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里,顾远写到,“写作是最小单元的反抗,好奇心是不服从最纯粹的形式,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让自己免于‘被改变’并保持行动能力最有效的工具。”
但要用好批判性思维,却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刻意的思辨练习,还非常需要勇气。
为什么这么说?
在第39期「群岛教育谈」里,三位批判性思维课的老师,顾远、木木和熊分别从青少年和成人学习者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欢迎收听音频对谈,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稿,便于阅读。
Enjoy~
顾远:今天请到的两位伙伴,都是群大校友,同时我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点——教过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为什么批判性思维需要勇气”。请两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木木:大家好,我是木木,是「C计划」的思辨教育老师,我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终身学习者。
张俊凯:大家好,我是熊,是厦门「火光青少年社区」的创始人。我从大学就开始参加辩论,一直以为辩手是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而当我真正从事批判性思维相关的教育以后,才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许多公共对话中,或者跟不同人讨论不同话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理解怎么去对话,怎么在真实的场域之间进行批判性思考。
张俊凯:如果问这个问题的是父母,我会说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观念是非常多的,很多时候这些信息都是未经分辨的,而它们都在影响我们的情感、态度乃至判断,所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很重要。从个人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是自洽的,那就需要想一想,自己的很多观念和看法是怎么来的,这样才能知行合一。哪怕有些人没有专门学习过批判性思维,而习惯于自省,我觉得这也是在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木木:如果要用一些常见的表述来描述的话,批判性思维会涉及到很多思辨、论证以及逻辑分析等等,在中文的语境下,“批判性”又似乎与攻击性对等。但有一个哲学家讲过,批判性思维不是攥紧的石头,而是摊开的手掌,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邀请,邀请对方一起讨论,共同打开一道门或一扇窗。顾远: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特别多,但每次我在课堂上都会让大家忘记所有的定义,只需要记住三个关键词:信息、信息的处理以及基于这种处理指导自身的信念和行动。在刚刚的对话里,我们三个人都认同的是,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而是邀请对方进行对话以及如何打开对话的契机,不只是看到观点本身,而是看到观点形成的过程。张俊凯:这个观点有一点反直觉,同时也是对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很重要的补充。不管我们是否学过批判性思维,大部分人都同意批判性思维需要良好的大脑或者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但“需要勇气”是我这些年在教育领域里学习和意识到的。就像刚刚木木说的,很多时候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构建对话 —— 这也是为什么辩论有一定锻炼思考的作用,但并没有提供一个特别好的对话的范式,特别是当我们的目的是论证的自己观点时,在倾听和开放的维度上就会欠缺很多,而这两者恰恰是需要很多勇气的。尤其在聊到一些讳莫如深的公共话题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顾远:凡事都有正反两面,都有好有坏,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和稀泥的辩证法,这不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用这种方式也消解掉了批判性以及真正对话的契机,这不是有勇气的表现。有勇气的表现应该是能够直面那些有争议的话题。木木:我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并不吃惊,我和熊都是顾老师思辨课上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已经讨论过这个话题了,所以我并不意外。我一直认为批判性思维不仅仅需要睿智的头脑,更要有健全的人格。顾远:是的,这句话也是我的课程中必讲的一句话,而且贯穿始终。很多人都狭隘地误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套经过训练以后就可以获得的技能,其实有过相关教学应用经验后会发现,很多人学过批判性思维,但在面对真实生活情景的时候,仍然不会去用,或者说想不到去用,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感到不适。这已经跟头脑没有关系了,而是跟精神、气质等方面有关,所以,要想学好和应用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睿智的头脑,更要有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中很大部分就体现在勇气。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真相的勇气。学习批判性思维之后,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就不一样了,很多事情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以前熟视无睹的东西也不再将其视作理所当然,而是有所反思了。更需要勇气的是我们对曾经笃信不疑的观念产生了动摇和怀疑,曾经习以为常的词语,原来未经审视就被植入到了我们的头脑之中,要面对这些是需要勇气的。在我的批判性思维课中也经常有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那么深入地思考过。好的教育是需要让人坐立不安的,这种坐立不安是自己开始意识到成长的契机,打破并重塑一些东西。木木:是的,这是一个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是痛苦的,对于个人而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或者学习批判性思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打破并走出过去的舒适圈,去认识新的东西,这加大了我们大脑的认知负荷。