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碎语·补遗三】2020.3.26——2020.4.19
2020年3月26日碎语
今日,基本结束《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先生数次谈到长妈妈“伟大的神力”,那长妈妈“伟大的神力”到底是什么呢?其一,当是她原始生命能量的强大。长妈妈其实是没有名字的,阿长是她前任的名字,我们习惯于将之解读为一个悲惨的女性,一个地位低微的女性,一个好似不配有名字的女性,这些,我觉得都没有问题,那是否还有另外的解释路径呢?我觉得是有的。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从这个角度讲怎么样呢?好像有些牵强,可是,长妈妈的睡法,长妈妈讲的故事,长妈妈买《山海经》,是否有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味道呢?长妈妈对于鲁迅先生的启蒙而言,是否有鲁迅先生之“道”的感觉呢?我觉得是可以探讨的。
文中鲁迅先生还谈到了他的一个远房叔祖,称之为“这老人是个寂寞者”。一个种花读书的老者,妻丝毫不懂他,周围之人,大概也难与他有精神之共鸣,于是,他“很爱和孩子们往来”,因为孩子们是希望,是未来。那阿长呢?她有是否是个“寂寞者”呢?阿长青年守寡,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长居鲁迅先生家,一个下人,一个保姆,又怎不是一个“寂寞者”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她是寂寞者,某种程度上,年幼的鲁迅先生便成了她的寄托,虽非亲子,却实实地亲子相待。开头,鲁迅先生除了在隐鼠之事时喊她为阿长外,其余时候,是喊她为“阿妈”的。
今日碎语总字数过三万了,一记。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3月27日碎语
一周又过,屈指算来,网课已经实打实地上了七周,经历如此漫长的网上岁月,诸君竟显示出了些“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感觉,不禁感慨:生命的神奇,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信”。
今日上《老王》,无甚新鲜处,可再次抚摸杨绛先生的文字,对我心的触动,仍旧在。文学,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层面,揭示人生的真实,血淋淋的,却又很治愈,只觉有人曾如我,感受过人情冷暖,可心中仍旧善良,只觉我辈不孤。
老王一生,只为“活命”,却又不甘于仅仅“活命”。为了安稳肉身日日艰辛,情感之上,又寻求着温暖与安全,这不就是我们在世俗中挣扎的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的吗?只是,我们从表满上看,比老王活得更体面些罢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靠着活命的”,“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我看着这两组词的组合,觉得荒诞,将这二者关联起来的,是老王的日子,难熬的日子,没有奔头的日子。诸君,若再追问一下,我们现在,靠着什么“活命”?靠着父母?二十年后呢?仍旧靠着父母?诸君,请记住老王,时时扪心自问:我们靠什么“活命”?
活命已是不易,人活着,在活命之上,总有些情感要安放,可老王,无处安放。他没有亲人,父母不在,仅有的哥哥也死了,有两个侄儿,杨绛先生说“没出息”,什么叫“没出息”?当我们细味这三个字的时候,不是指老王的两个侄儿日子难熬,当是在讲,眼里未曾有老王这个叔叔,有侄儿宛若没有,老王亲人皆无。他没有朋友,“单干户”“失群落伍”。我们说的爱情、亲情、友情,对于老王,一情也无。杨绛先生“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家,要有爱;而那个地方,只不过是个躺卧之所。老王,没家。
就这样的老王,与钱先生一家相遇,钱先生一家些微的善意,对于老王,对于处于情感荒漠中的老王来讲,可能都是莫大的知遇,当我们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可能才算了解了一点老王。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3月28日碎语
稍微一晃神,时间便从手中溜走。
年岁渐长,慢慢有了些时不我待之感,总想将时间榨干沥尽,重新唤醒时间,给与自己相遇的时间以意义。可又必须坦承,舒适区的诱惑,始终在目前,于是,便要有一些意志力,去与自己抗争。渐渐的,一时抗争一时爽,时时抗争时时爽,在不断的抗争过程中,自己对自己的把控感便越发清晰,对自身生命领会日深,自身生命的节奏便慢慢成形,工作着,快乐着,被工作虐着,更快乐着。
当对自身生命变得敏感的时候,对于因缘世界里的其余生命便多了洞察与理解。自己可以去理解每一个人的立场,可以去感受不同立场之间或大或小的差异,可以求同存异,甚或可以诸异并存。对于“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有了领会,真正的领会,可以作用于自身的生命,乃至影响自身与因缘世界中诸人的互动。
