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语文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语文(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学年高三期末语 文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2020年高三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期末语文质量检测

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


2020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语文 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2020年西城区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2020北京各区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议论文标杆文

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作文议论文例文

2020北京各区高三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散文阅读汇编

2020北京期末高三各区作文、微写作、语言运用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由于灶王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鬓”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掌握火,这也看出女性地位更高,“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男神。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庭的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神,各碰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而这一家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事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

    灶王爷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人们既然惹不起他,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办法,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所以送灶神的贡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粘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用这些又粘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到天上什时嘴甜”而多说些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作为供品为王爷送行,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灶王爷喝醉,让他头脑不清,少在玉帝面前打小报告。

    民间认为农历12月24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在这时,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有的人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祭灶神的时候,要摆齐供品品,焚香祭拜,接着饮下第一杯酒,此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一饮下第二杯酒,第三杯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撕下,连同各种祭祀之物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同时也就意味着仪式顺利完成……“送走”灶神后,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

(1)下列对于“灶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他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是因为他关系着平民百姓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

B.古代百姓生产力低下,他们害怕饥饿,希望管民间饮食的灶神能让他们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所有他们供奉灶王爷。

C.传说中灶神最初是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因为火多为有地位高的女性掌握,而灶是最离不开火的了。

D.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是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现。

B.魏晋以前灶神无姓名,有姓名的灶神是之后才出来的。隋朝记载中出现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灶神,清朝记载中也有名为“张子郭”的男灶神。

C.秦汉四个家庭保护神分别是指“灶神”“门神”“厕神”“井神”,而其中灶神起源很早,受供奉也早,在商朝就已经受供奉了。

D.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的原因是善行恶事都无法逃脱灶王神的明察,而且它还能到达玉帝处汇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们的理解中,神仙是不能免俗的。可以从人们给灶神供奉又粘又甜的东西看出,希望神仙吃了甜食嘴会甜,喝供献的酒会少打小报告。

B.按民间的说法,如果送灶神时间是12月24日,那么他在天上汇报的时间(含来回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11天。

C.送灶神的时间只有是12月24日,送灶神时要有祭灶神的仪式,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三杯酒后焚烧灶神像及祭祀之物。

D.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

2.(1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今年3月,德国“莱比锡读书节”和丹麦“霍森斯作家节”都向中国作家麦家发出了邀请,麦家携《解密》与欧洲读者见面,此行载誉而归。

    麦家被丹麦文化部长接见并举办了高规格的讲座,《丹麦日报》用两个整版解密麦家,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她的生意一直波澜不惊:在欧洲,读文学的群体也在量减,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可是,这次在汉堡豫园的活动结束后,书居然卖断了。

    为什么麦家的《解密》能走红国际市场?

    麦家说,《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国际知名大出版社,他们在推广《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是其迅速被翻译成33种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有点倒逼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加上斯诺登事件的爆发,《解密》生逢其时。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麦家东西写得好,也不说明中国文学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么转机。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小说的“走红”,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偶然到必然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作家写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

    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我们不必为此改变什么,迎合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来。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中国传统不是好莱坞,可以通行世界。但我们和世界有个共同的传统,那就是:人性是一致的。

    麦家说:“有西方评论家说我是西方的丹•布朗。但我认为丹•布朗的小说我不会写,也不想写。中国文学十年前几乎是没有类型的,现在正在被类型化,这对传统的纯文学是个挑战,但对读者是个机遇。”

“文学不是数学,没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样可以写得别出心裁。把《解密》和《暗算》说成谍战故事,是小看我了。我不要别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我确实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故事,好高鹜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智。我每天都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

(摘编自《杭州日报》和中国作家网)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

阅读也是一种“天泽”

    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资中筠、叶嘉莹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

对信仰的“守望”

“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不畅销!不实用!一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标语”一直在。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

“荒岛”里的热闹

    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书店里有乖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

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

    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

(摘编自天津北方网)

材料三

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

    2016年4月23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000册。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摘编自四川文艺网  以上三则材料均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

