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创意生意,得想办法让灵感显得值钱

江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有两件事,我总在寻找更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第一件,关于咖啡馆的边界还会往哪里扩展。除了喝下、吃下和坐下,除了挂耳和马克杯,以咖啡文化维生的人们,接着还能怎么开发咖啡周边的潜力。


第二件,关于创意热店、创意百货该怎么做。市场拥抱过左咸敦道和超级植物公司,淮海755二楼门对门的Unpop Store和止痒商店,现在就正在不停歇向人们倾销着各种梗产品,而以新奇点子为第一生产力的公司,怎么延长自己产品的“保质期”呢?


两件事,也是同一件事:创意的生意,怎么把虚无缥缈的灵感卖出实际的价值感?


cottee的名字来源

coffee的倒影


交汇点上,我遇到了cottee。


两位在松江大学城开出过十年社区咖啡老店的创始人老王和老张,国内独一个研发出还原咖啡馆香味的香氛蜡烛的新品牌,在武康路話梅的正对面放过一个大皮搋子的创意公司,而刨开这些看上去还不错的履历,cottee打动我的致命一击,其实是大剌剌写给每个顾客看的这句话:“让我们赚到你的钱!


浅记录一下从cottee这里得到的五个想法,望能帮助更多创意💡创造好点儿的生意💰。




01

研究怎么好卖货会打开市场

研究怎么造好产品能创造市场

抄不走的秘方永远有竞争力



cottee的咖啡香氛蜡烛,是我看到过最厉害的咖啡周边。


前面提到,老王和老张开过一个很成功的社区咖啡馆,叫王小姐的店,2009年开业,上海松江大学城的第一家,坚持了十年之久,都成为那些年松江的大学生们共同的记忆了。而cottee不是作为王小姐的店的品牌周边诞生的,不是那种印个店名logo的简易创意产品。


王小姐的店

上海松江大学城的老网红了


开始做cottee的时候,老王和老张已经把店铺转让,但他们带走了一个灵感,来自那十年的经营经验:客人们留恋咖啡馆里的香味,这是这个社区店情感链接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能不能把这种感受固定下来?可以,世界上存在把气味实体化的技术啊。那有没有人干过这个事儿?有。


老王和老张满世界找,但都不尽如人意,要么是糖浆的风味太强,要么压根没咖啡的成分在里面。那能不能自己做?俩人“死皮赖脸”争取了个先例,直接把咖啡机搬到世界第二大香精香料企业芬美意的实验室里去了。


cottee咖啡香氛蜡烛调试中


原本只是例行参会的芬美意首席调香师,刚开始压根不看好这个想法,咖啡对他对太多人来说太日常了,似乎没有必要去深究这种气味,产品会有吸引力吗?


那个下午的一个半小时,就改变了调香师的想法。这间办公室里常有大牌客户来沟通下一季的香型,但从没有一次会这样把门外的人都吸引进来看


调香师明白了老王和老张非得把咖啡机搬来的用意,与萃取咖啡豆、咖啡液本身能被尝到的味道的做法不同,cottee想捕捉的,是弥散进空气里的咖啡气味分子。那分子很容易消散,并不好做,也没人这样钻研过,调香师自告奋勇为cottee去调配这个能留住咖啡馆香味的产品,来来回回,开发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包括蜡烛的烛芯,老王和老张争取要用比棉芯更不稳定、成本更高的木芯,只为获得那个篝火燃烧一般的白噪音。成本超高,开发周期超长,对创业公司来说算“笨”生意了。


上图为cotte咖啡香氛蜡烛的初版

下图为cottee咖啡香氛蜡烛现在的版本


近些年国内市场上不乏势头很猛的香氛品牌,灵活做法如最近挺火的“掌握”蜡烛,一个手掌底托,配一个和许多插画师联名包装的蜡烛,香型调配不复杂,翻单就很快。这种做法的边际成本相较而言更低,换了包装就容易打造新品,但隐患也会由此埋下。


许多创意热店本质上是设计公司,擅长做包装和营销,可一旦无法建立起创意点子和品牌本身的强关联,灵感就容易被复制、被抢夺,最终失去对点子的控制权


cottee的做法是创造了“秘方”


说这个蜡烛厉害的点在于,它本身是独特的、有突破性的产品,再辅以合适的营销,就会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事实就是如此,cottee的咖啡蜡烛市面上还不存在“平替”,与野兽派、闻献一条生产线、一个供应商出来的小品牌,靠磕“秘方”跑出来了。


