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隔离的日子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作者:杨盛龙

编辑:李建丽


隔离的日子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隔离的日子让公众隔窗怅望云天,隔离的生活使数十亿人饱受煎熬。

防止传染病毒传播,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隔离。人与人隔离,阻断病毒的传染途径,限制了人的自由行动。

隔离,分主动隔离与被动隔离。

乡下农村,用大石头或大土堆堵截道路,挖断公路,主动隔断与外面世界的通道,以防止病毒传入。城市社区,关闭铁栅栏大门,专人昼夜职守,车辆必须验证才能进入,人员进社区必须测量体温,验证放行。从疫区出来的,必须按要求在家或者固定场所隔断与外界的交往,是严格的被动隔离。

隔离,分一般的隔离与完全的隔离。

疫病流行,学校停课,工厂工地停工,交通工具停运,市场关门歇业,全民待在家中,普遍遭遇隔离生活。有人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或者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必须按规定在家或者指定场所完全隔离,不能出门,食品、蔬菜等生活用品都是外界送达,这是完全的绝对的隔离。

有人调侃,疫病流行的特殊时期,人们的身份职业倒错,医护人员成为战士,家长成为班主任,领导同志下沉社区成为搬运物品的志愿者,机关干部成为门卫,看大门的成为哲学家。

你到一个小区门口,便遭遇高深的哲学提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对着你额头就是一枪,以形同手枪的体温验测器测验体温,无发烧无异常方能进入。

在家隔离的人,足不出户,所需生活用品由志愿者送到家门口,无接触交接。就有那样的场景,将长长的绳索吊篮从多层楼的阳台上放下,志愿者将蔬菜、水果等装进吊篮,徐徐拉到楼上阳台。

我一直当着志愿者,与几个志愿者轮流在小区大门口值岗。

我们小区先后有二十几户人家从外地返京,按规定必须在家隔离14天,不能出门。

隔离期间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按时向职守人员报告体温以及身体情况。他们生活必需的蔬菜、水果、粮食、副食品等东西,在线购买,快递小哥送到小区大门口。我拿上东西乘电梯送到他们家门口,将他们的生活垃圾从他们家门口拿到楼下垃圾箱。

这是日常的一般情况。隔离期间出现一些特例,难以言说。

武汉封城,所有交通工具停运,城外的人不得进城,城内的人不能出城。封城两个多月,一些武汉人因为探亲、出差或办事被隔离在这个那个省区,持续几个月,有家不能回。一些到武汉办事或者路过武汉的人因为封城被锁在武汉市内,几十天过去,钱花光了,只能露宿街头。

北京城里,各街道小区大门紧闭。从外地返京的人到达小区门口,不让进入自己的租住房,有家不能回,只能去住酒店。

有的人因为是从某地区来的,酒店不接纳,辗转多家酒店,都不能如愿,只有在街上遛跶……

一贯以服从命令听指挥著称的中国人,上面说隔离,大家都听从指令,宅在家里,多少天待在家中,哪里也不去。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隔离在小区的人不能去欣赏大好春光,不能去公园自由地散步和呼吸新鲜空气。

人们说,待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就是为国分忧;横在沙发上作葛优躺,就是为国家作贡献。人们都很自觉,说,要是不隔离不阻断,到外面乱窜、扎堆、聚会,造成疫情传播,那么,数万医护人员以生命换来的阶段性成果就白忙乎了,亿万人的努力就白费了。

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对社会负责,就是为人类作贡献。

自由散漫惯了的欧美人可不是这样,他们就不愿意被限制。意大利的市长不得不到公园,一处处驱散那些散落在外面的人回家隔离。

不愧是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被隔离的女高音高唱家在自家阳台上引吭高歌那苍凉的隔离咏叹调。

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世界各地高招迭出。

有的城市规定,限定每户一人每两天出小区一次采购生活必需品;有的禁止居民出小区,所有生活所需物品都送到家门口;有的腾出酒店、学生宿舍或者体育馆供隔离使用;有的将违反出行规定的居民用特制木柱脚铐锁住;有的将擅自突破隔离的人关进大铁笼子。

