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乌托邦诱惑的两位先知: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摧毁一个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具有欺骗性的,莫过于“乌托邦”。乌托邦是人类脑海中最美好的社会,就像“永动机”是最完美的机器一样,却违反了最基本的宇宙法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是,人类极易陷入追求乌托邦的幻象之中,以为自己可以战胜所有规则,达到最完美的社会理想。却不知,自由正是在这种幻象中一步步沦丧。人类历史上已出现过无数次乌托邦的破灭与灾难,但即使再过千百万年,依然会有人对乌托邦执着不弃。
或许,由于人性的缺陷,只要人类还存在,对乌托邦的幻想就不可能停止。也正因如此,人类历史上那些警惕幻象、抵御诱惑的反乌托邦思想,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在20世纪,就活跃着这样两位“珍贵”的思想家,他们是一对伟大的师生,并肩孤独的战士,他们是乌托邦的掘墓人:米塞斯和哈耶克。
若曾有人孤身抵抗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潮流,那就是米塞斯。一战后,奥匈帝国土崩瓦解,是米塞斯力挽狂澜,出手遏制了恶性通胀。但是,一战后的世界,正是人类集体滑向乌托邦主义的世界,反乌托邦的米塞斯因此成为全民公敌,学术生涯屡遭挫败,甚至有时只能以打零工为生。
1922年,计划经济的乌托邦神话抬头,米塞斯斩钉截铁地宣称:“乌托邦主义取消了价格,无法进行经济计算,这注定了中央计划者永远无法掌控经济运作。”1929年,西方经济大萧条爆发,一时间,人们都将计划经济、乃至当时德国奉行的纳粹主义视为“通往乌托邦王国”的救世良方。由于持续抨击这两种“良方”,米塞斯遭受迫害,他先是流亡瑞士,后又辗转法国,流亡到美国。
但当时的美国,国家干预主义正大行其道,所有知名大学都拒绝聘用米塞斯,最后纽约大学只给他一个“访问教授”的虚衔,并拒绝为他支付薪水。然而,就是在如此窘迫的环境中,米塞斯完成了他的旷世巨作《人的行为》。为今天留下两个极具洞见但又“再常识不过”的警醒:
一. “自由市场是所有人的长期利益所在,是文明和繁荣的支柱。”
二. “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实行计划经济,连沙子都会短缺。”
▲“价值五个诺奖的头脑”——米塞斯
◎哈耶克:为自由寻根的先知
乌托邦主义在一战后泛起,二战及之后达到顶峰。也正是在此时,哈耶克于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中预言:乌托邦永远不可能实现,计划体制践踏私产、无视基本人性,只会带来匮乏、混乱和奴役,最终自我毁灭。
哈耶克于1992年去世,他预言并见证了乌托邦的消亡,但是,他又说“乌托邦的冲动永存于人性之中,人类渴望建立人间天国的短视和狂妄不会消失。”哈耶克意识到,人类真正的敌人,是人性深处的恶与贪婪,如此,他的“三个不相信”才显得那么振聋发聩:
不相信健康的国民经济可以被集中管理和科学规划;
不相信政府可以控制对权力的贪婪;
不相信知识精英真的能发现绝对真理。
米塞斯和哈耶克用尽自己一生的行动与智慧,告诫世人:
人类的繁荣、幸福和尊严来自个人自由,而不是任何集体主义;乌托邦体制践踏私产、无视基本人性,在无尽的匮乏、混乱与奴役之后,其结局只能是经济崩溃、道德沦丧、真理消亡。
然而,人类总是习惯于短视,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地跌倒,反复地遗忘。从古自今,真理与自由都是极为稀缺的,对于每个热爱真理与自由的人来说,米塞斯和哈耶克的作品无疑都是对抗乌托邦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最尖锐武器。
进入一个人的思想,最便捷与准确的方式莫过于阅读他的原作及其权威传记,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两部最经典的米塞斯与哈耶克“人物+思想”传记:伊斯雷尔·柯兹纳所著《米塞斯评传:其人及其经济学》,艾伦·艾伯斯坦所著《哈耶克传》。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选购“米塞斯作品集”和“哈耶克作品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