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远及近 | No. 4 什么是值得学习的?

顾远 群岛大学
2024-08-27
顾远及近 No. 4

什么是值得学习的?

本文是顾远在日敦社幼师学院三周年分享会上的演讲稿,内容略有修改。

by  顾远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基本的读写算术能力,有什么是你们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了,并且直到今天仍然觉得有用的内容?

我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发现唯一有用的是英语,不过我学英语主要不是在课堂上,而是自学。跟着《新概念》自学,跟着电视上的英语教学节目自学。那个时候我英语课是不怎么听课的,觉得内容太简单,进度太慢了。老师也不管我,因为成绩好嘛,甚至老师有时候会拉我去和她一起批改班上的英语试卷。

后来到了高二,分文理科,换了一个英语老师,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教课完全是为了混教龄,上课就是拿着一本教学参考书在黑板上抄例句。最后班上同学不能忍受了,就集体举着标语去市教委游行请愿。

可是他们去请愿居然没有叫上我,可能是平常跟同学交流地不太多,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我英语成绩好,肯定对参加这种对个人来说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不感兴趣。但我其实很感兴趣,去市委大院请愿这个事儿太酷了,他们居然没叫上我。

那天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就特别郁闷,一直在琢磨:怎么他们就不叫上我呢?我和同学的关系也没那么差吧。英语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当时班上一共也没几个学生在——我还在那儿琢磨呢,心思不在,就没说话。结果后来学校里疯传: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只不过他们其他人是去游行找领导请愿,我留在后方用沉默表达抗议。我一直觉得这个经历是我在整个中学阶段英语课上最大的收获。

虽然说学校教的东西对我今天的生活并没有多少用处,但这并不代表我的童年是被荒废的,我还是学了很多对以后的人生很有用的东西,只不过不是在课堂上。

说到这儿,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回顾过往,你认为有哪些对你今天的人生很重要,而当年学校里却没有教的内容?
 
我回想了一下,有三样东西是我在童年里有幸获得,并对以后的人生有深远影响的。

第一个是对阅读的热爱。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可能不会有很多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会自费订阅十几份报刊杂志。童年时我每天最期盼的事情,除了晚上看82版《射雕英雄传》,就是在下班时间家里的门开了,我父亲推着自行车进屋,从龙头上挂着的黑色皮包里抽出一叠报纸杂志,往桌上一扔。我会立刻站起来,冲过去,抓起来就看。

家里还有很多书。那个年代小城市里买书并不容易。渠道很单一,只有新华书店。我父亲会定期去我家附件的那家书店询问最近进了什么新书没有。因为去的多,买的书也多,店员全都认识我和我父亲。经常我们刚进门还没开口问,柜台那边就会告诉我们来了什么新书。而且有时候,钱没带够,我们还可以赊账。

有一次店里进了一套《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只有一套。我父亲要买,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人也要买,碰巧两个人身上带的钱都不够。店员说那这样,你们都回去拿钱,谁先回来谁买走。我父亲赶紧让我跑回家找我妈要钱,结果我跑半道遇到同学了,光顾着聊天,就把这个事儿给忘了。等回到家,我父亲已经黑着脸坐在沙发上等我了,接下来就是一顿暴揍。

后来书店又进了一套这个系列的书,我们家还是买到了。书进家的时候我就赌气:买回来我也绝对不会看的。但是后来我想不能白挨一顿打,我倒要看看这书有什么了不起的。结果看了第一个故事,就没忍住再看一个,再看一个。这就好像替别人买了一根冰棍,想的是我就偷偷舔一口,结果一舔就没完了,最后干脆吃光算了。

其实小时候读书不可能什么都读懂。我记得读到《战国故事》开篇第一章,标题是“三家瓜分晋”,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国叫晋国,它的三个大夫把晋国瓜分了,这标志着整个时代彻底的礼崩乐坏,由此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我当时不认识“瓜分”这个词,把标题读成了“三家瓜,分晋”。我仔仔细细地把这一章读了好几遍,也没找到瓜在哪儿。

虽然不全懂,但是该懂的总会懂的,不懂的也留了一颗种子在心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是那个时代,一个小城少年能够获得的最好的成长机会。而对于一个偏内向,不擅长社交的少年,阅读还有助于摆脱时空的拘束,身居陋室也可以神游八极,也可以从书里结识很多的人,获得心灵的共鸣。

