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23456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六镇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23456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六镇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规模增长乏力,渝派三强东原地产,能靠物业“保三争二”吗
Original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01-10
文丨西部菌
对重庆来说,迪马股份的名字可以说相当特殊,它是重庆的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旗下的东原地产,还和龙湖、金科一起享有“渝派三强”的称号。
2017年,总部从重庆搬到上海之后,深耕一二线城市的东原地产,全国化扩张提速。而根据最新消息,东原地产也要筹备分拆物业上市了。
近几年来,物业上市已经成了一股风潮。于东原地产而言,面对在“渝中三杰”阵营中严重掉队的局面,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需求,可谓相当急迫。
但分拆物业上市这条路,显然没有那么好走。
01
在之前的推文《
归母净利大幅下滑!重庆迪马,能从上海突围吗
》中,西部城事对迪马股份和东原地产有过基本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克而瑞的数据,2019年东原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为540.1亿元,排在全国第62位,远远落后于2000亿元上下的龙湖和金科。
正是因为规模增长缓慢,近几年来,东原地产开始激进扩张,从早期的几年拓一城,变成一年入几城。
来源:迪马股份年报
像今年上半年,它就首次进入石家庄、肇庆、宁波、丽水。而10月底,在12.4亿购入华侨城襄阳项目80%股权后,又花了12.6亿元在南京拿地。当然,代价也不低,比如首入宁波的地块,溢价率就达到114%。
而且注意,由于市场空间有限,原本锚定一二线的东原地产,不得不将视线对准一些三四线城市,如上半年首入的肇庆、丽水,这从侧面说明,东原地产实现规模扩张的决心。
弄清了这个背景,不难理解为何东原地产也要分拆物业上市。
一方面,地产存量时代,销售面积增长放缓,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多只能在存量房产中挖掘增长点。而且物业本身是轻资产、持续回报,在资本市场也有较强的热度。
东原地产在各大城市大力揽储,盖起的楼卖出去,也可以提供物业资源储备。
另一方面,“三道红线”下,房企降负债的压力前所未有,通过上市的方法来“找钱”,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此前曾表态暂时不上市的万科物业,近期也宣布一定会上市,并且更名为“万物云”,为上市进程按下加速键。
尤其对东原地产来说,母公司迪马股份本身就有一定的债务压力,上半年79.84%的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红线。如果能在物业板块开通新的融资渠道,下一步扩张也更有底气。
02
在物企上市潮之下,东原能不能如愿上车,现在还是未知数,但它所面临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资本市场毕竟看重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上升前景,而东原地产的物业板块,在整个行业来看,其竞争力还是很有局限的。
以在管面积来看,已上市的物业企业,上半年的平均在管面积达到9800万平方米。上市较早的像碧桂园服务,在管面积超过了3亿平方米,行业龙头万科物业则超过4亿平方米。
来源:网络
而迪马股份半年报显示,东原物业服务在管项目约150个,合约及管理面积 3000 余万平方米,只有这些头部品牌的零头而已,市场份额还相当低。
众所周知,物业板块虽然是单独分拆上市,但业务的展开,仍然非常依赖地产母公司的开发规模。上市物企中,真正属于独立第三方的物业公司少之又少。
以碧桂园服务为例,3亿多平方米的在管面积中,超过7成是碧桂园集团开发的。地产公司开发,旗下的物业企业持有管理,这是一条相当常见的上下游生态链。
然而对东原地产而言,尽管近几年开始激进拿地扩张,但它的整个销售规模和面积,增长速度仍然相当缓慢。在新的大本营上海,论市场份额,也没有太强的主场优势。
2018年,东原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从前一年的262.6亿元,暴涨到548.7亿元,但很快就划出了一道向下的曲线——2019年不升反降,销售额只有540.1亿元。
今年上半年,东原地产同样是表现平平。克尔瑞数据显示,前8个月的全口径销售为363.3亿元,只比去年同期多了14亿元左右,在全国排第59位,基本没有任何增长。
地产主业的扩张压力,让东原更加迫切地想要分拆物业上市。问题是,地产主业无法实现快速的规模增长,意味着无法为物业板块持续供血,这几乎是一个死循环。
在行业内部,东原地产素来有“小而美”的称呼,但显而易见,在讲究规模竞争的年代,“小而美”反而成了分拆物业上市的软肋。
03
2018年,也就是销售规模翻番的这一年,意气风发的东原地产,曾给自己定下了跻身五十强的短期目标,以及进军三十强的长期目标。
而前不久,就在宣布分拆物业上市的同时,东原地产的董事长罗韶颖又提到,“给东原未来定的目标是保三争二(保证进入前三十强,争取进入前二十强)”。
从前8月的数据看,三十强的守门员祥生集团,全口径销售额也有660.2亿元。东原地产别说保三争二,就是实现两年前定下的五十强目标,难度都比较大了。
来源:
迪马股份半年报
在追赶龙湖、金科的道路上,东原地产仿佛是越走越远。
作为特种车起家的企业,迪马股份的核心业绩来源,其实还是地产。上半年,迪马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2.82亿元,其中包含物业在内的房地产开发,营收占比达到88.65%。
而受2018年后地产业务减速的影响,迪马股份的业绩增长,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
上半年迪马股份营业收入42.82亿元,同比增长20.59%。与此同时,营业成本的增长,同样飙涨到了38.65%,增速高过营收。
在营业成本快速上升的同时,增收不增利的特征也较为明显。上半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比下降48.3%,归母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65.45%。
来源:
迪马股份半年报
现金流压力也不小。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29亿元。
一边是规模化陷入瓶颈,盈利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一边是持续扩张面临着债务压力。在地产红利衰退期,迪马股份面临着两难挑战。
不过于东原地产而言,本身就背靠迪马股份这个上市公司,相较于同样体量且渴望冲刺上市的房企来说,已经算是相对幸运的了。
而如果物业板块能顺利上市,多一条融资渠道的东原地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也能够走得更稳一些。
MORE
往期精选
本账号系
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
微信:
hbdx1990xz
(备注身份优先通过)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