B.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

C.从销售者角度看这三则材料,应该以材料一为主,材料二、材料三次之。

D.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别从国内外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作家创作和纸质书籍销售前景较为乐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欧洲,读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少;而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能在欧洲市场走红,的确是一种偶然。

B.麦家认为,作家写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用“心”创作,才能别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

C.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让读者爱上阅读的成功经验。

D.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既增进交流,盘活图书市场,又坚定了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

E.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好书只需凭借其自身的高品质完全可以盘活阅读市场,麦家的《解密》走红国际市场即可佐证。

(3)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1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散 步

粱实秋

《琅嬛记》云:“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饭后,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时。现代的我,年纪不大,清晨起来盥洗完毕便提起手杖出门去散步。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已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可以放心地尽量地深呼吸,这便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据估计:“目前一般都市的空气中,灰尘争烟煤的每周降量,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五吨,在人烟稠密或工厂林立的地区,有的竟达二十吨之多。”养鱼的都知道要经常为鱼换水,关在城市里的人真是如在火宅,难道还不在每天清早从软暧习气中挣脱出来,服几口清凉散?

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一切只要随缘。我从前沿着淡水河边,走到萤桥,现在顺着一条马路,走到土桥,天天如是,仍然觉得目不暇给。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蠕动,没有人伤害它们,在这时候这些小小的生物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也常见有被碾毙的田鸡野鼠横尸路上,令人触目惊心,想到生死无常。河边蹲踞着三三两两浣衣女,态度并不轻闲,她们的背上兜着垂头瞌睡的小孩子。田畦间伫立着几个庄稼汉,大概是刚拔完萝卜摘过菜。是农家苦,还是农家乐,不大好说。就是从巷弄里面穿行,无意中听到人家里的喁喁絮语,有时也能令人忍俊不住。

六朝人喜欢服五石散,服下去之后五内如焚,浑身发热,必须散步以资宣泄。到唐朝时犹有这种风气。元稹诗“行药步墙阴竹,陆龟蒙诗“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所谓行药,就是服药后的散步。这种散步,我想是不舒服的。肚里面有丹砂雄黄白矾之类的东西作怪,必须脚步加快,步出一身大汗,方得畅快。我所谓的散步不这样的紧张,遇到天寒风大,可以缩颈急行,否则亦不妨迈方步,缓缓而行。培根有言:“散步利胃。”我的胃口已经太好,不可再利,所以我从不跄踉地趱路。六朝人所谓“风神萧散,望之如神仙中人”,一定不是在行药时的写照。

散步时总得携带﹣根手杖,手里才觉得不闲得慌。山水画里的人物,凡是跋山涉水的总免不了要有﹣根邛杖,否则好像是摆不稳当似的。王维诗:“策杖村西日斜。”村东日出时也是一样地需要策杖。一杖在手,无须舞动,拖曳就可以了。我的﹣根手杖,因为在地面摩擦的关系,已较当初短了寸余。手杖有时亦可作为武器,聊备不时之需,因为在街上散步者不仅是人,还有狗。不是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狗,也不是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生土长的狗,而是那种雄赳赳的横眉竖眼张口伸舌的巨獒,气咻咻地迎面而来,后面还跟着骑脚踏车的扈从,这时节我只得一面退避三舍,一面加力握紧我手里的竹杖。那狗脖子上挂着牌子,当然是纳过税的,还可能是系出名门,自然也有权利出来散步。还好,此外尚未遇见过别的什么猛兽。唐玄藏大师“独静行禅,不避虎兕”,我只有自惭定力不够。

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事实上街道上也不是绝对的阒无一人,策杖而行的不只我一个,而且经常的有很熟的面孔准时准地地出现。还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老远的就送来木履声。天长日久,面孔都熟了,但是谁也不理谁。在外国的小都市,你清早出门,一路上打扫台阶的老太婆总要对你搭讪一两句话,要是在郊外山上,任何人都要彼此脱帽招呼。他们不嫌多事,我有时候发现,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忽然不见他在街道散步了,第二天也不见,第三天也不见,我真不敢猜想他是到哪里去了。

