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四川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三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2020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0 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广雅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广东省四大名校2020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下)段考语文试卷(一)

广州市 2020 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18)

2020年广西玉林市、柳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语文试卷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语文试题(一)

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批评方式是中国特有的。那些看似随意、非理性的评点,其实是非常厉害的,往往一两个字、一个短语,就能直抵文本的要害和关键。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点,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评点,都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佳话。

评点是直觉主义哲学的产物。随着理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张扬,“直觉”成了一个贬义词,并被放逐。其实,直觉是一种逼近事物内部的极其锐利的武器。混沌的世界,为云雾与烟霭所包裹,一时使我们无法识得。理性的逼近,仿佛一支大军来到了森严坚固的城下,却常常是久攻不下。而此时,直觉犹如一道耀眼的电光,瞬间照亮城池,并有可能刹那间击开城门,使我们能够长驱直入。人类今天对世界已经取得的初步认识,无一不归功于理性和直觉两支大军的联手作战。

评点讲求的就是对作品的直觉。阅读如流水一般向前流淌着,突然地遇到了一块暗礁,随即,激起了一团水花。于是,就有一阵兴奋,一阵惊喜,而在兴奋与惊喜的同时,就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作品是一颗无隙的核,直觉就有这个能力,它在你不防备的时候,突然地魔术般地就将这颗核打开了。完全将希望寄托于理性带你进入文学作品,大概是偏颇的。文学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直觉色彩,而对它的批评,却要一味理性,就未必是科学的了。

评点是非常个人化的。评点人在评点作品时,是要将自己带入的。那时,文学就是一个世界,而他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那里头的喜怒哀乐,绝不仅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他要与那里头的人物,一起来经受这些情感的消消长长。而理性的批评,是见不到批评者本人的。他的冷峻、客观,使他一直站在作品的大门之外。他的窥视固然能得到一个融入其中的人所无法得到的信息,但他也一样失去了只有融入其中的人才可得到的更为重要的信息。评点将个人体悟看成了最有效的解读作品的途径。此时,评点者竭力维护着自己的艺术感觉而不被理念所劫持,他要最大限度地与作品保持一种亲近、一种触手可摸的距离。

与理性批评相比,评点固然缺少系统与完整性,看上去显得有点支离破碎,但它同时也避免了理性批评因框架的设定而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因素的弊端。虽然散漫了一些,但它却将它所看到的各个闪光点自由灵活地呈现了出来。从篇幅和文字上讲,由于它是以“点击”为主,并不做铺陈与演绎,也节俭实用了许多。

(摘选自曹文轩《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有一种看似随意、非理性的评点,它常能逼近作品最关紧要的内容。

B.直觉主义和理性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武器,面对强敌,它们都能够各自为战、克敌制胜。

C.评点的独特魅力在于凭借直觉就可以带领着读者进人文学作品,让理性批评相形见绌。

D.评点可以把作品、作者与评点者最密切地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批评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直觉评点时,始终与理性批评相伴相随,凸显其各自的优长,利于启迪思维。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从评点人的动机、立场、途径等方面把论证推向深入,颇具辩证意味。

C.文章在论述评点的直觉性特点时,运用比喻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具象化,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认可理性批评所追求的系统与完整性,理性窥视也能得到评点人才能得到的信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体现出传统的文学批评讲求形神兼备以神为要的审美主张。

B.兴盛于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造成一种特殊的阅读经验,对今天语文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C.中国传统的评点方法追求直觉体会,讲究细读细研作品,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

D.“直觉”被放逐,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评点支离破碎,缺少系统性与完整性,显得不够科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由国务院原环境保护部牵头,中科院、农业、气象、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开展集中攻关,并设立专项资金5.75亿元,组建了由200多家单位、近2000人组成的科技攻关团队。

攻关项目把网络化管理和区县、乡镇调研结合起来,基于大量调查和实测,编制了“2+26”城市精细化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清单涉及10类排放源、9种污染物,涉及各行业工业点源总计8.6万个、餐饮企业10.6万家,精准确定污染病根。

