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阪SEE SEA PARK,一个崭新的“看海公园”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大阪千日前商店街


对大阪的商业,你有哪些画面感?


是的,我的记忆还停留在2019年。满脑子装满了大家对大阪的偏见:一个日本城市里最像“中国城市”的地方。和大多数的游客一样,感受着来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商业景观,逛完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景点以后,包括大阪城公园,包括通天阁,环球影城,很快就跑到大家都愿意来打卡的商店街里。


是的,心斋桥、道顿堀、日本桥,站在运河对岸,看着密密麻麻的霓虹招牌,来来往往的水上巴士驶过,穿过一个个只容一个人过,却还开着居酒屋的“古巷”,看着这些从大正年代就延续至今的,古早味的商业场景...还是不免有感触。


的确,城市商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经受过这么多“场景创新”的浸淫,但我们还是会对这些商业沉淀下来的场景沉迷。它很“信息流”,视觉上密集丰富,但也很容易理解,让你一头陷入到那个曾经无比绚烂发达的日本商业文明里:设计师主理人在不停讲故事,每天都有新的产品,狠货,品牌和“特别企划限定发售”在发声...虽然那个时代过去很久很久了。


但这也构成了我对大阪商业的偏见。我粗浅的以为它和香港一样,代表着上个时代的商业特征,也是东亚式商业烟火气的极端表达。也因此,我对非标商业的观察总会集中在东京、曼谷,在那些注重社交和审美,藏于各种富人区,设计师工作室的商业群落里,包括代官山、南青山、还有The COMMONS等等一类。


但最近大阪的一个新“非标”,一个新的商业公园,彻底改变了我对大阪商业的这种固有认知。


它叫做SEE SEA PARK“看海公园”。但它还有另一个更可爱好记的昵称“诗诗”(CCPARK)。


SEE SEA PARK的LOGO


海是什么情绪?海风、蓝天、海边白色的沙滩...最后都指向一种干净和阳光,但SEE SEA PARK并不在一个传统样式的海边和海滩,它坐落在在福井县大井町,一个又是海边,又背靠丘陵,群山环绕的地方,一个山风与海风交汇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的商业应该是怎样的。我其实是没概念的,在国内类似的地方都被开发成了酒店和度假村,很适合住几天几夜,吃点酒店里的千篇一律全日餐厅,在Lounge里发会呆就好了,说不准还要再打几个工作电话。


但SEE SEA PARK并不是,但你很难说它是个什么商业街区,更应该说是一种商业群落。是的,因为它很轻盈,是用一个个轻钢结构和木制材料“搭”起来的商业空间,实墙被最大限度的打开,形体错落有致,屋顶再用透光的软膜覆盖,让海边的阳光自然而然的透下来,填满整个室内空间,没有任何传统砖混结构带来的厚重感和我们避之不及的城市感。


SEE SEA PARK的日与夜

周边的运动设施



建筑空间很轻盈,内部的体验就会更放松。


在这个内部净高7米的穹顶空间里,白天阳光从透光的薄膜中落下来,充分吸收自然光线,而到夜晚,商店内部的灯火又会缓慢的透出来,让整个室内室外都变得明亮,大家就坐在室外聊天喝咖啡,办公谈事情。


而同时,屋顶的木制框架完成了空气循环,新鲜的空间从木制栅栏屋顶里向内循环流动,“自然的流动”成为了整个场所最重要的体验。


“共享”和“健康”也是这里的主题。附近的区域里,则拥有一系列的运动设施,一个滑板公园,3X3的篮球场和一个儿童游乐场,围绕着SEE SEA PARK步行可达。室内还配套着内外结合的,开放式的共享办公区和共享厨房,让这个商业群落其实也拥有社区的配套功能,还搭配着单独为这个项目定制的桌椅,所有的审美要素都保持了一致。


当然,这里共享不只是办公区和厨房,连各个商业空间也都完成好了基础道具展示,品牌商户到了可以“拎包入住”的程度,甚至带着产品就直接能在里面开店,来促进品牌的快速入驻,并且保持好完整的场景风格。


拎包入住的零售空间

SEE SEA PARK 业态布局平面


作为日本最新一代的“公园非标商业”,SEE SEA PARK更多的属性并不集中在零售和餐饮社交,它给更愿意称自己是“复合式商业设施”。的确,不只是零售,还有办公、公共服务设施,运动设施,海边公园等多种功能。