太阳一出山,把人影照得好长,这时候就该往回走。再晚一点便要看到穿蓝条睡衣睡裤的女人们在街上或是河沟里倒垃圾,或者是捧出红泥小火炉在路边呼呼地扇起来,弄得烟气腾腾。尤其是,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也要像是猛虎出柙一般地露面了,行人总以回避为宜。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阙,是香山,和我们住的地方不一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一散步,但作者写作中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情趣交织,把人生体味艺术化了,体现出一种清雅通脱的襟怀。

B.作者认为散步的去处可以是山明水秀之区,亦可以是荒村陋巷,随缘就好。内心清净,观照生命,处处不乏动人之处。

C.六朝人喜欢服五石散,服之后需散步。这与“风神肃散,望之如神仙中人”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散步一定要在清晨,因为生活在纷扰的尘世之中,远不如古人远离尘嚣,内心颇有遗憾之感。

(2)结合第两段,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3)堪称一代宗师的梁实秋的散文别具一格,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鲜明的语言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19分)文言文阅读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

    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制曰:“昔咎繇与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载,乾乾夕惕,无忘一日。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于是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丘既讷于言词,敷奏多不称旨。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寻以疾拜礼部尚书,后致仕。

    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其俸禄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

(《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

B.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

C.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

D.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

(2)下列对文中画虚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庶子:庶子,指庶妻所生的儿子,即媵、妾所生之子。而左庶子,则是地位较低的庶子。

B.左丞:在唐代,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所以右丞更大。

C.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

D.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丘自幼聪明。十一岁时就参加童子科考试,而且考上了。当时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经文应试,只有王丘以文章考中。

B.在王丘的人生当中,他得到多人推荐提拔。比如左庶子王方庆、御史大夫魏元忠、偃师主簿等。

C.王丘任职考功员外郎后工作尽职尽责。他请求寄托于皇帝的支持,针对“取士”过多的情况进行了整顿,结果那年登科的只有几百人。

D.因为生病,王丘请求退休,并得到允许。但是离职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药后药物难以为继。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咎繇与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

闻其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

5.(1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痰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鸯。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时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在镇江府知府任上。受降两官处分,后又被罢官,到宫观挂空名。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的一小岛。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写夕阳下京口的凄清景象,不免联想到六朝时此地的兴盛繁华,盛衰对比之下,词人感慨良多。

B.“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自鹭”,只有沙洲的两只白鹭关心六朝的兴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废的寒心。

C.“仙人矾下多风雨”,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暗指词人的仕途困境。

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瓤凉秋水去”,词人想抖擞精神振作起来,可现实的种种遭遇又让他凉透了心。

E.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说人生的进退,通过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

(2)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2)王维被排挤出朝廷,出使塞外,他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      。”比喻表达自己惆怅,抑郁心情。

(3)《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秦司令员去向志愿军司令部汇报工作,志愿军司令部作出个总结说:“这是高度觉悟的人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敢。”这真是一针见血的话。

她因为全神贯注在总机上,忽然听到脚步,暗自吃了一惊,以为有个什么人来打电话……

这个命令从孙传庭口中轻声地说出来,却被传令官用大声传了出去,而帐外一呼百应地向远处传去,真是威风凛凛,杀气森森,说句话山摇地动。

我军万船齐发,攻破“千里江防”,很快就占领了蒋介石自以为防守得固若金汤的南京城。

2016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足协宣布正式聘用马塞洛•里皮先生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里皮这次的临危授命,无论结果如何,都足以让大家热血沸腾。

他在晚年固然犯过一些错误,但是他以前对革命的贡献是不能一笔勾销的。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创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B.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的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C.预计于2018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一体化的超级交通集群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港珠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港珠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D.受31日5.9级地震影响,虎跳峡景区和石卡雪山景区的部分景点已暂时关闭,为了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安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发出公告,建议游客暂勿前往。

9.(3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学生从“雪域高原”带回了当地的一些特产送给恩师,恩师万分感激地笑纳了

B.李红与张琳闹别扭,摒弃前嫌时,李红说:“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

C.市领导今天莅临我校指导高考考点布置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早已到校门口迎候了

D.评委老师们对我的演唱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洗耳恭听!

