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玖 | 艺术学理论研究生的学科立场与评价原则
作者:
摘要
一、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此命题是强调确立评判个人“变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并能够举证标识自己“进入”了学科之“是”标准的重要性。被录取进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生,不是如逻辑学同一律原理般自然实现“是”即“是”的结果——天然成为体现学科特质的专业研究生。当下还普遍存在着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在论及学科专业的特性与价值、教学定位与实施时处于迷茫或语焉不详的状态,而且他们仍在不断误解中“勤奋地前进”。如“我本来是学舞蹈的,是在学院的学科调整中被划到艺术学理论学科里边了,但我的确不懂”,“我是学美学的,调整到艺术学理论学科已经两年了,可是我还处在十字路口不知这条路该怎么走”,此类问题是需要重视和及时解决的。从其本质来看,“称为”或“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的条件或标准并不复杂,其核心评判标准有三个基本点。
首先,要有明确“跨学科进入”专业的意识和观念。现阶段考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生多是非专业起点,即使一些已考入该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其“专业起点”也存在非专业或学科专业意识不强的问题。可见,在读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需明确和加强“跨学科”“进入学科”的意识与观念问题。“跨学科进入”是指从一种学科转入另一种学科的选择性行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转异质学科行为——从非艺术学学科考入艺术学理论学科,如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考入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二是转门类学科行为——从艺术学门类内部的其他一级学科跨入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如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考入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不论是哪一种跨学科状态的学科研究生都需明确确立起“自己需要去跨学科”才能真正“进入”自己重新面对的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艺术学理论学科及其专业的意识与观念,之后才晋级到谋划自己将如何修业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杰出专业人才的问题。所以,只有通过“跨学科进入”才能取得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真正“合法性”身份。
其次,应当确立对艺术学各一级学科与专业的“区分度认知”意识和观念。从学科分类的本质与价值来看,艺术学理论学科“能够确定”下来,内在规定了其一定是“有一些东西”——领域或专业是值得讨论或研究的,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学门类中所划分确定的各一级学科之间具有“相互排除”的特质,这符合逻辑学排中律原理——凡存在就应当有“是自己”和“不是自己”所属的基本范畴与边界。如果艺术学理论学科被确定的事实——“是”之所“是”不能被明确认知,那么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定会处于失序状态。艺术学理论学科立场,要求专业研究生必须以“区分度认知”来明确学科自身的本质关系——基于区分的专有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培养和提升其学科专业学术辨识力的必要指标。“区分度认知”是指一种力图找到专属于学科的、彼此有别的特殊辨识观念与方法,即找到和认识到“能够确定”的不可替代性与特质性存在,这是强调应当立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立场和观点去思考和确认专业的基础性问题。2020年博士生线上开题会
目前普遍存在着混淆艺术学理论学科边界与专业性的现实问题,如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有的博士研究生认为:“我本来是学绘画的,读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博士当然就是‘从理论上继续研究绘画了’,这有什么不对吗?”这显然是不对的。一是混淆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同美术学学科的边界,研究“绘画理论”是明确属于美术学学科范畴内一个二级学科的议题与行为;二是消解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学术阵地与专业范畴。于此,用两个选题例子便可清晰认知艺术学理论学科与艺术学门类中其他一级学科的区分度与标识性。请判断《李建中书法研究》(博士论文)、《定州北音审美文化探究》(硕士论文)分别属于艺术学门类中哪个一级学科的选题?如无意外,多数人都会自觉地把前者归于美术学学科的书法史专业中,把后者归入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音乐美学专业中。然而,这两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中“艺术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艺术美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事实上,这两篇论文都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非专业性选题。进一步讲,《定州北音审美文化探究》如何才能变为“专业性选题”?方法是该作者应守候自己置身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立场及其“艺术美学”的专业研究方向,将其“研究对象”转变为“基于定州北音的艺术审美文化探究”,才算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美学”研究方向的专业性选题。一旦研究对象不同,学科所属就会发生变化,评价及结论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应该有明确的学科与专业的“区分度认知”意识和观念,并基于学科与专业的区分度认知而着力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之学术判辨、实际落实与成果创生能力。
