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远及近 | No. 25 怎么说话不吵架?——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之一

顾远 群岛大学
2024-08-27

顾远及近 No. 25

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之一

by 顾远

群岛的社群里有各种各样的日常对话,有关于教育实践的,也有关于个人成长的,还有不少是围绕公共性事件的。群大校友们在这些探讨中加深了相互的了解,丰富了彼此的认知。

这个过程往往会应用到“批判性思维”,而很多的场景相当典型而普遍,很值得被记录下来仔细体会。

这不,就在前几天,群里的一位伙伴(YM)分享了和自己男友(BF)的一段对话以及自己的困惑,希望听听群里其他伙伴的想法。在征得当事人同意之后,我把社群里讨论的内容整理出来,分享在这里。

YM最近在读一本书,她把自己很有感触的两段文字截图发给了BF。

由此引发了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争执)。

在BF看来,仅从分享的文字来看,这本书很教条,论证不严谨,前提不成立,结论没有考虑到方方面面——

BF认为文明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抛开生存不谈而谈精神是不明智的。这样的文字会给很多人带来误导。比如这样的话说给一个农民工听合适吗,如果ta还有孩子要养;说给一个刚成年的女孩听合适吗,如果她真的信了,就去追随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喜欢做烘焙,而没有去上大学,学了一阵子以后发现并不是真的喜欢,那时她可能已经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

YM学习过批判性思维,她从论证严谨性的角度承认作者没有提到各种可能性,那么他的结论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同时,她也认为没有作者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不可能覆盖到生活中的所有情况。

如果有人因为听了一句话就被误导,那也不该是作者的责任。听者很可能本来就是那么想的,只不过是从作者的观点那里获得了确认,因而有了更多勇气去做。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是听者自己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导致的结果,和作者无关。

现在让我们暂停30秒。

你觉得YM和BF的分歧是什么?

你觉得他们探讨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你的观点又是什么呢?

好了,我们继续。

YM在群里转发了和BF的对话之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1.在表达当中,“选择性省略”(隐性前提)是常态,尤其是比较口语化的内容。2.而隐性前提是什么,很多时候得依靠读者自己的判断和经历,确实会存在“误解”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怎么能在内容简略的同时,又降低“误解”的概率呢?且“不被误解”,是否是表达者需要做到的,表达者是否需要承担“被误解”带来的责任?还是完全交由读者自身(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过来,当我作为一个信息的接收者,面对“我觉得不够全面的表达”时,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呢?



从YM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在这个场景中界定出的问题是关于“观点严谨表达的合理程度是什么”以及“表达者的合理责任是什么”
群大校友X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感觉YM提的这个问题(我理解是作者的写作责任)有点抽象。同时,这个感觉是一个个人审美的问题,更多是交流彼此的看法,很难通过论证来证明哪个是更好的观点。其实我看到你们的对话想到的是,哪些属于作者所说的“问问自己是否安心”就能决策的事项?哪些属于“需要财务分析和盈余计算”的事项?也许YM和BF评价这个观点的时候,代入的是不同的事件。因此你们的评价可能不一样,而这些如果具象的去讨论,再问问“为什么?”感觉又会延伸出很多对话空间。另外,在这段文字里,我只看到作者的主张而没有举例,所以不知道他认为的“可以用安心即可”来决策的是什么。即使作者有,其实读者应该也会用自己的评价体系代入评判一下吧~~所以我倒觉得这不一定是误解,毕竟就算作者用非常严谨的语言,也未必能100%精准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读者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作者给出的观点是否可信突然想到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大家在决定成为一个教育创变者的时候,是用哪种判断模式呢?是【我觉得做这个会让我安心】,还是经过了详细的分析、评估、测算?”



不难看出,X的回应侧重在读者的理解上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个观点,读者往往会代入自己默认的情境去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分歧,这种情况和作者的表达无关。面对这类分歧,不妨试试主动把各自默认的情境说出来,于是对话的空间也就被打开了。
另一位群大校友SY则从写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YM提出的问题很棒呀!这也是我写作时经常遇到的困扰。如何平衡观点和推论之间的素材比例平衡?如何在提出观点的同时避免把复杂情况简单化,而造成对真实困难的忽略。现在我对这个困扰的处理是探索自己的写作立场—我想代表谁?我想影响谁?这影响着写作者观点的负责范围。



可以看出,SY回应的是写作者如何做到观点表达更严谨用胡适的名言来说就是:“有一分的证据,说一分的话。”
或者,用我在“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上提到过的一个简单方法:表达一个观点,要搭配一个例子。如此便可以让别人具象地感知到你的观点究竟指的是什么,也会让默认的情境、前提假设等呈现出来,便于双方的理解,也便于展开对话。
群岛伙伴ZX则从对“负责”的理解回应了YM的问题:


负担责任的另一端是行使权利或义务吧,不能平白无故地就要求负担责任。作者对读者有权利或者义务吗?没有权利或义务吗?有哪些吗?没有哪些吗?对哪些读者有,对哪些读者没有?… 

