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社会的一大病症​: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当代社会的一大病症

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文:徐贲  编:荞麦


新闻里常常看到,某国每天死亡多少多少万,某国老百姓又吃不上饭。于是让很多人生出感叹,知足吧,咱们已经过得很不错啦。


这里姑且不论统计数字的问题,单说一种普遍的心态:人们为什么急于寻找或相信那些比自己更悲惨的故事,来证明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



“知足常乐”,“足”从何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确实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不过在民间只是一种小老百姓无奈的自我安慰。在传统的童蒙书、家训、善书、箴言、民间智慧中,就有不少类似的说法。


有一篇《知足歌》里说: “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样宽,眼前便是许多福。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像这样的“比”,是草民因无奈而自我安慰的“比下有余”,对他们来说,“比上”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比的方向只有一个——朝下。


网上有一个《泥饼故事》介绍说,海地很穷,有的海地人做“泥饼” 果腹。介绍者感叹道,看到这种情景,“我才明白能吃上一碗热白饭是多幸福的事”。这么比的,会是一位富豪吗?大概不会。想来是一位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却能自我安慰,知足常乐的平头百姓。


这令人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忆苦思甜饭”,当时是被当作任务来完成的——虽然物质极其匮乏,但意气风发、热情高昂,幸福感特强。



“比下有余”背后是什么心态


通过比较他人的处境获得自我安慰,是社会比较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托马斯·威尔斯是最早研究相关问题的心理学家。他在《社会心理学的往下比原则》一文中指出,社会比较可以分为朝上比和朝下比两种。


通常,朝上比会有两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是激励一个人奋发向上;消极的结果是降低他的自尊,使他产生妒嫉情绪,变得自卑、灰溜溜。


人人都渴望奋发向上,但现实大多都是嫉妒自卑,于是人们通常都倾向于朝下比。


 “比下有余”的心理机制,能让人产生安全和满足感,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觉、找到伙伴温暖、常怀感恩之心。 


这种“朝下比”虽然看上去似乎有积极的心理提升作用,但在心理学里却被界定为“负面情感”,因为它其实包含了更多负面的观念和情绪,如自卑、害怕、挫折感、无助和无力、无成就感。


人们在关注他人或事物时普遍有负面趋向,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感兴趣,也印象更深。朝下比的负面情绪,会加剧人的负面趋向。


朝下比,是人出于“自我评价需要”的一种防卫性机制。如果说朝上比有损于人的自尊,那么朝下比则有助于人的自尊。


一个人倘若以他人的不幸为乐,其心态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幸灾乐祸”。但是“比下有余”的人,与幸灾乐祸稍有不同。他们有更复杂的感情:从别的不幸中,得到“安慰和感恩”。



幸灾乐祸则是置身事外,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冷漠旁观。但是,比下有余的人,是在心里认同他人的不幸,因为大家都不幸,所以不必觉得自己不幸。


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都关注一些看上去令人费解的“朝下比”的心理现象。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


比如,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不好,便会感到沮丧。但是,如果他觉得有许多人都和他一样命运不好,那他可能不但不沮丧,而且反而还会拿来炫耀,满不在乎地自嘲。


再比如,境遇不佳者会认同其他境遇不佳者,而不是境遇好的他人。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平时所说的“同病相怜”,但重点不在于“怜悯”,而在于寻找能在心理上能分担不幸的同伴,希望跟自己一样倒霉的人越多越好。

再比如,在群体中,如果人人日子都过得挺好,他们的满足感就不明显;如果其中一些人日子过得特别不好,那么其他人的满足感就会高得多。


那些不幸的人为其他人提供了朝下比的对象,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竞争性的加工资,有的人加,有的人不加,尽管加到的数额极为有限,但加到的人会有极大的幸福感。


人们一般认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转境”的积极心理调适作用,能让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 多想想自已所已经拥有的,这样怨恨就自然消失。 


但是,朝下比会产生一种不良的固定心态和思维习惯,让人对负面情感的自卑、挫折、无助变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既不思进取也无意改变。 


另外,朝下比还会让人获得虚假的心理满足,因此变得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对象时,对朝下比有心理依赖的人还会故意贬低和歧视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满足,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这就已经不只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而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看似是表现个人自尊的心理本能,然而,一旦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就不再仅仅对他人负面情绪无动于衷,正如徐贲老师所言,俨然变成了一种变态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可以说,当人们在这种心理本能的塑造、强化下,思维认知会逐渐禁闭在狭隘的自我空间,思考能力逐渐变得愈加狭窄,最终走向自我欺骗的蒙昧深渊。


徐贲老师的书正是为我们走出狭隘认知空间提供了一剂药方,他的作品始于现代人每天都面临的问题,由浅至深的直击本质。引导我们打开视野,走出自我欺骗。

更帮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能尽量辨别真相,然后做出对错、是非或正邪的判断,从而增强生活中心理认知能力和理性力量。

书中,不仅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更穿插着历史上几千年来,人类最伟大头脑所创造的哲思金句。因而,许纪霖称他的作品“即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哲学的,社会学的、法学的:一种纯粹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作为一名60后,他最大的特点便是既保守了60年代学者的风骨和底蕴,更承袭了80年代学者严格的学术训练,最重要的,是他一直保持着思想的与时俱进。

他生于中国,长居美国,不仅以流利的英文为国外学生授课,更对西方文明如数家珍,正如陶东风老师所说:他最擅长借西方的理论应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

因此,徐贲老师无法根据“中国学者或是外国学者”、“专家或是通才”等维度进行简单分类。因为他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通俗的,又是深刻的。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力荐徐贲老师“人文思想启蒙”六书,读懂人性的脆弱、警惕负面心理的毒害。其中《人文的互联网》《经典之外的阅读》《阅读经典》《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更是全网独家。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徐贲:人们不会轻信小谎言,却对某些大谎言坚信不疑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秦晖:有些事情,对我一生影响非常大

完全没有经过加工的历史资料,的确不适合让普通大众接触

周其仁:出错不可免,问题是纠错能力强不强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辨别思想的能力

陈丹青:他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本书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学生的回答,让他感到“深入骨髓的绝望”

历史思维的底层:不是事实,而是道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