如何快捷而准确地找出艺术学理论学科与非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区别?这要看被称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那个主题”,是否可以直接被放到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中去。如果没有任何排异认识出现就被放入诸如美术学或音乐与舞蹈学等学科里,或者说凡是被称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内容或主题”能明确被诸如影视、戏剧、戏曲、设计等门类艺术所替代。那么,大体上就可判断其不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选题。如《社区室内乐团教育活动个案研究》(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理论)、《图像学视域下的土家绣纹样研究》(研究方向:艺术美学)、《水族雕版印刷艺术源流分析》(研究方向:艺术史)、《从马尔代夫中医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理论)等均属非专业性选题。艺术学理论是致力于揭示、论析和结论艺术存在的应然、或然、必然、直然、实然的学理及其知识体系,不仅要提出艺术命题,探究艺术经验里的真正学理,还要洞见性地建构艺术世界的逻辑性与认识性基础、边界和精神阵地。因此,艺术学理论是“研究‘基于××艺术门类’或‘艺术共相性专题’而结论‘揭示出的艺术共相学理’”的学科与专业,这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中最基本的逻辑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学理论。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的形而上学——艺术共相学理及其知识体系。事实证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如果欠缺了对艺术学各一级学科与专业的“区分度认知”意识和观念,就会失去“跨学科进入”的意识与方向,也会导致自己迟迟不能真正进入“艺术学理论”这个具体学科和专业之中,最终影响自己的修业力度、学业水平、专业发展、职业生涯和学术生涯。
最后,应当具有及早明晰个人置身学科所应选定“专门研究方向”的专业意识与确定研究专题之选择行为。“专门研究方向”是指研究生基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立场,将自己的学术导向与研究注意力分配在学科中某个具体领域而着手研究特定专题的定位观念与行为。这是强调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在“跨学科进入”学科和专业并具有“区分度认知”之后,应当具有尽快走进具体专业研究领域的意识与行为。个人考入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个“一级学科”后,需要迅速明确自己进入的是哪个“二级学科”,随后及早思考自己将在这个“二级学科”中的哪个“领域”(或“三级学科”)着手具体学术主题及其专题的研究。有了清楚定位和精准研究对象之后,只待自己慢慢被培养或主动成长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专门人才——至少是个“专业吹鼓手”。个人要杜绝或避免总是跳不出原有“部门艺术”专业的思维惯性与观念,及早定位自己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专业成长空间与成才类型。对于那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术观不正,以及学术无知和伦理无底线式拒绝学术规格培养的人,最好劝其退学。每一个学科教育的目的都不是培养自己的掘墓人,这是办学者应当警醒之事。
二、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守候的学科立场
作为较高级别参与艺术教育社会化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生,都应持有学科的实在本体论专业立场,并能够自觉守候。研究生“守候的学科立场”是指身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应当以积极态度坚守学科特质与专业道路。从规格性与根本性任务目标来看,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守候的学科立场主要表现在身份与态度、专业接班人和创建原理性学识三个指标维度与内涵上。
2020年,泽园师生艺术考察
其次,始终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专业接班人。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始终保持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身份与态度”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专业接班人”,即成为具有推进艺术学理论学科持续传承发展责任意识与能力的专业人士。如果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都不能成为学科自身的接班人,这个学科还有前途和希望吗?或者说还有必要培养这种“无心”“无根”和“无责”的人吗?所以,这里应把研究生是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接班人还是掘墓人这个识别指标,作为衡量其是否具备学科身份、专业意识强弱的基本立场和判别标准。同时,也应当把培养“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专业接班人”观念,作为明确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依据与教学立场,或者说将其作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思想的可靠依据之一。
三、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研究的评价标准
