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难还原真相榜”,中苏关系大概可以挤进三甲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选 2022-07-11

据说这本书加印难了,书店只好把出版社最后的库存都“抢”来了!

如果就中国历史列一个“最难还原真相榜”,中苏关系大概可以挤进三甲

◎苏联风投的第一桶金,其实给的是孙中山的国民党。为何蒋jie石会发动“清党”,真的只是一己权欲吗?
 
◎张学良挑起“中东路事件”,促成了中苏两国政府关系的高度紧张,直至绝交。中共为什么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1936年,中共九死一生之时,张学良被策反,发动“西安事变”,苏联为何力保蒋jie石?
 
◎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为何斗得你死我活?这跟对内文ge,对外冷战转型又有何关系?


把颠倒的中苏历史颠倒过来,推荐阅读《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国内中苏研究领域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沈志华、杨奎松等老师合力,就为完成这一本书。

本书史料也是苏联解体后,沈志华老师个人出资,“趁乱”从莫斯科中央档案馆拷贝到大量档案。——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对这些档案恢复了相当严格的管理。

中国社科院一位苏联史专家认为,“有了这批档案,不仅苏联史要重新认识、重新书写,对 20 世纪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评价”
 
书友:我钦佩那些孜孜不倦的还原真相者,他们企图驱散山中云雾(尤其是人造云雾)犹如夸父企图追日,云雾永远不可驱散,但他们已经是英雄。


中苏关系的演变,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然处在那个"革命时代"的巨大遗产影响之下,并往往是由那些遗产所界定的。


从国际关系来看,没有哪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过如同中苏关系那样大起大落的变化:从50年代的"蜜",到60年代的"争",再到70年的"斗",最后过渡到80年代的"缓",直至平稳到形成战略合作伙伴。这段高开低走的中苏关系几乎经历了当今世界各种国家关系的变体,在国际上可谓罕见。


而在中国学术界,关于中苏关系史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曾经是"禁区",同时,对大多数学者来说,长期以来也存在看不到第一手资料的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中苏关系史纲》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


正如国际著名冷战史专家陈兼所言:本书作者杨奎松、沈志华、李丹慧、牛军,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对这套书感兴趣的书友,还要趁早收了,这批售罄,不知何时还能再有。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1969,一场流产的“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金雁:东欧没有“剧变”,人民从未留恋

只因太真实,斯大林对这本书“深恶痛绝”

葛剑雄:中国在近代边疆问题上吃了哪些暗亏?

从地缘政治看俄罗斯的软肋

俄罗斯为何盛产政治强人?

他们如此热爱战争,可能仅仅是因为不上战场

“三国论”、“阴谋论”、“分久必合”的认知,无法洞悉当代国际政治走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