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一大病症: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当代社会的一大病症
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文:徐贲 编:荞麦
新闻里常常看到,某国每天死亡多少多少万,某国老百姓又吃不上饭。于是让很多人生出感叹,知足吧,咱们已经过得很不错啦。
这里姑且不论统计数字的问题,单说一种普遍的心态:人们为什么急于寻找或相信那些比自己更悲惨的故事,来证明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
▌“知足常乐”,“足”从何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确实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不过在民间只是一种小老百姓无奈的自我安慰。在传统的童蒙书、家训、善书、箴言、民间智慧中,就有不少类似的说法。
有一篇《知足歌》里说: “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样宽,眼前便是许多福。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像这样的“比”,是草民因无奈而自我安慰的“比下有余”,对他们来说,“比上”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比的方向只有一个——朝下。
网上有一个《泥饼故事》介绍说,海地很穷,有的海地人做“泥饼” 果腹。介绍者感叹道,看到这种情景,“我才明白能吃上一碗热白饭是多幸福的事”。这么比的,会是一位富豪吗?大概不会。想来是一位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却能自我安慰,知足常乐的平头百姓。
这令人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忆苦思甜饭”,当时是被当作任务来完成的——虽然物质极其匮乏,但意气风发、热情高昂,幸福感特强。
▌“比下有余”背后是什么心态
通过比较他人的处境获得自我安慰,是社会比较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托马斯·威尔斯是最早研究相关问题的心理学家。他在《社会心理学的往下比原则》一文中指出,社会比较可以分为朝上比和朝下比两种。
通常,朝上比会有两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是激励一个人奋发向上;消极的结果是降低他的自尊,使他产生妒嫉情绪,变得自卑、灰溜溜。
人人都渴望奋发向上,但现实大多都是嫉妒自卑,于是人们通常都倾向于朝下比。
“比下有余”的心理机制,能让人产生安全和满足感,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觉、找到伙伴温暖、常怀感恩之心。
这种“朝下比”虽然看上去似乎有积极的心理提升作用,但在心理学里却被界定为“负面情感”,因为它其实包含了更多负面的观念和情绪,如自卑、害怕、挫折感、无助和无力、无成就感。
人们在关注他人或事物时普遍有负面趋向,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感兴趣,也印象更深。朝下比的负面情绪,会加剧人的负面趋向。
朝下比,是人出于“自我评价需要”的一种防卫性机制。如果说朝上比有损于人的自尊,那么朝下比则有助于人的自尊。
一个人倘若以他人的不幸为乐,其心态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幸灾乐祸”。但是“比下有余”的人,与幸灾乐祸稍有不同。他们有更复杂的感情:从别的不幸中,得到“安慰和感恩”。
幸灾乐祸则是置身事外,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冷漠旁观。但是,比下有余的人,是在心里认同他人的不幸,因为大家都不幸,所以不必觉得自己不幸。
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都关注一些看上去令人费解的“朝下比”的心理现象。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
比如,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不好,便会感到沮丧。但是,如果他觉得有许多人都和他一样命运不好,那他可能不但不沮丧,而且反而还会拿来炫耀,满不在乎地自嘲。
再比如,在群体中,如果人人日子都过得挺好,他们的满足感就不明显;如果其中一些人日子过得特别不好,那么其他人的满足感就会高得多。
那些不幸的人为其他人提供了朝下比的对象,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竞争性的加工资,有的人加,有的人不加,尽管加到的数额极为有限,但加到的人会有极大的幸福感。
人们一般认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转境”的积极心理调适作用,能让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 多想想自已所已经拥有的,这样怨恨就自然消失。
但是,朝下比会产生一种不良的固定心态和思维习惯,让人对负面情感的自卑、挫折、无助变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既不思进取也无意改变。
另外,朝下比还会让人获得虚假的心理满足,因此变得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对象时,对朝下比有心理依赖的人还会故意贬低和歧视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满足,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这就已经不只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而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看似是表现个人自尊的心理本能,然而,一旦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就不再仅仅对他人负面情绪无动于衷,正如徐贲老师所言,俨然变成了一种变态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可以说,当人们在这种心理本能的塑造、强化下,思维认知会逐渐禁闭在狭隘的自我空间,思考能力逐渐变得愈加狭窄,最终走向自我欺骗的蒙昧深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