污染来源: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这四大来源是主要的,占比达到90%左右。

排放强度:这一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货车运输,排放强度大。

时间分布:受采暖影响,这一区域秋冬季一次PM2.5和有机碳、黑碳等组分的月均排放水平,是非采暖季的1.5—4倍,而保定、濮阳、太原、阳泉、长治、晋城等散煤用量大的城市,排放水平更高。

行业分布:钢铁及焦化行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玻璃行业集中在邢台、淄博等地,石化化工主要集中在淄博、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3月21日《近2000位专家联合攻关,准确找出京津冀大气污染“病根”》)

材料二:

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攻关,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并针对各地情况开出了具体“药方”。

调整产业结构。区域内钢铁产能巨大,冶金企业扎堆,钢铁、焦化、冶金、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唐山和晋交界地区高度集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高度集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小冶金企业扎堆,装备、治理、管理水平落后,而且焦炭—钢铁、炭素—电解铅产能的配比不合理,是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

调整能源结构。区域内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煤炭消费量较大,山西、河南、河北属于煤炭依赖型,北京属于油气综合型,天津、山东属于煤油气综合型,都需要做相应优化。

调整运输结构。区域内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5%和99%,是下一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

补上治理短板,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加大力度治理苯、甲苯、二甲苯、乙烯、甲醛等重点污染物,而其关键在于控制汽油轿车、橡胶品制造、炼焦、沥青铺路、化学原料制造、涂装等污染源头。

(摘自《人民日根》2019年03月21日文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更清楚了》)

材料三:

印度之所以在空气质量问题上如此无所作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乏数据。中国现在有一个全国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它记录了74座城市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北京现在有大约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纪录PM2.5等污染物。德里只有1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除了监测站的数量外,实时监测仍然是德里的一个挑战。

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2013年至2017年设定了具体而可衡量的目标。根据该计划,到2017年,城市地区的PM10浓度要比2012年的基数下降10%。同样,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也要降低25%。然而,这并不是终点。中国今年7月公布的治理空气污染的新计划比2017年底到期的计划更加详细,覆盖的城市也更多。因此,我们应为德里和古鲁格拉姆制定类似的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来实现和维持这些目标。

在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北京将4个过时的燃煤电厂改造为天然气发电。在此期间,北京市还整修了217万辆排放超标的机动车,并为5万辆出租车安装了三元催化转化器。北京还推出了20万辆新的清洁能源车用于公共交通,对每年可以登记的私家车数量进行了限制。从而以非常有计划和战略性的方式来控制排放。

这一战略已经产生了效果,北京周边26个城市的PM2.5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而北京则下降了50%。

(摘自参考消息网2018年11月15日转载印度《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必须学习中国治理污染》,作者为阿米特·巴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环境保护部牵头的科技攻关小组主要采用调查和实测手段,掌握了有关大气污染的详细数据。

B.京津冀地区钢铁、焦炭、玻璃等产量接近全国一半,但三省市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C.晋冀鲁豫交界的地区高耗能企业集中,对煤炭的依赖程度高,是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D.印度记者谈到中国治污经验时,不仅看到了中国良好的监测系统,还了解到中国明确的治理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污染物种类繁多,排放点源分布广泛,所以确定污染病根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团队集中攻关。

B.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密度,提高企业的装备、治理、管理水平,是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C.北京地区的油气综合型能源结构,优于晋冀鲁豫地区的煤炭依赖型能源结构,故后者需要转型与优化。

D.印度媒体认为,要学习中国制定治理空气污染的计划,增加监测站数量,强化实时监测,完善数据统计。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成果显著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骤雨中的阳光

