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剧“清流”,吃力不讨好?

胖部 狐厂娱乐观察 2024-01-11




【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繁城之下》播完了。爱它的奉为神作、在豆瓣打出8.5分;不喜欢的说“故弄玄虚”,用脚投票放弃追剧。


最终,该剧截至收官站内热度未破25000。许多声音为此惋惜、抱不平,但客观来说,这真实反映着目前这类实验性剧集的市场反馈。


其实,这两年的平台自制项目里,不难发现类似的作品。


从去年的《风起陇西》,到今年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欢颜》等,都是平台拿出了顶级制作资源、着力于质感突破的实验性作品,也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口碑分化、热度受限的情况。



长视频平台为什么花大力气,做这些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国剧“清流”?在未来,这些探索的价值又会被如何评价?





“电影感”


首先不妨讨论下,这些“清流”剧所探索的“质感”,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个烂大街的概念:“电影感”。


在过往多年国剧制作低谷期,“电影感”是观众愿意给一部剧最高的评价,赞誉其表演出色、镜头质感强、特效到位等等。把剧做出“电影感”,也成为行业的一种追求。


但问题是,真把一部剧做得像电影,就会好看吗?


目前平台做这些实验剧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由电影级的制作班底打造剧集。


比如《风起陇西》导演是路阳,他的公司自由酷鲸也参与制作;《显微镜下的大明》请来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美术指导韩忠和《唐人街探案》配乐胡小欧;《繁城之下》请来了提名金马奖的剪辑师叶婉婷……


(陆阳工作照)


在制作思维上,这几部剧能看出较一般剧集更紧密的内在结构。《欢颜》是完全按照公路片的思路构建的故事;《繁城之下》连续几起案件环环相扣,两个时空双线叙事,是标准的电影结构。


主创们也拿出了看家本事。暂不说拍摄质感,制作细节的用心就让人感叹。如果对几部剧的题材感兴趣,会发现都做足了案头功夫。


《显微镜下的大明》本身有马伯庸小说打底,对明中叶南方底层的税务案鞭辟入里,而且剧集在服化道、室内装置等审美上被各种明粉点赞;《风起陇西》是在三国故事里架构起来的间谍故事,种种真伪杂糅;《欢颜》深度结合了闽赣地区民国年间匪霸横行的现实。


演技派云集的阵容、细节考究的制作质感加上摄影、配乐层面的高配,这不就是观众翘首以盼的国剧“盛世”?可播出数据却并非如此。


围绕这些剧集的负面反馈,主要集中在几方面:节奏太慢、画面太暗、故事没意思。


根本问题是,这些剧集对目前观众的既有观看习惯和审美,发起了挑战。



“电影感”渗透在这些作品的各个层面。比如镜头不会单纯发挥叙事作用,而是会长时间跟随某个人物,捕捉他的情绪和人物关系;而且更注重镜头内部的调度,即使是长镜头,也会有很多信息量传递。


这种习惯,凸显了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


电影观看本身是一种仪式感,全黑的影厅会让观众全神贯注地观看银幕,也更容易产生共情。


但放在电视上,无论是复杂、慢速的镜头内部调度,还是相对偏暗的整体画面质感,都会成为对观众的挑战,对于大部分观众,看剧都是边玩手机、吃零食之余的娱乐消遣,而不是艺术消费,很难全程保持注意力。


或许部分深度受众会更偏好这类“电影感”内容,但是下沉难度非常大。加上这种突出的视听体验,相关卡段很难放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进一步限制了内容讨论度。


而且上文提到的这几部实验剧,其实都有较强的悬疑元素,三部古装、一部民国年代,从题材上来说也并非主流类型。进一步加大了破圈难度。

 


那么,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国剧“清流”,平台到底图什么?





发力“清流”背后



为什么这些剧集,统一选择了悬疑类型?


