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浙江、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年级一模联考试卷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镇江、苏州、无锡、常州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把诗歌、绘画、书法、篆刻完美     起来,一幅传统的文人画才算完备。诗、书、画、印     又互相映衬,令人回味无穷。从唐宋开始,这种创作特色为画家和欣赏者所普遍接受,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代水墨写意画正是与传统文人画     的。

A.结合    相辅相成    一以贯之

B.融合    各得其所    一以贯之

C.结合    各得其所    一脉相承

D.融合    相辅相成    一脉相承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住建部将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步伐,推进国有租赁企业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引领和调控

B.中国当前正从生产低端、廉价产品的加工厂向为世界提供先进、优质装备的重要基地升级,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正在悄然提高

C.电影《芳华》不仅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还在专业影评人票选的《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中被获评“年度最受关注影片”

D.高校应及时收集、发布国际组织的招聘信息,通过项目推介、组建社团等方式,为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提供相关服务

3.(3分)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条条大路通罗马B.巾幗不让须眉

C.当家才知柴米贵D.初生牛犊不怕虎

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

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

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

美感就失去寄托

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

心灵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一旦丧失这些对象

A.②⑥③⑤①④B.②③⑥④①⑤C.⑤②①④⑥③D.⑤①④②③⑥

5.(3分)下列对联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音乐室: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

科技馆: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

书画室: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档案室: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

实验室: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遁石先生传

    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遺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

    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輻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自号通石翁云。

    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成师资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选自《王阳明全集》,有删节)

(选自《王阳明全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先生愧谢之

谢:道歉

B.令大衔之

衔:接受

C.有怨望之心

望:怨恨

D.俨忝与同舍

忝:愧,有愧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

B.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的书。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

C.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D.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4)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7.(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荛:樵夫,这里代指普通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8.(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7)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9.(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拿枪的人

美]奥斯卡•希斯戈尔

    我的枪指着他们9个人不知已经多少个小时了。20天的海上漂流,我差不多一直坐在救生艇的尾部,在那儿我可以用枪瞄准控制住所有的人。从他们愤怒的目光里,我知道他们有多恨我!

    尤其是水手长杰夫•巴列特。只听他用生硬沙哑的声音说道:“辛德,你是个笨蛋吗?你还能撑多久?你现在就要睡着了!”

    我没有回答他。他说的是事实,我大概已经有72个小时不敢闭眼了。我觉得我马上就要睡着了,我知道,只要我一闭上眼睛,他们就会疯狂扑向仅刺的半壶水。

最后半壶水就在我腿边。我们的“蒙塔拉”号船失事后,船长被海浪卷走,剩下我这个三副是船上的最高领导。但现在,我已没有任何身份,任何权威,我只是一个让他们远离这丁点水的残忍的枪手。

    暴风雨已经过去了,大西洋的波浪缓缓地起伏,虽然才是上午,但阳光已足可灼伤人的皮肤。我的喉咙也在冒烟。跟他们一样,我也把活下去的希望全放在这一小口水上。我知道,只要我们能期待喝上一口水,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我必须尽可能地推迟喝掉这口水的时间。

    桨已经停了很久,他们太虛弱了,划不下去了。我面对的9个人已经变成一群满脸胡子、衣衫褴褛、半裸着的野兽,我想我也跟他们一样。有几个人靠在船舷上睡觉,其余的人紧盯着我,准备等我一合眼就跳过来。

    杰夫•巴列特离我最近,这个水手长是个秃顶大力士,不但长相凶很,还一脸伤疤。他曾经参加过上百次的战斗,那些伤疤都是在战斗中留下的。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其他人的目光也一刻没离开我脚下的水壶。

    巴列特不时嘲讽我:“傻瓜,你为什么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都睡足了,而你已经差不多3天3夜没睡了。你不可能再坚持了!

“今晚!“”我坚持说,“今晚,我们就平均分配剩下的水。”

     20天前,我们的“蒙塔拉”号军舰遭遇特大暴风雨而沉没。大家奔向救生船时,我挎上了一壶水,并且本能地抓起了我的手枪。除了枪,没有别的办法能阻止巴列特和其他人远离这壶水。

    随着船在平缓的海浪上一起一伏,我的眼皮仿佛有千斤重,睡意正向我迅速靠近。我的脑袋耷拉了下来。

    巴列特站了起来,而我已经无法再举起枪。我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他会首先抢过水壶,仰头痛饮。到那时,其他人会尖叫着把他撕碎。好了,我已经尽了力,管不了那么多了。

    我用尽最后的力气进出一句:“接枪,水手长。”然后,我一头扑倒在船舱上。在扑倒之前,我就已经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一只手在用力地摇晃我的肩膀。我努力睁开眼睛,但我的头怎么也抬不起来。迷糊中,我听见了巴列特沙哑的声音:“三副,张嘴!这是你那份水!”

