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存在感,不代表不存在——曾巩

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教材中,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韩愈有《师说》、柳宗元有《江雪》;苏轼有《水调歌头》、苏洵有《六国论》、苏辙之前有《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唯独曾巩一篇也没有,无论诗、词、文章。


难不成曾巩后台这么强悍,不得不给一个头衔?看曾巩干过的历任小官也不像啊?


这篇就看看曾巩其人。


一、官宦世家,读书聪颖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


曾巩的爷爷曾致尧、父亲曾易占都是官员,俸禄能保持小康,供养孩子上学没问题,但像清及以后朝代的官员那样供孩子住豪宅、进入肉食者队伍就不能了。曾巩年少聪慧,18岁进京,20岁去参加科举就落榜了。再参加几次还是落榜,这就太不正常了。这会曾巩在京城结交的老师欧阳修给他指出了问题所在,文风不对。曾巩擅长策论当时考试考时文。


曾巩还想接着考,但是家里传来噩耗,父亲去世,曾巩需要回家照顾四个弟弟(曾巩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九个妹妹。就这么又当哥又当爹的曾巩也没有忘记学习,十年后的1057年,曾巩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学霸的亲戚也是学霸啊!)。


我们会发现穷困如范仲淹(以笔为刀——范仲淹)、欧阳修(左手写词,右手写诗——欧阳修),都能通过读书,进士及第,之后改善国家环境。在宋朝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唐朝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不足官员总数量的 十分之一,宋朝通过科举选拔的官员是远胜于唐朝的。这当然跟宋朝冗官(为了防止一人独裁,该一个人干的活设置三个人干)制度有一定关系,但至少打通了平民晋升的机会。于是才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38岁之前的曾巩写诗主题明确:


劝勉自己和感慨不被录取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省略上百字)

母弟各在无,讣归恐惊惶。

(省略上百字)

形骸苟充实,气力易腾骧。
此求苦未晚,此志在坚刚。


不复论心与少年,世间情伪久茫然。

朱门如市方招客,独宗残经自可怜。


帮老师欧阳修与对别人嘲讽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借景抒情、抒发志向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荔枝四首》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衣。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二、四方为官


欧阳修当主考官时,批阅苏轼的试卷觉得像自己徒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苏轼的试卷算成了第二,把原本的第二名曾巩,判成了第一名。这是一个编的很好的故事,苏轼苏辙曾巩同一年考试,状元跟这仨一点关系也没有,是谁不说也罢,说了也只能让章惇更丢人。


进士及第的曾巩先是干了几年图书编纂整理的工作,修补了一些对后世研究很重要但是现在高考不考的古书。向组织证明了自己有处理繁琐事务的能力后就被调到了地方。在王安石(忠奸难辨——王安石)变法期间,作为好友的曾巩,虽然与王安石意见不合,但还是为了民众的福利,劝说辖区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最终曾巩的辖区没有发生大规模饥荒逃窜。


曾巩主张不与百姓争利,对王安石变法从百姓牙缝里扣钱的行为是口头表示不满的。不仅如此,曾巩在山东济南打击为富不仁隐瞒少报人数的地主;在江西南昌把衙门捐出给瘟疫爆发难民当救护站;在福州关闭了官方不上税贱卖物资扰乱市场的官市。


总之曾巩四方游历当官的时候就是运动的包青天,黑暗势力的柯南(到那那死人)。修桥铺路、治理洪涝、修建学校……都干过


见证了民间疾苦、长久的调岗,让曾巩的诗主题发生了改变。


纪实诗。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提修改意见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


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

……

但忧值空虚,宁无挺犁钁。
暴吏理宜除,浮费义可削。


《边将》

当今羌夷久猖獗,兵如疽癰理须决。
堂堂诸公把旄鉞,硕策神韬困羁绁。
祖宗宪度存诸书,
国容军政不可乱,荐此以为陛下娱。


离别诗。表达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对方的赞赏。


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

幕府既可暇,山水乃屡过。


志节初皆壮,风流久更新。

枢庭承远派,郎位袭清尘。


天下学校废,师生无所依。
子来满橐书,璨璨璧与玑。
一字未得读,叩门忽言归。
怜子甚有志,事时与子违。
吾无一亩宫,留子为发挥。
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三、晚年著书


宋朝几乎不用竹简了,不要在意这种细节


远离党争中心的曾巩,把辖区治理的挺好的1080年,改任沧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赵顼突然想起来自己得跟唐宋八大家搞好关系,除了唐朝那俩死的早,剩下的这六个,范仲淹在祭祖的时候见过牌位,剩下的这几个得见见啊,要不后世该说自己昏君了。于是赵顼召见曾巩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一年后曾巩读书多的特长被发现了,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编《五代史》(比欧阳修客观公正)。1082年九月,曾巩即遭母丧,因而罢职。


苏轼去找张怀民的那一年(1083年)四月,曾巩卒于江苏南京,终年65岁。就花了不到一年退休金啊!


修史书的缘故,曾巩的咏史诗也比较多。他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


扬颜

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激励自己进业修德。


读五代史

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
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
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
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

让赵顼好好治国


读孟子

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凸显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思想


苏辙给曾巩的挽联,是对曾巩的最好概括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又写了一个文章比诗词好的诗人,下一章写一下苏辙他哥苏轼

《且把贬谪当饭吃——苏轼》


本期彩蛋:


曾巩请老师欧阳修给自己爷爷曾致尧写墓志铭,欧阳修觉得不应该过分夸已死之人,就改动了一些曾巩提供的初稿。谁成想,欧阳修给自己父母写的墓志铭满是溢美之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