直到今天我也一直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我仍然喜欢读纸质书,喜欢读严肃的长文;我很爱惜书,特别痛恨把书角折起来的行为;我喜欢边看书边在书上写写划划,说不定某一天我也会在一张书页的边缘处写上一句: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很美妙的思考,可惜这里写不下。

关于如何有效阅读我确实有很多思考,时间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叫《知识工作者应该如何阅读》,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读一读。
 
第二样东西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很多时候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很多人说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越来越少。我比较幸运,童年时期好奇心保存地挺好。

我小时候养过十几种动物。养过蚕,这个估计很多人都养过;养过龙虾,是我自己去藕塘里掏的;养过蝌蚪,是我自己去河沟里捞的;养过蜗牛,养过蝼蛄,放在玻璃瓶里,灌上很多土,放上菜叶子,看它们怎么一点点地啃叶子;还养过蜻蜓,拴在蚊帐里,指望它晚上吃蚊子,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它死了。其他还养过田螺、螳螂、泥鳅......,看得出来,那个时候小朋友还是挺野的,自然生态也挺好的,好奇心只要不被破坏,它自然就在那里。

好奇心也能被主动激发。小时候我家客厅里的两面墙上,左边贴着一幅大地图,右边也贴着一幅大地图。左边的是中国地图,右边的是世界地图。我父亲有个爱好,就是经常给我一个地名,让我在地图上去找到。这些地名一般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或者在新闻里听到的。那么大个地图,没有一点线索,根本找不到。所以他有时候也会给我一些线索,比如你在那边红色的区域里找找看,但我还是找不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绝症,叫作“色盲”。

我爱上了看地图,我喜欢在遇到一个新的地名时去地图上找找它的位置。我幻想着有一天能真的去到那些地方。

毫不意外,我也爱上了旅行。我后来真的去了很多地图上那些以前我只知道名字的地方。我特别喜欢查看地图上那些最偏远的地方,于是我去过英国本土的最北端的村庄,也去过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我还想要去更多渺无人烟的荒蛮之地,遥想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探险家的故事。

我热爱历史,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同时打开历史学家谭其骧的名著《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世界历史地图集》。现在有了谷歌地图,查找起来就更方便,也更细致了。在地图上,那些岁月往事会变得更容易理解,也更加鲜活。

那天日敦社的叶子问我“如果不是做现在做的事业,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旅行作家”。我说的旅行作家,写的可不是那些网红小清新的游记攻略,旅行作家写的是《黑羊与灰鹰》《美国深南之旅》《老巴塔哥尼亚快车》《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这样的传世之作。我希望以一个旅行作家的身份,用行走串联起时空,体会历史的在场,记述当下的寻常,并在更长更大的尺度下去理解每一份经历,他们的,和我的。

好奇心的一大特征就是爱问问题,特别是我称之为“CT三问”的问题。CT就是critical thinking。我们都知道批判性思维很重要,可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呢?我的经验是经常问这三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吗?还可以怎么样?这三个问题会让我们始终对现实保持好奇和探究,也会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看中国地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内蒙古和新疆之间夹了一小段甘肃呢?为什么西藏东南地区的地名那么少呢,要知道藏东南可是整个藏区自然气候条件最宜居的地方啊?还有,中国各个省的地域划分依据是什么呢?...... 人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我很庆幸童年时期好奇心保存地挺好,直到今天对各种事情的好奇心也依然不少。有一天在高速上开车,车厢里有一只蚊子,叮的我很烦人。当时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一个急刹车,这个蚊子会不会就一头撞死在挡风玻璃上?如果不会,为什么呢?在怎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用加速度的原理消灭这只蚊子呢?

因为这样的好奇心,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会更有勇气,也更能够享受,跳出舒适区,去做新的尝试,就像今天和大家做的这场分享。熟悉我的朋友们会很快意识到,它的风格和我以前做分享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我很好奇试一试不同的风格会怎么样,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顺便问一句,大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吗?