这两日,老腰又疼得厉害。只有当身体抱恙的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肉身的存在,才恍然肉身之珍贵。明日开始,每日运动不少于三十分钟,立旗于此,愿身体康健,精神壮硕,与诸君共勉。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3月29日碎语
今日外出理发,眼见鼻嗅百花。紫叶李开得灿烂,小小的粉白花,开满一树;贴梗海棠开得恣肆,一朵朵红艳簇拥,直欲燃;油菜花开得正好,黄灿灿,拥抱着正午暖阳,眼里心里觉得暖融融;连翘也正烂漫,万千小黄朵凑到一起,那架势,颇有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感觉;紫玉兰正含苞,高树上满是花苞,一抬头,便被震撼,占据了天空;垂丝海棠只一二朵先开,一树的水红小花苞,宛若小小耳坠颗颗,怎么看怎么美……
头发已经接近三月未理,颇长了,近些日子,每天在头上扎一个发髻,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又有了点儿年少时放荡不羁的感觉。今日至理发店,理发师问:之后是否还扎起来?略作思考,便言道:还扎。于是,便将两边修掉,顶部略修,约略可以扎起,再过几日,当可继续扎起。当头发扎起的时候,便想运动,否则老朽的肉身,怎能承担扎起的发髻呢?于是,今日,便有了些运动。当运动的时候,忽觉自己精力充沛,便想发达自己的精神,于是,今夜,在听谌洪果老师讲卡夫卡《变形记》前,刷完了王校的“儒家晨诵”,之后便是疲劳,于是开始敲“碎语”,一边疲劳,一边很爽,奇妙的感觉。很多时候,生命就是这样神奇,一个小小的改变,带动的,便是整个生命的全方位的调整。诸君,惟愿诸君也可以不断改变,不断朝向更美好的肉身与精神。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3月30日碎语
今日备完“梨花诗”,一记。
《老王》上至尾声,文中杨绛先生之“笑”,引起我的注意。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这是文中杨绛先生的第一次笑。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是老王的“老实”,更是老王待杨绛先生一家如亲人处。老王靠拉三轮“活命”,可此时,他却看淡了“活命”,而选择了不要杨绛先生的钱,杨先生一定要给,老王“问”的方式里,有关心爱护他视之如亲人的杨绛先生一家,还有尊重尊敬,觉得杨绛先生是知识分子,要面子,问得大声,怕让杨绛先生觉得被羞辱。那此时,杨绛先生的“笑”,可能有礼貌的意味,对于别人的善意,报以微笑;还可能会觉得老王可笑,在杨先生的心里,可能觉得,我们家日子过得再艰难,也比老王的日子好过些,尤其在物质方面。那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种关系的不对等,老王视杨绛先生一家如亲人,杨绛先生视老王如老王,一个情感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罢了。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是文中杨绛先生第二次使用“笑”字。在描摹送鸡蛋的老王时,杨先生在行文中,用了“说得可笑些”之语,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呢?在我的理解里,这几个字是完全可以去掉的,去掉之后,完全不影响文意,可杨绛先生为何要保留呢?在我的理解里,杨先生之所以要留下这几个字,想要表达的,便是在当时的情境中,二者精神地位的不对等,我想,杨绛先生的愧怍,很大一方面也来源于此。对于老王来说,送鸡蛋香油,意味着托付遗产,临死前,见最亲近的人最后一面,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儿稀罕物送出,这其中,有悲怆,有深情,而对于当时的杨绛先生而言,她是完全未能领会到的。“说得可笑些”,那会儿的老王如僵尸,杨绛先生的心,又何尝不“僵”呢?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这是文中杨绛先生的第二次笑,第三次使用“笑”。“强笑”,为何会如此?从原文中来看,面对那样状态的老王,杨绛先生“害怕得糊涂了”,那时节的杨绛先生,完全无法理解老王的行为,病得那样严重了,还要来送鸡蛋,送“这么新鲜的大鸡蛋”,自己留着不好吗?虽然无法理解,可老王毕竟心怀善意,而且是极大的善意,这“强笑”,在我看来,大部分是出于礼貌,出于自身的修养。这里的“强笑”,在日后,当领悟到老王送鸡蛋香油的真相时,便会化成一道刺,直刺骨髓,变成深深的“愧怍”,一个亲情爱情友情皆有的人,未能给一个亲情友情爱情皆无的人一些真情的愧怍,一个知识分子,没能给世界带来光明的愧怍。当日不知老王情,心知时,人已逝。其实,在老王走后,杨绛先生便感到了“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3月31日碎语
今日与老友闲聊,触动往日之思,颇多伤感。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往日的荣耀而活,只是俗尘里蹉跎久了,慢慢忘记了自身曾有的光彩。诸君离俗尘尚远,此时正是最好的时光,满身光彩,灿烂夺目,惟愿诸君珍视当下自身的蓬勃活力,当下自身的无限可能,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今日,教育部通知下发,高考延期一个月,中考原则上在高考之后,中考之后才可能放暑假,从时间上推算,估计这个漫长的学期,会持续到七月底,算算日子,还有整整四个月,在未来的四个月中,我们将要实现怎样的蜕变呢?望诸君慎思之。