另一点是在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如果我们愿意打开自己,就会发现过去笃信的东西可能并不一定是对的,这会改变我们的认知,甚至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这时可能会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这样的历程是需要勇气去面对的。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对身边的人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这可能会“威胁”到二者之间的关系,被误认为是“杠精”。现有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常常将不同的意见视作是一种否定,认为是故意在挑毛病,所以在运用批判性思维,尤其是面对周围的亲人或朋友时,这也是需要勇气的,当然也需要智慧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风险。顾远:我想到一位群岛大学的伙伴在课堂上分享的一个例子。有一次她在跟自己的母亲打视频电话时,让女儿过来跟外婆打个招呼,但是小朋友死活都不肯,扭头就跑了。当时她非常生气,觉得孩子一点都没礼貌,也不尊重长辈。挂了视频后,她打算教训一下女儿,结果小朋友说:“这是你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这位伙伴突然意识到,对啊,为什么一定要求女儿和自己的妈妈关系亲近呢。从孩子出生后,因为分居两地,她们之间本来就没有太多交集,加上孩子并没有所谓“亲戚”的这些社会性概念,这些都是需要后天习得的,孩子只有最本真的反应。这个时候关键是父母,是成年人,我们是要借此来规训孩子,用社会习俗来强制要求ta,还是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反思——有亲戚关系或者血缘关系就一定会天然地关系好吗?如果希望孩子跟祖辈亲近,应该做什么呢?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好的回应了刚才木木所分享的,即需要很强的批判性思维,也需要当事人具备勇气去面对自我反思、社会习俗以及和亲戚之间的关系。张俊凯:我想到的是如何去促成对话。比如有时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太认可的教育观念,甚至是儿童观也不太一样。很多时候我都有一种想直接反驳的冲动,但其实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他们表达的意思和内心的想法很可能有着像冰山一样的距离。我觉得困难的不是具备多少勇气去论证对方的错误,而是需要暂缓自身的判断,并询问对方产生此种看法的原因,确认对方到底看重的是什么,以及除了现有方法,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从对立式的争论变成了更加开放的探讨,这对于我来说是更加需要勇气的。顾远:克制当下的情绪,与对方共情,去耐心地倾听,这是需要勇气也是需要智慧的。木木:刚才的分享让我想到,当别人对你攥紧、乃至挥舞拳头的时候,你仍然能够伸出邀请的手掌,这就是“勇气”。顾远:我还有其它的角度去探讨勇气,一个角度是“知无知”的勇气,能够承认自己的无知以及自己的局限性。有次在课堂上,我以绘本为例讲述日常生活中性别意识的缺乏是非常普遍的。这本绘本非常出名,但绘本里塑造的就是“父亲在外打拼,顶天立地,撑起家中一片天,母亲则是面目模糊、在家照顾孩子、甚至常常束缚孩子自由探索”的形象,这是特别典型的性别刻板映像。当时学员们的第一感受是很震撼,第二个则是沮丧——为什么自己之前没有发现这本绘本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位开绘本馆的学员主动分享说,自己以前也读过这本绘本,还给别人推荐过,却从来没意识到过这么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本绘本都得奖了,而且这么有名,于是自己就放弃了对它的思考,觉得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其实我们完全不必为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而沮丧,我反而很开心能够在他们身上看到“知无知”的勇气,承认自己认知上存在着局限。这种承认的本身是特别需要勇气的,也只有透过它,才能让我们学好用好批判性思维。张俊凯:顾老师的“知无知”让我联想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现在公众号和很多视频下面都会有各种评论,有个常见的评论是这么说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以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怎么可能讨论出真相呢,还是将这些事情交给更加专业的人去判断,平民老百姓还是不要对这些事情妄加评论。”但我发现一个很鲜明的对比。22年俄乌战争开始的时候,有孩子提出想要讨论这个话题。我当时觉得这太难了——那个时候舆论报道比较混杂,想要了解更多来自一线的、更加真实的信息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再加上要和平均年龄只有初一的孩子聊这种涉及战争、政治、经济的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的。后来我们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因为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想要讨论的。我们给了孩子们一周的时间去整理和准备他们对于这个话题所了解到的信息,以及对这个话题有哪些想要知道、想要了解的,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来的。结果一周后,有个孩子带了整整三页纸过来,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那节课的讨论给我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地方。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在青少年身上看到的一个最明显的差别是,他们并不在意自身对这个事件是否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或者对这个观念的思考是否足够成熟,更多的是自己想不想去聊,想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因为所知甚少而不去讨论,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的了解有限,所以更需要讨论、思考、对话以及有意识地练习,去形成对这件事情的初步判断。