我觉得是。为什么今天周末大家不在家躺平,而是会来到这里参加一场关于“终身学习”的分享活动呢?因为我们仍然保有好奇心。
 
接下来是最后一样东西:我在童年时期培养了一个深度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一定有兴趣爱好,但很多人低估了它的意义,可能有意无意地觉得那不过就是消遣,是娱乐,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

和很多人一样,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唱歌听音乐我都很喜欢,还学过吉他,学过爵士,学过swing dance,但是都达不到深度。再比如精酿,这个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爱好的深度是足够了,但它是成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在童年时期发展出来的那些深度的兴趣爱好里,其中的一个是:军事。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特别喜欢军事,我受他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因为我喜欢历史,历史上关于军事的内容太多了。一般人可能会以为军事就是打打杀杀的东西,挺血腥暴力的。我喜欢军事是各个维度的。

少年时期,我喜欢的是武器装备。那个时候,自己攒钱在我们家附近的那家新华书店订阅了《世界军事》《兵器知识》《航空知识》《舰船知识》等杂志,特别热衷于记忆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那时候还喜欢战争故事,喜欢里面的智慧和勇气,还喜欢各种战斗的大场面,特别是古罗马兵团的作战,还有二战时期的苏德东线战场。后来渐渐的,就开始关注到一场战役是怎么规划的,战略是如何制定的。

再后来,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多了,于是开始从更多维度进入军事主题。比如技术的进步对于战争的影响、后勤保障是如何变化的、纳粹德国国防军的训练方式和晋升机制、民主制度下文官与军队的关系.....,更不要说在战场的极端情况下各种人性的展现:爱恨情仇、勇气与领导力、友谊与背叛,太多维度可以探究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社会到人文到科技,全都能找到结合的点,好玩的不得了。

有一个人叫约翰﹒基根,是军事史研究的大家。他的成名作叫《战争的面目》,研究了三场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战役,里面有很多微观的探究特别有意思,比如冷兵器时代,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大战之前如果突然想“方便”一下怎么办?他写的《战争史》也是名著,从几个角度对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做了非常宏观的抽象,有很多有意思的洞见,能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战争绝对不只是打打杀杀。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跟“终身学习”这个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当然不需要每个人都热爱军事,我在童年里培养的深度的兴趣爱好也不只是军事,我只是举一个例子。事实上,任何特定的兴趣爱好都不可能是所有人都必须有的。真正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发现和培养一个深度的兴趣爱好——不管它是什么,对自己的一生都会带来深远的意义。

今天,做创新教育的人都知道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都知道主题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而一个人如果有了某个深度的兴趣爱好,那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可以持续终身的研究领域,里面可以发掘出无穷多的探究主题。我们永远可以找到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这个领域。反过来,我们也永远可以从这个兴趣爱好出发,去发现更广阔的的世界,去重新审视和理解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事物。这个过程既有料,又有趣。

拿精酿啤酒来说,上个月我在敦壩做了一场“教育精酿夜”的分享,把精酿啤酒和创新教育做了对比,探讨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在精神层面的内在相通之处。除此之外,在我发起和参与过的其他“教育精酿夜”的活动里,我们还以精酿为切角谈过税收对饮用习惯的影响、谈过英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谈过市场机制的失灵......每一次活动都会增广见闻,每一个主题都妙趣横生。

所以我强烈建议各位,培养一个深度的兴趣爱好,这会让你受益终身。
 
以上这些就是回顾过往,我认为对我今天的人生很重要,而当年学校里却没有教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同样认为对我今天的人生很重要,学校没有教,而我当时也没能掌握或者掌握的不好的东西。比如我希望那时候我可以有更好的社交能力,这样他们去游行请愿的时候就能叫上我了;比如我希望能够在童年时培养出一些需要更多动手能力的兴趣爱好;比如我希望能够早一点学会在“接纳当下的自己”和“不断追求上进”之间找到平衡;比如我希望在更早的时候更多地去做一些更疯狂的事情......

分享至此,我突然发现我给自己今天的分享定的主题并不是最合适的。“什么是值得学习的”,这个主题太大了,我的分享没有那么宏大叙事,高屋建瓴。我只是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悟,也许更合适的标题应该叫“那些我希望在18岁之前就知道该做的事”。

这些事情有的我当时已经做了,有的当时我没有机会去做,或者不知道要去做。好在对于一个终身学习者来说,任何时候知道要去做什么并且真的去做,都不晚。

那么,各位,那些你希望在18岁之前就知道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你已经去做了吗?



“顾远及近”系列:
No. 1 关于”教育内卷“的散步漫谈
No. 2 这个时代还需要人文教育吗?
No. 3 在路上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