今日,河南复学大体时间安排出炉,高三4月7日复学,其余年级不早于4月13日,高校时间另定。估计我们的复学,也可以提上日程安排了,在我看来,高校复课,我们便可复学。
今日不欲多言,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日碎语
新的一月,今日始,诸君,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吧,在这春光日盛的一个月里,去生活,去成就。
今日《台阶》,与土地相关。在那片土地上,曾经生长生活过一辈人,今日,这辈人,正在没落,人与土地,正在疏离。那是否意味着,土地不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回首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只有深入这片土地的曾经,才会重新擦亮当下自身,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或肉身,或精神,或文化。知道来路,才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的当下,带着过往,奔赴将来。
土地,只意味着耕地吗?当然不是。在我的理解里,耕地,是农耕文明时代土地的表征;在工业时代,土地更多地意味着工厂;到了信息时代,土地便成了网络连接的世界。我们的文明与文化,自农耕文明而来,我们当下,还有着农业农村农民,农耕文明的精神底色,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底色。可在当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之外,还有着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这三种文明的冲撞纠葛,在我的理解里,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今日我们价值观的失落与纠结。那我们如何在这个未有之时代重新建构起文明的高塔,重塑我们的价值系统,在我看来,只有深入每一片土地,去深入,去研究,去活,实现三片土地的完美和谐,融会贯通。
好像谈远了,回到《台阶》,今日课堂亮点,便在于经由与诸君讨论,对于“父亲洗脚”一段文字,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父亲洗掉的,是泥沙,是为家庭辛苦付出的军功章,是与土地乳水交融的联系(有泥沙的脚,踩在土地上,与土地融为一体;洗干净的脚,好像与土地有了隔膜)。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2日碎语
转眼已近十点,明日的周末信刚敲了半截儿,想想今日碎语尚未敲,便断了周末信,来敲碎语。
这一日,可用精疲力尽形容之。昨夜忙至两点,终于将《肖申克的救赎》挑战单大致弄好,明日便可发给诸君,作为假期作业了。
对于电影课所选电影,就我目前的理解来说,至少要看两遍。第一遍,单纯观影,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影活动中,与电影中的某个角色,精神默契,与电影中的某个人一起,去抉择,去生活,历一遍电影人生。第二遍,便是边完成挑战单边观影。挑战单,在这个过程中,便是“指月之手”,经由挑战单,我们去思考某一情节背后所隐藏的精神密码,挖掘出深意,与现实人生进行勾连,进而实现我们自身精神世界的完善升华。
假期中,还要求诸位看《罗马假日》,一部曾深深打动我的电影,里面,曾有我的青春记忆。
我要接着去敲明日的周末信了,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3日碎语
清明放假,惟愿诸君安康。
今日匆匆上完《台阶》。
文中新房建好放鞭炮时父亲“露出些尴尬的笑”处,让我心中五味杂陈。一辈子的努力得偿所愿,不应该撒欢儿地笑吗,为何笑得“尴尬”?经过与诸君讨论,我们梳理出了如下几点:其一,父亲觉得有许多目光注视他,他要挺直腰板,可驼背惯了,无法挺胸,故而尴尬,这是文中明确讲到的;其二,低眉顺眼一辈子的父亲,在角落里默默行走了一辈子的父亲,忽然到了“聚光灯”下,必然有一种慌乱;其三,可能因为父亲自己都未曾发觉,他老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已经远离了他,哪怕他想要意气风发,好像也不能了;其四,在于父亲自己一生所愿达成时的手足无措,辛苦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想做的事儿成了,既有一种不适应,又暗含了一种父亲自己可能都不能体会明了的恐惧,接下来,做什么。
