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买房不住组屋可被收回!六年来53屋主穿帮21套被收回
从2017年至2022年11月共有53名组屋屋主因在最低居住年限期间,没有亲自入住单位,被建屋发展局执法对付,其中21个单位被强制收回,其余屋主则被书面警告或罚款。
建屋发展局12月22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当局知道有空置的预购组屋在公开市场上求售,包括媒体近期报道的个案,其中一些个案报道时,建屋局其实已展开调查。
建屋局发言人透露,每月会进行约500次抽查,以确保没出现非法出租组屋等违规行为。
“此外,如果建屋局收到涉嫌违规的反馈,包括有单位没屋主居住却在网上求售,就会彻底调查,建屋局会毫不犹豫地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原装”组屋求售引争议
义顺51街第505A座组屋一个1206平方英尺的五房式角头单位,近期以69万元在房地产销售平台PropertyGuru求售引起争议。根据房屋经纪张贴的照片显示,单位处于“原装”状态,不仅空无一物,客厅没铺地砖和安装灯具,甚至连厕所马桶盖的塑料包装都未拆除。
据知这个2014年完工的组屋单位,由一对夫妻以低于40万元的价格购买,但他们因和家人一起住在有地房产,单位一直空置。广告如今已撤下。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一在脸书贴文指出,预购组屋的屋主一定要亲自入住,不能将单位空置五年后,再放到公开市场转售。如果屋主无法满足最低居住年限(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必须把有关单位要归还给建屋局,之后建屋局会列为剩余组屋,开放给其他购屋者申请。
根据规定,购屋者向建屋局购买组屋后,须满足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后,才可转售,黄金地段组屋则要住满10年。最低居住年限是从屋主领取钥匙后算起,但不包括屋主没入住时间。
违例屋主的单位可被强制收回、面对最高5万元罚款或书面警告。收回的单位会当成剩余组屋出售,屋主未来五年也不能购买津贴组屋或申请租赁组屋。
屋主离婚或去世
特殊情况会酌情处理
在组屋转售过程中,建屋局接获转售申请后会派人员上门查看单位。如果发现有无人居住迹象,当局会搁置转售申请并深入调查,包括约访屋主、邻居、卖家和房屋经纪,以及审查可证明单位居住情况的文件和记录。
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屋主在未住满最低居住年限面对财务困难、离婚或过世,建屋局会视个别情况,决定是否批准转售申请。
建屋局提醒,房屋经纪有责任确保售屋广告内容准确真实及合法转售,包括劝告顾客不可违法,也不可刊登虚假或具误导性广告。房屋经纪若违反房地产代理理事会道德规范和专业行为守则,可面对纪律处分。
空置组屋高价转售惹争议
经纪:除非被举报或抽查
否则难查证屋主长期没入住
空置组屋单位高价转售引起争议,数名房屋经纪指除非有人投报或建屋发展局抽查,否则难以查证一名屋主是否长期不入住单位,只为了等待最低居住年限届满再转售。不过,也有人不排除有急着要赚佣金的经纪知法犯法,帮忙出售空置的单位。
拥有四年经验的房屋经纪陈志强告诉《联合早报》记者,一般屋主正式委托卖屋前,房屋经纪都会到欲脱售的单位例行检查,了解当下是否有有人居住、屋况等,并了解屋主想要的售价,过后才开始寻找买家。
经纪一般不要求卖方出示水电费账单证明
时政网站“慈母舰”日前报道,义顺一个五房式预购组屋空置五年后高价转售,引发争议。陈志强以此为例说,相关单位明显长期空置,有违反建屋局条例嫌疑。他指代屋主卖屋一旦被投诉,可能会导致执照被房地产代理理事会吊销,因此不会接这样的案子。
不过,他不排除有心急想要卖房赚佣金的经纪,来者不拒帮忙出售。
一名熟悉坎贝拉、义顺一带房屋市场的刘姓房屋经纪则说,房屋经纪通常只会确保屋主已向建屋局登记有意卖屋,和满足最低居住年限,不会去细问到底屋主是不是自住,又或者要求对方出示水电费账单证明。
“我们不会多此一举,组屋转售市场是买卖双方自愿交易。我们也不会去问邻居,想要卖屋的屋主,是否真的住在单位内。”
另有不愿具名的房屋经纪说,要证明屋主没自住有一定难度,除非建屋局抽查,否则邻居或房屋经纪,也不会多事去向建屋局举报。她说,义顺地区屋龄介于六年至10年的五房式组屋单位,售价已从60万元起跳,一些高楼层、有装修的单位,可叫价70万元以上。
至于居民,多数人也基于不清楚邻居单位为何空置五年就转售,一般也不会贸贸然就向当局举报。
ERA产业研究与咨询部主管麦俊荣受询时指出,空置组屋单位转售事件,已成引起关注的社会课题。“人们生气是因为有人屡屡抽签,多年都无法成功申购组屋,有人却在申请到组屋后没有入住,然后为了赚钱将单位放到转售市场去。”
与成功申购组屋人数相比 高价卖空置单位屋主极少
他说,一个组屋单位原本可供有需要的家庭入住,但过去五年里却空置,这样的情况若成为普遍现象,本地住房分配可能会出现问题。不过麦俊荣强调,和成功申购组屋的人数比较,不入住又高价转售空置组屋的屋主为极少数。
相关阅读:
文:卢慧菁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