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讨论:如何正确引导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成长?

成长视角群 视角学社 2019-07-25

引言:无论是国内的孩子,还是出国留学的孩子都也一样存在适应和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了解社会、化解矛盾、应对冲突的问题。所以,这是个好话题!


B家长:

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建设都十分重要。


C家长:

有个度的问题,既要帮助孩子渡过初期的不适应、焦虑、学业问题、社交问题、culture shock……等等,又不过度包办,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但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倾向。现在大城市的孩子有国内体制内高中、重点中学国际课程班、国际学校、美高(含其他国家的国际学校)等多种选择,但都面临着该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低龄留学生,浸染式地进入一个与原有环境有较大差异、行为方式和评价体系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巨大。因为离开了原生家庭,既带来锻炼独立性的机会,但也意味着蕴含更大的风险……


D家长:

更大的风险,也是更大的挑战,也是更大的收获。


C家长:

大部分的小留学生可能不是over parenting 的问题,而是:一、父母如何了解、掌握、准确评估孩子的实时心理倾向;二、如何见招拆招、及时帮助孩子渡过焦虑期甚至是“风险”阶段,防止出现极端状况;即使不是极端状况,如果孩子能身心愉悦,学习生活社交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出国前如何准备(刚才已有家长提到)、出国后如果出现前面截图所说的不如意、不达心理预期的状况,如何消解负面情绪,培养成长型思维?


A家长:

正相反,家长在一起的讨论和交流,能够更好的避免over parenting。比如,有了B家长提醒,大家就会有所思考,会更主动地避免over parenting 的语言和行为。


B家长:

我觉得家长首先要端正态度,对孩子学业水平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来自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美国历史及大环境的深刻认知。


E家长:

我儿子的经验是:不管在哪里,对待同学是一种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要把个人的关系扩大到整个族群。


C家长:

 对的,我非常同意这一点,都是person 2 person的;个体性格和能力不同,体验完全不同。


E家长:

因人而宜,我儿子同一年级的同学也有从北京来的,他们都比较自信,遇到问题不是想得太复杂,直接面对和处理。因为他们来时就没有自卑感,所以不会把任何不愉快的经验马上联系到种族方面。他们天生没有种族方面的概念。


C家长:

回到孩子的心理发展这个问题上,是不是还是要注重孩子对于社会问题和个体行为问题的引导点拨呢?


A家长:

对,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关键的,就是正确的自我认知,避免自卑和自大。


E家长:

国内去的学生被老师骂惯了,他们连老师都不怕,怎么会太介意其他人的欺负?但是如果孩子在国内本身就是自卑的,难保去了国外也会自卑。内心强大很重要,但这种强大也是跟从小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有关,归根到底跟家长的提供的氛围有关,如果孩子从小就建立了对父母和周围环境的信赖,他们到哪里都会比较信赖周围的人,遇到问题,也会正面的解决。


B家长:

自卑感来自能力和认知。提升能力内心强大是与父母分不开的。


E家长:

自卑感往往来源于被周围环境的否认。有些ABC的家长由于自身移民的缘故,对于白人有一种向往和崇拜,这样潜移默化了孩子,天生对自身父母,家庭,很文化的不信任感。


C家长:

我家娃到美高第一年,他是空降到一个非常白的学校,亚裔比例5%以下,只有他和11年级学姐两个国内过去的学生,由于交通问题,平时也很少能有交流。   第一个学期娃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就说社交比学习难多了。因为他是一个社会型的人,希望和人交往而不是呆在房间里搞功课。他希望并努力做到在社交上和美国男生(不是那种“nerd ”每个高中都有被孤立的“nerd”)无区别。因此也产生过一些culture shock,我们第一个住家爸爸就和他说,你的中国身份和经历,已经使你具有独特性和更强大。这个年龄的男生基本上都是受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更大,要大得多!大学申请的过程,也是帮助他梳理身份认同、思索与原生家庭关系的一个过程


B家长:

父母需要学习更新的内容不是一点点。


G家长:

有中国人的自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自己不强大,才会去迎合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A家长:

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来自自我认知,或者对社会评价标准的认知吧


B家长:

自我认知能力是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的综合能力。


C家长:

尤其是学习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处理与孩子相关事情的方式和一些技巧;他们比较淡定从容,尤其是面对孩子犯了错之后;不是一副天塌下来的紧张,而是先从保护孩子的角度,但又不是姑息宠溺;这一点是最值得学习的


B家长:

抱残守缺的父母是害人的。


A家长:

想想我在没有微信的时候,自己误打误撞的在孩子初中高中时不再批评他的分数。


D家长:

其二,如果要融入别人的文化,就暂时把自己清零,要比别人更理解他们的文化。


A家长:

我当时是心里火大的要命,但是极力忍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错题上。帮他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如何避免,自己把放错方法转化成习惯。渐渐的,他不再需要害怕我在分数上跟他纠缠了,就也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容和方法上去了。真正的自信,是不管别人对你怎么看,我根本就天然的不在乎,而不是刻意的。


C家长:

花功夫下去,事情做了,孩子自然有信心了。大部分孩子的心理特征是需要“即刻奖励”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能够延迟享受的孩子容易成大器,但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操心的是另外一面,如何减压、接受不完美。儿子去的学校有白人,亚裔,墨西哥,和黑人。一开始有黑人欺负他,我问他有没有告诉老师,儿子说告诉老师也没有用,因为告诉老师一次还有第二次,所以他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A家长:

如果爸爸妈妈能跟他一起对错题做深入细致的技术分析,并且找出解决方案,从学习行为上避免出错,并固化为好的习惯,他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C家长:

儿子没有把这个问题上升为种族歧视问题,就是简单的同学之间是否能够搞定对方问题。


A家长:

这样,有助于树立他的自信和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而且,依我对孩子进入大学之后的观察,这种从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建立起来的能力,会更持久。


B家长:

孩子真正能做朋友的人崇拜的偶像 是类似marek老师这样的长者。


C家长:

遇到一个让孩子服气的老师,能够交往下去,就可能起到榜样和mentor的作用。娃的顾问跟我们说,他也是高中时遇到一位特别佩服的老师,才对学术开始真心热爱,后来发奋进了Pomona。可惜俺娃始终对学术没产生兴趣。


A家长:

所以呢,对于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建立,社会的环境、学校的标准、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


C家长:

儿子说,他发现欺负他的黑人同学很听另一黑人的话,他就主动帮助另一黑人孩子的学习,使得那孩子信任了他,这样黑人孩子之间的话就好说了,所以如何解决问题是关键。


A家长:

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和学校标准之下,家长的态度尤其重要。可能家长需要更多地帮助孩子抵消来自社会和学校的负面影响。


C家长:

最近在看一些青少年心理方面的文章。也在家长群立看到两点体会,深有感触:

1、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保持紧密联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可能以各种方式拒绝和反抗。即便你怒火中烧、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想放弃他们、把他们赶出去,你也要表现得沉着镇定、不温不火,做对他们有益的决定并且坚持到底,这是对父母意志力和无条件爱的最大挑战,其成果也许要多年以后才会显现。

2、 英语有句俗话:“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意思是说,养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他们需要更多的成人参与其中。让孩子与父母以外的成人建立信任关系,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很庆幸,虽然在孩子准备出国之前没有刻意去看心理学的书,但孩子出国这两年,恰恰也是暗合了以上这两点。 

一是每周好不容易能与孩子通次话,心里即使有些什么不满意,也只能压着,否则就更听不到他说情况了;                . 