而且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认知是可以不断在交流中修正的,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视角和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也是“知无知”的过程。顾远:这个例子和我有一次在课堂上遇到的例子正好相反。有个大学生有次一直坐在课堂后面,是很丧的感觉。课间的时候他主动过来和我说,现在任何人问他任何事情,他都会说自己“没有想法”,因为自己并不在现场,所了解到的信息也不是一手的,所以干脆就说“没有想法”。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但他和刚才所提到的那些青春期的孩子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 不是说“知道得不够全面”就不能运用自己的智识,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没有亲眼看到也不意味着就不能去了解,以“自己不在现场”就不运用自己的头脑,这其实是一种偷懒和缺乏勇气的表现,而了解的过程恰恰是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木木:接着熊的例子说,这个周末我正好也要跟孩子们讨论关于“越战”的话题。我自身在相关历史知识的储备上是比较欠缺的,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会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储备足够多的知识,能够让我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分享。除了认真地做准备之外,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心理,说服自己更坦然地去面对,如果课堂上真的触碰到自身的知识盲区,那么坦然地向孩子们求教就好了,孩子们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老师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本身也是一种勇气的示范,作为教育者我认为这点也很重要。顾远:对,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对任何领域完全地精通,重要的是当我们想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不是当下是否具备了全部,而是为了形成某种信念而做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刚才提到了面对真相的勇气;面对那些有争议性,敏感性地公共话题时直面它的勇气;运用批判性思维时,与周边亲密关系产生冲突的勇气;面对自己“知吾知”的勇气。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张俊凯:在对话中保持开放的勇气,不仅是在面对他人的时候,还在面对自己的时候。辩论的时候,拿到的辩题不一定是自己真实的看法,看似将辩题讲得头头是道已经很困难的,但我觉得更难的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能够面对自己的内心,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确定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选择是怎么样的。顾远:辩论的设置往往会使得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而强化某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选择性地忽略掉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同时,习惯性地去关注对方辩论的漏洞以及不好的地方,忽略掉对方的闪光点。抛开辩论,在日常当中去对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去发现对方讲到的某些角度,某些信息是原来自己不知道,是能够给到自己启发的,相对认可的。相对的,在对话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观点存在不严密的地方,愿不愿意去承认它,主动将其提出来。这是一种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美德,所关注的并不是自身的输赢,而是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个话题本身。木木:当我们和别人的观点不一样,有分歧的时候,从对方的观点里吸收到有用的信息并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是十分需要勇气的。前几年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市民在面对防疫人员要将他们家强制隔离的时候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如何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件、法规法条等,最后这个市民也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益,没有被非法封控。转发这篇文章后,我的有些朋友就炸锅了,一位朋友直接在下边回复到:“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防疫人员的感受……。”我和这位朋友在分别表达我们对这篇文章看法的时候,就造成了刚才所说的一个风险,就是对人际关系的威胁,这位朋友在朋友圈将我拉黑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和这位朋友因为其他事情又产生了对话,彼此的尴尬减缓了一些。在这件事情里,对我而言的收获是,这位朋友在表达他对那篇文章的不满时,我意识到我想分享的是那位市民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而忽略了不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在分享时能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更加顾及到别人的感受,那我的那位朋友在看到文章的时候或许又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顾远:其实任何的表达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所以没必要将其列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刚才木木的分享也引出了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勇气——坚持异议的勇气。这看起来和刚刚所说的“保持开放和对话”似乎是矛盾的,但关键的差别是对话是由双方共同促成的,如果对方是拒绝对话的状态,仅仅是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关系和谐而弱化自己的表达,这是大可不必的。