莫树材

“大暑天,孩儿脸,说变就变。”这话一点不假,刚才还是万里晴空,骄阳似火。突然一片乌云飘过来,火辣辣的太阳往云里一躲,刹那间,“哗啦”一声,像烧红的铁锅被撒了盐,铜钱大的雨点密密实实,没头没脑地掷下来。街上先是飞起一片白茫茫的水粉,继而满街开满了杯口大的水花,最后变成了湍急的小溪,行人、车辆和楼房都给笼罩在雨幕中。

这就是我们南方夏天特有的“急风骤雨”——白撞雨。

我和几个学徒工下班途中,给白撞雨赶到骑楼底下来了,我们倚着栏杆,百无聊赖地望着雨幕中的街景出神。

突然,身旁的小张不住地用胳膊肘推我,我望了望他,他双眉一挑,下颌一扬,随后向脑后一甩。我回头一看,一个女兵站在我背后,她也给白撞雨赶到骑楼底下来了。她20岁上下,草绿色的无沿帽,草绿色的军上衣,黑色的短裙,雪白的袜子和半高跟鞋,肩上佩戴部队文工团的绶带。这时,她正扑闪着那双丹凤眼,用雪白的纸巾擦一本书上的水珠,然后甩了甩裙子,跺了跺脚,也站到栏杆边来了。刚站好位置,便打开刚擦干净封面的书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我连忙回过头,趁势往同伴那边挪了挪。

“挤什么呀,机会难逢哩,往那边靠才对呀!”小张边说边把我往女兵那边挤,我连忙握紧栏杆,站稳马步。

“好在这场白撞雨,要不,师兄哪有这份艳福。”那边,小李边说边对我挤眉弄眼。

“人家可不比我们,连避雨的时间也在看书学习,惜时如金呢!”小陈说起风凉话来了。

“大概在看什么八卦杂志吧,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无聊!”小黄阴阳怪气地搭上腔。

这时,从街口那边走来一个打着黑伞的老人,雨点沿着伞沿成串成串地淌下来,把身后衣服打湿了,可他一点也不在乎,依然高一脚低一脚地踏着水荡往前走。我和同伴的视线一下子都集中在他身上。老人60多岁了,穿着黑衣黑裤,肥大的裤脚给雨水打湿了,吧嗒吧嗒响。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老人的雨伞吹得反转过去,成了一个大漏斗,老人忙去护伞,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淌水的大街上。我和同伴们大声哄笑,小黄大声说:“老家伙无自知之明,那么大年纪了还跟大雨斗,活该!”

旁边那个女兵被我们的哄笑声惊动了,她诧异地望了望我们,然后随着我们的视线向街中间望去。只见她“呵”了一声,把手上的书往我手里一塞,钻过栏杆冲进雨中,向老人跌倒的地方跑去。我看了看手上的书,原来是一本《电大语文》。只见女兵先把老人扶起来,然后回转身,拾起那把在水荡里打转的黑伞,接着扶着老人向我们走来。

我们连忙迎上去,帮着女兵把老人扶到骑楼底下。刚才还在笑话老人“活该”的小黄突然尖声叫起来:“爷爷,爷爷!怎么下雨天还跑出来逛街!”小黄告诉我们,他爷爷老年痴呆,每天都要出来逛街,却经常迷路,他家人只好让他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家人的电话地址。我帮着小黄把他爷爷的湿衣服脱下来,果然脖子上挂着一块铭牌。小黄把工作服脱下来,让爷爷穿上,然后对扭转身去的女兵说:“解放军同志,谢谢你救了我爷爷!”

“不用谢,尊老敬老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白撞雨来得急,去得也急,就像谁把空中的闸门一关,滴水不漏。天放晴了,大街上又热闹起来,人们从店铺、商场、骑楼底走出来,一下子把大街塞得满满的。

我们正扶着老人向前走,小张拍拍我的肩头,说:“师兄,还不快把书还给人家!”我恍然大悟,连忙把《电大语文》还给女兵。女兵接过书,扯了扯绷紧的军装,迈开优美的长腿,矫健地走在大街上。

几天后,我们几名学徒工先后报考了电大,大家的专业虽然不同,却是同一个目标——追赶阳光!

