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幕

秘书处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022-04-24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8-10日

中国・杭州

      2019年11月9日,“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共同主办,同时得到欧洲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近700位专家学者莅临参加,旨在探索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的纵深发展与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新方向。

— 开幕式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秘书长杨革新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致开幕词,她首先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占有的重要地位,高度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意义,并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秘书长、宁波大学教授王松林宣读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教授Claude Rawson的贺信。在贺信中,Claude Rawson指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问题所在,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给文学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他表示,西方文学批评热衷于用理论话语取代文学文本而忽略对文本本身的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这一趋势的逆转。

      维也纳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Vladimir Biti代表欧洲科学院向大会送上诚挚祝福。他表示,欧洲科学院愿意支持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的发展,希望通过此类跨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更多有关文学与伦理问题的探讨。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程工肯定了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学院办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希望借此进一步推进与欧洲科学院的学术合作关系,为学科长足发展提供驱动力。

      浙江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聂珍钊致辞。他认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里,文章既要载道、也要明道,但无论载道还是明道,都说明文章的价值在于表达伦理、阐述道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相聚于杭州,其共同目的是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通过文学达到“学以成人”的方法。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学者们得到的是道德的升华,修养的提高,友谊的加强,精神的愉悦。

— 主旨发言—

      首场大会主旨发言由浙江大学英文系教授高奋、沈弘主持,韩国东国大学教授Youngmin Kim、伦敦大学教授Robert Eaglestone担任评议。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Marjorie Perloff的发言题目是“The Legal, the Ethical, and the Aesthetic: The Case of Gustav Klimt’s Woman in Gold”。在发言中,她首先通过界定“归还”,指出法律是既不等同于伦理又不等同于美学的概念,继而通过分析维也纳画家Gustav Klimt的代表作Woman in Gold探讨绘画的美学价值与促使它更加出名的电影美学价值的伦理关联。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尚必武的发言题目“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Brain Text and Ian McEwan’s Machines Like Me”。他认为,麦克尤恩以人工智能为噱头,极尽人物叙述之能事,生动刻绘了机器人介入人类生活所引发的冲突与矛盾,适逢其时地提出了“机器人的本质什么?”“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超越或替代人脑?”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进一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亚当为代表的机器人与以查理和米兰达为代表的人类之间的矛盾隐喻了科学选择和伦理选择的冲突,而亚当的毁灭则揭示了机器人之于人类道德生活介入的失败。

      欧洲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Vladimir Biti的发言题目是“Positional Outsiders and the Ethics of Narrative: The Case of Franz Kafka”。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重组导致一些无辜的人丧失基本公民权利,沦落为“局外人”,而这一现象成为一些后帝国时代作家的创作来源。他进一步认为,卡夫卡通过揭露“劣等人”的弱点,将“最后的审判”当作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一叙事伦理是受政治干扰的结果。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华威大学教授Séan Hand的发言题目是“Levinas in the Anthropocene”。他聚焦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研究中出现的伦理政治转向与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伦理思想的关系,认为尽管之前对列维纳斯的伦理思想有褒有贬,但列维纳斯身后出版的著作揭示了他本人对文学中的伦理问题的关注。如今学界提倡从文学等层面来关注人类世和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影响,导致学界转向对列维纳斯伦理思想的热烈讨论和对建构列维纳斯文学观和人类世批评的可能性的探讨。

      首场大会主旨发言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接下来,是48场分组讨论。

文 | 陈敏、吕洪波、张驰、管海佳、孔媛

责任编辑 | 任洁、汤轶丽

审校 | 杨革新


—END—


往 期 回 顾

组委会欢迎词 ||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长致辞 ||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更新版)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脑文本:聂珍钊与王永的学术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