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那亚,好品牌的“买手”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在疫情的四面楚歌里,商业并不是只有坏消息。


在几乎所有人都招不动商的时候,阿那亚却刚刚官宣了三十个本年度新进品牌,包括不限于:HARMAY話梅、REGULAR源野、DOE、棟梁DONGLIANG、Element、ABC Camping、BROMPTON、白鸟之歌、一善儿童书店、BASdBAN、MANNER、BAR LOTUS等等。


这是一个商业人“懂得都懂”的阵容。这样的阵容不能说“实力强大”,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内容”,指向未来年轻生活。里面有不少品牌都是如今“创新商业”渴求的,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不会选择传统商场,这与条件无关,而与一些“在地性、场所、生活方式”有关。


同样,看着这些熟悉的品牌名字,能想到的也不只是上海安福路、愚园路、还有广州东山口、还有成都的“环太古里”。可以说,阿那亚并不仅仅是复制了上海衡复街区的业态氛围,而是千里迢迢,“跨省追捕”般的将上海、成都、广州的先锋品牌一网打尽,装进了阿那亚的海边。


这其实是让人惊叹的。如果按传统的招商逻辑,根本看不通这件事的全貌,在城市里,里面有不少的品牌足够傲娇,要核心地段,要独立展面,要宽松的商务条件甚至是补贴,而就算这些条件都具备,品牌也不一定会马上判断,但为什么他们会聚集在阿那亚,这个里城市几百里的地方?


而站在阿那亚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也似乎有合乎情理,顺理成章。这些品牌的入驻,已然沿袭着阿那亚的整体思路,从定位、建筑、规划、社群、文化内容...然后延展到商业,然后有这些品牌,就是自然而然的,走出今天的成果,一切都有迹可循。


路是一步步走的,问题也只能一点点回答。



有些事需要带入一点看。如果你是这个矩阵里的品牌,你选址的时候会考虑什么?


在大多数情况下,选址考虑的是“安全性”。要看项目的客群,区位,商务条件,算一算辐射范围,客单价、提袋率、看能不能满足基本运营的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拓展战略,确定自己的产品形式,最后再来决定要不要落。


但有的时候不只是围绕着这个逻辑来。尤其是对那些需要做Branding,或者明白高潜客群是谁的品牌,在基础运营成立的前提下,需要去考虑一些“特别”的体验场景,至少要区别于传统的购物中心;需要去考虑些高潜客群出现的地方:这些客群生活方式的所在区域,同客群品牌的聚集区域;或者,需要去考虑传播问题:也就是各个城市的“名片”地段,能显著代表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在地文化与城市风格。


然后融入进去,融入社区,创造一些和目标客群之间的自然“相遇”,在街上给他们种草,传播,在带货的同时,也让品牌自己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淘宝店,公众号里。


于是大家扎堆类似安福路的地方。在原法租界的洋房里,在吸引上海的青年生活文化的空间里,讲自己的品牌内容。


阿那亚有着类似的逻辑。虽然它离城市很远,但它有足够特别的“远景”,有海,有统一语言的建筑群落,有几年积累下来的内容和景观,场所精神,以及它每年所吸引来的客群:一帮有着“好内容”消费意识的文化中产,远道而来,带着强烈期许,对阿那亚生活场景仰慕的客群...这些对新锐品牌来说,都是有吸引力的。


更何况是在新商业场景匮乏的北方与北京,阿那亚更是个“独一无二”的场,没有“平替”的场。


那么事情就回到阿那亚这边。



你知道最好的招商手册是什么样的吗?答案是不需要“招商手册”。


在传统商业的角度,太古里是不需要招商手册的,你一想到太古里,你能想到开放式,高品质的街区场景,想到头部的主力品牌,以及始终专业化的商业运营能力。


阿那亚其实也不需要。


几年如一日,有方向有主题的内容输出,不管是线上的还是现场的,已经让“阿那亚”这三个字隐藏了许多文化意涵,代表着一种审美,一种判断,或者说一种“克制”,虽然阿那亚在商业地产的维度能说的并不多,但在品牌价值清晰的前提下,这是可以慢慢补足的。


所以这是招商的“功夫在诗外”,一份招商文档更多像是一份邀约,那些在招商之前,日积月累的认知,才是核心价值。对于阿那亚而言,向谁发出邀约也很重要,这也是核心价值的一部分,所有的好品牌都想和同样优秀或更优秀的同类聚在一起,甲方是需要要有这个判断力。