文章最后,“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忽然让我有了一种明悟:父亲的一生,便是那很倔的头颅高高扬起而至不得不埋下的一生,当有了这种理解后,忽然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一生的奋斗,伴随着头颅的高昂,因为生命本身的局限性,最终,老去,头颅,不得不低下。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自身老去的时候,是否都会如父亲那样呢?我觉得不见得。可能只有一生奋斗,战天斗地的人,才会有父亲那样的痛,深入骨髓的痛。虽然父亲的追求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偏外在了,但是,那个时代那片土地上的父亲,他的追求,又何尝外在于他呢?我们永远都不要轻易地去对别人进行道德评价,讲出来很容易,但同时,也是毫无分量的,只是显示出我们的无知罢了,因为,我们很难真正走进别人生命的真正境遇。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4日碎语
一日无事。
难得一日清净,便有一日长睡。越发觉得,我之最爱,当为睡眠,能与睡眠相伴,便是人生极乐。
睡饱后,便是乱翻书。听读谌洪果老师带读的《存在与时间》小半次,余下大半次,留待明日听读完成。《存在与时间》已听读第至十八次,共计四十七次,已过三分之一。越读,越咂摸出滋味来了,可也越发觉得读不明白听不懂了。可能读书之路,向来如此,越深入,越发觉自身的无知,“学圆惑为边”,圆越大,惑越多,越不明白,可又越明白。乏了,便又读了一回《三国演义》。就这么零敲碎打,《三国演义》也慢慢读至最精彩的“赤壁之战”了。今日读“诸葛亮与周瑜相会”一段文字,花团锦簇,煞是好看。
今日还为一老学生答疑了。她讲她最近正在读《鲁迅全集》,有些地方疙疙瘩瘩的,让我跟她讲讲,于是,我便与她聊了一会儿。聊的过程中,越发觉得,鲁迅先生,是有超时代性的,他的作品,拿至今日,仍旧不过时,仍旧切中我们当下的心灵。如先生的《阿Q正传》所谈的“精神胜利法”,有一种荒诞派的感觉,在那个荒凉的世界里,只能那样荒谬地活着,今日的世界,难道不荒谬吗?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也是他自身对抗自身有限性的一种方式吗,从这个角度讲,与先民创造传说,又有何不同呢?再如先生的《在酒楼上》,不正是在讲一种人生的苍凉无奈吗?人生的灰暗与绝望,何曾远离过我们?曾经深恶痛绝的,有朝一日,竟然成了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多么讽刺,出走半生,归来,竟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这样的事情,今日之世界,亦是数见不鲜。《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在那个世界里呆着,便成了中年闰土;少年闰土,从那个世界出来,可能,便成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也可能成为“我”……那少年闰土,生命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呢?忽忆起《狂人日记》的“救救孩子”四字,忽忆起《回忆鲁迅先生》中先生一边讨厌着青年书写的潦草一边读着青年的来信……先生,可能在为那个时代找出路,先生,可能也在为我们这个时代找出路。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5日碎语
许久未曾开过网络小说了,今天开了一本,虽不那么好看,可也凑合,断断续续看了一天,此时敲着碎语,可心里还在想着那不那么好看的小说。
诸君可能会问:既然不那么好看,为啥还想看呢?其实,在我看来,这些网络小说,故事是俗套的,语言是苍白的,但是,悬念的设置是成功的,不断地埋故事扣子,解故事扣子,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与游戏相似,不断刺激我们的兴趣点,并及时给予反馈。
今天晚上,跳着看,一定要看完,明日,恢复工作。偶一调剂,改变一下一成不变的生活,也是有趣的,不是吗?关键,要对自身的行为,始终有一种理性的关照,这,是重要的。
好了,我要继续看小说了。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6日碎语
一日无话。
早上上坟了。这些年,奇奇怪怪的规矩特别多,清明上坟,可前可后,可是清明当天却不让上,说是:清明当天上坟,青光眼。想想真是可笑,不知从哪个农村大神的嘴里传出了这样的规矩,于是,谣言怪谈,便堂而皇之地成了正经人言,细想,便觉骇然,无怪乎少年闰土成了中年闰土。好些年没在清明时节上坟了,客居他乡许多年,早已是他乡成故乡。许是村里出身,身上始终带着泥土的味道,总觉得只有烧几张纸钱,才算凭吊。在西宁时,每逢清明,便在公共祭奠场朝家的方向烧些纸钱,借以凭吊将我带大的奶奶和素未谋面的爷爷。从西宁出走,便只能心中哀悼,一则居无定所,二则没了可以烧纸之所。今年,因了疫情,居家,清明时节,再到坟头,柏树森森,迎春黄灿,死之所,生之地,身跪尘埃,叩首,算是一番心意。
归家后,给老母亲择了一上午的菜。老母亲买的荠菜,用来包饺子,味道极为鲜美。年少时,这个时候,便时常到野地里挖荠菜和苦菜,荠菜焯水后包饺子,苦菜洗净蘸大酱。今年因了在家,又吃到了许久未曾吃过的荠菜和苦菜。如今,苦菜还要去野地里挖,可荠菜,可以在集市上买到,非野生,而是种植的,棵棵肥硕。
下午睡罢,读书。读了会儿小说,便接着将前天的《存在与时间》没听读完的半次听读完,就又到了夜间。一日日,一天天,日子过得真快。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7日碎语
今日下午,天忽然阴沉,风里带了寒气,想来明日有雨。
一日终了,盘点一日,又有一些小体悟。