无论何种学科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都是基于特定逻辑、认识、制度、理想与规格的高水平专项育人行为。然而,艺术学理论自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以来,该学科研究生的整体教育定位及其专业学术研究实践与成果普遍存在着五大问题——非专业性突出,研究技术路线的规范性不够,独立生产学科专业新知识和新理论的行为弱化,学科专深性不够,语言表述水平不高。因此,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研究的评价标准需要祛除含混,而求明确化的认知与守候。
首先,理解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在专业研究上的依赖性特质。此“依赖性”是指行为的需求与遵循。这里强调应认识到研究生在专业研究上要守候学科内在本质性先在之根即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专业学术。只有清楚认识到这个“先在之根”,才有讨论、实践和评价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研究状态的立场、视点、标准和方法,否则就会产生相对负面或消极的作用。因此,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进行专业研究必须牢牢守候学科立场、专业视点、专题本质和学术规格。依赖得越紧密,专业研究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就越强;依赖得越弱化,专业研究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就越弱,而研究与写作中存在的研究对象模糊或游离于研究对象之外的现象,就是依赖性弱化的表现。如果远离或背离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内在本质性先在之根”,就越出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边界,专业性也就无从谈起。目前,在一些用于进行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估材料中,存在着远离或背离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内在本质性先在之根”的学位论文,它们不仅通过了学位授予,甚至有的还被评为“优秀论文”。事实上,这类非专业的学位论文,连被评为“冒险”或“风险”论文的资格都没有。可见,认知“依赖性”特质,是定位学科与专业研究生学术教育,制定检测和评价研究生专业研究标准与办法的逻辑起点。
2020年,泽园师生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学术会议”
其次,从认知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着手,寻求检测研究生专业研究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标准。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研究生形成规格性“理性研究艺术共相的本事”,要求研究生能够形成对艺术予以深度理性化解释成论的能力即艺术学术能力,包括学术专项训练力、学术判断能力、坚毅执行能力,以及形成独立学术理想和学术精神等体系性规格的能力。艺术共相理论或学理的形成,不可能仅由感性的演绎便获得,还需要逻辑力、理性力、智慧力和方法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本质意义,在于揭示、抽象和概括出艺术本质上的悲欣情趣与系统学理,艺术学理论是为了探寻艺术理性力量的学科。因此,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及其专业研究水平的检测与评价,应当始终围绕培养其艺术学术能力而为。
最后,依循“五个始终”要求确定检测研究生专业研究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标准。虽然检测和评价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研究水平的方法繁多,且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基于“守候学科内在本质性先在之根”、艺术况味、学科专业学术理想、独立教育思想、基本学术事实、专业学术要求、行为“目的因”、后果“作用因”、评价“形式因”等这些基本因素,还是能够较准确地划定出评价规格、原则和标准的。
第一,确立“始终有自己”的主体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这是针对师生双方在教育与研究中普遍存在欠缺“三独立”——独立发现、独立建构、独立成型的情况而言的。“始终有自己”是指个人永远具有自己独立主体性的专业研究主题、主张、思想和解题等,其核心是要“基于专业诉求个人独立的专有”,切实避免在研究中出现人云亦云的意识与行为。“始终有自己”的目标真正能够解决与祛除个人的“七无”研究状态——无主张、无阐释、无观点、无建构、无系统、无结论、无价值,这些审视指标在任何一篇学位论文的“摘要”“绪论”“框架”和“结论”四个单元中,都可以直接、清晰和系统地被检测到。为了时刻不忘自己的存在与学术研究担当,宜用“走到哪里了”来提醒自己的研究进阶与行为价值。“始终有自己”的专业研究实现方式,是让自己的思考和写作都力求“提着”自己的思维上下行走,即明晰了研究对象后,进入自己的学术想象所构成的时空里,尽情发力并展开深入研究。如是,所论才会生成有个人主体气韵和学术厚重感的创生性成果,否则只有一个字可表:板。
第二,确立“始终有自己的学科”之主旨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始终有自己的学科”即善于守候个人置身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及专业研究方向,其核心是始终避免非专业性选题的出现。目前,在整个艺术学门类中,对“学科”与“专业”概念的认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模糊、游离、空泛等。无论是业界内还是业界外,多处于学科认识论的“贫血”状态,如在一些用以参评艺术学理论学科与专业职称的学术成果材料中,多是若《论本土雕塑作品创作表现技法》《明代石刻造像的图式价值研究》《××帖的书写性比较研究》《南音的特征与保护研究》等属于部门艺术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艺术学理论学科与专业成果方面的材料。即使是设置了“艺术学理论”专栏的杂志,非专业的文章也常居其中,这对于学科建设的负面影响则更大,凡此种种都是从业者头脑里无自己所在“学科”与“专业”概念的错误表现。时下反复强调“始终有自己的学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必须抓住学科立场和研究对象这两个基本点展开研究。因而,如果所研都不是紧扣自己所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立场与专业的研究议题,还有被专业评价的资格和意义吗?
