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怎么能让所有人觉得舒服?”


作为行业观察者,走过各个城市的各个项目,和那些深耕在项目上的操盘团队交流时,有个很强烈的体会:是的,那些能做出好项目的团队,大家都会很主动的去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并且给出自己的实操路径。


然而这个问题貌似简单,想做好其实很难。


表面上看,它可能是个设计思路。如何去创造一个个舒适宜人的场景,让大家找到一个能够放松下来,体会生活的空间,从设计本身其实已经有太多的形式和方法来去解决:去链接在地文化,多一些的公共座椅,对步行友好的尺度,容易让人感到舒适的材料,模糊处理的边界关系,这些都能去创造“舒适感”。


多想想,这其实是关乎持续商业运营的问题。在这个空间里,不管是小到品牌还是大到几十万方的商业综合体,空间始终都是一个载体而已。大家在这里看到什么,品牌之间的组合关系,能不能让所有人都找到自己消费体验的目标,让游客有礼品可以买,让家庭有地方可以待一下午,让停车场的接驳简单直接,或者说是卫生间里的香氛。是的,空间是入口,运营和服务可以创造更持久的“舒服”。


曼谷 The COMMONS


再多想点,这也是个格局问题。


但你把顾客看成“客流”,当成流量和数字时,就只会关注他们的消费动线,尽可能的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品牌,多在场内走动滞留,把空间搞得很像迷宫绕不出来...这是大多数传统商业,传统百货的逻辑。这种基于纯商业效率的空间逻辑往往呈现的四平八稳,不需要性格和风格,而顾客也只会把你当作一个无趣且千篇一律的商业场所而已,大家也会越来越反感这样的“爹味”商业。


但如果你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客人,不管他是不是来买东西,始终他都能在这里得到一个好的体验,看到更多,也了解到认知到更多,在这里感觉到被关怀,被照顾,而不是被高高在上的冰冷气息和阶层属性压抑着。那这样的商业场景就一定有一种非常底层的吸引力,自带共情,自带吸引力,从价值观层面就可以制胜。


别低估新的消费者,他们一眼就能感受到这些细节,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尤其对于城市更新而言,它面对的从来都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传统区域的命题作文,更讲究顺势而为而非凭空创造。表面上是梳理定位、改造和运营,但深入下去,其实是如何在原有的公共空间里,去创造出新的公共利益和积极的公共关系。


这关系里面不仅仅是商业关系和消费关系,当然要思考,如何与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大多数的客人,路过的人和周边的人发生正向的关联。


这就是公共性,这就是在关注“如何让大家觉得舒服?”的命题,这也是城市更新的底色。它建立在商业逻辑下的更深一层,回答着项目的本质问题:创造了什么公共价值,创造了怎样的生产关系,品牌为什么来,大家为什么来,有了这些才有谈论商业价值的开始。


什么是城市更新的公共性?


最好理解的依然是空间。是的,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多的崭新的公共空间,这种改变活化了老街道老城区,成为了我们重新看见这里,来到这里的初始理由。


但更新绝不仅限于设计本身,不限于那些改造出的院落、街道和商铺。就像网红打卡终究靠不住一般,建立在设计上的价值来的快走得快,城市更新的魅力来自于更新后,这些空间内容的包容与流动。


十年前要做点像样的公共活动,找场地会很困难,不仅是有各种费用,关键选择还很少。但现在不一样,你可以很轻易的找到匹配的场合和空间。


如今我们能发现,更新之后的街边小店,几乎是“万能”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除了吃饭和购物,演出、展览、沙龙、竞赛、室内运动、许多传统意义上只能出现在美术馆音乐厅的活动、好内容,如今以更高频次和更灵活的形态出现在这些小店里,在让街道变得有意思的同时,塑造着我们的新公共生活。


而这些空间可能平时看起来就是一个书店、一家咖啡馆、一间酒吧而已,功能很日常,但不断变化的内容和有意思的人,却给予这些空间新的定义和体验方式。就像现在真正为一杯好咖啡而去咖啡馆的人其实很有限,最终大家都是想遇到对胃口的圈子,冲着内容而去消费。


并且,这些入口是我们打破“信息茧房”几乎唯一的机会。


你用抖音、用小红书和视频号,推送机制算法在比你更懂你的同时,其实也在更不知不觉的也让我们成为算法的囚徒,在自我的世界兜圈子。


但城市更新的结果,是创造了无数的“新入口”。每个人都可以去体验,去感受,去通过这些品牌去感受好产品好审美,认识到自己从未体会过,崭新的生活状态。大家从陌生人,到成为客人,成为好朋友,以至于以后一起投资一起创业,这样的故事在这些小店里比比皆是,这种更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种有效的破圈工具。