困境肯定还是有的,开发成本太高,而国内还鲜有这种调香师文化,如果cottee猛扎进香氛赛道,一招鲜难吃遍天,怎么开发下一个香味,去讲出同样丰满的故事,都太难了。于是cottee有了下一个产品。




 

02

需要一个强记忆的形象

更需要这个形象与品牌强绑定



皮搋子无火香氛,上海疫情期间老张关在家里蹲厕所想出来的点子。


一个形状可爱,可功能与联想容易让人反感的日用品。疏通马桶,不也能化用为疏通情绪吗?人们随处可见的熟悉事物,不就是市场认知吗?木棍,不就是扩香器的样子吗?看着是臭的闻着却是香的,不就是反差吗?换个陶瓷材质,换上漂亮的颜色,cottee的第二个标志性产品诞生了。



由此出发,cottee做了巨大的皮搋子装置,到处都抢着要老王和老张给他们搬过去摆在店门口;做了小型的皮搋子解压玩具,能贴在车上、冰箱上、脑门上,被cottee的朋友们带去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做免费广告;还为陆家嘴咖啡节定制了皮搋子形状的杯子,结果被咖啡节官方剧透了,许多人摸着问到了cottee的公众号,问能不能提前售卖。


优雅,但限量

准备去陆家嘴咖啡节蹲


皮搋子无火香氛确实为cottee打开了另一条活路——做令人会心一笑的创意百货(好玩产品不少,详见下图),摆脱还没实力一头扎进香氛研发的困境。同时,老王和老张也并不想滑入简易创意市场,而依旧准备跟研发咖啡蜡烛一样,死磕点子落实为产品后,不可复制的那一点点独一性。


左右滑动查看cottee的更多灵光一现产品


别小看这个皮搋子,精度不低的,比如这个木头的扩香棒,如果刚刚好插入底座,会因为吸收精油而膨胀撑住洞口,香液无法回流,太细又无法还原皮搋子的样子。



cottee的皮搋子是个刺激的、有辨识度的、有传播性质的形象,会让人想起前几年很火的“放青松”,玩谐音梗的“找抽”纸巾盒。超级植物公司和左咸敦道也早替后来者经历了被疯狂抄袭的阶段,同时留下了珍贵的市场反馈:


点子与品牌的捆绑程度够高,市场认知充足,消费者便会自觉开始维护正品的权益。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产品做更精致,尊重选择你的顾客的钱,品牌力就开始形成了


cottee就在酝酿这样一个过程。


cottee在武康路的慢闪店

门口就摆了个巨型皮搋子



03

卖欲望,卖人气儿

不需要更多的假漂亮了



王小姐的店,是个实打实的社区店。而cottee,是个有人情感的品牌。


一个成功的社区小咖啡店,注定是小生意,几乎不可能复制。老客可以给店铺带来收益乃至更多美好的东西,但一旦灵魂人物离开,所谓的社群就会迅速流失。后来有客人找老张,说店里的咖啡变难喝了,“其实产品没变,只是情感链接没了,就像你不开心的时候,吃以前喜欢的食物就是会变味。”


曾经的十年,运营着那么成功的咖啡店,还是活化了一个消极的二楼空间,难道就没有什么经验是可以带走的吗?有的。能不能想象用做社区店的方式去运营电商,把人情带到线上去?



cottee的包裹上,常会写to签,cottee的客服,能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老张睡得晚,凌晨两点收到订单,他就会去留言,“干什么,还不睡觉”。之前因为疫情,上海快递发不出去需要给顾客解释的时候,老张还给人画火柴小人,“送给你”。



在开社区咖啡馆的时候,老张和老王相当重视前厅的经验,说白了就是要跟顾客聊天,让大家来留言,就会把十年的留言本都保存好,时时能翻看,让对方来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产品、空间那些“死”的东西,而是活人、鲜活的关系、有温度的记忆。聊着聊着,朋友交了,把钱赚了,大家都开心。


王小姐的店

和攒了十年的留言本


前段时间cottee和話梅有个合作,在武康路話梅对面的柠檬茶子品牌Introlemons里做快闪,他们看中了老王和老张能运营邻里感店铺的能力,说,“美的产品太多了,我们要的是欲望”。


