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世界的小店们,联合起来!

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早在十几年前,鼓浪屿上漫山遍野的小店,就开始琢磨一个事儿:我们这些店,散是满天星,聚能成一团火吗?


怎么聚?首先得让人们意识到这些店都是在一起的,得有一个名册或者一张地图。2006年,厦门本土茶饮品牌张三疯出版了一份《走进鼓浪屿》吃喝玩乐攻略地图,开始系统地以鼓浪屿为整体概念,介绍各种特色小店。


聚起来以后怎么互动,怎么鼓励人们流动起来,不知道谁第一个想出来的:开发一本鼓浪屿护照,每个小店设个盖章点,而且各个章都设计得非常独特。


游戏化的思路,利用了人们难以抗拒的收集癖好,虽然后期变得流于形式,人们只盖章打卡不停留,但这个做法即便放到现在来看,依旧是很有创意的。



上个月在广州,看到一个叫「東山热」的活动,东山口几乎每家店门口都贴了它的海报。说白了,就是一份东山口的旅行地图,只不过旅的不是景点,而是31家店铺。


“潮流集合、好食好饮、艺术空间、珍稀中古……多单元体验全新东山”,“集齐所有活动商家印章各一枚,即可前往OSMIUME领取活动限定盆栽1份”。熟悉吗?鼓浪屿盖章本依旧不过时。



瞬时来看,「東山热」就是一个街区活动,或者说一场形式特别一点的集体促销,非要论影响力,跟周末的一场市集估计相差不大。但「東山热」非常有价值的一点,它帮助塑造了东山口集群的概念


一家店介绍自己,我开在东山口,和一家店介绍自己,我是一家东山口店,感受上有微妙的不同。一个作为地址,一个作为定语,后者在说出口的瞬间,就带有对这片地区的想象:潮流的,年轻的,新鲜的,独特的,有设计感的。


这个印象最开始是从东山口的代表店铺,诸如BadMarket、庙前冰室、慶园Vintage Boutique那里“借”来的,再由后来者去不断印证。厦门的鼓浪屿、曾厝垵如此,成都的玉林如此,上海的安福路亦如此。



我们总在说城市需要小店,那小店怎么提升街区、城市的魅力?从联动的角度就很好解释。


盖章本和打卡地图的底层逻辑,都是在打造一个地区的整体氛围,把零星分布的小店们凝练成一条线索,形成一个hood。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它会成为新店的曝光渠道,互联网术语叫赋能,那其实就是用好小店的能量,把名声传递,继而持续提升整个街区的价值。



小店联合起来,形成新的城市焦点,会使城市坐标体系发生变动,因为租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这件事又会发生在一些旧城区,像是森林的菌群,消化、再生,形成有生命力的新生态。这是什么?城市更新。


多有价值的事情。



小店“抱团”有很多做法,这里粗浅总结几种。


其一,形成联展。


店家通过提供展览的空间参与进来,共享展览主题和内容,人看到展的同时,也看到店。


愿意提供展陈空间的小店,意味着它同样关注这个话题,艺术、设计、环保、性别等等,展览议题也会变成小店乃至街区性格的一部分。


「安福路在线」


其二,形成主题。


这是打卡玩法的升级版,寻找小店们的共同点,以主题化的思路串联,合并同类项。现在耳熟能详的“早C晚A”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


尤其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联动活动,很多举办主体都是媒体,导致它会变得很像专题操作,分城市方位(东城、西城、一环、二环),分品类(咖啡、酒吧、买手店),分时段(夜经济、下午茶、夏天限定、春天限定),经常蹭蹭热点(骑行、露营)。对很多新店来说,这倒是个不错的曝光渠道。


成都城市媒体「YOU成都」制作的咖啡地图


其三,形成圈子。


xx店的老板,淘到了/推荐了xx店;一家新店的老板,是xx店老板的好朋友;xx店里在卖另一家店的周边。通过主理人之间的相识、对话、分享,店铺人格化,人们因为信任一个主理人、一个熟悉品牌的品味,而选择去尝试一家新的店铺、一个新的品牌。


小店们都是好朋友,你喜欢我,也一定会喜欢ta们。最近北京的大小咖啡就正在做这么一件事,做内容品牌「大杂志(BIG)zine」,走出北京,拜访全国各地的实体店,各种咖啡馆、酒吧、餐厅、艺术展览空间,以文章、播客的形式,搭建起一个全国小店网络。


大小咖啡发起的BIG zine


延伸来看,品牌其实很适合来做这件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法则一样适用于打造品牌人设。想想之前永璞做《岛民月刊》,三顿半做《咖啡、街区与对话》,观夏做《昆仑KUNLUN》,你关注的,你选择的,你靠近的,也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永璞《岛民月刊》


其四,形成资源共享。


这是上一种玩法更深层次的互动:干脆把你邀请来店里,共享空间和客人,共享我的品牌价值。常见的,酒吧为了盘活白天时段,会把空间租赁给一些咖啡馆;以及寄售,店里专门设计一个空间/展区,邀请不同类型的品牌入驻;还有联名,一起出些周边产品,甚至一家联名店。再走远一点,就会出现专门的生活方式集合店、选品店了。



这里想提一嘴,鸡尾酒吧的圈子其实一直有这种“抱团”传统,即调酒师去其他酒吧“串场”的客座文化


我很喜欢的一个酒类UP主“卡司故事”,去年在深圳做过一个叫“Tipsy Run酒吧滑行”的鸡尾酒节,邀请了全国7个全国顶尖的调酒大师,以及7个深圳本土优秀调酒师,在深圳最好的7个酒吧,集中在3天内办了一共20场的客座。


有自己设计的地图,用到了集章打卡的方式(集满一定数额兑换限定福袋),设定了特定主题(1860s到未来,不同的年代主题),提供了优惠于平日的价格,非常典型的联动玩法。直接结果,深圳人享受到了质量很高的喝酒体验,亲身感受了好几家深圳有特色的鸡尾酒吧,间接结果,很多人看到了深圳的鸡尾酒文化,种草了这种玩法。


你好,我好,大家好,生意兴隆,文化繁荣。



方式很多,万变不离其宗,做好自己,理解他人,不孤立地存活,积极去尝试合作的感觉。它会衍生出很多产物,联名啦,市集啦,主题节庆啦,生活方式集合店啦,都可以,不过我还有一个小期望:小店联合的终点,能为城市重新塑造起温暖的社区感


小店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邻里关系,特别是很多新的活跃街区都开始围绕生活社区生长起来。Ta们在真正介入一个城市生活单位的构建,甚至被政府部门鼓励直接参与公共空间的打造。


很多社区店的店主在选址时就怀抱这样的壮志,能与街区共生,与居民良好互动,成为附近的一部分。苦恼怎么和这块地皮产生关联的时候,大可以先了解一下你的邻居,ta们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是你可以帮到的,有什么事是你们可以一起做的。


互动起来!抱起团来!别只做一个孤单的租客。🫂





什么样的街道,能“长出”独立小店?

聊聊成都几个“小而美”的商业新案例

“网红”的偏见

商业让人成为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