    我挣扎着坐直了身子,然后看着他们。但是我看不到他们。坏了!我的眼睛瞎了吗?他们的形体在我眼前十分模糊,但马上,我意识到我的眼睛没事。现在已经是晚上,海面一片漆黑,头上的星星在快乐地眨着眼睛。我已经睡了整整一个白天。

    我把头转向巴列特。此刻,他正跪在我旁边,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拿着枪对着其他人。

    我惊讶地盯着着水壶,他们上午没有喝掉这小半壶水吗?我抬头看着巴列特那张凶狠的脸庞,这张脸除了冷酷,没有任何其他表情。他一定是猜到了我在想什么。

“你在倒下之前对我说:‘接枪,水手长。””他恼怒地说,“为了这句话,我已经与这些家伙对峙一整天了。”说完,他晃了晃手上那把手枪。“你一旦成为这条船的头儿,”他补充道,“身负指挥的职责并为其他人负责的时候,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与其他人不同了,不是吗?”说完,他拔开了水壶的塞子。

    我们漂浮了21个昼夜。在这一晚,我们终于被路过的货船“格劳顿”号救起。

(有删改)

(1)文中两处画线句的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文中与“枪”相关的内容,简要分析“我”的形象。

(3)小说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角度,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请结合故事情节,探究小说主旨。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0.(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骚人遗韵

朱良志

    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离骚》者,犹离忧也。楚辞中几乎倾泻着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热情、焦虑和绝望。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沉郁”。这颇为准确地概括了楚辞悲剧的特点。楚辞的悲,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似淡若浓,似有若无,绵长幽咽,别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意韵;但它不是昵昵儿女之语,也不都是慷慨悲凉之声,而是如怨如诉的衷曲。

    楚辞的传统,包含着一种永恒的期待精神,一种杜鹃啼血式的期待。司马迁评论《离骚》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这正是楚辞的精神,虽不能实现,却在心灵深处不停地啼鸣,虽九死其犹未悔地等待。因此而构成了楚辞曲折回环的特有体式,一唱三叹,每一顾三回首,每一语必以三语复之。清人刘熙载说:“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明之高逸,宇宙间赋,归趣总不外此三种。”以“维绵”概括楚辞,颇有见地。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独特的眷顾意识,就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

    王夫之曾说,诗要给人“一意回旋往复”的感觉,楚辞有之。

    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美。无可奈何是一种性灵的执着,不思量,自难忘;无可奈何是一种性灵的怅悯,放不下,又提不起。人被抛挪到命运无法避免的境地:惜春,而春自离去;悲秋,而秋风正劲;泪眼问花,花儿不语;寄心高飞的征鸟,而乌儿瞬间消失。

    这样的无可奈何让人寂寞。白居易读刘禹锡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时,叹道:“后人将无法再作”。此诗妙处即在寂寞。它将一个旧朝子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豁然袒露出来。月光撩拔着,潮水激越着,人无法自已。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在美学上具有很高价值。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多与此有关。清人南田提倡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就深得楚辞之风。他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在寂寞无可奈何之处,他唤到一种生命的香味,听到了绝妙的音乐。

    翁方刚评《九章》说“极尽迷离”,不知述离正是楚骚本色,或谓之有镜花水月的美。迷离恍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不是简单的模糊不清,而是意绪的微茫难明,似有还无,若存若失潇湘的情韵在荒远灭没,楚辞的高妙在迷离忧惚。

    楚辞以其独有的感伤气质直刺中国艺术的深奥微妙之处。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打上了楚辞的深深烙印。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2)楚辞“独有的感伤气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3)从全文看,楚辞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七、作文(70分)

11.(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2.文章与政通而风俗以文移在三代之道以文与忠敬随之是为理具与运高下。探采古作者之论,以屈原宋玉贾谊司马迁刘向班固为世魁杰。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沾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贾马刘班,乘时君之善否,直豁己臆,奋然以拯世扶物为任,纂绪造端必不空言。言之所及,则君臣礼乐,教化赏罚,无不包焉。

(节选自裴廷翰《(樊川文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材料中的“子云”指的是   (人名),《樊川文集》的作者是   