诸君的思维,目前仍旧存在散点化的倾向,且较为严重,回答问题时,不能够以思维链的形式进行。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理解,便在于思维建模。也就是说,每一个问题,指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我们的整个思维模式密切相关。那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呢?我觉得,可行的策略之一,便在于日常训练,从挑战单开始,训练我们思维的多角度和深入度及创新度,提升我们的专注度。之后,课堂讨论,侧重于厘清哪些是自己思考过并条理化表达的,哪些是自己思考过但未曾条理化表达的,哪些是自己未曾思考过的,之后,将思考过而未曾条理化表达的及未曾思考过的内容,纳入自身的认知图式中,在头脑中,建构起针对具体问题的脑图,并尝试捕捉到具体脑图中所蕴含的共同思维图式,之后,尝试运用这一思维图式解决新问题,开展新的一轮循环。
今日听《老魏的咖啡馆》,一句话,深得我心,“以大格局,做小事情”,一记。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8日碎语
今日周三,明日周四,一周将过。
今夜谌洪果老师与诸君探讨了“电车难题”,很复杂的样子,在我看来,没有明确答案,只是提醒我们,做出选择时,有所思考与反省。忽忆《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多思,可能导致犹豫不决,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不思,亦不可取,毕竟,人之为人,不能全凭本能,尤其在人类社会,很多时候,是限制本能,甚至反本能的。
本周,“百花诗”的备课工作有可能全部完成,当长舒一口气。在这个春花烂漫的日子里,邂逅百花,触摸落花,反思生命,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今日,又听起了蒋勋老师。曾有一段时间,听蒋勋老师讲《红楼梦》,是每天最为向往的好时光。很难想象,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将古人的心思,体味得那样真切,讲出来,又那样打动人心。
今日不欲多言,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9日碎语
正在敲周末信,一看时间,已近十点,只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今日忙于整理“网课调查问卷”,并就问卷相关问题与各位老师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越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良性沟通的重要性。诸君,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人,都身处关系网中,要想办成一件事,少不得沟通协调。在我的理解里,我们待人接物的能力,多方协调的能力,正是在办成一件件事的过程中习得的。我们常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好像只要自己努力就够了,好像与别人无关,可实际上,全然不是这样。好好学习,最好的动力,当然是自我要求,自我发展,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可学习过程,却离不开沟通协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亲子之间的互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啊。这些内外交互如果能够全部进入良性循环,那我们自身的“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地幸福完满。
今日忙于教研,主题是“写作”。写作是什么?我目前的理解,写作是揭示自身的存在。我们存在的深度,决定了我们写出来的文字的深度;我们思维的发育程度,决定了我们文字的组织程度;我们审美的偏好,决定了我们文字的审美倾向。诸君,打开自己,探索自己内心的广袤世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力,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抵达文字的最深处,自由表达自己,揭示自身。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0日碎语
明日周末,诸君可有安排?建议诸君不妨规划一下。生活最大的幸福,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掌控,从当下规划入手掌控生活,自由而舞,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经历了近一个周的时间,我们穿越了《肖申克的救赎》。不知道电影于诸君有怎样的影响,于我,则促使我对自身当下生命状态的反省。
