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和你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11-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李 燕 巧 在 线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张亦怡

成 长 写意

 爱,是什么?是“倾尽所有”让自己“好”起来,以平和之态对待昼夜,再以平和之心对待生活,更以平和之心对待工作,使昼夜、生活、工作环绕于平衡之轨迹中。


——卷首语




 

  












听姥姥讲故事  

 






北京   |   李燕巧




你•和你一起听姥姥讲故事

你拉我手在夏夜行走后,便常来找我玩耍,脸上常挂开心的我总在门口企望你。你来,我开心笑得更开心,不来,开心等,因为你会来。

这天,你来,姥姥说:“晚上,留下,在这里过夜。”你冲我笑笑,我尖叫的声音在院落里回荡,你不好意思地发出“嘘——”后,我看到大男孩儿的你的脸颊是熟枣红色,脑袋不由自主地前后微微晃动。

你,是羞涩了吗?

冬里的小村落显得与苍白天色,土黄色大地融为一体,多起来的缕缕炊烟成了唯一可辨别村落留在那里的标志,使归来的乡人不会慌了心迷失于天地间。虽升腾起的炊烟都是一个色彩,粗细变化大都一致,但望向它们,在心里数数,总可以归家,那一缕炊烟是归家的地标。

无网络导航的“天色”,仿佛更能彰显“人”的智慧,与把“家”刻在心上的分量。

北美洲的加拿大,人一生有三次“家”,青年住进公寓,结婚是父母了搬到独立屋,老了又回到公寓。还有一种说法,爱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这座小村落里的人们,结婚时,是“家”有时,有了,心安,家也安了,是永远的家,是人们心中的根。无论到哪里,离开多久,归家就是“归根”。

姥姥火葬后,不例外也要“归家”。所以,结婚,对这里的青年男女是神圣又美好的期待,可在众多炊烟中寻到自己的“根”。

你拉我的小手在连结的房顶上,从这家走到那家。炊烟起,“回家了。”你低下头说,我仰望着你点点头。

这顿晚饭极美味,姥姥“结束”了一只肥大的老母鸡。后来,发现,只要你在,我就有鸡肉吃。

一方低矮木桌放到热煦煦炕上,姥姥端上大瓷盆放在正中央,整只老母鸡以“大卸八块”的形态呈现在两盏煤油灯下。姥姥把一个鸡大腿给你,一个给我。我哪里顾得上让嘴巴发出话声,顾得上的是劲道的鸡肉在牙齿摩擦中满足味蕾对“荤”的急切欲望。

这只老母鸡确实肥大,吃了又吃,也没吃净。姥姥撤下大瓷盆放到厨房,说:“明天吃鸡冻。”姥姥开心笑着,嘴角、眼角处上扬的褶皱在昏亮煤油灯下是黄灿灿的弧线。

你下地,帮姥姥收拾,谁也不让我动,但吃饱了就闲置的我,一直没肥胖起,小村落里的人们也很难找到肥胖。

我知道,我的“根”早已与这座小村落长在了一起,童年皈依,便是这“根”的情愫。

你上炕,姥姥也上来,拽下炕角处堆放的棉褥,“这是你的,你睡那边。”你托住棉褥,很熟练地铺上。“这是你的,你睡我们中间,晚上老实点,别踹我们。”你让我挪开,又是熟练地铺好褥子和被子。姥姥的,自己铺。

“别着急睡,我给你俩讲故事,下下食。”

开讲了,我扎进姥姥怀里看着你听故事。记忆是奇怪的东西,留下的都是关乎你的,其余再精彩也抹得干净。你问了姥姥两个问题,姥姥顺着你讲了两个故事。

“丫头舅舅的眼睛是从小的眼疾吗?”你在何故下问的呢?姥姥语调平和,似乎早有预知。

冬里的一个夜晚,大家正睡得沉,一阵敲锣声把全村人叫醒了,我们都知道这是紧急逃离信号,日本人来了!我抹黑抱起一旁睡着的儿子,就是丫头的舅舅,他还很小,裹在棉褥里。大家都害怕极了,使劲跑,一直跑,不知累的跑,跑到实在跑不动了,找个沟躲起来,觉得安全,才喘口气。这时天色仍是黑的,一摸,孩子头呢?一看,才知丫头舅舅的头一直朝下抱着。天亮了,看到眼睛就坏了。所以丫头舅舅能有个女人嫁给他,我就知足了。我也知道了,姥姥容忍舅妈“大嗓门”的缘由,是来自“母亲”这个称呼中的伟大!

