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酒在野|秋分,酒有禅味

值得品味的 好酒地理局 2023-06-30

今日秋分。

《春秋繁露》里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时人间一分为二,日光夜色两均长,一切都恰如其分。

“平分秋色”一词,源于宋代李朴《中秋》中“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自此,秋分时节便有了均衡相宜的人间气象,也成为二十四节气中颇具禅意的一个时令。

秋分有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声渐消,不仅是夏日暑气的终结,也成为秋寒的开始。

蛰居的小虫感受到寒意,便藏身于穴中,用细土将洞口封闭起来。秋分后雨水减少,湖泊河流也结束丰水期,路边的沼泽水洼或有干涸。

秋分之后,天地渐渐收敛,却并无悲秋之意。相较于春天满眼青绿,此时秋日有着更为缤纷的色彩,既有叶黄花落,也不乏桂香枫红。

苏东坡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唐代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之句,也是一副秋日胜景。

农历八月,亦有“桂月”的雅称,秋分正值桂香时节,此时苏杭一带也迎来赏桂佳期。

南宋范成大曾撰有《吴门志》,言称“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始有植者。”

从岭南移植而来的桂花,后来成为苏州的市花。秋分时节开者,曰早桂。寒露时节开者,曰晚桂。桂香清远,亦是秋色无边。

谈到吴门秋景,明代董其昌曾泛舟途径吴门、京口一带,后将沿途景色绘为“秋兴八景”。

画作中山峦明秀,草木葱茂,又缀以诗文题跋,诗书画彼此辉映,成为“秋兴”题材的经典名作。

遥想四百年前的这个秋月,一次偶然的兴之所至,成就了书画史上的传奇。

▲《秋兴八景》图册之八  明·董其昌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秋分时节,除了秋兴、秋景,当也少不了秋味、秋酿。

《红楼梦》三十七回中曾有记载:农历八月二十,时值金秋,江南一带五谷丰登,螃蟹正是肥美,湘云踌躇如何做东请客时,宝钗便提议吃蟹。

遂有了第三十八回,湘云与宝钗于藕香榭大设螃蟹宴,邀贾府众人赏花、饮酒、赋诗。

古人常把食蟹、饮酒,作为金秋时节的快意之事,有蟹就需有酒。

李白也曾在吃蟹饮酒时写下: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关于秋天赏味的故事,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被后世称为“张翰思鲈”。

张翰,字季鹰,西晋吴郡人,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其人富有才情,放任不羁,旷达纵酒,时人皆称其为“江东阮籍”。

后来他跟随友人到洛阳为官,一日,眼见秋风起,突然十分想念江南老家的菰菜鲈鱼,便辞官乘舟归乡。

因其行为潇洒不拘,曾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张翰则回答,要我顾及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张翰的这种洒脱态度也影响了后来世世代代的文人,李白就曾写下多首诗作赞美其阔达人生。

苏轼也称其“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

书家欧阳询则将张翰生平轶事记录下来,创作了《张翰思鲈帖》,成为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

▲《张翰帖》唐·欧阳询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翰思鲈,不见得全然是为口舌之欲,但其中的真性情也可见一斑。

无论是董其昌的兴之所至,挥毫落纸,或是张翰见风思鲈,去官回乡,都被后世文人不断惦念、传颂,进而使之成为一种有着特殊深意的文化符号。

究其缘由,人们念念不忘的,或许正是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此间真意,如同那句“不如即时一杯酒”

所谓“真情流露,就有禅味”,如此来看,酒倒是最得其中真谛的。

那么,不妨在这秋日胜景仿效前人,即时一杯酒。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