今日讨论,欣怡提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安迪为什么一定要去太平洋上的小岛,他有足够多的钱,回到滚滚红尘不好吗?说实话,当欣怡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整个人一愣,是啊,为什么不回到灯红酒绿的世界呢?再一想,便心下恍然,安迪,一定是到太平洋小岛上,一定不会回到俗世。在我的理解里,对于俗世,安迪是绝望的。他的爱情在俗世中消亡;他被冤枉入狱二十年,中间惨遭强暴,挣扎着活下来;他待之若子的汤米,被监狱长残忍地杀害,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社会带给他的创伤,一生的伤口,很难愈合。太平洋,墨西哥语中,意思是“没有记忆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忘记前半生所有痛苦与挣扎,与超越友情朝向亲情的瑞德一起,过一种隐居生活,用生活的闲适恬淡宁静悠远温暖千疮百孔冰冷的心。
忽然,对于儒道之异,有了一点更深的体悟。面对混乱,面对纷扰,儒家的态度可能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一点灯,一束光,要照亮世界的黑暗;道家的态度则是远离,一茅斋,野花香,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呵护自己的一点灯,温暖自己的一束光,照亮自己黑暗的世界。不能讲谁高谁低,但可以讲一崇高,一优美,儒家是英雄的崇高,道家是个体的优美。所有选择,都曾历经苦难,所有选择,都曾鲜血淋淋,从这个角度讲,安迪,最终选择了道家。好吧,用东方文化解释西方电影,一笑。
回到我自身,我,自由吗?我不自由,但我在努力朝向自由,朝向更高层级的自由。
希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得高层级自由,与诸君共勉。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1日碎语
今日走路,听江子校长讲《孔子世家》,忽然反应过来,我,在对待诸君的作品问题上,偏执了。我以前的想法,我们的作品数量一定要近半或过半才可以在我们的班级微信上发表。那时节,我的想法是,微信,是我们向世界发声,与世界互动的工具,只有数量足够,才能够体现出我们的整体实力,彰显我们课程力量和存在深度。一眼看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我一方面将微信界定为我们的存在,一方面又将之作为手段,从逻辑上讲,其实是拧巴的。今日新认识:微信,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我们因缘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成为光源,自然可以照亮世界,去发声,去互动,应该是存在的自然展开,而非刻意为之。故而,我决定,哪怕我们只有一篇出色的作品,我也要将之发布于我们的微信,因为这一束光,也是从我们昆仑这个光源而出的啊,也在让我们的光源越发耀眼,也在为世界的光明增添不同的色彩。
这两天,有师友和老学生问:你微信总转别人的文字,你自己的消息咋没有了呢?于是,我决定新开一个名为“君说”的微信公众号,将我的“碎语”“文本解读”“课堂实录”“周末信”等文字发于这个公众号上,在我的因缘世界里,发声。
诸君,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终将成为昆仑,每一个,都是昆仑。
2020年4月12日碎语
昨日说要再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可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问题,一个身份证号只能绑定一个微信公众号,我的身份证号已经与我们的班级公众号绑定,没有办法重新申请。好在我聪明,转念一想,我们的作品都在班级公众号发,只要加前缀就好。比方说,诸君的作品,便加前缀“习作”,我的作品,同样可以加上前缀“碎语”“解读”“实录”等等,这样,问题就完美解决了。作为一个问题解决者,感觉还真不错,一笑。
今日无心工作,也不想读书,于是,便买书。在当当网和中国图书网买了许多非常棒的书,感觉好极了。总觉得,买一本书,便与一本书相识;读一本书,便与一本书相恋;读完一本书,便与一本书相爱;再读读过之书,便与这本书相守。惟愿诸君与我,皆有可相守之书。
上周太累,周末接连两天都提不起精神与《存在与时间》相拥。争取明后两日,可以听读完一次。
今日傍晚,夕阳很大,很圆,很红,很美,有一点点“余霞散成绮”的感觉,映得家里的香椿芽红亮亮的,忽觉可以吃了。于是,便踩在凳子上摘香椿芽,摘了好大一包,拿盐水泡好后,又用热盐水焯了一下,紫红发亮的香椿芽变成了青绿色,浓郁的香气清淡了许多,有了点悠婉的感觉。让我妈用鸡蛋炒了点,美味极了,剩下的,放到冰箱中冷冻,想吃的时候,化冻后用鸡蛋炒即可。
今日碎语字数过四万了,一记。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3日碎语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河边漫步,荠菜花正盛,十分春意。
先得春声的泡桐也开花了,紫色的大朵,等到一树花开,便有十分贵气。
杏花已过,桃花还有残朵,梨花已然怒放,海棠花正盛,十分春色。
这几日,慢慢喜欢上了漫步。边听CCTALK,边在河边慢踱,遇到有眼缘的花儿,便凑上前观瞧一番,只觉十分美好。
最近,买了许多课程,都是自己十分想听的,可限于精力时间,只能慢慢听,慢慢悟,在多与少之间,对世界的广袤与自身的局限,有了更多的体悟。生命有限,不将有限之生命投入无限之事业中,当十分惭愧。