坚持异议就是对于某个观点,是自己认真思考过并认为正确的,那么不管面对多少人不一样的想法,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张俊凯:我经常在青少年的身上去感受到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勇气,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有次孩子们提出讨论一个话题——老师拖堂上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刚开始我认为肯定所有人都是会认可是弊大于利,但让我意外的是,他们会区分特别多细致的情况,比如到底是因为一个知识点没讲完,还是要整顿纪律,还是临时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最后在复盘的时候,孩子们对拖堂的理由能否接受做了一个区分,其中有一个被分到不能接受的理由是“利用下课时间发脾气”,但有个小孩不认可这种划分,他说“如果老师用歇斯底里甚至打人的方式去发脾气,这当然不合理,但如果老师因为上课积累了一些情绪,老师也是人,需要表达,这也不是特别过分。”这让我很震惊,但更让我震惊的是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如果老师有情绪了该怎么办。这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当有一个人能真实地抛出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辩护、坚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是为这个对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顾远:熊刚才分享的例子很好的将坚持异议的勇气和保持对话的勇气结合在了一起,这两者并不矛盾。恰恰是在真诚的对话氛围里,一个孩子用坚持异议的勇气,为整个对话注入了新的内容。张俊凯:特别是在这么一个对话场域里,没有一个孩子会说“怎么能这么说,真是老师的走狗”之类的话,所有的孩子都会让提出异议的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孩子天生就有对某种话题从不同视角,或者更深的角度去探讨的开放度,反倒是成年人总是因为对话的安全感和自身的面子而很难进入到这种开放、流动的对话中去。木木:我想对刚才我自己的说法进行一个澄清。我从刚才所提到的防疫文章的例子中学到的不是让我说话更加圆融,考虑所有人的感受,甚至为了别人的感受不发表乃至改变我的观点。我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沟通过程,让我看到在和不同人沟通的时候,会考虑到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那么为了达到沟通的效果所采用的方式怎样才能更加有效,这是我从中学到的一点。小时候老师给我布置过一次命题作文——论艰苦朴素精神不能丢。那天晚上我写了两篇作文,第二篇的题目是“论艰苦朴素精神可以丢”,这篇作文也得到了老师很认真的批改。当在做一件既表达自己,同时又以一种比较合理、得体的方式去表达的时候,也要信任对方也能够开放地看待。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当我们有勇气去做,也可能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可怕。顾远: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打消掉成年人的一些顾虑。有些成年人非常清楚地知道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但对教导他人批判性思维有些顾虑,比如很多老师担心孩子们学了以后就不怎么听话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勇气的表现。有些家长也担心孩子学了批判性思维以后太独立,甚至担心以后孩子融入社会的问题。希望今天的对话能够消除到这些成年人的一些顾虑,能够意识到这之间不是有很大矛盾的,是有很大的共融性的。PART 3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们在运用批判性思维时的勇气,两位有什么建议吗?
张俊凯:批判性思维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对人的信任。就像刚才顾老师说到,很多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一旦有了一个不合理的想法后,他们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杠精”。但其实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会有一定的对话意愿,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只要对话环境是开放的,是安全的,他们都会很愿意展开更丰富的思考。比如在我们的课堂上会讨论“面对不喜欢的内容,还要不要学”,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们肯定会说“这种东西没意义当然不要学啦”,然后回家就各种抬杠。但实际上真正展开讨论的时候,他们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去谈什么样的内容是真的没有意义,为什么没有意义,以及即使没有意义还必须学的时候,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所以我特别想补充的是,和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对话,或者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时候,首先要回到对人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在对话中形成更加清晰完善的观点,而不是说只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不用做太多的预设。包括像木木提到的,也相信自己即使在某方面不是专家,也依然在对话中能够将双方带到更远的地方。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去发现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或者感受很复杂的话题,比如明明觉得没意义,但又不得不学,这种冲突感会让很多孩子很困惑,所有这一类的话题我觉得都是可以去跟孩子探讨的话题,在不经意的对话练习中其实就是在锻炼批判性思维。顾远:其实很多成年人不敢发起这种对话,而是选择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的没有信心的表现,因为他们也没有相关对话的经验。这就回到之前提到过的“知无知”的勇气,成年人愿不愿意承认我当下没有经验,愿不愿意打开自己来练习对话,无非就是需要更多的练习,但如果此时选择掩饰,那就永远不可能学会。木木:我很赞成刚才熊提到的两点。一个是在底层,对自己,对孩子的信任,第二个就是可以利用生活中各种与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与孩子展开讨论。