在不大的商业体量里,一共规划了19个SHOP和OFFICE,分为“东EAST和西WEST”两个区域,主要的业态方向围绕着咖啡轻餐,户外装备零售,美容护理,和各种共享空间和当地的协会,社区、公益组织办公使用,游客可以来度假享受,本地人也可以在这办公开店,大家在这里找到一种交汇点。


SEE SEA PARK留出了大量室内外的灵活空间,用于举办各种本地特色产品的市集、展览等等。大井町和阴阳师文化有渊源,于是运营方举办了一些列以日历为主题的Marketing活动,叫做“NEW MOON MARKET”,以大町内的特产和町内团体的舞蹈表演为主,还有福井县内外的饮食/商品贩卖店聚集在一起。


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于让这里成为一个很自然而然的,福井县生活方式集合,在地的好东西在这里变得有趣好玩,吸引着远方的顾客。


SEE SEA PARK活动海报

SEE SEA PARK EAST 东馆

SEE SEA PARK 业态氛围


你会发现,SEE SEA PARK处处都在流淌着一种“不刻意”的自然气息。


这种不刻意,是由内到外的不刻意,都是非常“功能至上”的原则,几乎没有装饰性的要素出现,所有休闲自然的气息,都是通过具体的材料和功能来表达。对,一定是要具体实用功能的,利于光线传播,利于通风,利于大家待在里面...更没有像一些国内项目,只是表演式的“有机可持续”,表面上喜欢讲这种概念,实际上就为评个奖,就只要这个概念作为营销话术而已。


SEE SEA PARK体现是一种真诚,是从理念到体验都贯彻其中的尊重自然。即便是里面入驻的品牌商户,大家都将环保,减少浪费和污染,促进在地产品特产的展示表达作为自己的观念底色,所以你看到这些场景会觉得舒服,而不会觉得“套路”。


包括SEE SEA PARK最近所开放的项目网站,围绕着蓝色的logo,处处也体现出一种清新可爱,蓝色成为了网站视觉符号的主导,蓝天大海,山水湖泊,蓝色都是主基调,也勾勒出项目所像传递给你的自然气息:也是一种开放式的,远方式的身心健康与松弛欲求。


SEE SEA PARK 项目网站

SEE SEA PARK空间细节


不过,除了建筑空间以外,最打动我的,还是SEE SEA PARK里那些空间的小细节。


是导视,色彩明快的几个小盒子给你指路,堆叠在在那里本身就是一个可爱舒服的公共装置;也有处处使用的木制元素,来消解掉钢结构带来的冰冷感,松弛的氛围就是这样被营造出来的;更多的,还是专门为这个空间所定制的公共家居,它让场景的色系和气氛保持一致,这个很难。


要相信自然光是最好的光源。因为它不会让人疲劳,不会直射人的眼睛,它是我们最习惯和舒适的光线,它只是需要被控制,被“收纳”,被利用在舒服的场景布置和绿植上,整个松弛的体验就会被放大几倍,让人流连于此。


SEE SEA PARK



“大家一起创造的公园。”


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享受的地方;一个总能找到新事物的地方;像一个公园那样的目的地;


这是SEE SEA PARK写在它所有社交媒体上的一句话。作为一个非标的商业案例,它有种女孩子般的人设:“诗诗”,有亲和力,健康且纯真、爱分享爱运动、当然也有很高的颜值、但并不是浓墨重彩的,而是本真的和不做作的。


它在贩卖新鲜。并不简单是阳光与海风,也不只是本地的那些新鲜产品,而是当你想到它时你会有强烈的,想要到达的愿望。尤其是在疫情之后,这种来自“自然的诱惑”很符合人性,也没有任何攻击性,会成为我们下意识,不自觉的一种选择。


场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的好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去教育你,而是再用体验,再用特定的审美和理念的传达影响你,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或许理想的休闲式度假式目的地,最终都来自于对自然的解构与重组,是在“产品化”这个地方,与我们更亲近。


让我们去看看SEE SEA PARK,这个崭新的“看海公园”。




2023年,商业场景往何处去?

商业如何面对“解封”?

品牌如何创造自己的“圣地”?

疫情后,请创造“松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