二是,先后的两个住家、我们预先联系的导师,都在孩子这两年中,作为父母以外的成人“导师”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第一年小风波也不断,但孩子从来没跟我们说过孤独、不快乐(实际是有,他是过了半年后才告诉我们);而是在做各种尝试。

C家长推挤的心理学书籍             


A家长:

我在孩子刚入学和大一的时候还担心焦虑,到了他大三之后,我发现他的选择和原则和方法都蛮对的,我基本不去担心和过问他的学业和在学校的事情了。所以,现在我没什么担心和焦虑,让他自己去选择决定和发展吧。


我和我老婆原来也是,总是说我们小时候学习有多好,总是说孩子你还没超过我们小时候。我明显能察觉到他的郁闷和沮丧,每当这么说的时候。察觉到这点之后,后来我换了一个方法,自己小时候的优点要说,但是要少说,而且,不要跟孩子比较。这样,孩子可以知道父母小时候也是很优秀,并不只是要求他做到优秀。


T家长:

孩子有独立的思考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可能也是大人们眼里的“叛逆”吧,现在的孩子可能比父母懂得很多,孩子最了解自己的,父母可能就是引导,梳理,可以分担孩子的喜怒哀乐!


B家长:

尽量做有趣的人有趣的父母


A家长:

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要多说。而每个人,都是在寻找适合自己最强能力发挥的角色和社会定位。后来,经常说的是,孩子,你对这个知道的真多,你在某某方面做的真好,你已经超过我小时候太多了。


B家长:

有趣才会有吸引力。


C家长:

桥水基金Dalio的个人能力观:所以许多选择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Dalio将一个人的特质,发挥到更加极致的地方。在公司内部,他开创了“棒球卡”模式。通过分配不同数值给员工,能让员工更好的发挥他的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往往也是平衡的,你在某一块特别强,就会在另外一块比较弱。所以需要建立团队,在任务分配的时候,通过更高效率的连接,达到最优的结果。而每个人,都是在寻找适合自己最强能力发挥的角色和社会定位。同时,如果可能,引导、帮助孩子克服一些短板;达到“被挑选、被选择”的门槛。大多数人,总归也是免不了要面对“被挑选、被选择”时的竞争


H家长: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非常复杂,


A家长:

我怎么有点佩服我自己了,我想的是,孩子对于学业的追求,也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付出-回报-愉悦感”的奖励机制的建立。


C家长:

大部分孩子的心理特征是需要“即刻奖励”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能够延迟享受的孩子容易成大器,但毕竟是少数。             微信的点赞功能,其实也是“即刻奖励”机制。


A家长:

我觉得,对孩子的表扬和夸赞,需要具体,需要有所指。如果是泛泛的,孩子会觉得太水了、太虚了,他/她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H家长:

 however,有时也不能捧杀,拿捏度蛮有讲究的。


K家长:

我以前经常和我女儿吵架说很多伤害她的话然后一个不理一个…今年以来关系完全变了 非常好 她什么都和我说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无论她让你怎么生气 都不要表现出来 一定要忍 因为关系紧张了 不管你说什么 她不会听。


A家长:

所以呢,爸爸或者妈妈,一定要找机会,抓住一个契机,在孩子做出了艰苦的付出之后,让他感受到某种形式的、强度足够的回报,树立他的成就感。


K家长:

我后来就是这样要和她说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或者很重要的话 我都要提前想好怎么说 然后呢就看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 在说的时候也是注意察言观色 在电话里面就感受她的情绪变化 发现她不高兴了 马上闭嘴。刚开始会觉得很生气,因为人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咽回去还是很难的,后来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方法非常的好。我现在的原则就是维护好和她良好的母女关系,保证她的烦恼绝对不会来自我。然后在精神上经济上给她提供支持。


A家长:

这样反复几次,他的大脑就会进入一种“付出-奖励-感受成功的愉悦”的回报机制,有助于建立他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继而树立起他对于自己人格的自信

。所以,回到C家长的话题,孩子在青春期和大学时期,尤其是离家独自闯美国的美高小留,做父母的对于他们的心里和情绪的微妙变化,真是要时时关注,及时交流,善加开导。耐心很重要,话到嘴边想想再说总是好的,效果最重要,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



本文根据成长视角群群友讨论编辑整理,版权归属成长视角群群友所有。



参考阅读:

讲座实录:留学生如何在美国找到工作?


如何加入成长视角群参与公益讲座和讨论?


有兴趣的读者可在关注/置顶本号后留意本号讲座预告,或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留学家长公益微信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