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检苗生明:正当防卫要考虑民众法治情感和需求

华辩网 2022-05-08

以下内容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苗生明接受澎湃新闻访谈。



谈正当防卫适用:不能机械理解适用法条,要考虑民众法治情感和需求


澎湃新闻:过去两年间,涉正当防卫案件不捕不诉量翻了一番,这是否意味着这一制度得以全面激活?在法律适用上,还有哪些亟待完善的地方?

苗生明: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认定正当防卫不批捕案件合计524529人,不起诉案件577585人;认定防卫过当不批捕案件合计156156人,不起诉8989人,起诉365391人。其中认定正当防卫不捕不诉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2019年每年均比上年翻一番。2020年虽然单纯从数字上来看,增幅有所下降,不捕人数同比增长8.56%,不诉人数同比增长2.36%,但从整体看,受疫情影响,2020年整体案件量比照2019年有所下降。

经统计,审查起诉案件同比下降12.4%,审查逮捕案件同比下降30.6%,相较而言,在整体案件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正当防卫不捕不诉案件比例增长幅度较大。与此同时,认定防卫过当起诉人数在逐年减少,2020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两高颁布正当防卫相关指导性案例,其后更是通过大量典型案例、指导性文件等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在此背景之下,司法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以往“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观念,认真把握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在实践中敢于对反击不法侵害的行为作出正当防卫的准确评价;也能及时纠正以往面对被害人的上访压力“各打五十大板”的错误做法,对于可以认定正当防卫的案件作出准确定性,而不是以防卫过当起诉的方法平息被害人的压力。

 澎湃新闻:当下,司法工作人员应如何更新正当防卫理念,减少因理念差异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苗生明:首先,在过去一直存在一种“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不分是非曲直,各打五十大板”的错误观念,存在为转移矛盾、化解不法侵害人或者亲属信访压力,而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现象。司法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更新理念,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遇到正当防卫案件要敢于担当,依法认定。
其次,在遇到不同个案时,结合防卫人所处的情境,理解防卫人身处该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应激反应,以普通人在当下会做出的一般反应为判断,而不是以事后理性人的角度对防卫人的行为进行苛责,所作的评价应当符合民众朴素的法治情感。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的过程中,不应被舆论绑架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要考虑民众的法治情感和法治需求,不能机械、死板地理解和适用法条,要及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客观基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最后,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中也要注意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以及价值观。每办理一个案件,不止要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律标准,要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更要在通过案件程序及结果的展示,弘扬社会正气。
来源: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

1、最高法发布第26批指导性案例(正当防卫、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开设赌场)2、正当防卫,不是“谁死伤谁有理”3、陈兴良教授:《正当防卫:理念、学说与制度适用》序言4、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理论根据的自主选择5、正当防卫制度的具体适用要把握“十个准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