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明代伊斯兰教

2017-09-08 凉城初月
点击上方“凉城初月”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明朝皇帝朱元璋敕赐清真寺的赞文 ||仁覆天下 道贯古今

明代正德官窑所见伊斯兰教文化之影响

【文史】从明皇室的器皿看正德皇帝的信仰

【文史】唐代平凉穆斯林名将李元谅

【文史】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皇帝

【文史】平凉拱北坟滩的组成与变迁

【文史】平凉市县名字的由来



明代

斯兰教


 祁ابراهيم 法法(情系古兰)

(1)回族的形成


  到了明代,伊斯兰教终于有了比较固定的称呼 “回回教门”、“回回教”,或略称之“回教”。从此,中国把伊斯兰教称“回教”。

  大家知道,朱元璋是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相号召而开展反元斗争的。他本人当过和尚。朱明王朝建立以后,初期的政治气氛对于作为“色目人”主要成员穆斯林显然是不利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太祖颁布诏布,“复衣冠如唐制”,禁止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明初还曾明令禁止闽南蒲寿庚后代入仕为官。蒲寿庚系穆斯林,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1264年),授泉州提举市舶(相当于今海关总署长)。入元后,因助元灭宋有功,曾官至江西行省左丞。朱元璋建明朝以后,因以蒲寿庚为代表的闽南穆斯林曾帮助元朝统一中国,朱元璋借此复得分复仇,致使这一带的穆斯林从此衰落,被同化。《明律》规定,色目人不得同类自相嫁娶,如果违犯,打80杖,男女入官?奴。这条规定似乎难以贯彻,但它表明统治者较前不同的一种政治倾向。

  在经济上,明初推行重农政策。这使历来以经商为业的中国穆斯林受到歧视。农民之家可以穿绢纱,而商贾之家只许穿布衣。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成祖继位,布告天下25条施政纲领,其中有一条就是实行海禁。对于外斩朝献,明政府也予以限制,有的规定三年一贡,有的规定五年一贡,而且人数有定额。“自是朝贡遂稀”。这不利于中国伊斯兰教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在农民义军推翻元朝统治的时候,元宗室退回漠北。可以想象,穆斯林退到漠北的也不会少。那些留居下来的穆斯林,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外部压力的加大,内聚力增强了。于是,回族开始形成。回族的形成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回族的形成,中国伊斯兰教有了一个坚实的社会载体。

  回族的形成是散点式的,多族源的,多地源的。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成分。就地源而言,回族并不是在某一地区形成后而散居全国的,在形成时就是多地源、散点式的,西北、中原、东南、云南、海南都是回族发祥地,这些地方的回民相互之间几乎不存在血缘的、经济的联系。现在,泉州、海南、中原地区一些回族家族的族谱一直追溯到元代,是元时由国外迁入当地的。而海南的一些回族家族,据史书记载其迁居此地又可上溯到宋代,来自古占城者居多。这是回族形成时的最大特点:散发式。那么,他们形成民族时的共性是什么呢?一句话,是伊斯兰教。而这个民族在后来的发展中把汉语作为共同语言,则是回族的另一个特点。

  唐、宋、元留居中国内地的穆斯林是形成回族的基本成分。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回族的形成又促进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

  在回族形成中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在回族形成的明代,中亚和中国边疆地区的穆斯林向内地的移居仍在继续。这也?回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生力军。据《明实录》统计,从洪武到成分的100余年间(公元1368-1487年),西方来归的穆斯林近70批。在同一期间,从漠北蒙古地方来归的穆斯林近50批,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一年就有五批境外来归者,其中一批是70多人。

  明代穆斯林的分布同现在基本相同。回回主要聚居于西北地区。在东部和南部,除唐、宋、元三代留居的穆斯林而外,明代有些回回又从西北地区迁往那里。明朝政府为了防备居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穆斯林联合吐鲁番地方苏丹作乱,曾在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相继把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肃州(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等地部分穆斯林迁往江南、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安置。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一次从凉州迁往浙江某地的穆斯林就有200多人。在东部,穆斯林主要沿运河分布。对此,中国伊斯兰教内有一种传说:明初朱棣扫北时,在其军队中有很多穆斯林。建文帝登基后,朱棣以北京为根据地,进军南京。在南下途中,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官兵被留下运河两岸的重镇驻防。于是在那里就形成了穆斯林的聚居点。明代北京的回回大都集居于城南宣武门外。云南是穆斯林比较多的一个省份。穆斯林在云南的存在可以追溯的唐代。但大量穆斯林的移居是在元明两代。其移居大约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公元1253-1263年。促成这一时期穆斯林迁徙的主要有两件事:一为忽必烈、兀良合台对云南的征讨,一为朝廷把穆斯林和士兵赐给云南诸王;第二期是元至元(公元1264-1294年)和大德(公元1297-1307年)年间。促成这一时期穆斯林迁徙的主要也有两件事:一为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公元1274-1279年),一为元朝10万大军由云南向邻国的远征;第三期是明初,此时沐英父子镇守云南。据说沐英是穆斯林,他镇守云南,自然有利于伊斯兰教的发展。