以前曾经有一个小品节目就城市汽车限行调侃,将限行办法引用到限制行人,说是,单日单眼皮出行,双日双眼皮出行,戴墨镜者按故意遮挡车牌号处理。

巴拿马政府的隔离措施与这个节目如出一辙,全国实行严格的“禁足令”,按单双号禁行,规定,女性每周一、三、五出门,男性每周二、四、六出门,每次外出限定两个小时,周日任何人不准出门。

这样,就不会有男女约会,还可有效解决出轨等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三四个月了,北京仍然还是实行一级应急响应,原定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被推迟,何时召开以及各类学校开学时间尚未确定。

外地人到北京,必须隔离14天。在北京生活的人春节前到这个省那个市探亲,几个月不能返京;当地解封后返京,必须隔离14天。北京人到外地探亲、出差或办事,甚至出北京地界到外地扫墓祭奠的人,返京后都必须隔离14天。

有人经历过那样的尴尬,开车到京郊,想在田园透透气,不小心走岔了道,绕了几公里,跨越京冀交界,手机收到“河北欢迎您”短信,返回北京小区,居家隔离14天,不能出门。

宅在家的日子长又长,什么时候才能开封啊?

见到朋友圈以及微信群不时有朋友呼吁:同胞们,坚持宅在家里,别出门,别出门,坚持,再坚持,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为了倒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牺牲,为了已经奋战了几个月而且至今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浴血奋战。

公众隔离在家的日子,一个14天,又一个14天。过了几个月,待惯了小区,习惯了每天出门戴口罩,戴着口罩与世人隔离。偶尔有一次出门没戴口罩,很不习惯,如同光着腿走进寒风中,觉得身上少了什么,赶紧返回戴上。





杨盛龙“民族文化”连载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草原的臂膀       2:在等待

3:酒乡漂             4:石板寨散步

5:大理三月          6:奔放的求爱

7:布朗山日出      8:歌圩盛会

9:锅庄舞缱绻      10:吊楼滴翠

11:翻过澜沧江     12:太阳西行

13:寄情花竹帽     14:金江佩带

15:竹楼情话       16:夏日牧场

17:甜蜜新疆       18:独龙族古风

19:侗乡丰碑       20:同心怒江

21:走近玛纳斯      22:阿佤木鼓

23:祁连守望       24:花儿情韵

25:适彼乐土         26:“目瑙”寓情

27:鄂温克族的欢乐之火   28:达斡尔风情美

29:清清骆驼泉   30:东方第一渔村

31:京家歌潮漫三岛 32:竹竿舞编织

33:放歌兴安岭    34:田园欢歌

35:日月潭畔杵乐声  36:情爱走坡节

37:五彩互助   38:吉祥水

39:娘家婚与四十份水礼  40:大年节喜庆

41:反气候衣食  42:鹰笛鹰舞

43:羌笛酒歌伴年节  44:老大哥风采

45:峡谷飞渡  46:在户撒刀的故乡

47:仡佬族人的足迹



文/杨盛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千多篇,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杨柳依依》《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等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十多种文学史著专节专题评介。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作品

远离溜须拍马的人(江苏/朱步楼)

沈建华在线

“婚恋”前奏曲  ——《夫妻情歌》(上)(江苏/沈建华)

韦江荷在线

回眸一笑掠今生(江苏/韦江荷)田德邦在线唐朝“两税法”与当今“分税制”(湖北/田德邦)王喜根在线《江南老行当》之:捞冰(江苏/王喜根)何敏翔在线老苏的不甘(江苏/何敏翔)蒙莎在线《15度人》连载三:回温的地平线(陕西/蒙莎)杨盛龙在线

隔离的日子(北京/杨盛龙)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韦江荷在线不想绝望(江苏/韦江荷)田德邦在线隋文帝:成也“用人” 败也“用人”(湖北/田德邦)王喜根在线《江南老行当》之:油纸伞(江苏/王喜根)何敏翔在线巴里坤时空意象(江苏/何敏翔)蒙莎在线《15度人》连载二:同居的温情(陕西/蒙莎)金伟忻在线

运河时代,一座都城的兴衰(江苏/金伟忻)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说得过去的文学作品可以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我们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

栏目编辑:zhenxi13142199(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