7.不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将“骤雨”“阳光”对举,点化出南方夏天时雨时晴的气候特点,且别具深意,形象鲜明、耐人寻味。

B.开篇的景物描写,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摹状来势迅猛的“急风骤雨”,勾勒环境,铺垫并推动情节发展。

C.文本中间多次写到《电大语文》这本书,表现了女兵的精神追求,间接透露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D.末段是故事的余波和高潮,事件对小青年的影响由“一时”延续到“一生”,富有诗意,巧妙升华了主题。

8.小说多处运用了“逆转”的写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中“阳光”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洙、字臣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都都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

B.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

C.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

D.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的加冠礼,表示成人。届时男子要取字,以便别人称呼。

B.起居注是皇帝的言行录。唐宋时期有关命令、法度、赏罚、任免等内容都要按日记载。

C.中使是宫中派出的使者,多为宦官,所到之处能颁布皇帝旨意或代表皇帝安抚慰问。

D.赙是指赠助别人办理丧事的钱财,文本中指的是宋神宗赏赐给孙家治丧的五十万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洙年少能文,论事明切。他入仕时还没有到成人年龄,包拯、欧阳修等人主持应制考试;他上策论批评时政,颇中要害,被当时名臣韩琦称为当代贾谊。

B.孙洙广开言路,监督时政。他主张增加谏官,在不能谏言时,他选择了出京做地方官。他对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劳民伤财举措非常不满,多次上书呼吁停止。

C.孙洙处事认真,积极建言。他认为百官迁升诏书千篇一律的词句虽然简捷方便,但因不符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大家对皇帝的旨意也不能畅所欲言。

D.孙洙谙熟典制,善于为文。他奉命撰写的灵津庙碑文,得到了皇帝的称赞。他谈论古往今来之事、条理分明,出口成章,语言典雅,从来没说过鄙俗的话。

13.将下面文言文选段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二)

文天祥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日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注)①狴犴(bì’àn):指监狱。②南冠:与“楚囚”意同,指囚犯。③结缨:系好帽带,表示从容就死。④桁(háng)杨:用于颈部、手脚的木制刑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南冠”自指,“结缨”自励,见出诗人意志的坚定。

B.“影纵横”,写诗人狱中戴着刑具坐卧的情景,表现出苦涩的狱中处境。

C.“坐移白日”“梦断青灯”,写昼观日影、夜不知时的孤寂,凄婉而悲凉。

D.“黄粱得失俱成幻”一句,直斥元朝统治者的美梦不能成真,慷慨激昂。

15.本诗五、六句与《过零丁洋》的第二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较,在抒发情感和表达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雕刻为喻,正面说明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成就。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上而下,描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渲染秋江的景物特点。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一句,赞颂宋武帝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势。“ ___________”一句,指出宋文帝草率用兵造成的狼狈后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蕴藏着博大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在当今如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发展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元素融合再炼,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了产品,给受众带来了        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碰撞出崭新文化产品,给受众带来       的文化体验。以新创意和新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与当代审美观、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新型文化产品。(       ),而是依托传统文化要素,以现代意识烛照传统、熔铸新思,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备受国际艺术界瞩目的艺术家蔡国强的装置艺术作品《草船借箭》便是“中国资源的借取与活用”。“草船借箭”这一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已经被从古到今多种艺术形式演绎。蔡国强以其新形式新创造使这个故事再次引起关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有着        的人物形象和动人情节,有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需要当代人加以利用,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

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通过新鲜有趣的形式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获得似乎       的体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盛况空前  耳目一新   不计其数   感同身受

B.前所未有  耳目一新   不计其数   身临其境

C.盛况空前  焕然一新   浩如烟海   身临其境

D.前所未有  焕然一新   浩如烟海   感同身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结合不是简单重复再现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结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C.高水平文化产品的创造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D.高水平文化产品的创造不是简单重复再现传统文化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草船借箭”这一《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章节,已经被从古到今多种艺术形式演绎。

