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铁乞讨,是一个很深的江湖——国内首部地铁生存实录:《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三)》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李辉在线:


这是一个人的

地铁更是一座城的

精神图谱



假   如
你在地铁里遇见我
(三)



地铁乞讨,

是一个很深的江湖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陈紫萌播讲


1

在北京坐地铁多年,我总结地铁里的乞讨者(叫“讨钱者”应该更准确一些),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

一类是明显的腿脚、胳膊或者手部有残疾的人。

❂ 

腿脚有残疾的乞讨者,有的拄着拐,有的直接坐在地上,以双手移动身体。

比较骇人的是胳膊或手部残疾的乞讨者,他们有意露出伤残部位以博取同情,但是往往把胆小的女乘客吓得到处避闪。

我还曾经多次遇到一个患有侏儒症的乞讨者,我没有给过她钱,因为我觉得她并不是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另外,我总觉得她的眼神很精明。

另一类常见的乞讨者,就是身体看起来没有明显残疾但是已经上了岁数的老人。

❂ 

他们最显著也最一致的特征就是衣着破旧、神情木讷、行动迟缓,看上去很像是生活极为困苦、际遇特别凄惨之人。

最初,看到这些可怜的老人,我恨自己工资太少没法去帮助他们。

后来,当我知道关于地铁乞讨的一些内幕,我开始困惑,我无法对这些如我父母一样年纪的老人产生同情——虽然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

还有一类乞讨者,自述自己或家人遭遇重大疾病无钱医治,或因遭受某种不公正待遇而导致生活境况困难。

❂ 

他们往往在胸前背后挂着一个牌子,写明自己或者家人的不幸遭遇,希望求得关注和帮助。

以上这几类乞讨属于单独行动,还有几种情形属于“组合乞讨”。

组合乞讨中,最常见的就是前面走着一个“正常人”,后面跟着一位盲人,前者负责开路、乞讨,后者拽着前者的衣角,不怎么说话——他是盲人,他只需负责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另外一种组合就是一男一女两位老人,神情打扮像前述的第二类,看起来更像是患难夫妻。

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组合乞讨”的都是一家人,可是后来渐渐发现,组合乞讨者之间应该是随机或有计划的组合:

同一个盲人经常会由不同的“正常人”领着,同一个“正常人”也会领着不同的盲人,甚至就连“患难夫妻”中的“夫”或“妻”,也经常换人。

2

最容易让人感叹和心生怜悯的,就是大人带着孩子乞讨。
特别是在前几年,经常能看到或真或假的“大人掐小孩子胳膊乞讨”的情形,中青年妇女背着或抱着不超过三四岁的孩子,孩子大多数时候在睡觉,偶尔睁开眼睛看看陌生的人群,大人则神情悲戚地一路乞讨。
也有大人带着稍微大点的孩子,一般六七岁以上,孩子走在前面乞讨,大人在孩子身后一路感谢。
不过最近两年来,大人带着孩子乞讨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因为人们都在议论和担心:小孩是不是被拐骗来的。
即便小孩真的是自家娃,乞讨者也会担心被“误解”而遭到一顿暴打甚至有人报警。
在一天天的熟视无睹中,谁也说不清,每天穿梭于北京各条地铁线里的乞讨者,到底有多少人?
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真的因为身体残疾、生活贫困、遭遇不幸而被迫乞讨,又有多少是有预谋的、有组织的,甚至是藏有不可告人内幕的职业化乞讨。
也许,在那些人眼中,在地铁里乞讨,不必遭受风吹雨打日晒,甚至不必付出太多力气与辛苦,却能获得并不算低的收入,确实是一条很划算很惬意的生存之路——准确地说,应该叫挣钱门道。
只要能“挣”到钱,面子和自尊可以往背后往脚下放一放。

3

报刊、网络等媒体,时不时会曝出一些有关地铁乞讨的内幕。这些内幕,比我偷偷摸摸躲在胡子、蓝围巾身后看到的故事精彩多了。


——在某个省的某个村,到北京地铁里乞讨成为全村人一致认可并积极践行的发家致富之路。村里有一句话,叫做“在北京跪下去,在老家楼起来”。


——一家媒体报道称某地铁乞讨者老李“装瘸乞讨,月入过万,在北京购买了两套房产”。老李因为“无法接受其中失实的部分,为了挽回自己的自尊”,跟媒体打起了官司。


老李说,报道中说他一天能挣300元,一个月收入过万。可是,“我就算一天挣300元,一个月也才9000元,怎么叫过万?其实平常一天也就挣100多元,每天晚上加班到11点,一天才能挣200多元到300元。自己有时身体不适会休息,或者不加班,一个月根本到不了一万元。”
老李最终胜诉了,媒体赔了他5000元钱。


