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社群造一个培养皿

江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上次聊社群,我们提到有必要把社群当作品牌的核心资产,“要相信最有效的传播不是品牌对人,而是人对人,社群就是你把品牌故事、产品精神说得令人相信的好途径。”(点击阅读往期推送《让社群,成为品牌的核心资产》


那是should do的层面,而到了how to的部分,聊社群开始变成一件很玄学的事情。


很难做啊,都知道做社群好,但是真的做不到啊,可能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得到了人,能把一两次活动办得很热闹,但是得不到心,期待中人群由此自发聚集起来、好内容自发生长出来的场面,没发生啊。


这是传统中心化,碎片化的社群活动思路,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社群这个事情确实如此,做小容易做大难,做单例容易复制难,作秀容易做扎实难


这也是我们之前反复提到的,采购开始变得无效,社群的生长总有自己的土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于是我们认为,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内容的生产者,让自己成为种子,或者,直接去改变土


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长期主义有必要、有价值,可囿于现阶段各种难以突破的限制,更迫切的需求依旧是去探寻可复制、可控制的规律和模式。传统做社群的方法,虽然未必出于主观意愿,可最终的结果大多数都成为了一场表演,成为“成绩”,成为营销语言,而没有效果和内容。


那业内一直在追捧的这个叫“社群”的东西,是不是完全不可控?我们是不是只能隔岸观火?有哪个环节是我们可以介入做有益的推动,并以此为切口参与进去的呢?乐观一点,或许是有答案的。


学生社团


还记得大家上学时都见过的社团不?


几乎是铁律,每个社团的兴衰成败,完全由这一届活跃的学生是否厉害、是否来事儿决定,人在社团兴,人毕业社团衰,过分扩张会让社团变水,被“收编”的社团会变得无聊。


很像社群,也其实就是社群。


不过有一个事物,无论社团发展状况如何,一定会一直存在,而且如果做得好,确实能实打实推动社团景象的繁荣。那就是社联,具象会体现为一年一度的社团招新大会,任何社团都可以申请使用的社团中心,帮助社团统一处理行政事务、申领补助的社团管理机制,遇到校园大事时调配合适资源的社团协作指挥功能,等等。


日本校园热闹的社团活动


那比如说,假设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们还能有个“培养皿”一样的社联中心,是不是能更好推动社群的聚集和发展了?


想当时参加社团,目的无非是拓展兴趣或技能、拓展人脉和发挥个人价值这种个人发展的诉求,不会因为我们的生活状态平移到社会面上而消失,尤其在更鼓励人们认可自我价值的当下。社会那么大,去哪里参与社团,去哪里找到社员,怎样能让社团被更多人看到,以发挥更大的价值?痛点在这,机会其实可能在成为“社联”,成为社群的培养皿,让社群聚集起来成为生态


做社群集会,把大家聚起来分享经验、找到同好,制造事件、引发话题,是一种方法,比如之前我们写过的麓客社创中心发起的CCC社群大会。而另一种更长期也更内生的规划,是做社群培育,把有社群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领头人聚集起来,引导他们良性发展,甚至能改造出一些空间,鼓励社群驻留、活动,大鱼营造,一介巷子里,撑展…很多社区营造组织都在做这些尝试。



最近一介正在玉林举办一个海报在街上的活动

在成都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社群活力的最好总结


包括麓客社创中心。


在CCC社群大会之前,我们也听说ta们正在改造一个车库,要作为麓湖134个社群的“社群之家”,这三四个月也看社创中心的伙伴们往朋友圈里po了不少照片,越做越热闹。


前一天下午教咖啡拉花,晚上办社区电影院,后一天是上午赏昆曲,下午体验非洲沙球。以往以月度或季度作为时间度量的场馆,如今每周每天都排满活动。根据活动排期小黑板上的擦改痕迹,特别是周末,一个格子根本写不下各种社团自创课程、体验活动,看来想在社群之家办活动,还得抢。


社群之家里,人们在体验西非舞蹈


千来平的场馆里,用简易的木架子搭起了一圈小房间,有设施很完善的舞蹈排练室,有话剧的排演室,有台球厅,有自助购茶的茶室,有小小的手工坊,有墙上挂满摩洛哥风情地毯的占星疗愈室,有专门的书法练习空间。


社群之家里还有一面挂着各个社群会长头像的互动墙,按下就能点亮,业主们亲切地称它为“麓一微灯”,意思是每个会长都是麓湖一盏微小但不渺小的灯,点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空间很朴素,布置很简单,但那种真实在被大家自发使用、真心热爱的感觉很动人。