另外,作者和读者所理解的责任是一回事吗?作者只有一个,读者却有各种各样。





如果说前面SY谈及的是作者该对读者的准确理解承担多大责任的话,ZX则追问的是作者该不该,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对读者的准确理解承担责任。

我也对这个场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我没有从YM界定的问题来讨论,而是重新界定了问题,并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原书不知道上下文,仅从截图内容来看,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正常,就是人们日常说话的寻常方式:

1)人们在日常表达中为了强调某件事情/某个观点/某种现象,特别是为了对某个重要而又经常被忽视的现象做矫枉过正地陈述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全称判断”的表达方式,而很少会主动加上限定词(比如“往往、有时、经常、在…的情况下)。

文中,那位作者是在回应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学历,堆砌知识,好像只有越多的知识才能越理智的决策,而忽略了追问本心。

作者显然不会认为人生所有的决策都只需要凭直觉的判断就可以。试问,又有多少读者会觉得作者真的主张个人理财这样的决策只要摸摸心口就可以做出,而不需要用到财务分析?所以作者的表达并没有什么问题,是为了矫枉过正,而并没有以偏概全。

不妨体会一下:你跟一个朋友倾诉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朋友回应你说“唉,现在世道就是这么坏”。你会觉得ta真的是在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吗?

2)日常表达中,人们经常会使用某个具象的东西来指代一类抽象的东西,此时不应该从“所指”的角度来理解那个具象的东西,而应该从“能指”的角度去理解它指代的是什么。

文中,作者提到的是“财务分析和远期盈余预测”这样具象的内容,而用它们所指示的则是“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决策都只用学科知识做工具性的分析”这一类事情。

不妨体会一下:你对你的朋友说“找对象这个事情得先倾听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去问ChatGPT”。此时,你显然是在用“问ChatGPT”这个具象的动作指代“遇到问题只一味地求助于外在工具”这一类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回应你说:“我没有问ChatGPT啊,我是去查的维基百科,我想看看爱情的定义是什么。”此时,你会作何感想?

上面两种表达方式,对表达者来说都是很正常的;而对理解者来说,只要基于常识,通常也不至于会有什么误解(否则这样的表达方式也不可能是日常的),特别是在两个人相互还很熟悉的情况下。

在YM分享的那段“对话”中,BF看上去并不是在基于常识去理解文中那段普通的表达,而陷入了(本不该有的)误解,并显得有些钻牛角尖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解(误解),不是因为BF不具备常识性理解的能力,而更有可能是因为不认同观点。

当一个人不认同一个观点,特别是非常抵触某一个观点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放大镜去看待原本可能是合理的表达方式,会用更严苛的标准去挑剔对方的思考和表达,也更容易在判断观点严谨性时出现“双标”——也就是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更宽容,对不认可的就更苛刻。





想必你已经意识到了,我的回应首先指出了原文并不涉及到“严谨性表达”的问题,或者至少,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也是我更想要指出的是,之所以它在YM和BF的对话中被放大成了一个有很大分歧的问题,根源在于当事一方有着(未被觉察或者面对)的深层次情绪和需求。
很有可能,BF当下的生活正处在与财务有关的某种困境中,所以当有人说财务分析不重要的时候会更加敏感,甚至应激。也有可能BF担心YM会盲目地听从了书里的建议,一味地追随内心,结果做出了不理智的、以后会追悔莫及的人生决定。
这都会让BF对书中那些本来是正常的表达提出更严谨也更苛刻的要求。甚至不排除,BF很期待有人能够支持到自己解决当下生活中的某些挑战,但是YM看的书里没能满足这种期待,反而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于是情绪上会更敏感,表达时会更尖锐……
所以,批判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思维。不是不讲逻辑,而是不能只有逻辑。很多时候,观点并不是仅靠逻辑就能分出个是非对错的。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上会反复提及:“我们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成为杠精,不是为了去赢得每一次和别人的争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并拓展出更大的对话空间。”

最后,说两个彩蛋。

彩蛋一:

彩蛋二:
还记得X提出的那个问题吗?“大家在决定成为一个教育创变者的时候,是用哪种判断模式呢?是‘我觉得做这个会让我安心’,还是经过了详细地分析、评估、测算?”

几位群岛伙伴的回答都是前者,都是因为觉得是对的事情所以去做。下面这位伙伴的回应就很有代表性:

“我首先是因为觉得喜欢才去做的教育。哪怕经过思考发现做这件事情很有挑战,我依然觉得心安。做了很难,但不做更难。同时,那些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我也会在实践里慢慢地更加详细地去分析、评估、测算……”

亲爱的教育创变者,你的回答又是什么呢?欢迎分享在留言里。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我再来分享群岛社群里的另一场对话,同样与批判性思维有关,同样会触发深刻的自我觉察,同时也会更具有公共性。

明天见~


更多「顾远及近」系列:
No. 4 什么是值得学习的?
No. 13 那个十岁的男孩想要踩死一只蝴蝶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