B.“草船借箭”这一出自《三国演义》的精彩情节,从古到今已经被多种艺术形式演绎。

C.“草船借箭”这一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从古到今已经被多种艺术形式演绎。

D.“草船借箭”这一《三国演义》中的精彩典故,从古到今以来已被多种艺术形式演绎。

 

20.下面是某刊物编辑写给某作者的信中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先生寄上的大作,我已收到并拜读。文章写得挺不错,观点新颖,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稿中有几处愚以为不妥,我斗胆做了斧正。兹将修改后的文稿寄到您的府上,请先生审阅。如无异议,本刊将予采用。

21.下面文段中有三处表述存在逻辑错误,请找出并说明。

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内容之一。②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揭示规律的崇高事业,因此,不光生产建设需要工匠精神,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③具备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科研工作者就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兴趣和热爱,更容易创造出非凡的业绩。④科学研究工作往往失败多于成功,要在日复一日、琐碎而枯燥的研究中坚持不懈,取得成功,就要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6年11月30日,第十次“文代会”(文联)、第九次“作代会”(作协)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振聋发聩。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

A项,信息源在第一段“那些看似随意、非理性的评点,其实是非常厉害的,往往一两个字、一个短语,就能直抵文本的要害和关键”和第二段“其实,直觉是一种逼近事物内部的极其锐利的武器”,可见表述正确;B项,“直觉主义和理性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武器,面对强敌,它们都能够各自为战、克敌制胜”不合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相关表述理性“久攻不下”,直觉可以长驱直入。人类的认识,归功于联手作战。可见理性有时候是做不到“克敌制胜”“各自为战”的。C项,“评点的独特魅力在于凭借直觉就可以带领着读者进人文学作品,让理性批评相形见绌”信息源在第三段“评点讲求的就是对作品的直觉……作品是一颗无隙的核,直觉就有这个能力,……突然地魔术般地就将这颗核打开了”以及第四段“评点是非常个人化的。评点人在评点作品时,是要将自己带入的。那时,文学就是一个世界,而他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他要与那里头的人物,一起来经受这些情感的消消长长”,可见表述符合文本内容。D项,“评点可以把作品、作者与评点者最密切地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批评方式”,信息源在第一段“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批评方式是中国特有的”和倒数第二段,开头和结尾部分可见“评点可以把作品、作者与评点者最密切地联系起来”。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A项,“凸显其各自的优长”曲解文意,虽然文章也写了理性批评,但是文中的第二段中的“评点是直觉主义哲学的产物”与第三段的“评点讲求的就是对作品的直觉”与“作品是一颗无隙的核,直觉就有这个能力,它在你不防备的时候,突然地魔术般地就将这颗核打开了。文学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直觉色彩,而对它的批评,却要一味理性,就未必是科学的了”可知文中强调的是直觉的作用,没有凸显理性批评的作用。

B项,“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从评点人的动机、立场、途径等方面把论证推向深入”表述错误,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把直觉和理性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多角度多侧面展示直觉评点的优势,行文结构总分总,正文主体部分是平行并列式,并没有从动机、立场、途径等方面层层深入。文章前四段每1段开头句都是中心句:第1段总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批评方式是中国特有的。”第2、3段是分论点一“评点是直觉主义哲学的产物。”“评点讲求的就是对作品的直觉。”第4段是分论点二“评点是非常个人化的。”最后一段中心句在结尾,是全文的总结:“以“点击”为主,自由灵活地,也节俭实用了许多”。

