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外狂徒张三在讲义中屡屡被绳之以法,然而网络狂徒却让罗翔唯有一声叹息
网络上的风往往莫名其妙,早在今年三月份,就因为设置半年可见而导致微博账号空空如也的罗翔,时隔三个月,在这几天忽然成为全网关注的热门,“清空微博”“被禁言”等流言满天飞,“罗翔在害怕什么”“罗翔危险了”“围猎罗翔”等论调甚嚣尘上。
其实,罗翔在网络上被“围猎”早已不是头一遭,早在去年九月,罗翔就因不堪其扰一度退出微博。时间在流逝,然而喷子横行的网络环境依然如旧,愿意真诚发声的人本就稀有,而如今他们也不得不噤若寒蝉,这是网络的狂欢,也是时代的悲哀。
今日选取网友在去年罗翔退出微博时所写旧文一篇,虽是旧文,却和当下情境依然契合。
前天,素有“百万人蹭课的法考段子手”之称的罗翔老师,宣布暂停更博。
原因是一张截图发布后,他被推上公知的断头台。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消失。”
乍看之下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么?但恰恰就因为发布的时间节点不对。
9月8日10点整,国家直播表彰钟南山院士授勋表彰大会;10点17分,罗翔老师发微博分享他的阅读感言。
结果,“荣誉的奴隶”被解读为含沙射影,遭到舆论集火炮轰。
现在的网络环境其实越来越容不下善了,当流量开始变现,就更像一个名利场,一切都可以被任意解读。
甚至引用圣经典故得出论点也要被冷嘲热讽,仿佛他是个基督徒就是政治立场不对了,仿佛为疫情辟谣多说一句话就是亲美的阴阳人了。(不一一截图了)
人们在当面说不出口那些话,在互联网上都变成了合理的宣泄。但如果人只有躲在网络背后的才是摘下面具后最真实的样子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确实,罗老师既然已经被捧高,就得慎言。因为他说的话不再是影响几个人,而是几千几万人。但是随便给人扣帽子就太过了,社会监督可以但没必要搞文字狱吧?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当然我也看到有很多人站出来为罗老师说公道话。
其实通过人们解读罗老师的那张截图,就能发现社会中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总能分为3个立场,发出3种声音。
中立:罗翔的确没有关注颁奖,那句有感触的话没什么特别的言外之意。因为在B站出圈这件事给罗老师也带来了不小的名声,罗翔劝自己要看轻名,看重德,这符合逻辑。
恶意:罗翔知道颁奖的事,故意指桑骂槐。小一点的恶意,你可以说他酸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终究会散去,重要的是手里的苹果。大一点的恶意,你可以说他讽刺得奖者德不配位。这些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证明你的揣测。
善意:罗翔知道颁奖的事,同时内心希望这些人继续保持德行操守,不迷失于名利,因为德行长存,而名利易逝。当然,很少有围观的人会这么想,反而钟老这样的“疑似被讽刺的当事人”如果看了反而可能会善意地思考罗翔这句话。
所以,你愿意怎样“分析”罗翔的用意,实际上反映的是你自己的心理状态。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所看到的别人就是什么样的。
关于这个事,我想到前几天,一名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的教授陷入种族歧视的争议,只因他在传播学课上讲解“填充词”( filler words)时,一连用了几个中文词汇“那个”举例,被误会为使用英文种族歧视单词“Nigger”(黑鬼)而遭到校方停课调查。
不觉得很乌龙吗?但在乌龙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何其真实的世界!
在美国,黑白两个种族之间没有基本信任了。当双方信任基础消失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先入为主地认为,你表面是在讲课,其实是想传播种族歧视。
中国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邻人遗斧,讲的就是类似的事情。就是当主观敌意已经产生的时候,任何解释都已经无法避免误会的发生。而人们在讨论上,往往避开了理性思考,而更倾向于通过捕捉一些表面“细节”,来对号入座进行扣帽子。
捕风捉影,草木皆兵。
前几天在和一个姊妹聊天,她说起了自己在单位里遇到的冤屈,于是她又去读了一遍圣经中约瑟被冤下狱的故事:
先是被哥哥们卖到埃及、后来到了波提乏家里做奴隶、因相貌俊美每天要提防主母的勾引,结果被主母贼喊捉贼,受了极大的冤枉下在了监牢里。再后来,那个酒政也对不起他,答应他的事情却忘记了。
被出卖、被提拔;被冤枉、被荣宠;他的一生充满了这样的戏剧性。
纵然有他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因素,但是能次次逢凶化吉,逆流而上,也不是单独靠他一人之力。
从他出生到被拐卖到入狱到出狱到管理埃及,他遇到的老师太多了。
父亲以色列(雅各)教给他畜牧业知识、波提乏家提供给他管家平台,监狱又带给他各方面的历练与行政教育的学习,约瑟得以实力超群,与法老成为“十四年”的权力搭档,还让法老借着灾荒身家得以万贯,埃及本国也在古代近东占据了经济优势。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约瑟不但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家族,也保全了犹太民族。
公元前18世纪下半叶,希伯来人生活的地域迦南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犹太人迁移到埃及。以法老为首的喜克索斯人对犹太人比较宽容,犹太人占有土地,发展商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口迅速增加。可以说说,约瑟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一位拯救与保全了本民族的大功臣!
当刚读到27岁的约瑟受冤屈的时候,如若仅仅看到那些遭遇,我们无法理解约瑟为何如此“倒霉”。可纵观约瑟的一生,我们才清楚地洞察到,那些冤屈成为了他在试炼中羽翼渐丰的武器。
约瑟的结局是辉煌而又成功的,因为这是上帝对他委以的重任。那么如果约瑟的结局是这样呢:死于被卖于埃及的路上,或是死在冤屈的狱中?你还认可这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孤本成功学吗?
所以不管你目前或是即将面临的结果是成功或是失败的,上帝都叫我们要看轻。
只管享受上帝在过程中的同在。
来源 |歌斐木gopher、吾庐道场 有删节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