  就全国来说,明代穆斯林分布同其先人一样,仍然是“大分散,小集中”。





(2)郑和、马沙亦


  明代内地穆斯林中出现了一些较有作为的人物。其中有代表性的郑和、马沙亦黑和胡登洲。

  郑和,云南人,本姓马,赐姓郑,出身于伊斯兰教之家,其父曾去麦加朝觐。郑和是成祖的宫内宦官,所以称其为“三保太监”。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29年间,郑和受皇帝钦命率领庞大舰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游历亚非30余国。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郑和的壮举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壮大了明朝的国威。至今在东南亚一些地方还流传着有关郑和的故事.郑和因“七下西洋”而名垂青史。这是一个作为政治家、外交家、航海家的郑和。此外,郑和对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也有过贡献的。据说郑和到过西安,对那里的伊斯兰教非常关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郑和第二次出航时,曾奏请朝廷重修南京净觉寺。

  马沙亦黑,明钦天监,穆斯林大师,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受太祖之命,同翰林院李 、吴伯宗等译回回天文书籍。

(3)胡登洲与经堂教育


  胡登洲,字明普,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约公元1522-约1597年),陕西西安渭城人。幼年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及儒家之书。50岁时去京城经商,在陕西临潼遇见一位阿拉伯国家的贡使。胡登洲以教义中许多疑难费解的总是向其请教,贡使一一作答,胡登洲获益匪浅。客居北京时,胡登洲从国学名士学习经史子集各部之书,对于性理之学,独有心得。他哂笑宋儒,说其言论不过是个“泥美人”而已。一日购得《毋噶麻忒》一部,胡登洲又师从阿拉伯国家贡使学习这部经典。这位贡使对胡登洲很有好感,向其尽传中国所无之经典。胡登洲由是学问大进。回到故乡后,胡登洲设馆开学,收徒约百余人。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经胡登洲的倡导和实践,面貌为之一新,终于成为教内的一大事业。中国伊斯兰教系统的教义传授和宗教职业人士的培养,主要依靠经堂教育。胡登洲功不可没。有人把胡登洲誉?经堂教育的开山鼻祖,亦不算太过。

  经堂教育的兴盛是明代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所谓经堂教育,指的是在清真寺内开办的以传授伊斯兰宗教知识和培养伊斯兰宗教职业人士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经堂教育又称寺院教育。清真寺内开设的讲堂又称回文大学。由寺内开学阿訇收若干名学员,向他们讲授伊斯兰教经典以及阿拉伯言语和波斯文。学员的生活和学习费用由坊内教亲捐赠。学员学期不固定,一般要五六年时间,直到开学阿訇认为可以毕业时为止。毕业时要举行“穿衣挂幛”仪式。此后,如有教坊愿意聘请,这些毕业学员即可充当阿訇了。