第三,确立“始终有规格”的程序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始终有规格”,是指专业研究永远存在依循于技术的恒定性指标准则和要求,其最基本的规格内涵是有独立的学术创建、有规范、有畅达的表述。有独立的学术创建即能明确研究对象、有主张、有观点、能自证其明、有结论、有专深价值等;有规范是指心中有数、有章法、有技术路线等;有畅达的表述是指文字表述通顺、语言表达简明、论析有力度、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等。“始终有规格”的核心是要避免个人学术任性或随意草率。如果不是“始终有规格”的专业研究行为,学位论文中就会出现以下这些乱象——非专业性选题,没有准确界定和阐释自己的研究对象,没有对所选论题作“吹糠见米”式谱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针对的具体问题及其采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等逻辑起点不清晰,研究意义含混,学术想象力弱化,研究没有自己贡献的内容,无明确学理结论,不以第三人称写摘要,关键词不关键,参考文献与注释标注混乱,框架的学理逻辑不强,语言表述不通顺,论题展开无结构无层次,缺乏抽象概括力度等。规格不是严格,严格是品级、精神价值方面的要求;规格仅仅是基本的“达标”要求。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本身就是不同级别专业学术规格的体现与实际证明。在中国当下严格研究生教育的语境中,不能忽视“始终有规格”的程序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的制定与检测。
第四,确立“始终有建构”的学理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建构”,是个人以原理思维、结构思维、价值思维为基础,并基于学科专业历史、事实、当下及未来而专注创建新学识的智慧产出活动,始终要杜绝“材料大于学理”研究结果的出现。这不仅要求个人在所选定研究对象的主题中找到一个大生长点,并对其守候、论析且得出结论。而且,所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必须具有实在性、可见性、价值性、开创性和空间性。“建构”是专业研究的主旨与核心任务目标,既是前述“始终有自己”“始终有学科”“始终有规格”的指向和归着点,也是促成个人能够独立生成专业新知的途径。专业学术研究的目标是研究生进入学科“专业”独立建构出新的学术体系性内容——思想、知识、理论、技术、方法、价值等。因此,“始终有建构”就是能独立创见性地搭建起生成新学识的框架,包括成型框架与新生学识两大系统。成型框架是指架构出能够揭示对已研究议题反映程度的阐释目录结构系统;新生学识是指研究者针对所选议题,独立创造出来的有知识产权的学科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价值等。当下不少学位论文常出现资料堆砌、教材倾向重、材料大于学理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心中缺失了独立、自主创建学科和专业专有知识的意识与观念。因此,“始终有建构”的学理性专业研究目的,是争取在自己的学科与专业里“再加一章”,成为新增学识。搭建产生新学识框架的依据是紧扣“三个逻辑取向”——学理逻辑、事实逻辑、理想逻辑。学理逻辑包括学科时空、道理、规律、形式关系、演绎结论等因素;事实逻辑包括立场、问题、材料、条件、动机等实在性因素;理想逻辑包括学科规划、学术期望、研究目的等愿望性因素。
搭建产生新学识框架的原则是在研究中实现“五说”——说准、说到、说全、说清、说完。“说准”是做到不跑题、不游离、不留含混之言,如在近年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中,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认识不准确或游离于其外是一种通病,就好比有人说“我都爱他们啊”,但却说不清楚他究竟具体“只爱谁”;“说到”是指不停留于表面,不能是片面的或不深刻的;“说全”是指不让议题系统断线,结构出现缺口,意义平面化;“说清”是指不让表达不到位、不明白、不连贯、不彻底;“说完”是指不遗漏该说的。
搭建产生新学识框架的方法是“一正N副”式结构法,是指将议题基于学理逻辑、事实逻辑、理想逻辑,以主题分类、分层、骨架式成型为手段的构成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搭建起的“一正N副”式议题阐释结构系统中,是有节奏与主次、详略与重点、合理与结构圆合等本质递进关系的,尤其那些成为顶点性或骨点式的章节更是学说成型或观念建构所体现的地方,都不可忽视。同时,个人在搭建框架时要确保每个章节都有“硬东西”——基于贯穿总的观点而独立生成新学识的子议题与进出的空间。如是,研究生才能建构出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创见性学识。“一正”即一个主题,“N副”即一个主题下划分出几个必需的次级主题或分支主题系统,因而“一正N副”式结构法所成就的理想成果,便是一篇具有完整的三至五级目录框架结构且能自证周详的论文。
判别搭建产生新学识框架的标准,即具有专业性、专深性、专有性、合理性和完善性,这也是确立检测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研究水平评价原则与标准的基本审视因素。