(3)根据材料,概括“贾马刘班”文章的特点。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1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平民,并不答谢。关羽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B.《家》中,因高老太爷要抱重孙,父亲用拈阄的办法为觉新定了亲事,这断绝了他升学的希望,也葬送了他与梅表妹之间的美好爱情

C.《茶馆》第一幕中,秦仲义出场时二十多岁,穿着得体,称比他年长的王利发为“年轻小伙子”,体现了他潇洒又自负的性格特点

D.《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答应嫁给格拉桑,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几年后丈夫死去,她孀居独处,虔诚地做出了大量的善行义举。

E.《老人与海》结尾处,马诸林为圣地亚哥买来热咖啡,并安慰老人,后又表达了与老人一起去钓鱼,向他学习本领的愿望。

 、标题

14.简答题

(1)《红楼梦》中,“紫鹃料是要绢子,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黛玉瞧了,撂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请概述与“旧帕”相关的情节。

(2)《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中,人们骂钱秀才N先生为“假洋鬼子”,这些情节反映了当时民众什么样的特点?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徒重技巧,于是不免转入空洞,累赘,芜杂的骈体文与应制文也便产生。文章不重技巧而重思想,言之有物,不作枝枝节节描述,方可希望产生伟大作品。所谓伟大作品,自然是有思想、有魄力、有内容的作品,文字虽泥沙杂下,却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技巧在某种习气下已发展过多,转入空疏,且新时代下的文学,实际上不在意此。技巧由此被诅咒,被轻視,同时也近于被误解。社会需变革,必变革,方能进步。徒重技巧的文字,就文字本身言已成为进步阻碍,就社会而言更无多少帮助。技巧有害于新文学运动,自然不能否认。

惟过犹不及。正由于数年来技巧二字被侮辱,被蔑视,许多所谓有思想的作品企图刻画时代变动的一部分或全体,在时间面前,却站立不住,反而更容易被”时代”淘汰忘却了。一面流行观念虽已把技巧二字抛入毛坑里,事实是,有思想的作家,若预备写出一点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读者注意,推动社会产生变革,作家应当作的第一件事,还是得把技巧学会。作者若希望把本人作品成为光明的颂歌,未来世界的圣典,既不知如何驾驭文字,尽文字本能,使其具有光辉、效力,更不知如何安排作品,使作品产生魔力,这颂歌,这圣典,是无法产生的。人类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须先融解在文字里,这理想方可成为“艺术”。无视文字的德性与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杠杆,作火炬,作炸药,皆为徒然妄想。

 

选自《沈从文集》,有删改)

(1)技巧为什么会“被诅咒,被轻视,同时也近于被误解”?

(2)请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有希望写出伟大的作品?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解答】“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指结为夫妻。“融合”,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在第一个空白处,“诗歌、绘画、书法、篆刻完美……起来”指的是相互关联起来,应用“结合”而非其他。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在第二个空白处,“诗、书、画、印”只有在恰当的位置后才能“互相映衬”,应用“各得其所”。

“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一脉相承”,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在第三个空白处,当代水墨写意画与传统文人画之间应是一种派别的世代传承,故用“一脉相承”。

故选:C。

2.【解答】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发挥”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最后加“的作用”;

B.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形象……提高”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改变”;

C.成分赘余。“《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被获评”有误,删去“被”;

D.正确;

故选:D。

3.【解答】A.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用“罗马”代指成功。

B.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用“巾帼”代指女性,“须眉”代指男性,。

C.居家过日子才知道处处要用钱,知道生活不易,用“柴米”代指钱。

D.比喻,喻体,初生牛犊、老虎,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

 

故选:D。

4.【解答】段意: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

通读语段,中心分析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着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句式与前句“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一致,故在前;

的“一旦”与的“就”照应,提示应⑥③

的“就”承接的“就”,故③⑤

①④是“心灵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的结果,“不能”与的“反而”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应⑤①④

 

故选:A。

5.【解答】对联是说曲调高雅能附和的人虽少。但是高山流水的音乐可以遇到知音,根据“阳春白雪”和“高山流水”可以判断对联是音乐室。

对联是阅读室,可以探究古今事迹和揭示人类社会兴衰,根据“古今往事”和“社会兴衰”可以判断对联是阅览室。

“山水”是书画的内容,“笔走龙蛇”表明书法生动有气势,“墨香”是书画室内的味道。根据这三个词可以判断是书画室。

对联是阅读室,是指可以汇聚百川形成大海,可以熟读千古的经典显露文采,根据“通千古之典”可以判断是阅读室。

对联表明实践出真知,根据“躬行”可以判断是实验室。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解答】(1)B.衔:怀恨。译文为: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