  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教育,从其传入的时候起就已存在。到了明代,由于胡登洲的提倡而蔚成大观。自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先在陕西开创经堂教育之先河以来,相继在山东、河南、河北、云南等地出现了由清真寺阿訇招收学生传习经典,以培养宗教人才和普及知识的经堂教育制度。各地经堂教育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中心和特点。在西北地区以冯养吾、张少山为代表的陕西学者,推行寺院宗教教育,多以阿拉伯文读本为主,攻读认主学为特点。以常志美为代表的山东及内地诸省,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兼授,多攻教法学。云南派创始人马复初,兼有陕西、山东两帕特点。继经堂教育的发展之后,一些著名阿訇、经师、学者,为改变以往“教义不彰,教理不讲”的状况,相继开展了汉文译着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这时以江南的南京和云南为中心,以汉语译述和阐发伊斯兰教义,弘扬伊斯兰学术文化,使教内外了解伊斯兰教。译着活动的前一阶段,以王岱舆、刘智、张中、马注、伍遵契为代表,译着内容多为教义、教法、典制、历史、哲学等。后一阶段以马复初、马联元等为代表,内容除教义、教法外,涉及阿拉伯语法、修辞学、地理、天文、历法等,并开始汉译《古兰经》。有的学者还用阿拉伯文书写,或汉阿两种文字并用。这些穆斯林学者大多通晓儒、佛、道学说,被称为“中阿兼通”、“学通四教”、“长攻儒者之学”的“回儒”。他们的译着“悉本尊经”,参考了不少苏菲典籍,大都采用了使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以儒诠经”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这一时期,在回族、撒拉、东乡、保安等穆斯林聚居的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由于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思想的传入,形成苏菲“门宦”派别。早在宋末元初,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修道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内地某些要地已有传教活动,但并没有形成门宦和派别。明末清初以来,海禁开放后,中西交通畅行,西亚和中亚的一些苏菲派传教师来到中西北地区,传播苏菲主义教义;也有中国穆斯林因朝觐麦加及游学阿拉伯各国接受苏菲主义思想后回国传道的。苏菲派关于现实虚幻、净化灵魂以求人主合一的说教,以及提倡坚忍、苦行、节欲、修炼的做法,对于穷困的穆斯林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门宦创始人声誉的不断提高,信仰者日渐增多,门宦也就应运而生,先后形成大小门宦有33个,按其宗教主张,主要有戛迪林耶、哲赫林耶、虎非耶和库布尔耶,习称“四大门宦”。门宦的特点,首先是尊崇该门宦的创始人,称为“老人家”、“谢赫”,信徒视他们为通向“安拉之道的引领人”。在世时受到教众的崇敬,殁后要在其墓地修建“拱北”墓庐,信徒每年在其忌日前往拜谒、念经等。其次各门宦管辖许多教坊。为了管理广大教生,教主便委派“热依斯”为代理人,到各教坊的中心清真寺担任教长,从而形成了层层有隶属关系的扩大教坊制度。第三,有的门宦教主实行世袭制,“以始传者之子孙世世?掌教”。少数门宦倡导传贤制,但教主的继承者也多出自其亲族。

(4)穆斯林的改姓


  早在元代,留居中国的穆斯林,由于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国前辈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西域人的华化”。

  明朝初年,对色目人在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实行限制政策。有的地方还禁止在元代做高官的穆斯林的后代参加科举考试。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内地穆斯林不得不在自己原来名字以外,另起一个汉姓、一个汉名,一时蔚成风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内地穆斯林几乎都有了汉姓、汉名,并且汉姓世代相传。同时开始重视家族谱牒的撰修。有的穆斯林只有汉名,有的穆斯林同时另有“经名”,一个人两个名字。其中一个具有中国特点,而另一个则带有外国味。这种现象至今犹存。明代穆斯林的改姓,主要是文化融合的必然,而不是政治强制的结果。这种改姓是有点规律的,大都以原来名字中的某个音为姓。例如,穆罕默德,多改姓“马”;哈桑,多改姓“哈”;赛以德,多改姓“赛”;尾音有“丁”者,多改姓“丁”;尾音有“沙”者,多改姓“沙”,等等。此外,还有的是朝廷赐的姓。穆斯林原名字中有“穆罕默德”者特别多,所以中国穆斯林姓马者就特别多。俗谚曰:十个回回九个马。





(5)清真寺的修建


  明朝伊斯兰教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知识阶层的影响,远非其它朝代可比。这是由于穆斯林社会的形成、回回的改姓、经堂教育的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代一般著作对中国伊斯兰教的描述是客观的、公允的,对其评价有的相当高。有一部作品甚至认为“儒不如回”。此处“回”指伊斯兰教。它说,伊斯兰教只信真主,此外无所崇奉,而儒者则信事鬼神;伊斯兰教济贫助弱,供养有定则,而儒者则“他人不问”。中国伊斯兰教在明代虽然曾受过限制。但从未受到政府的禁止。从明代开始,中国伊斯兰教除保持由西向东渐次下降的信仰阶梯这种格局而外,又呈现出“北盛南衰”的局面(云南除外)。

  明代内地清真寺的修建也较元代更普遍。相传为唐建的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一说化觉寺),经研究,应为明代建筑。南京净觉寺为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敕修。北京花市清真寺建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什坊普寿寺建于明朝初期,东四清真寺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敕修,三里河永寿寺建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北京阜成门外三里河,最迟在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已辟有相当大的一处坟场,作为专门埋葬穆斯林的义地。就在这一年,明英宗批准撒马尔罕使臣马黑麻·舍力班的奏请,允许他去阜成门外义地祭祀祖坟。

在明代,各清真寺的教长由官方任命。教长人选要报请礼部审批并注册登记备案,然后发给札子,以为传教凭证,否则是不准主持教务的。北京东四清真寺掌教马氏,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被赐汉姓,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给予札子,令其主持该寺。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微信号:lccycyz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