从武康路話梅的二楼往下看


什么是欲望?其实就是烟火气,是真实感,是消除隔阂,是安全感


奢侈品、精品店的店面语言是美的,精致的,有距离感的,而cottee的小卖铺把产品放在收纳箱里堆着卖,价签用牛皮纸板和马克笔写,有些还是小朋友顾客的杰作。


哎呀,这张拍高档了

我破手机拍的这个比较真实❤️


老张会记住每个常来玩的小朋友。这两个是晚上必来玩积木的,把积木搭起来哗地推倒就跑。那一个常被妈妈或外婆带来喝柠檬茶,她每次放学路过都会大声跟同学介绍:“这家店的老板叫老张,是我好朋友,我们很熟的!但他以前是看厕所的。”后来,她养了只小兔子,取名叫cottee。


每天都来堆积木的小朋友


还有松江店的老客,毕业后去了上海市区,听说这个快闪店开了,又聚合起来,把cottee列为自己所在骑行社群的途径点。



因为那个皮搋子装置,常有人把这里误认为厕所,一次,对面话梅的客人来借用卫生间,走的时候顺便买走了近2000块钱的东西,创造了记录。老张加了这个客人,发现那天他发了朋友圈,“今天上了个一千块的厕所”。


店铺做着做着成了慢闪。社区店被cottee复制了,还是在武康路上。




04

做超市收银台的口香糖

做买手店的背景音

从咖啡馆来,到咖啡馆外去



前面提到,cottee做了非常棒的咖啡周边产品。它当然很适合向咖啡馆铺设,作为比马克杯更能说动人的用心周边,但它最好的销售场景一定不止于咖啡馆。


老王和老张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咖啡馆的客单价很难做高,带走百元定价的香氛产品很难做到“顺手”,但如果放进家居集合店,如果买手店能点上cottee的蜡烛,摆放上皮搋子,成为超市收银台的口香糖式的存在,事实证明,确实会卖得很不错,甚至能卖出比cottee自营渠道更高的价格。



一方面,考虑定价打法,这是合理的策略,让自己的创意产品在适当的场合下显得充满性价比。另一方面,考虑场景,想要在别人的场子里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首先你要融入,找到连接点,比如舒适的气味渗透,即便突兀,也是合理范围内的反差感,比如皮搋子,但是是可爱的皮搋子。



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cottee对香氛产品的描述,始终是场景化的,而不是去描述前中后调。


就像老王和老张以前开咖啡馆,其实用的是很好的豆子,但从不倾向于以此为卖点,为cottee拉高门槛的是产品和服务所能供给的情绪。能跨越场景、跨越品类、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总是共通的情感。


cottee定义自己,是一个从香味出发的品牌,最擅长的事情,是把咖啡馆里能感受到的休闲、安心氛围,迁移到其他场景里。咖啡馆之于cottee的意义,可以作为渠道,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成为内容的源泉,一个文化母题


创造氛围,创造情趣,而不是创造“懂王”。供给情绪,供给抚慰,而不是供给优越感。





05

赚钱不必遮遮掩掩

尊重你的顾客

让你的灵感显得值这个价



“让我们赚到你的钱!”为什么cottee的这句话这么打动我。


必须承认,创意生意最难的事情,不是怎么持续生产点子,而是怎样让你的顾客认同,你的灵感可以卖到这个价钱。


创意产品的成本,注定包含了出产灵感的费用。跟创作一样,有价值的不是一个个方块字,而是产出这些文字背后,作者此前经历的一切与ta消化的过程。问题在于,顾客感受到的就是拿到手的实体物件,以及那一刻ta所感受到的品牌故事与ta情感上产生的共鸣。顾客心里对灵感自有定价,超值或者不值。


cottee团队在工厂


那对创意生意来说,怎么讲令人信服的故事就是吃饭的本事。市场在渐渐接受,针对情绪的消费也是消费,不反对、不反感、不排斥营销行为的情况下,让人感受到花出去的钱被尊重,品牌需要去证明自己值得。


cottee的刊物做得很好,大家有机会一定得读读看。它不讲述香氛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讲述咖啡行业如何如何,而是聊cottee的快闪店(他们称为合作社)里平日发生什么琐事,聊老王和老张去世界各地旅游的见闻,聊王小姐的店十年间的店员和客人都是什么样的。



读到最后你明白了,cottee是这十年咖啡店的造物,是老王和老张人生经历的浓缩,你听完了他们的故事。然后他们很直接,“让我们赚到你的钱!”


大大方方,真诚真的是必杀技。


cottee的办公室简直是没用但好玩的

情绪补给品小玩意儿展销会场





想参悟年轻人,need了解下NEED!

商业创新不缺路子,缺点子

当喝酒成为一家酒馆最不重要的事情

年轻消费,不是“玄学”

“原来也可以不消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