那我的无限之事业是什么?最近,我慢慢发觉,在古典诗词的感发这个方面,我好像有些天赋,未来的岁月,当在此处用力,同时,兼及中国传统小学、中国文学、中西哲学。偌大年纪,对自身之长能有切己之领会,也是十分侥幸。
今日诸君修改《肖申克的救赎》大写作,颇有几位,文章已有卓越之姿,再行雕琢,当成妙品,继续修改,十分期待。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4日碎语
今日上张中行先生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忽有所悟。
本文一字立骨,便为“儒”。从这个角度设计挑战单,可能效果更好。叶圣陶先生的“儒行”有哪些?这些行为的背后,体现着儒家的哪些精神特质?这样来组织课堂讨论,可能更利于还原一个活的叶圣陶先生。上完之后,再略作引申,谈谈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叶嘉莹先生种种事迹,两相比照,对于中国的传统文人有一种感性的理解,最后与孩子们打通:你希望自己成为如二位先生一样的人吗?回答不重要,重要的是带着孩子们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带着孩子们直面自己的内心。这样来上,可能会上出文章的力量感。
陆续收到几位同学修改后的《肖申克的救赎》作品,颇为惊艳。可能我们都曾弱小,可能我们现在都还弱小,可只要我们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去朝向更好的自己,便会有更出色的作品。因为作品,所呈现的,便是那个更好的我们自己。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5日碎语
对于诸君今日的状态,我心怀忧虑。
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诸君正在分化,首尾之间,相差颇大。
虽然我们谈“参差百态是幸福本源”“差异性是最好的财富”,但在智慧领域,可能并非如此。在我的理解里,青春期,也就是诸君所处的这个时间段,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建构底层思维逻辑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错失,可能是无法弥补的。正因为重要,所以我们几乎所有课程的核心,都在思维的发展上着力,对于这一点,我希望诸君能够有所认识。
在有所认识的基础上,便是如何做的问题了。就我的语文学科而言,挑战单,便是第一次思维挑战。诸君带着自己的前有前见进入一篇新的文本世界,与文本进行交互,去理解文本,分析文本,审辩文本,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外显为挑战单上的答案。课堂,是第二次思维挑战。诸君带着自己对文本的偏见进入课堂,经由课堂对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形成新的偏见,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外显为挑战单的订正。第三次思维挑战,便是相关写作。经由挑战单、课堂对话之后,梳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偏见,再次厘清自己的思维,结构化自己的思维,便形成一篇作品。围绕某一文本或主题,经由三次思维挑战,才算真正完成一次思维图式的建构过程,真正实现认知图式的同化或顺应。
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对于第一次挑战,诸君中的绝大多数能够做到;对于第二次第三次挑战,则伤亡近半,这个结果对我来讲,是不能接受的,故而需要策略。
目前,我的策略是:针对第二次挑战,如果不能够主动参与,那便只能被动接受,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望诸君周知。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6日碎语
今日,我在的城市下雨了,诸君,你所在的城市呢?
今日,结束了本学期“百花课程”的备课工作,十五种花,九十首诗,一首首穿越,让这个春天,无比灿烂。忽然悟到:诗歌,就是先贤生活的一部分。与一首首诗歌相逢,便是与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相逢。诗歌,便是灵魂那包蕴性片刻的独特揭示。经由诗,抵达一个灵魂,哪怕灵魂所悟之理同,但表达的方式,仍旧是独一无二的。读诗,只有味出这种独特性,才算读懂,才算真与古人神通,我之神,才可茁壮。
今日傍晚,雨停风细,于麦田小路漫行,听谌洪果老师讲《道德经》,感觉很棒。于是,便自拍。当自拍完,才恍然,自己很久没有自拍过了。其实年少时的我,是非常喜欢自拍的,经常在朋友圈发自己的自拍,颇有点儿中二少年的感觉。可最近一年多,沧桑历尽,在极致黑暗中苦行摸索,虽时时困顿,可一边丧着,一边挣扎着,就这么一步一步挪,还真就走到了阳光下。这些日子在家,日日扎着头发,备课上课,慢慢的,体会到了久违的幸福,那个少年,流落在外,差点死掉的少年,好像又回来了。刚与宋女士聊天,说:我要好好努力,争取下个学期,可以有时间健身。诸君,惟愿我们都可以有好的身体管理,与诸君共勉。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7日碎语