(2)B.“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错误,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原文为“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

(3)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遇石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

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

(3)父亲的影响;赵先生的教诲;应酬之苦;信奉《易经》之说。

 

译文:

    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彦达,有谦虚的操守。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以忠诚为国殉难。朝廷表彰王彦达,彦达为父亲之死而悲痛,决定终身不入仕途。取出自己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淮说:“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家业罢了,不用升官发达期望你们。”王与淮闭门努力学习,读尽了祖先留下的书籍。乡里后辈有人想来跟他学习,(与淮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我的学识不足以教授你们。”(与淮)于是去跟从四明赵先生学习《易》。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王与淮说:“以前听从先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赵先生惭愧地向她道歉。

    与淮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筮书,与淮空闲的时候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没有不神奇地卜中。远近人们纷纷前来,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后来更加频繁,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与淮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与淮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淮。县令趁此进言说:“王与准因为他的祖先世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有怨恨之心。”使者发怒拘捕与淮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淮。与淮听说后逃跑更加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部使见与淮受伤很严重,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它意图。与淮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与淮。部使看到与淮的次子世杰很贤良,于是对与淮说:“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你前行吗?”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而王与淮最终凭脚伤能免去出仕。王与淮对别人说:“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又说:“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它。”于是自号通石翁。

    王与淮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易》,著有数千言的《易微》。曾经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卦”之“震卦”,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然而一定要我日后再世才能兴盛吗?一旦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在与淮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的名望和渊博的学识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以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把他当老师对待。我有愧于世杰与他同学,我是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了解他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的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7.【解答】(1)“初报边烽照石头,旋何胡马集瓜州“表达了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诸公淮听刍尧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吾辈空怀欧亩忧“表达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2)“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描写的是具体的景色,诗人借助“窗前雪景”来感慨自己的人生,突出内心的苦痛情怀。“涕俱流”是一个典型的细节,这样的描写突出对家中亲人的担忧,这也表明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突出诗人的爱国赤子之心。

 

答案:

(1)担忧国家目前的危机形势;对自己的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感到内心的忧愁与悲愤;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感慨。

(2)借景抒情,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痛苦;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译文:

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

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

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8.【解答】答案:

(1)博学而笃志 (重点字:笃)

(2)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重点字:庸)

(4)雏凤清于老凤声(重点字:雏)

(5)弃掷迤逦(重点字:迤、逦)

(6)击空明兮溯流光(重点字:溯)

(7)箫鼓追随春社近 (重点字:箫)

(8)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仓)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9.

(1)第一处:茫茫的大海、灼热的太阳,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烘托了人物处境的艰难,为夺水之战提供了背景,推动了情节发展。

第二处:写出了“我”昏睡时间之长,表现了“我”安然醒来后愉悦的心情,暗示了故事圆满的结局。

(2)在海上漂流的日子里,“我”一直拿枪守护着水直到用尽最后力气,表现出“我”的责任感、自我牺牲精神;

奔向救生船时“我“本能地抓起手枪,表现出“我“冷静而富有生存经验;

在力气耗尽的最后一刻。“我“喊出“接枪,水手长”,表现出“我”对有人担当起自己责任的期待,以及对人性良善的呼唤。

(3)可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情节的紧张,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便于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性光辉,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可以让读者直接看到巴列特等人的反应,去感受尖锐的矛盾冲突。

(4)“我”坚持72小时没合眼,直至昏睡也没有喝一口水,表明人在困境中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我“坚持守护水,给一船人最后的生存希望,表明人在困境中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巴列特接过枪继续守护并留下水给我喝,启示人们要懂得信任;

通过周围人的疯狂和“我“的冷静的对比,表明理智往往能帮助人摆脱困境;

“我“与一船人的对峙,表明当人的本性受到强烈的求生欲所左右时,人性的善良显得尤其可贵。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0.

(1)首先提出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精神”,接着具体阐述楚辞“寂宽无可奈何精神”的内涵,最后指出楚辞“寂寞无可奈何精神”的价值和影响。

(3)缠绵排恻、低回沉郁的忧郁格调;

曲折回环、一唱三叹的特有体式;国“寂寞无可奈何”的意境;

迷离恍惚的独特美感。

(3)楚辞的“永恒的期待精神‘影响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眷顾意识;

楚辞的“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催生了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

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留下楚辞“一唱三叹”的深深印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