D项,“文章认可理性批评所追求的系统与完整性”,文本并没有说理性批评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也没有说认可理性批评的系统和完整性,原文说“与理性批评相比,评点固然缺少系统与完整性,看上去显得有点支离破碎,但它同时也避免了理性批评因框架的设定而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因素的弊端”,可见只是说直觉评点缺少系统完整性。这里重点不在批评直觉评点而是想赞扬肯定它的利好处;“理性窥视也能得到评点人才能得到的信息”表述也错误,根据文中第二段“理性的逼近,仿佛一支大军来到了森严坚固的城下,却常常是久攻不下”可知,有时理性不能得到信息,只能靠直觉得到,如文本“而此时,直觉犹如一道耀眼的电光,瞬间照亮城池,并有可能刹那间击开城门,使我们能够长驱直入”;第三段“作品是一颗无隙的核,直觉就有这个能力,它在你不防备的时候,突然地魔术般地就将这颗核打开了。完全将希望寄托于理性带你进入文学作品,大概是偏颇的。文学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直觉色彩,而对它的批评,却要一味理性,就未必是科学的了”也说明不能一味靠理性。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

D项,“因为传统的评点支离破碎,缺少系统性与完整性,显得不够科学”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随着理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张扬,‘直觉’成了一个贬义词,并被放逐”以及第五段“与理性批评相比,评点固然缺少系统与完整性,看上去显得有点支离破碎,但它同时也避免了理性批评因框架的设定而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因素的弊端”可知,选项分析的原因有误,原因是“理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张扬”,另外“显得支离破碎”并不等于支离破碎;也并没有说“显得不科学”,原文说“文学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直觉色彩,而对它的批评,却要一味理性,就未必是科学的了”,可见只是说对直觉的批评未必科学。


 

4.B

5.C

6.1)集中攻关,弄清重污染的成因;(2)增加监测站,实时监测,完善数据;(3)设定具体而可衡量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实施。

【解析】

【分析】

4.

B项,“三省市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选项缺少了限定性条件“单位国土面积”,曲解文意。

故选B。

5.

C项,“北京地区的油气综合型能源结构,优于晋冀鲁豫地区的煤炭依赖型能源结构,故后者需要转型与优化”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山西、河南、河北属于煤炭依赖型,北京属于油气综合型,天津、山东属于煤油气综合型,都需要做相应优化”,原文中只是客观分析了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形式,并没有将其比较高下之意,并且明确提出“都需要做相应优化”。选项曲解文意。

 

7.B“开篇的景物描写,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述错误,原文描写“急风骤雨”的文字主要有“铜钱大的雨点密密实实,没头没脑地掷下来。街上先是飞起一片白茫茫的水粉,继而满街开满了杯口大的水花,最后变成了湍急的小溪,行人、车辆和楼房都给笼罩在雨幕中”,这里“铜钱大的雨点”为比喻,“没头没脑地掷下来”为拟人的修辞,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8.1)小黄对女兵的态度,由阴阳怪气的嘲讽到敬佩感谢;(2)小黄对老人的态度,发生逆转,起初骂“活该”,后来看清是自己的爷爷后着急尖叫;(3)我们四人对女兵的态度由起初的不理解乱猜测到后来的敬佩,在其感召之下报考电大,追赶阳光,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

9.“阳光”一语双关,既指雨后天晴见到的自然景象,也代表了女兵美好的形象,善良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C

11.D

12.A

13.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

②您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

 我(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害怕廉颇将军吗?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①抓虚词看位置,②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其稿”是动词“焚”的宾语,这两个词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项;根据上下文文意,王安石主持推行新法时孙洙心中苦闷不能言说,只能极力请求调出京城,补任地方官。因此“力求补外”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本句翻译为:但凡他上奏皇帝的文书,就都焚毁底稿,即使是亲人子弟也不让他们知道。王安石主持推行新法,驱逐多位谏官御史,孙洙知道不应该这样,但心中苦闷不能言说,只能极力请求补任地方官,得以外任海州知州。

11.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

D项,“赙文本中指的是宋神宗赏赐给孙家治丧的五十万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可知,孙洙去世之后,皇帝除常例丧金额外赐钱五十万,“五十万”为额外费用,而不是治丧费用。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

