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民日报批低俗|再谈低俗
人民日报于2019年9月1日发文:
30日,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向记者证实,8月24日在苏州市高新区举行的“2019‘相声有新人’苏州站相声专场”中,德云社相声演员因表演的节目里出现低俗内容,被当场制止。事后,执法部门约谈了相关的经纪公司负责人。
相声是观众非常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笑声中感受相声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现场表演的相声也与二人转类似,演员为迎合观众口味乃至烘托现场气氛,不仅可以突破规范台词的羁绊任意发挥,稍不留神就可能会坠入低俗的泥潭。因此,一个真正有素质修养的相声演员,不仅要具备驾驭现场观众情绪的能力,不会单纯为获得掌声而信口开河,更不会把肉麻当有趣,任性甩出“低俗包袱”。
德云社这些年在中国相声界可谓“鹤立鸡群”,在大红大紫的同时也一直饱受低俗的质疑,尤其是包括郭德纲在内的一帮弟子,很多看似通俗的相声段子几乎都是游走在“低俗”的边缘,作为成年观众尚可以包容,某些带有性暗示的“包袱”博成年观众一笑倒也无伤大雅,但对于很多未成年观众尤其是儿童而言,着实是一种污染并会让一旁的家长感到尴尬和难堪。
相关信息显示,由师傅郭德纲一手捧红的几名弟子领衔组成的“相声有新人”演出团队,自今年以来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在收获大批粉丝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偶尔出现的低俗包袱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槽点”,应当说,苏州站相声专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偶然,只不过相比在其他地方的专场演出,地方文化监管部门并没有现场干预或“较真”而已。随意打开网上涉及德云社专场演出的短视频,很多新人亮出的段子和“包袱”,用不少网友的话说“口味都很重”,这次苏州“遇阻”,不过是这些相声新人表演的“习惯性”使然。
的确,德云社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在网络搞笑段子乃至各种文化艺术纷呈的时下,德云社新人的相声能够获得市场和大批观众的认可,委实更不容易。但相声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面对所有年龄层公开表演的通俗艺术形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比艺术本身更值得珍重。不能因为某些观众爱听爱看就口无遮拦、信口雌“黄”,更不能把公开的演出场所当成“茶馆酒肆”,这不是在弘扬和发展相声艺术,而是在制造语言污染。
相声有新人,新人当自重,德云社的相声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就在于节目很接地气,能让观众感受快乐的同时得到某种启发。相声虽不追求高雅,但接地气并不意味着就需要低俗。尤其是年轻相声演员,更要管好自己,观众不仅有成年人更有他们的孩子,欲走低俗不仅会害了下一代,成年观众不会原谅,年轻演员也不会有出路,相声艺术也会被带入歧途。
责任编辑:马华芳
看似人民日报是痛批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低俗问题,但仔细品味之后,仍然发现此篇评论文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德云社这些年在中国相声界可谓“鹤立鸡群”
首先,文中把德云社比喻成“鹤”而把相声界其他人比喻成“鸡”,在当下语境下也涉嫌“低俗”……当然,这只是小编开了一个小玩噱……
据百度百科解释:
鹤立鸡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
那么,不知道人民日报是如何界定这个“鹤立鸡群”的标准的?如果从市场营销来说,倒是可以说德云社很突出,那么,德云社的这种突出真的是以艺术来换钱赢得市场吗?
正如小编在与吴文科同志商榷的意外收获中所说的那样:
有人说在郭德纲以低俗带动相声以前,相声已经没落……当初的所谓“没落”指的应该是质量上的堪忧,而如今的“繁荣”却是低劣畅销的假象。这种“没落”和“繁荣”本质上是因为审美标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判断。而至今这个事实却被很多人有意无意的无视。
而至今媒体乃至很多人也没有去认真反思低俗盛行的原因,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2、很多看似通俗的相声段子几乎都是游走在“低俗”的边缘,作为成年观众尚可以包容,某些带有性暗示的“包袱”博成年观众一笑倒也无伤大雅
尽管文中写到“但对于很多未成年观众尤其是儿童而言,着实是一种污染并会让一旁的家长感到尴尬和难堪。”那么,是所有成年人都觉得“低俗”“性暗示”无伤大雅吗?这种诲淫诲盗的东西,对于艺术乃至社会(包括成人和未成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反思过吗?