我也和大家分享下在思辨课上老师们会做的几个动作——第一个是“允许”,课堂上我们常会和孩子们进行讨论,给他们一些不同选项,同时给他们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允许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进行自我的表达;第二个是“引导”,当孩子给出不同意见的时候,还要引导他们给出自己的结论以及支撑结论的理由,这样他们在习得勇气的同时还能够在思维的层面有所提高,之后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能够更加自信;第三个是“鼓励”,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鼓励是最重要的技能,在课堂上要努力观察并且识别出孩子的闪光点,例如观点是否新颖,是否寻找到合适的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否有勇气表达出不一样的声音,等等。顾远:刚才两位提到的都是作为教育者该怎么去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对于教育者本身,其实也需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勇气。我的做法是,第一,以身作则,展示勇气本身;第二,在社群里营造安全自在的氛围,允许鼓励大家探讨那些所谓争议性的、公共性的敏感话题。通常的社群里是不会去探讨公共性话题的,因为很容易引起争论,但在群岛的社群里,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正体现了我们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是如何践行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探讨里,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真实地感受到观点本身先搁置到一边的,更重要的是探讨观点是怎么形成的,并且在过程中展开对话。这些都是在真实的实践中才能发生的。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做这样的公共性对话,在这个过程里有没有发现自己局限性的勇气,以及,做出改变的勇气 ——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不足,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时候,愿不愿意去做出改变,这其实也是很需要勇气的。尤其在面对颠覆认知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一种是捍卫自己的观点,我们会如何选择?PART 4
围绕今天的主题,两位想给我们的听众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木木:我想给父母们一个建议。父母可以放轻松一些,培养批判性思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重要的是“听”——当孩子们在表达的时候,只要耐心的将孩子的话听完,如果能加上一些询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这就足够了。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已经很有帮助了。
另一个小建议是给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们:当我们听到一个说法,看到一篇文章发现哪里好像有点不对劲的时候,请不要放过这个“不对劲”,而是重新去审视它,分析它,这就是一种勇气,你就已经开始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了。张俊凯:我觉得蛮重要的一点是要相信身边那个能和你进行良好对话的人,试着去发起一场对话。下次你们见面的时候,可以试试交流一下自己最近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很多时候在体会过一个好的对话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才会更相信,也更敢于去发起对话。如果身边确实没有这样的人,那么跟自己对话一下吧。像顾老师的专栏“顾远及近”,经常会将对同一件事情正面反面的看法都梳理一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有的时候对某些事情的感受很复杂,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找一个人或者与自己对话一下。对于孩子,只要能够和他们聊一些话题,多听一听他在说些什么,如果觉得时机合适,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他们探讨一下,哪怕是一些短暂的时光也可能成为练习批判性思考的环节。顾远:平常我面对的都是成年人,我也有一些建议想要给到他们。勇气经常是和自信挂钩的,但人们对“自信”有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当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是绝对正确、完全无误的时候才“有自信”。但这是一种迷思,我想打破这个迷思——真正的自信其实是,我说出来和所做的是当下我经过审慎思考以后的决定,并且当我发现原来的思考里有瑕疵,或者有新的信息补充进来的时候,我有勇气去修正它,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如果总是追求我们所说出来的事和所说的话事百分之百正确以后才敢去做去说的话,可能永远都获得不了那种自信,因为我们会不断地去等待,去停留,等到最终的那个答案出来,但自信不是这样获得的。当下这个阶段里已经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很好的状态时,就去表达,去说,去做,在碰撞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时,再去修正自己原来的想法,这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这个状态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希望大家可以放弃那种一步到位的、绝对正确的真理观的想象,我们可以活得更加轻松,更加自信以及更有勇气。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和练习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顾远的「批判性思维课」(第八期)正在报名中——这一期将从9月5日到10月10日,共五周时间,每周一次线上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既有导师讲解的部分,也有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践、小组研讨分享等),还会有各种课后练习与群内的讨论。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