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子农业,已经成为旅游发展新宠!

2018-02-28 绿维文旅创新研究规划院

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木头做的跷跷板、滑梯、马车,还有藤条编成的秋千座椅。到农场的路上,不时见到画着小鸡、小猪的指示牌,引导孩子们去树丛里找小动物。这一幕就像童话故事里才有的乐园,孩子们却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并乐在其中。这就是亲子农场的魅力。

在农场,小朋友们可以喂山羊、小鸡、小鸭子,还可以骑木马,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可以尽情地释放童真天性。孩子从传统的室内来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观察动植物、爬树、做游戏、画画、为小动物安家,想休憩的时候,孩子们就躺到由树桩和树枝做成的巨大“沙发”里,躺在童话树屋里玩耍。

欧美亲子农场的6种模式

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家庭小菜园——亲子开心农场

亲子农业伴随着休闲农业而产生,在经历了观光采摘、操作体验,休闲度假三个阶段之后,目前在欧美和我国发达城市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以亲子开心农场为代表的市民农园模式是农业租赁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

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城市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收获的过程,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在德国,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土地,已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一种新的财富象征。

2.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

在德国,盛行面对3-6岁的幼儿园小孩完全户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称为“森林幼儿园”。传统的教室被葱郁的黑森林取代,孩子们整日在户外活动,观察动植物、燃篝火、爬树、做游戏、画画,想休憩的时候,孩子们就躺到由树桩和树枝做成的巨大“沙发”里。目前全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

3.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

现代农业与教育、旅游、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意大利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中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称作“绿色假期”,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使得整个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

4.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

乡村博物馆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往往以一个特色突出的村寨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满足参观者猎奇的心理。

它们全部模仿百年前的方式建造,陈列各种老式农宅建筑、农耕作业方式及农家生活景象,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与农家生活的变迁过程。馆园内农业生产不使用现代设施,以畜力或人力耕种,用农场的树木制作木炭。

对于儿童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村生活变迁、区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在这里追忆历史,给孩子讲授历史知识。

5.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欧美亲子农业中,通过乡土化的休闲体验和趣味性的乡村娱乐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在环境营造上,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在交通工具上,以步行为主,拖拉机、观光马车、小火车、自行车等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产品设计上,以简单化、原生态和趣味性为主,玉米迷宫、稻草堆、小猪赛跑、牧羊犬赶羊等都是受人青睐的亲子产品。

6.农业创意节庆模式

在美国农业节庆中,有南瓜节、草莓节、樱桃节等创意节庆活动。在美国很多地区都有草莓节,北卡罗来纳州草莓节、田纳西州草莓节、加州草莓节、佛罗里达草莓节等农业节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包括草莓采摘品尝、副产品加工制作、草莓女士选举等,还专门针对儿童和残疾人设计了众多娱乐项目。

在中国的发展

那么,在中国休闲农场中开展儿童农业教育,需要关注的点在哪儿呢?

我们认为,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硬件,要满足举办室内外活动的要求和体现对儿童的关怀;

二是见学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软件,能够根据节气的变幻和农作物的习性不断变换课程,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先从硬件的角度展开来讲:一个运营良好的农场,一般由入口、主场馆(温室)、附属建筑、景观道路及游乐场地构成。几个要素需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加以考量。

再从软件的角度来讲:根据节气不断变换场景是关键。比如3月,可以结合农耕,制定春种课程,9月则可以制定收获主题课程;在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也可以开发出相应的课程。此外,对学校渠道的开发和儿童、家长的招募,如何最快速、最大化的招到人气,也是考验运营团队软件能力的关键。

另外,亲子农场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虽然亲子农场发展形势很好,但是目前开发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变,亲子农场的发展前景恐会受影响。比如,缺乏明确的市场细分,同质化严重;定价不合理,没有实行套票,门票贵,且里面的每个体验项目都要另花钱;内容少,动物少,产品不够丰富,没有设计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的蔬菜、水果不是农场内自种的有机绿色蔬果,而是从城里购得,饭菜口味也与城市餐馆的饭菜相差无几,但是价格贵很多;淡季客人稀少,大量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游客以幼儿园小学出游、秋游为主,父母自发带孩子去玩的很少;缺少亲子配套设施,服务态度差等。