社群之家


说不上翻天覆地的改造,其实就是最基础的格子间搭建,像学校里的社联中心一样,现有的办公室挂个牌,就是各个社团发展的基地了。但难得之处也在于,它没有做成一个展厅、一排橱窗,而是实打实地好用并被使用了。


你能看到社群之家每个空间被使用的痕迹。去年十月才正式开放的新空间,而各个社群的活动物料和产出作品已经在这里堆起了,那天带我参观的志愿者还介绍,因为名额紧俏,目前有些空间需要拼单使用,白天和晚上分属两个社团。



整个馆的运营成本并不高,日常维持运转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包括带领参观的志愿者,后来我才知道,是业主社群内部自愿报名的,那位带我的姐姐是麓莺少儿合唱团的团长。


空间完全免费,但使用权需要由麓湖这些业主社群自己策划方案,提交给麓客社创中心去竞争,自己布置自己运营。如果经营得好,双方也提前约定好,盈余可以反哺给空间基础的水电费用,帮助社群之家良性运转下去。激活人际关系的同时,还顺便活化了一个消极空间,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对麓湖整个产品来说,麓客社创中心做社群之家这个事儿,实际上是在帮助麓湖完成山崎亮总结得非常好的那句话:经营一个“软”社区。


人们正在意识到,最终带来幸福感、满足感的并不是硬件本身,所以消费开始谈治愈、谈参与感,甚至开始“反消费”,商场开始谈社区、谈附近、谈公共性。软件时代到来。当我们构想理想的居住地,不仅是在说房子如何、配套设施如何,还会开始追求更温暖的邻里关系,近处有活动,近处有生活气。而社群真的可以帮忙做到。


于是我们在麓湖看到了什么场景?许多房子还没装修的业主,每周开车几十公里特地来麓湖参加几场活动,上个课、做个手工、一起看球赛。之前社群培训专家黄章林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麓住率”,精神入住先于肉身入住。

这叫有机,这叫给予支持。

社群之家的活动


请给自发形成的社团一个可以放心生长的环境,都不用着急去想什么更适合、什么更匹配,就是一个最基础的条件,把重心放在社群真正需要的事情,比如一个低成本运营的空间;比如能让彼此看到活力的氛围,看到别人社群居然能做出那样的活动,我们也不能输;比如把经费扎扎实实用到各个社群的运营身上,帮他们采购物资、赞助活动,而不是做一件上级和外界看来的漂亮事。


在社群之家,教大家做咖啡


一个完全对校方负责的社联、学生会,养育不出活力十足的学生社团氛围,而一个积极帮社团解决实际需求,积极联络各个社团感情,积极为社团争取权益、开拓空间的社联、学生会,会刺激社团百花齐放。


简单易懂的道理,或许就是业内一直在寻找的所谓规律,所谓模式,所谓做社群的过程中我们可控制的部分。


想做成什么事,就要把这件事当作核心看待,围绕实际落地,去想各种解决方案。


小社群容易做成,因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诉求,是每个人都想要作为具体的人被看到,只要你投入精力去经营关系、照顾情感,便能收获忠诚度。


而任何做大了的社群品牌和项目,都很擅长捕捉目标群体的根本需要,由此再去建立社群运营的模型,策划出一个个社群喜欢的活动。孤独的“漂”群体需要精神的家,那跳海就在各种能做促进陌生人社交的事情。音乐人需要input,也需要时时output,需要交流,也需要被评价,那明堂唱片提供的就是一个媒体+唱片店+小型演出场所+排队+各种音乐人需要的板块。


那当你想做各个社群的好朋友,想让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能留驻在你这里发生、生长,你该怎么做?你可以在哪些环节合理地介入,告诉他们,你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可以让双方共赢?


有责任感地、诚恳地,以共创者甚至公益的态度去接触,公共性不会单纯靠捐赠空间、捐赠建筑就能马上实现的,社群是软件,与之对应,让渡的也应该是软性的权益、自由度


社群之家的多样课程


以退为进,这四个字是凝练得最好的结论。调动人的积极性,本身就是非常强大的动力。


说句实话,并非传统商业地产出身的我,往往是因为各种做活动的朋友,比如派对的promoter、市集的组织者、摊主、有想法的小店老板,ta们去了某个地方搞出一些花样,我才真正注意到某个项目的可玩性。而效果喜人,合作愉快,才会有下一次的社群活动,才会有新的据点,才会有被大家承认的地标、目的地、胜地、好玩的去处。


社群可以助力人气的聚集,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而想让社群聚集,眼光不能跨越过社群,直勾勾盯着你渴望的人气,请先照顾好眼前这些值得被扶持的社群。


Plz,be friend first. 





让社群,成为品牌的核心资产

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为什么商业现在要做公共艺术?

“亚”不是商业主题,“亚”是一种反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