在这点上,阿那亚就如同一个买手一般,来挑选匹配的“好品牌,好内容”,而这个挑选逻辑,会直接关系到最后的呈现与方向。


如果这个逻辑能用关键词衡量,那其实是“审美、产品、社群与价值观”,这个顺序也不能变,它有相互支撑的关系。


审美是个不用解释的概念。“好审美”已经成为“新商业”的必然要素,不好看,想消费想传播的欲望都没有,一切都无从谈起。


那什么是好产品?BROMPTON名气再大,和它真的很好骑是分不开的,客单价不菲的折叠自行车经常卖到没货,有一辆算一辆的卖;而在北京,BROMPTON不只是穿梭在东城的各个胡同和街巷里,它也伴随着一帮购买力,热爱运动和有机生活的高质社群,这样社群大概率也和Element、ABC Camping、DOE的客群又有重合,相互种草。


而REGULAR源野更不用细说,本身在这四个维度上,和阿那亚就颇有契合之处,自带着一些成都和上海的品牌组合来阿那亚,自带着独立的设计和运营概念,做出一个以“海边艺术社区”为底色的REGULAR。


事实上,这些品牌已经在各自所在的城市里,互有关联且有合作,从主理人、社群到客群的层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叉,而阿那亚就像一个幕后的买手,将它们聚集,运营,策展,并融合出新的表达方式,一种更“阿那亚式”的表达逻辑,让熟悉这些品牌的顾客感受到新的购物体验,消费这样的阿那亚“生活方式旅游特产”;也让这些品牌在进入阿那亚的过程里呈现出新的,易于传播,建立品牌的内容。


这无疑是让人期待的。



这些好内容、好品牌与相对应的海边文艺社区场景,无疑是阿那亚手上的一把好牌,是足以建立新商业场景逻辑,“弯道超车”的好牌。


但同样,如何打好这一副牌,也是巨大的考验。


首先无疑是从“人治”到“自生”。不管是买手逻辑也罢,还是对于品牌选择的克制,至少在目前为止,都比较依赖核心人物的个人判断和执行能力,当然这在任何项目的初期都是难以避免,但人毕竟有局限。如何完成从“招商”到“长商”,让这样的逻辑长期可持续的坚持下去,还能不断运营升级,这其实要看灵魂人物的能力如何一步步外化到团队层面,外化到每一个管理标准和运营思路里。


其次则是一些运营上的基础限制。比如气候,潮汐式客流,动线的控制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问题、物流供应链以及和整个园区的运营协调能力,都同样有考验。传统商业为此已经有丰富的路径经验和数据工具,但对于阿那亚,这一切都或许要推倒重来,再从一步步的摩擦中来。


再然后,则是一些更加具体深入的难题。解决外地品牌在这里的水土不服,尤其是那些餐饮品牌;解决买手店集合店之间的货品冲突问题;解决对品牌的运营和产品控制力;解决商务条件、租约规划与品牌投入的问题,甚至是解决主理人圈子内部矛盾问题。


这些都指向了一个需求:要有一支针对性的商管团队。而且还是对内容和场景运营有感知力的团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克制,甚至要深入到具体每个品牌自己的运营层面,让客人始终不出戏。这是一件持久不讨好,且需要巨大心力去和品牌,和合作方沟通的事情。



阿那亚马寅和天目里李琳的对谈里,两个人从建筑聊到工艺、聊到年轻的生活方式,与对品牌内容的“直觉”。


全程其实都没怎么聊商业,没聊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招商、运营和推广。但你又会觉得,它们处处都在聊商业,讨论商业的进化,思考那些未来人的需求,人的向往,以及与此对应的商业内容是什么。


这无疑是充满意义的。尤其是在过去伴随城市扩张,商业地产规模迅速扩大的“黄金时代”里,我们思考这些本质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少,离客户越来越远,在一个个坪效最大化的投资模型面前妥协,最终批量制造出一个个令人绝望的盒子购物中心,没有创新,没有性格,没有差异,没有洞察,只有几十年没有更新过的方法论与决策机制,只有撒网式招商和节点式推广,机械而沉重。


在疫情之后,人们渴望情感治愈和“阳光空气”的时代里,这样的购物中心还会是我们的终点吗?会是那些强势品牌愿意去投入和耕耘的空间吗?


我给不出答案。但阿那亚至少实践着一种可能性,即跳过传统商业的惯性、捆绑和教条主义,直接从品牌内容的维度造就一个指向年轻与未来的“理想化”商业场景,它所呈现出的生活方式,也有可能成为阿那亚下个阶段的品牌内核。


阿那亚的商业值得期待,更期待着它在后疫情时代里的破局,在混沌和消沉的行业情绪里,指引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请用价值观,来吸引未来的客群

阿那亚的商业,阿那亚的“远方”。

源野更新了什么?

如何能让“网红”商业“持久保鲜”?

“在地化”,是商业最大的顺势而为




       


Zoff,商业场景观察者、实践者、爱好写字,

可以多聊聊。

我的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