也正是,这种觉得在公开场合某些成年人觉得“无伤大雅”的低俗,才在一定意义上纵容了低俗,让低俗有恃无恐,不断挑战挑衅道德底线。
当然,这种低俗的拥趸为低俗洗地的逻辑也是“鹤立鸡群”的:
3、自今年以来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在收获大批粉丝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偶尔出现的低俗包袱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槽点”,应当说,苏州站相声专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偶然,只不过相比在其他地方的专场演出,地方文化监管部门并没有现场干预或“较真”而已。随意打开网上涉及德云社专场演出的短视频,很多新人亮出的段子和“包袱”,用不少网友的话说“口味都很重”,这次苏州“遇阻”,不过是这些相声新人表演的“习惯性”使然。
这段文字出现了若干自相矛盾的地方:
偶尔出现的低俗包袱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槽点”……苏州站相声专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偶然……随意打开网上涉及德云社专场演出的短视频,很多新人亮出的段子和“包袱”,用不少网友的话说“口味都很重”,这次苏州“遇阻”,不过是这些相声新人表演的“习惯性”使然。
既然是“偶尔”出现,那么后面这些“不是偶然、随意、很多、不少、都、习惯性”等等形容词、副词,难道不与“偶尔”的矛盾吗?
苏州站相声专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偶然,只不过相比在其他地方的专场演出,地方文化监管部门并没有现场干预或“较真”
这句话倒是非常赞同,本公众号也为苏州文化执法部门点赞,同时也暴露出了其他地方的文化监管部门工作的欠缺,也是低俗盛行的一个原因。更有为低俗站台当保护伞的:
尽管有二奶奶潜伏进人民日报葛念堂出品:真相来了|原来是Ta一直潜伏在人民日报里……下面这三篇文字,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日报曾经为低俗也充当过推进器,保护伞,这份“自相矛盾”也是由来已久:
4、在网络搞笑段子乃至各种文化艺术纷呈的时下,德云社新人的相声能够获得市场和大批观众的认可,委实更不容易。
这种“市场和大批观众的认可”实在令人看了如鲠在喉,无力吐槽……在文化审美堕落之后,一切精致的艺术都沦落为粗鄙与肤浅,低俗自带流量,这样的市场和大批低俗拥趸,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吗?相反,越是得到当下这种畸形变态审美市场和大批观众认可的玩意儿,正如瘾君子们对毒品的欢迎……
让我们来看看当下这“各种文化艺术纷呈的时下”吧:
尤其是戏曲界,不仅有低俗还有涉嫌腐败、圈子文化:
我们再直观的来看看戏曲是如何从精致堕落为粗鄙:
李世济体验人物是深刻细腻的,《舍粥》一场的表演将一个满腹骄矜滴大小姐刻画的毫末毕现,感人至深。
《锁麟囊》李世济(舍粥)
再让我们来看看如今新编戏,口号般、活报剧一样的呈现:
再来看看郭德纲被推崇的艺术才能:
而就是这样“鹤立鸡群”的才能得到的观众又是什么样的呢?
6、更不能把公开的演出场所当成“茶馆酒肆”
也许人民日报想说明“公开的演出场所”与亲密朋友间在“茶馆酒肆”单间里的聚会对举,而由于表述不清,大有令人产生在“茶馆酒肆”的公开演出就可以涉足低俗的歧义。
7、德云社的相声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就在于节目很接地气,能让观众感受快乐的同时得到某种启发。
不知道人民日报所说的“德云社的相声能让观众感受快乐的同时得到某种启发”,是如前面低俗拥趸所指出的那种启发孩子怀孕和被怀孕的作用吗?
还是启发阎惜娇想陪张云雷去厕所?
还是对方言的普及?形成媒体矩阵掀起学习励志典型新高潮
如果不是,也非常想请人民日报具体指出听完德云社的相声以后,到底得到了哪种启发?
纵观全文,尽管对德云社为首的低俗代表进行了批评,但总觉得是隔靴搔痒,面对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在低俗领域的畅行无阻,屡屡挑衅公众道德底线:
人民日报这篇温柔敦厚的批评文字,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呢?希望人民日报能够持续关注当下文愚圈的低俗问题,切莫作吃白食带饭盒
低俗,不仅仅是涉及“性暗示”,那些幼年失学之二路伶人,混迹于戏曲曲艺圈,经几番炒作,也俨然“大拿”一般。瞧这篇文字儿,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扎实,还文白相间呢。其实,这也算一种低俗,且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