10.(3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野生水禽是各种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最终来源,鸭子是流感病毒混合和“创新”的重要平台。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故称禽流感病毒,但有的禽流感病毒也同时感染人,如H7N9。

A.因为主要不是以人类为宿主并感染人类

B.其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病死率很高

C.虽然为常见流感病毒,但是最容易发生变异

D.由于主要是以禽类为宿主并感染禽类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

11.(7分)下面是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四、写作(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里约奥运会上一大波“奥运表情包”刷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成为新晋“网红”。20岁的傅园慧表情丰富夸张而有喜感,语言幽默而耿直,被网友戏称为“洪荒少女”。中国网友忍不住惊叹:“这个女孩太可爱了!”“真实而不做作,我已经完全被‘圈粉’了”。美国媒体称,这个人她甚至连金牌都没有,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比傅园慧更有趣、更享受比赛、更招人喜欢。

       对于中国网友及美国媒体的热捧,可择其一谈谈你的观点、态度、感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完成写作任务。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解答】(1)D“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是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错,原文第三段说“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可没有说他是老好人,没有说“只报告善行”。

(2)A    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二段说“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不能据此推断是“传说”决定了先出现“母系社会”。因果关系反了。

(3)C“只有12月24日”错,原文最后一段为“也有的人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

2.【解答】(1)C.“材料一为主,材料二、材料三次之”错误,从销售者角度看这三则材料,应该是“以材料二为主,材料一、材料三次之”。

(2)CD(A.“的确是一种偶然”错误,应该是“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见材料一第四段;B.“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错,扭曲作者本意,材料中“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是说小说要走心,而不是一定要重心理描写,见材料一最后一段;E.“好书无需宣传”错,《解密》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见材料一第四段。)

(3)观点一: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

欧美媒体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麦家的《解密》迅速被译为33种语言,在海外火了起来;

“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确定以来,世界各地都在宣传践行其宗旨。,比如2016年春季德国的“莱比锡读书节”、丹麦的“霍森斯作家节”和中国“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

商家(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天泽书店请资中筠等学者举办演讲、讲座;荒岛书店的小猫咪以及他们开展的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

观点二: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读者不仅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还渴望通过作家签字售书等形式零距离对话,在欧洲,读者很失望:得不到麦家的签名;在德阳,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

阅读是商家与读者的对话,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守望书店的马利强“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

阅读是读者和读者的对话,阅读鉴赏是开放的,正如市民刘说:“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3.

(1)C

(2)对中国传统文人风雅气度的向往。对飞扬跋扈之举的反感对自由、孤独况味的追求。对温暖的人情关系的喜欢。

(3)大量引用古诗文,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底蕴。语言诙谐幽默(或:亦庄亦谐,风趣幽默。)简洁、精炼、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解答】(1)D“长吏或不称”与“苍生或未宁”结构对称,中间断句,“宁”后断句,

(2)A    左庶子,不能分开为“左”和“庶子”两部分解释,如果是指非嫡子,那就没有“左右”之分,所以是官名。唐朝“庶子”是官名,太子宫所属官署名,分为“左庶子”和“右庶子”。

(3)C“他请求寄托于皇帝的支持”错,翻译错了“请托大行”,意思是请求开后门,拉关系。

(4)古代咎繇对大禹说:“在于知人善任,在于使百姓安定。”这都是说心上想着国家的根本。

听说他医药供应不上,长期做官,竟没有剩余的财产。像这样持守节操,离古圣人能有多远呢!