因为视频平台吃到视听升级的第一波红利,就是悬疑打下的江山。


2020年《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以突出的“电影感”就成为观众记忆的关键点。而后,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更加“实验性”的尝试。


前后的差别在于,彼时的现代悬疑剧和现实主义有深度融合,叙事尺度和题材都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而更具传播力。


而古装/年代悬疑,哪怕尺度上可以更大胆,但不会那么有沉浸感和共情力。而且在视听语言上,较《隐秘》《真相》有更激进的实验性。


实际上,从《风起陇西》出现口碑争议,类似的尝试是否有必要,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的话题。


但平台在视听探索方向上的探索,应该有更多维的考虑。



首先是平台面对的监管大环境,在对唯流量论、过度娱乐明显限制的当下,选择内容升级、打造口碑精品,是有其必然性的。


而聚焦品质提升的内容,除了向各方面表明内容升级的决心,也基本会被平台写进财报,提振内外信心,退可以装点门面,进可以打造品牌。


其次,平台应该也有通过实验性内容,观察下一步内容发展方向的意图。


对于整个长视频行业,内容固化已经成为共同的问题。


虽然连续喊了四五年“多元、分众”,主流剧集内容依然是古偶和甜宠,动漫还是奇幻IP改编,更别提两年无爆的综艺。因此,从视听层面做一点尝试,对平台内容是有价值的。


可以类比的是动漫领域,从去年开始各平台都有发力风格化的尝试,除了连续出台动画导演扶持计划,也分别推出了风格化内容,比如联合国内外顶级导演打造《TAISU PROJECT》,还有已经上线的《雾山五行》《中国奇谭》等。



同时,“电影感”的实验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各平台去年开始逐渐改善的财务状况,也成为类似项目发力的关键背景。


无论是对于长视频的形象建立,还是纾解行业集体性的内容焦虑,打造国剧“清流”的尝试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尝试的价值,又该怎么评价?





形式or内容



其实,在平台有意识地打造视听领域的实验剧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内容。


悬疑剧在“迷雾剧场”爆火之后,该剧场第二季开始就频繁在视听语言上下功夫,而且已经开始和电影导演合作,包括王小帅、花箐执导的《八角亭谜雾》、张大磊的《平原上的摩西》、冯小刚的《回响》等。




事实上,类似电影导演“下凡”拍网剧,在行业里已经是常态,今年4月张艺谋还宣布将拍摄网剧《英雄联盟》。


但在上述尝试中,我们能看到的就是频繁的水土不服,在叙事语言上的过度,成为“电影感”进入剧集领域的明显问题。


那么,有没有“电影感”尝试成功的案例?


比如前文提到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以及今年的《漫长的季节》。



这几部作品其实也有前文说到的“电影感”特点,不但在视听语言上都做了加法,包括表演等制作环节都非常加分;而且也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细节上做得非常过硬,制作周期也都比较长。


而分析其优点,一是结合现实题材,带动了观众更强的共情感。


其实包括《繁城之下》《丝绢案》,讲述的故事都有很强的底层关怀性质,两部剧后期的很多台词,后来都成为中短视频平台的切条热门,共情力并不差,但由于前期铺垫过长、入门门槛高,没能留住更多观众。



这就要说到第二点,即视听语言的拓展,不能牺牲叙事信息量和节奏,而且要更注重内容布局。《隐秘的角落》用前五分钟造就了张东升的“爬山”梗,就成为留住观众的勾子。


说白了,依然是形式和内容的平衡问题。


对于当下的剧集市场,观众最深层的需求依然是故事,先把剧本做扎实、故事讲清楚,才能说得上视听拓展。


这也是如辛爽这样的导演的价值,他本人有很强的视觉系风格,但也有把故事讲清楚的能力,而且能把人物情感做放大、共情。这样的素质,可能是未来对国剧导演的共性要求。


国剧“清流”有其实验价值,视听拓展也是国剧的必修课。但如果能让实验作品“吃力也讨好”,或许对行业更具价值。


(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古装剧“脱虚向实” 成趋势?|电视剧盛典观察
这届横店演员,不想“搞钱”
“河边”遇上朱一龙,预收3亿凭什么?
直播追星,月入百万?
12年无爆款,医疗剧为何还没被放弃?
进击的喜剧,终成内容风口?
偶像剧,消失了?
宁浩新片,辣评内娱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如需投稿后台回复【投稿】


点个赞再走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