这不是西方城市语境下拗口的“士绅化”。至少在成都,大量被更新的街道永远是年轻与传统并存,街头的按摩店麻将馆和这些书店咖啡馆酒吧交错在一起,自得其乐,又能相互破圈,最终都让街道更有意思,让城市更有意思。


荷兰,阿姆斯特丹


城市更新,创造着无限多的新生活状态。


街头历来都是独立品牌、在地文化与青年文化孵化生长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低,氛围自由,无拘无束,大家在不被关注到的街道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这种一小撮人的生活本身,就往往是许多独立品牌的原点。


城市更新就在加速着这样的过程。


许多人在看过成都各个新商业和商业更新的项目过后,都会惊叹于为什么成都会有这么多的本地且独立的品牌,大家又这么会玩内容?这和更新所带来的“低成本创业机会”分不开,相对便宜的租金水平,人力成本,再配合成都这个活跃和愿意尝试的消费环境,源源不断的年轻人,这些都构成了理想化的品牌孵化温床。


它也再创造着新的“活法”。


大家可以在越来越卷的上班打工,考研考公之外找到新的路径,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同时得到个人真正喜欢的生活状态,也是能够最大化释放自己的热情,激发经济效率的方法。是的,就是先去想办法用低成本开家店,并且成本一定要低,就算亏也亏不了多少钱。


先这么在街边玩起来很重要。最后不一定是靠日常运营收入来钱,这样的店或许是对自己设计能力的背书,或者说找到更理想的一些资源方与合作伙伴,或者更干脆一点,直接得到更多的投资与发展机会。而这些品牌本身所输出的独特内容,其实也是现在商业所追捧的方向。


最有生命力的品牌,往往不是那一众新消费带来的新品牌,反而都有“街边独立品牌”的原始基因。的确,这些品牌可以依靠自己能力完成从零到一,证明方向和模型正确,就有可以复制的前提;同样,这些品牌在开始大概率也不是靠规模靠投资,而是靠产品靠内容,这其实才是未来商业品牌真正需要的内功。


这个过程中也造就了新的城市阶层。


不管你叫他们主理人还是小老板,他们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都成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浪潮的核心,作为小微经济组织在创造就业和流动,作为品牌在丰富着城市和商业的内容,作为个体又在不断的发声;


当然,更关键的是他们大概率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城市和商业的未来,总归是这样的一群人来推动的。


成都,COSMO INNERCO


更新的公共空间与这些新活法的人,最终创造了一种新的公共文化空间。


要相信在当下,线下比线上更灵活,更自由。


在线上不仅仅是信息茧房和审核的影响。线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如今已经变得过分恶劣,大家不仅仅是不敢在线上讨论,而是已经失去了那个欲望。的确,线上其实是把赤裸裸的阶级分化,认知差异或者说价值观冲突表现在所有人面前,说什么都觉得不太多,反而不表达最安全。


但有营养有质量的线下讨论,反而越来越宝贵。


在成都,不少更新项目里生存的独立书店,已经成为了最直接的公共讨论空间。它们的活动密度,讨论深度,其实已经远超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书店,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主流载体,而相应的独立咖啡和酒吧、Club不只是拥有自己的社群圈子,也在这种社交环境下完成圈子的融合。


更关键的是,线下讨论反而是自由开放的,也是内容创作者,新商业想法的灵感信息来源,在不停的去聚集人和资源。于是你会发现,不少独立书店,或者说有影响力有内容的独立咖啡、酒吧和Club成为了城市更新真正的“主力店”,成为实质上的更新引擎,在直接带动传播、客流和商气的同时,还在为区域带来独特的场所精神。


而城市文化与青年文化的成长,也是从无数个这样的空间开始的。复古、电音、滑板、插画、露营、最早从几个会玩的人开始,再到几家小店,这些店相互所做的活动,慢慢有自己的符号、理念,并且成为品牌,出现流动,有人来有人离开,这些所有自然发生的事都成为了一种流动,塑造着城市的文化韧性。


基于空间和设计的更新只是表面,而那些真正能伴随“文化更新”的城市更新,才会有独一无二的弧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策源地,成为城市更新无法复制的内生动力。


这种来自公共性的动力一旦形成,所带来的更新才真正是持久的,能够做到和社区,和城市共同生长。


东京,SONY PARK mini


我始终相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其实是不需要设计改造的。


这是个理想状态。只要能够通过一些方式,不管是做内容,做活动,做发生...去坚定的改变大家对这里的认知和看法,去用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创造来自公共的认同,大家就会带着自己的资源,想法和能力来更新这里,改变这里。


就像那些没有刻意改造,但却自发生长起的街道一样,我们要创造这种公共的动力。


以上。


本文分享主题

来自于2月3日敦壩“九零后”第三场

感性城市佐夫分享









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年轻消费,不是“玄学”

商业撬动城市更新,力使在哪儿好?

给社群造一个培养皿

城市更新的乐与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