——一名女子被乘客发现经常带着不同的小孩在地铁里乞讨,警方据此展开调查。这名女子承认,“小孩不是拐来的,是从老家花钱‘租’来的,隔段时间再换个孩子”“从穷地方800元到1000元每月租个孩子,等孩子上学时再送回去。”


——乞讨者,尤其是资深者都有各自的地盘。1号线、2号线、5号线及八通线是“富矿”,新人不得靠近。
相熟的资深乞讨者们在沿线地铁站乞讨时会相互协商,能否共享彼此的地盘。地盘所有者会制定规则,“该从什么地方上车,从什么地方下车,如何乞讨。”如果乞讨者与地盘拥有者在同一列车碰到,乞讨者应立即停止乞讨,等车到站后下车,因为这样“截了主人的车,不礼貌”。
……
这些故事,总让我联想到一个很玄的词:江湖。


4

地铁乞讨,是一个很深的江湖。
我经常会看到鸡汤味的某类文章,说“我”遇到一个乞丐,最后没给乞丐钱,而是给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那乞丐觉得收到这东西比收到真金白银还珍贵,还温暖,还感激……最后,“我”和乞丐一起,一起洗礼了,一起升华了。
只是,文章作者通常都让这类故事发生在国外,而不是发生在中国。
确实,也许,在中国,这样的乞丐大概是不存在的。
中国的乞丐有真有假,但不论真假,(做)乞丐的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真乞丐,不懂钱以外的东西;假乞丐,不屑钱以外的东西。

作者:李    辉

朗诵:陈紫萌

编辑:李建丽


李辉往期精选点击标题阅读: 

●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

●要钱儿的

我是如何渐渐对乞讨者失去同情的

《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

《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是国内首部以“地铁”为题材,记录和展现千千万万地铁族“地铁生存”“地铁人生”的纪实文学作品,由作家、媒体人李辉亲身体验、观察、记录、思考,历时四年时间创作完成。本书由八十多篇叙事散文构成,以“我”和朋友“李老三”在地铁里的境遇为叙事主线,每篇一个主题,讲述一个或若干个精彩的故事,涉及地铁的“安检”“拥挤”“换乘”“迷路”“爱情”“打架”“骚扰”“广告”“手机”“看书”“民工”“城乡”等等关键词,极全面、细致地描写、记述、总结了地铁人群的生存百态,展现了北京地铁的真实风貌。全书内容轻松幽默,富含哲理,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画面感。作者以丰厚的素材、真切的感受,忠实而富于创造性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千姿百态、万象俱生的地铁世界:既有对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整体概括,也有对地铁出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乘客心理细致入微的探究,也有对乘客乘车行为的全景“摄录”写实——堪称对于城市地铁“教科书”般的全记录。




文/李辉

河北承德人,现居北京,媒体编辑,《读者》《文苑》杂志签约作者。纪实、散文作品见百余种报刊,《你,且美且独立》《一粒一香》《不好的结局不是结局》等文章被广泛转载。


诵/陈紫萌

江苏盐城人,现居苏州。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姜琍敏在线

一个男人的心疾——长篇情感悬疑小说《心劫》连载(10)(江苏/姜琍敏)

徐向林在线

一路狂奔——《蝮蛇行动》连载(50)(江苏/徐向林)

韦江荷在线

谁能给我一副翅膀(江苏/韦江荷)

杨盛龙在线

达斡尔风情(北京/杨盛龙)

李俊在线

似水流年——小说集《开到荼蘼》连载(14)(香港/李俊)

李辉在线

地铁乞讨,是一个很深的江湖——《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连载(3)(北京/李辉)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姜琍敏在线

无法买单的“私生子”——长篇情感悬疑小说《心劫》连载(09)(江苏/姜琍敏)

徐向林在线

以命换命——《蝮蛇行动》连载(49)(江苏/徐向林)

韦江荷在线

卡夫卡(江苏/韦江荷)

杨盛龙在线

欢乐之火(北京/杨盛龙)

李俊在线

葡萄熟了——小说集《开到荼蘼》连载(13)(香港/李俊)

金宏柱在线
一个英国女孩的信笺——《中医走天下》连载(5)(江苏/金宏柱)

李辉在线

我是如何渐渐对乞讨者失去同情的——《假如你在地铁里遇见我》连载(2)(北京/李辉)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说得过去的文学作品可以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我们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栏目编辑:zhenxi13142199(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