“日本人?”你的追问,唤起姥姥的话语。

是,日本人,日本人来了就抢东西。也不知道在外面呆了多久,反正是又饿又冷又累。看着有人往回走,我们也往回走。回到家,看到地上,墙上,到处都被挖过、刨过,所有藏的金银首饰全被日本人拿走了,那是我结婚时的嫁妆,全没了,全被日本人抢走了。很奇怪,无论怎么藏,日本人总能找到。

“日本人真可恨!”你的愤怒有些压抑,是怕吓到我吧。

日本人抢东西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抓人、打人、杀人!还有最可恨的是汉奸,谁家要是跟汉奸结了仇,就遭殃了。日本人怎么知道谁是共产党,都是汉奸说了算,说了谁,谁家都遭殃,真是罪孽呀!

姥姥说到此处,记忆中颤抖的余音在脑海里闪过。姥姥始终没跟我们讲日本人杀人的场景,是担心吓到我们小孩子吧,即便你问,姥姥也不说。战争灾难的年代,能够活下来就是幸运,即便这夺走了人对喜怒哀乐表现的权利。

窗外刮起冬风,呼呼,有树枝折断的声响,我激灵一下,姥姥搂我紧些。汉奸是什么?是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才知道“汉奸”也是人,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

“姥姥——”第一次听你这样叫,我也跟着叫,“姥姥——”姥姥低下头摸摸我的脑袋,“睡觉吧!”

“不,姥姥,再给我们讲讲。”你听得抖擞起来,我看着你也是精神。

姥姥沉默了会儿,说:“还是不讲了,今天晚了。”

“姥姥,我听大人们说,您结过两次婚,是真的吗?”你急迫地说,姥姥却平和说:“是。”

第一次结婚那天,我梳着长长的辫子,蒙着红头盖,新郎还没进屋就被日本人打死了。后来,就有了第二次结婚,我还是梳着长长的辫子。

姥姥说得轻描淡写,只在回答你的问题。这以后,我也会再问姥姥,而姥姥始终不会给我描述第一次结婚那天发生的任何场面,仍平和说,还没进屋就被日本人打死了。

直至现在,我似乎能够体会到姥姥的不说,和她面容的平和。

因为失去挚爱的样子,就是这样,不说与平和,唯独要留给自己,就是死神也带不走。

“睡了!”姥姥催促你我。你显然比我懂些,不再问,点点头,脱了外衣,挨着我钻进被窝。我呢,躺在你和姥姥中间,闭上眼睛。再睁眼睛,你居然看着我……

“晚上,你的小脚丫踹进我的被窝里就没出来。”说着,你掀开被子,我的两只小脚丫都在呢! 


成长写意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一:这样的你

二:这是,我们第一次遇见

三:成长的根

四:你.你是谁?你在哪儿?

五:今日,我们交流点什么?

六:在梦里写梦中的你

七:暂时的舍弃

八:你的善良

九:“偷”来的文字

《人民作家》公告(点击标题查看)

1、关于开通《人民作家》作者个人文化名片系统的公告

2、《人民作家》第一批会员名单

3、《人民作家》第二批会员名单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6、

7、

8、

作者简介

文/李燕巧

北京中学语文教师。出版随笔集《与孩子的对话》,被国家图书馆和北京首都图书馆收录。《妙·“网红小主播”奇妙之旅》书稿版权登记:国作登字-2020-A-01158316。写过书稿有《我们的心札小记》《生命中的启航,我们的读书会》《爱在芳草地》《寄给芳草地二十九名孩子的信》《趣·仰望星空之小脚印和大脚印》《空间》《爱在温哥华》《结构化教育探索》。正在创作书稿有《you》《结构化教育探索-续》《成长写意》。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你•和你一起听姥姥讲故事(北京|李燕巧)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魔剪铲刀(江苏|王喜根)

少君在线

“人生自白”之:板儿爷(美国|少君)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别样的情愫(广西|黄锦秋)

往期目录(点击标题阅读)



朱明军在线

一份永远完成不了的作业(江苏|朱明军)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偷”来的文字(北京|李燕巧)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挑脚(江苏|王喜根)

王少坤在线

火流星(江苏|王少坤)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风满西楼(广西|黄锦秋)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37702470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