“建构”就是建构自己的“研究结构和系统学理”。“建构”的系统技术路线主要由十个环节紧密连接而成——从“目标”开始到“满意”结束,经个人研究注意力分配,逐一观照并完成下列环节所规定的任务:目标(学科与专业中的具体研究目标)→问题(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事实(材料、目标、要求)→工具(采用什么理论、方法、规范)→主张(自己要什么)→观点(个人洞见)→建构(研究框架、生产新学识)→成型(立体式完成学理系统)→贡献(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满意(个人自豪所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始终有建构”的核心诉求是创建艺术理性力量——艺术共相学术成果,力求真正避免个人专业学术研究出现浅层化、杂乱化、平面化、无骨点、无价值、无结论、无贡献等情形。
同时,还当祛除“三怪式归因论”,个别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把自己没有做好学术研究或学位论文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为“怪人、怪难、怪专业”,却不怪自己——明明是由于自己研究意识不强、态度消极、刻苦努力不够、研究规划不当所致。怪人,即埋怨别人(或导师或评委等人)不理解他的学术或实际困难;怪难,即埋怨选题有难度,自己做不出来;怪专业,即埋怨艺术学理论学科本身不专业或不成熟,没有单纯地做诸如音乐或设计方面选题那样简便。可见,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创造领悟力、学术想象力、理性解释力、书写表达力及专业教养和水平,是确保其形成“始终有建构”的意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性方式与条件。其实,如果每一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都能够形成一个“学术碰瓷”的观念及使其得以实现的方法技术路线,他们也就能够做出专业、专深、专有的学术成果。所谓“学术碰瓷”,意指研究者专心谋划获得一个专业学术触点或有价值的选题后,想办法尽全力去谋求生成一套自我学术创建成果的学术认识论与研究方法。简言之,研究者找到一个值得研究的选题后,就“不撒手”地去探究,直到产生成果为止。
第五,确立“始终有结论”的价值性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一篇学位论文,在导致其被评价为不好或不合格的诸多原因中,没有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往往是一个关键因素。不仅要有结论,而且其结论还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有创建、有高度、有价值的专业学术成果。“始终有结论”即有“是”,“是”乃实在事项,包括必是、真是和全是。从规格上审视专业研究“结论”,当有以下五个指标:要“有”——自己的东西,要精确——简明准确,有价值——大小明确,有贡献——开创度高低,无问题——被解决或还存留多少。“始终有结论”的核心要求是言而有定,切忌言而无定。因此,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评价原则与标准,不能缺失“结论”这个价值性指标。
于此,我还想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明确研究生学科立场、提质其专业研究与评价的新问题:艺术学理论学科传统和艺术学理论学科行为信仰是什么?其分别能够提供成为学科与专业的内容是什么?提供的是学术与思想、理论与真理、观念与价值,还是别的什么内容?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简明、准确、深刻的回答,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专业研究、学科的学术体系建构、学术评价等将会有更大希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218)子课题阶段性成果。责任编辑:韩泽华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
《艺术学研究》稿约
《艺术学研究》2019年第2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19年第3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19年第4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2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3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4期文章荐读《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5期文章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