A项,“包拯、欧阳修等人主持应制考试”理解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这里的“举”解释为“举荐”,原文的意思应该是“未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荐他应试制科”,选项理解错误。

故选A。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①所以……者,表原因;亲戚:包含父母兄弟在内的亲近的人;徒,仅,只。②视:认为;孰与:与……相比,谁(更)……?③驽:才能低下,独,难道。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孙洙,字巨源,是广陵人。童年时就擅长写作文章,未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荐他应试制科,孙洙进献策论五十篇,阐述为政要领,明明白白,切中事理。韩琦读了策论,叹息说:“恸哭流涕,透彻论述天下事,这是当今的贾谊呀!”两次提拔后任集贤校理,掌管太常礼院。宋英宗治平年间要求臣民上书言事,因为孙洙响应诏命上疏陈奏十七件当时弊病和紧要事务后大多得以施行,(朝廷让他)兼任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他恳请增加谏员以便广开言路。但凡他上奏皇帝的文书,就都焚毁底稿,即使是亲人子弟也不让他们知道。王安石主持推行新法,驱逐多位谏官御史,孙洙知道不应该这样,但心中苦闷不能言说,只能极力请求补任地方官,得以外任海州知州。免役法施行,常平使者想要多征收免役钱,把获取更多钱财当作政绩,孙洙竭力争辩。正逢春旱,发运使征调民夫疏通漕渠来使盐船通行,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上奏请求停止这项徭役。天旱蝗灾严重,孙洙到朐山进行祈祷,撤去祭品后,突发大雨,蝗虫都飞到海中死了。不久主管三班院。三班人员超过万数,功劳罪行登记不明,前后矛盾,三班吏们支配使臣出入,公然肆行欺诈奸猾之事。孙洙革除八件特别严重的事,确定下来作为法令。任同修起居注,晋升知制诰。在此之前,百官职务变动,用固定的考核文辞,孙洙建议:“群臣晋升品级,原因各不相同,却同用一套辞令;以致有时一门之内,数人晋升,名位身份各不相同,却格式一律。如果简便从事,这不是用来使王命畅通、重视诏命(该有)的做法。”下诏从此封赠荫补,逢大礼改易文辞,其他的都随等次写定。元丰初年,兼任直学士院。澶州黄河水患平息,修建灵津庙,下诏命孙洙撰写碑文,神宗称赞他写得好。晋升为翰林学士,才月余,就染了病。当时参知政事职位空缺,皇帝将要任用他,屡次派遣中使、尚医慰问。入朝约定了时间,孙洙病稍好了些,就在家练习拜跽之礼,仆倒不能起来,病情渐重最终死去,终年四十九岁。皇帝在朝堂上嗟叹惋惜,除常例丧金额外赐钱五十万。孙洙博闻强识,通晓典章旧制,讲述起古今事例都很有条理。随口说话都自成文章,即使对亲近狎昵的人,也未曾说一句粗鄙的话。他的文词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们都期许他成为丞相辅臣,他却不幸早逝,一时人们都为他怜悯伤感。

 

14.B‘影纵横’,写诗人狱中戴着刑具坐卧的情景,表现出苦涩的狱中处境”表述错误,“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这两句诗的大意是我虽然身为囚徒,但我开朗而豁达;虽然身披枷锁,但是起卧自如,身影矫健。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从容乐观的心境,并不是用来表现“苦涩的狱中处境”。选项理解错误。

15.“国破家亡双泪暗”直抒胸臆,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一身轻”表面上是无所牵挂,实际上是无奈的自嘲;“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含蓄委婉,表达国家和个人命运都难以挽回的伤感之情。

16.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17.B

18.D

19.C

20.“挺不错”改为“很好”;“抛砖引玉”改为“引领示范或风尚”;“斗胆”删掉;“斧正”改为“修改”;“您的府上”改为“府上”。

21.②因此,不光生产建设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③科学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兴趣和热爱,就会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④科学研究工作往往失败多于成功,要在日复一日、琐碎而枯燥的研究中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离不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