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带您穿越千年的星河灿烂
《河西走廊》纪录片,以其丰富的人文素材与独到的美学视角,一经问世,即成为国产纪录片之经典佳作。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录片同名图书《河西走廊》,以图文的形式于纸上重现该片,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与美感享受。本书章节安排与纪录片一致,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各章主题各有侧重——从帝国的策马扬鞭,到石窟的静谧佛面;从儒生的经卷诵读,到商贾的驼铃嗡鸣。以不同维度,撰写出河西走廊这一文明交汇之地的史诗。
对于陌生的读者而言,河西走廊,或许意味着沙鸣阵阵、荒凉遍地,本书的价值在于为读者拂去历史弥蒙的尘埃,让读者充分感受中华文明在西北生根发芽后的熠熠光芒。谁能想到,河西走廊竟一度是中国的儒学中心,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永嘉之乱”(公元311年)带来的纷飞战火下保护了无数孺子,为日后儒学反哺中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谁又能想到,河西走廊竟一度是中国的经贸中心,凭借其开放包容的经商环境,隋炀帝在此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贸易盛会”。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刻板认知,而本书及其纪录片无疑有助于转变读者与观众对河西走廊乃至西北的刻板印象。
艺术形式的不同不仅影响客体的美感表达,也会让主体产生不同的美感体验。相较纪录片,《河西走廊》图书或许能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与联想中,您可以在络绎不绝的集市中把玩西域奇珍,在金戈铁马中感受铁蹄阵阵;您也可以在洞窟中伴着跳动的烛光观摩画师作画,在戈壁上遥看晚霞映照的西域古城……
此外,相较于纪录片,《河西走廊》在内容上增添了对历史背景与人物背景的解读,亦在每章结尾处附以诗歌。此种形式的增容不仅毫无冗赘之感,反而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美的洗礼。
在中国美学史的视角下,中国艺术更为讲究意境。相较于纪录片,《河西走廊》一书虽天然囿于图文的表达形式,但其构成了恰当的留白,反而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在这里,没有主持人的讲解与配乐,只有一个人的静静品读。听觉感受的缺失恰好激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以想象力探寻心灵的幽情壮采,这正是语言文字的魅力。用无声的语言文字描写壮阔的史诗,犹如在狂涛汹涌的海洋中寻找其深处的静穆。这种语言文字的美感,一定会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中国石窟走廊》
《中国石窟走廊》摄制组 编
往期回顾
往事并不如烟,一位敦煌学者的异国求学之旅
莫高窟——沙漠中的文化绿洲
敦煌石窟中的“曹氏画院”风格
玄奘东归与莫高窟最早的唐风
甘肃教育出版社发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