昨夜熬夜,今日一整天,状态不佳,不禁慨叹:岁月不饶人。不过换个角度,我又何尝饶过岁月,在岁月的河中,我时常的对抗,可能也颇让岁月头疼吧。
今晨的晨诵,感觉太美妙了。在诸君看来,好像跟之前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可对我来讲,今晨的晨诵,突破了我备课时的预设,对于诗歌本身的理解,有了一种豁然,这是好久没有过的事情了,这种感觉,要是能次次有,该多好呢。
明天又到周末了,我老母亲已经约我帮她做些事情了,估计明天没有时间读书了,不过可以听书,感觉也蛮好。江子校长的《孔子世家》我已经落下很多了,希望明天能够补一些,要是能够跟上进度,那就太好了。谌洪果老师的《道德经》也已经更新了,希望明天可以听完。这样一想,明日要听的东西还真不少,想来应该很充实。
诸君的《肖申克的救赎》作品基本都发过来了,明夜便开始调整修改,以我的精力,明夜估计也就改两篇,争取到下周一全部改完发掉,将这个课结束掉,下下周,争取结掉《罗马假日》。这样想来,还有好多活要做呢。
工作虽多,但都是一步一步做完的,筋骨,也是在做事情中强健起来的。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8日碎语
今日忽觉人生无常。惟愿我们都可以在不确定中寻得相对确定,在世事流离中寻得心灵安寝之所。
今日从事体力活动,帮老母亲用筛子罗沙子,折腾了一日,腰酸背痛。我的父辈,一辈子在泥土中谋生,已是七十有余,感觉筋骨较我为胜。今日老父言道:城里人,往往不如乡下人身体好,看看村里,八九十岁的,有的是。是啊,对于我的父辈而言,对于物质的东西,特别容易满足,几间老屋,雨天不漏,寒天不冷,便很满足。我的老母亲常说:看我一对儿女,村里人都羡慕我。在父母眼中,常觉我贪心不足,我妈常对我说的话就是:没有什么比身体好重要,你挣得已经不少了,多少是多呢?是啊,多少是多呢?我觉得,较同辈,我其实是很少物质心的,只觉目前,物质于我,已是非常棒了,所欠,只是精神有缺,总觉自己底子不够好,努力也不够,其实,较许多人,我的底子好太多,我不能说特别努力,但比较努力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知无知,求真知之心便更盛,虽然人近中年,可总对许多领域保有好奇,总想去尝试,去探索。目前看来,精神之上的贪欲,恐怕要伴随一生,对自已有一种反省,保持一种警惕,去执便好。
今日不欲多言,就这样吧。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
2020年4月19日碎语
今日诸事,不便明言,但有一段心路历程可与诸君分享。
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诸君,这些日子的运动分享,总感觉不够热烈。诸君,最美的季节,没有什么比挥汗如雨的运动更令人痴迷,更令生命蓬勃的。在运动中,一日运动,便有一日反馈,十日运动,便有十日反馈,百日运动,便有百日反馈,身体的日日变化,最为明显,也最可给人信心。这种信心的增强,看似是身体的,其实也作用于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健身,健身的人别有气质的原因。诸君,我并不是要求诸位成为健美女士、健美先生,只是希望诸位关注身体管理,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一种好的希冀与期待,当然,若成为健美女士、健美先生,则是旁逸斜出的美好了。
没有什么,比热爱生活更重要了。诸君,不希望诸君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无论我们对于人生有怎样的期待,无论我们希望自己在哪一方面卓然成家,我都希望诸君,永远记得柴米油盐的幸福,哪怕生活一地鸡毛,也把这一地鸡毛,扎成一个美丽的鸡毛掸子。我特别希望诸君可以找到自己的热爱领域、天赋领域并为之废寝忘食,但同时,我也特别希望诸君在尘世获得幸福。我是个俗人,我承认这点,我贪恋尘世的幸福,我也承认这一点,我觉得,这些,与我追逐梦想,渴望自我实现并不矛盾。我始终坚信,一个真正的大人,就是在执与去执的重重纠缠中,实现勘破,实现心灵世界的真正宁静的。
没有什么,比心有所爱更重要的。这种爱,可以是情感之爱,也可以是超情感之爱。在我的理解里,所有超情感之爱,都是在情感之爱的基础上实现超拔的。爱的对象,并非外在于我们自身,而是我们自身的延伸,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这爱,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拓展我们生命世界的人;可以是某个领域,一个一生执着其中,痴迷其中的领域,最高的境界,可能是我们与这个领域的合一,坐卧行走,言出法随。
我好像谈了许多重要,那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呢?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个整全的人,每一个重要,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都是我们的存在之体现。向着存在操心,做一个“贪心”的“大人”,爱自己,爱生活,爱因缘世界的一切,去成就,去实现。
碎碎杂杂如上许多,就此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