 

参考译文:

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的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日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时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经文应试,只有王丘独以文章考中,因此知名。他二十岁时,又应试中举,拜奉礼郎。王丘神气清古,而且志行修洁,特别善于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扬推荐他。长安年中,他由偃师主簿提拔,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年(713),调任考功员外郎。原先,考功举人,开后门拉关系盛行,取士很滥,每年达数百人之多。王丘一一复核材料,登科的仅只有一百人。人们议论,认为从武则天以后数十年,没有谁能赶得上王丘的,其后席豫、严挺之再其次。王丘三任紫微舍人,以主管制诰的勤谨,加朝散大夫之职,又调任吏部侍郎。选拔人才多年,都很公平恰当,他提拔任用了山阴县尉孙逖、桃林县尉张镜微、湖城县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都被世人称为一时之秀。不久换职尚书左丞。

    开元十一年(723),王丘任黄门侍郎,那一年,山东大旱歉收,朝廷从朝臣中选刺史去安抚贫民,下旨道:“古代咎繇对大禹说:‘在知人,在安人。’这都是说心上想着国家的根本,光大帝业,小心谨慎,无一日遗忘。但是长吏中有不称职的,百姓中有不能安生的,朕深思依循良好的政治,来矫正过失,依旧要很重视诸侯的选拔。”这样就派王丘为怀州刺史,又派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都去任山东诸州的刺史。到任,皆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只有王丘在职清严,官民又敬又畏。不久,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的工作,入台阁任尚书左丞。父丧去职,期满,拜右散骑常侍,仍管天子的诏书等制诰之事。

    开元二十一年(733),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肖嵩与王丘有老交情,将推荐王丘任宰相,王丘得知坚决辞谢,并且极力推荐尚书右丞韩休,肖嵩也固请上奏,到韩休做了宰相,便推荐王丘代崔琳任御史大夫。王丘因不善言辞,奏对多不称皇上的心意。不久调任太子宾客,袭父爵为宿预男。不久带病拜任礼部尚书,后告老还乡。

    王丘虽然历任要职,但却固守清廉,从不受人馈送,住宅车马,均是很敝陋的。辞官归田以后,病了连吃药的钱都有困难。皇上闻知而赞叹,下书道:“王丘一向富有才华,累升要位,由于多病,借此辞官在家。闻其家道屡空,医药不给,长期做官,竟无余资。持操如此,离古圣人何远!王丘俸禄,应当全给,以此来表示殊常的待遇,用来表彰廉洁之吏。”天宝二年(743)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

5.【解答】(1)B.“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废的寒心”错误,应理解为“只有白鹭不关心六朝兴废”。D.“抖擞尽尘埃”是指词人要抛却政治上强加的污水,抖落掉官场上的污浊。

(2)对于国家命运,词人不能不关心。对于自身的遭遇;流露出词人以藐视排斥打击的态度。

6.【解答】故答案为: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重点字:翼)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重点字:蓬)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知)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7.【解答】“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此处形容秦司令员“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符合语境;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此处用来形容“她把全部精神集中到总机上”符合语境;况且“全神贯注”可以后面加“于(在)…上”;

“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此处用来形容“声音向远处传去”不合语境;

固若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用于防守,用于物,此处用来形容“蒋介石自以为防守得南京工事坚固”符合语境;

“临危授命”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此处用来形容“中国足协宣布正式聘用马塞洛•里皮先生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里皮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用词不当,可改为“临危受命”是接受任命的意思;

“一笔勾销”应该改为“一笔抹煞”,两者搭配不一样:凡是能被“勾销”的事物,如利益、纠纷、捐杂、成分、争论、帐务等都跟“一笔勾销”照应;凡是能被“抹煞”的事物如作用、贡献、成绩、优点都能同“一笔抹煞”照应;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成语运用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A。

8.C。

9.C。

10.【解答】解析:

根据“故称禽流感病毒”语意,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要揭示它之所以被称为“禽流感病毒”的原因,而只有D项与“禽”有关系;

故选:D。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

11.

标志整体是诸葛亮的纶巾造型,左右融合了汉字“川”与字母“C”,并融入水的动态形象。(3分,每个要素1分)说明了武侯祠的地域特点,勾起人们对诸葛亮,三国文化的记忆与联想,喻示三国文化如滚滚长江水,源远流长。(3分,每个寓意1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