01、细分市场才能促进亲子农场多元化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成长特点、旅游需求、旅游特征差别很大,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开展不同的农场项目。

0~3岁婴幼儿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到处走动,喜欢玩沙、玩水,逐渐学会跳、跑、越过小障碍物等复杂动作。喜欢爬、攀、滑、推等简单室外游戏活动,对小动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喜欢看、听、触摸各种物体,对颜色鲜艳、能发声的游乐项目特别感兴趣。


3~6岁学龄前阶段

3至4岁之间的孩子体力大大增强,有能力从事一些最初步的游乐项目;5至6岁之间的孩子能够熟练的进行跳、跑、攀登等活动,可以学习实践复杂的技能,喜欢到户外进行游戏活动,对探索周围环境有浓厚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儿童初步产生了参加农场实践的愿望,能够模仿成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性的游戏、建筑游戏及活动型游戏等也较受欢迎。


6~12岁儿童阶段

这个阶段进入学龄期,学习为主导活动形式,开始主动寻求和想象中相符的游戏活动类型和场景,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个年纪的儿童比较好动,逐渐对体育运动、竞技类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登山、攀岩、游泳、徒步。推荐农场项目,迷宫、滑索、农耕体验、农事科普等。

02、丰富活动内容,让体验者充分参与其中

开发多种亲子旅游项目,丰富亲子农场内的活动种类。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在开发亲子农场旅游项目的时候,同样适用,围绕六大要素设计旅游产品,可以丰富农场内的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充分享受在农场的时光。

吃农家菜,农场自种的绿色有机蔬菜和水果,农场内养殖的猪牛羊牲畜类;住民宿,充分感受乡村生活,让孩子体验有别于城市的居住环境;农场里的交通形式,可以骑自行车或充分利用传统乡村交通工具;游览农场风光,观光农牧活动,观赏畜禽类喂养过程;购买亲子农场里产品,如绿色有机蔬菜、水果,新鲜的肉类、蛋类、乳制品等,或是由农场加工的产品,也可是植物花卉等;所有在亲子农场里的体验互动活动,都属于娱的范畴,采摘喂养、农耕活动、民俗活动、手工制作、竞技比赛、怀旧游戏等方式。

总结下来,未来中国幼儿人数必然大为增加,越早留意幼儿教育的需求,给予儿童美好的求学环境,是我们很可以认真规划的方向。这个农场幼儿园让我们看见,专为特定对象建立农场及规划空间的可能性,以及市场的独特性,很具参考价值。

旅游消费基数持续放大,使社会对原已持续升温的休闲旅游市场投以更多期待,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选择去农场带着孩子一起接触大自然。对农场经营方而言,如何将儿童农业见学寓教于乐,形成良性的持续的到访,增加家庭的黏性,拉动农场相关产品的消费,或是未来中国新农场产业运营决胜的关键。

(声明:来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与交流之用,转载须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文章:
1、创意丨旅游 “创新营销” 案例年度大盘点
2、比张家界玻璃栈道恐怖10000倍,光看图就腿软了!
3、“戏”说乌镇——解读文化兴镇的典范
4、田园综合体无法落地?系统解析土地政策,教你怎么做
5、创新设计 l 全球最“新潮”的屋子竟然是集装箱!
6、事实证明“一切行业都是旅游”
7、有趣的交互体验引领旅游产品创新大趋势!
8、创意丨潮流艺术装置如何打造人气 IP?

绿维文旅创新研究规划院

绿维文旅创新研究规划院以“创新”为核心理念,秉承“全链条创新,立体化服务”为宗旨,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创新”6大创新研究为基础,集“创新型项目承揽、创新要素孵化、创新全产业链条整合” 为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做旅游全链条创新的实践者。

商务合作:

陆院长:13381055331

谢盟月:18810548168

更多干货,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