亮相”。

根据规划草案,成都将构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通过5项重点任务14项推进策略,分三步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西部(成都)科学城是西部科学城的一部分,随着成都方面的规划草案出炉,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应该也快了。

而在同一天,重庆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来说,打造西部科学城、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堪称是王炸项目之一。它的上马,也意味着成渝在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上再迈出一步。

它对成渝的具体利好是什么?成渝双圈还有没有其他城市也能够获益?

01

首先需要厘清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一,科学城与一般的科技产业园有着质的区别,前者侧重的是重大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后者则是一般的科技产业。

二,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并不是简单让成都科学城与重庆科学城“合体”,它的实际范围和产业布局都要广得多。

比如,根据规划草案,西部(成都)科学城,将采取“一核四区”的功能布局。

成都科学城

其中,一核,也即通常所说的成都科学城。它的定位是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汇集区,主要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比如,作为西部唯一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今年就将在科学城建成。

可以说,成都科学城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偏重的是基础性研究。


其他四区分别是:位于高新南区的新经济活力区、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未来科技城、高新区与双流区共建的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西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很明显,相较于成都科学城,“四区”主要是布局具体的科技产业,侧重的是应用转化。

02

自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后,川渝两地就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4月,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正式签订《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

这份协议首次明确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其中,“一城”就是指西部科学城,“多园”则指两地的科学城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

也就是说,川渝携手共建西部科学城,只是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部分。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发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使其成为原始创新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础平台”。

此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积极申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者是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比如,这次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不过,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基础设施、人才、龙头企业等方面的门槛都非常高。这从目前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分布情况就能看出:


而成渝联手共建的优势之一,或就在于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增加筹码。

03

截至目前,中国拥有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另外,还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而川渝共建的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也与权威会议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形成呼应。

虽然在层级上,成渝的目标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明显差别,但创建成功,也应该是国内第四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从前三大的布局,恰恰分别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顶级城市群来看,成渝的创建也非常契合成渝要做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定位。

04

事实上,从远期来看,川渝还要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迈进。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8年,成都科技局在答复成都市政协委员建议时称,“目前根据国家层面关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部署,短期内无扩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考虑。”

但从公开报道来看,成渝建设西部科学城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过都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阶段性目标。

前述《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中就明确,成都、重庆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

而川渝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成都、重庆之外,还有一座城市不可忽视——绵阳。


此前有公开报道显示,重庆高新区将以重庆高新区(重庆科学城)和成都高新区、成都科学城为“双核”,辐射联动沿线绵阳科技城和有关国家级高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同打造西部科学城,共建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改革开放创新高地。

而上个月底,绵阳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绵阳将积极申建省级新区,与重庆、成都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

众所周知,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在科研机构、人才和基础设施资源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绵阳的加入,对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提供难得的加持,也可以说是成渝奠定科技“第四极”地位的重要筹码。

当然,这对绵阳来说,也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05

西部城事此前多次说过,未来成渝发展的天花板,将取决于成渝抱团发展的程度,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提供了国家机遇。

今年以来,从成渝中线高铁的火速获批,到提出共建西部科学城,都展示了成渝抱团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从区域竞争角度而言,成渝之所以最有实力做中国经济“第四极”,也就在于拥有重庆和成都这两座超大城市。这也是前三大城市群之外,全国独一无二的。那么,理当把这种1+1>2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事实上,就目前的科研基础而言,成渝地区未必有绝对的优势做“第四极”,但是,有了两座超大城市的基本盘,在政策赋能后,科研方面的基础设施、人才以及产业资源,都可能加速完善和涌进。

而就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的同一天,成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提出,鼓励“硬核科技”人才入驻西部(成都)科学城,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清华控股则将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作为紫光集团新的战略投资人。

这种人才和产业方面的双加持,无疑只是开始。

可以很明显看到,成渝双圈建设提出后,不管是基建、公积金互认、地方合作,还是共建科学城、科技创新中心,都在迅速推进。

这为争取把更多的合作项目写入成渝双圈规划编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种势头理应继续保持。成渝“双城记”正渐入佳境。


1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


MORE往期精选


这一次,雪松要截胡绿地?

重庆成都西安昆明齐发力

冲刺上市,这家成都房企背水一战

重大调整!这一次,全国复制成都

“摩天大楼专业户”绿地到底怎么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