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学年上海大学附中高一(上)调研语文试卷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20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考场中的诗歌之咏史怀古送别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边塞诗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田园诗篇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2021上海崇明高三一模语文卷 含答案

2021上海宝山高三一模语文卷 含答案

2021上海普陀高三一模语文卷 答案 详细解析

2021上海虹口高三一模语文卷 含答案

2021上海长宁高三一模语文卷 含答案

2021上海闵行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21上海徐汇高三一模语文卷 含答案

2021上海青浦高三一模语文质量测试卷

2021届上海松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届浦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届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上海市普陀一模作文范文

2021届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上海各区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届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届上海高三一模汇总:积累运用

上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20-2021学年上海大学附中高一(上)调研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9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   这句话也同样表达了这层意思。

(4)《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

(5)《师说》中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

2.(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在杭州的一场传统竹制技艺沙龙活动中,有位来自四川的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让人印象深刻。做这样的作品,是对传承人技艺的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_____的身影。

       (  )以另一项非遗项目,中国人引以为做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_____,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_____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刷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当地多山,交通是一个难题,当地人就在水路上文章,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_____这种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今天同样值得借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心无旁骛

穷乡僻壤

因地制宜

与时俱化

B.坚贞不渝

穷山恶水

因势利导

自出机杼

C.心无旁骛

穷乡僻壤

因势利导

自出机杼

D.坚贞不渝

穷山恶水

因地制宜

与时俱化

(2)在第二段中填入最恰当的一句是   

A.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

B.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永不会褪色的是价值。

C.无论时代如何,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变化是水不会褪色的价值。

D.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近精神和创新精神,价值是水不会褪色的。

二、阅读(51分)

3.(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这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连事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______•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1)本文选自《   •再论文字下乡》,作者是著名社会学家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B.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5)概述本文第一段论述层次。

4.(1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古老的樱花树

[日]小川未明

 

        在快出镇子口的马路边上,有一棵古老的樱花树。叶子全都掉光了,树梢那细密的枝条,冒出了一粒粒一到春天就会开放的花蕾。

       “再过两三天,就到新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啊!”大树一边看着下面镇子里的繁忙景象,一边想。这时,大树前面,隔着一条马路的地方正好在举办一个公营市场,过年用的各种商品堆积如山,每当客人出出入入时,小伙计们都会对顾客说:“欢迎光临!”“谢谢您了!”人们的步伐显得异常的忙乱。

        樱花树被寒风吹拂着,回忆起了去年夏天的往事。

        那是一个夏日傍晚发生的事情。白天的炎热还没消散,阳光炽热地照在马路上。不知从哪家寺院跑出来一个十一二岁、穿着黑僧衣的小和尚,从这棵樱花树下经过。

       那时,恰好有一只蝉落在树干的下半截那儿鸣叫。

       “落在这么低的地方!”“把它给捉下来吧!”他想。他的脸突然热了起来。

       “这么低,往上一爬就能捉到吧。”他想。

       这时,他想起了和尚平时的教诲。可是,他又忘记不了那些自由自在地捉蜻蜓、捉蝉玩的快乐时光。

       “没有人看着我吧?”小和尚环视了一下周围。如果没有人告密,和尚是不会知道的。

       小和尚笑着又看了蝉一眼。

       “落在这么低的地方,捉下来吧!”

        小和尚又环视了一下四周,看看有没有人在看着自己。然后,卷起衣袖,一步一步地走近了樱花树。就在他抬起头、准备向上爬的时候,有一队为商店开张敲锣打鼓的街头艺人,从前面的路口拐了过来,朝这边走来。蝉吃了一惊,飞走了。小和尚呆呆地站了半天,目送着蝉飞走的方向。过了一会儿,就无聊地离开了那里,樱花树看了这一切,说:“可怜的孩子,也不知父母是什么人,怎么会把这么小的一个孩子送去做和尚呢!快点长大吧,长大了以后,就可以找回自己的自由了……”

        从那以后,都过去这么多日子了!樱花树一边想,一边默默地看着。无意中朝那边望去,只见一位妇女在市场里买了很多东西,提着一个大包袱从里面走了出来。一个橘子从包袱皮儿的缝里露出来,骨碌骨碌地滚到水沟里去了。

        “谁会去捡那只橘子呢?”樱花树一边想,一边默默地看着。可是,因为是年末,行人们都想着事情,行色匆匆,没有人注意到水沟里的橘子,快步从边上走了过去。

        正好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这个孩子家里很穷。当别人这样匆匆忙忙地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的父亲还要早早出去干活。母亲生病,不能干活儿,每天都躺在床上。孩子在家里很少能吃上像水果一类的东西。这会儿,他被派去买东西刚回来。走过这里的时候,他发现了掉在水沟里的橘子。

       “有个橘子掉在那里了……”

       孩子站在那儿盯着橘子看。没有人要了吧……我捡了也不会挨骂吧?

       “啊,真想吃橘子!”孩子嘴里说。

       但是,孩子知道乱捡丢在路上的东西吃,是很下贱的一件事。他也知道如果被人看到了,会非常丢脸,但孩子想吃那个橘子。

       “捡不捡呢?”他犹豫了。

       孩子想不会有人看见的,于是,四下张望了一下之后,就去捡那个橘子。谁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举动。

       “啊,当然可以捡了。”樱花树想。

       可是,这个诚实的孩子不够胆大。正当他一步一步地走近水沟,准备去捡橘子的那一瞬间,市场鱼店的人,把一盆脏水倒到了水沟里,橘子一下子浸到了臭水里。

       孩子不想再去捡它了,死了心之后,便朝着远处走去了。目送着他的背影,樱花树觉得他比上次那个没有捉到蝉的小和尚还要可怜。

       “快点长大吧,成为一个坚强的人。那样的话,一个橘子又算得了什么呀……”

        就这样,这棵樱花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如同一位亲切慈祥的老爷爷一样,鼓励着可怜的孩子们。

        附近的人们都知道这棵樱花树,而且,由衷的热爱着它。因为一到春天,满树的樱花便会灿烂地开放。

        傍晚时分,孩子们拖着木屐呱嗒呱嗒地从树下走过。“快点到樱花盛开的季节就好了。”一个孩子说。“这棵树好老啊!”一个孩子仰望着树干说。樱花树听着孩子们的对话。自己小的时候,也曾被踩过头,折断过树枝,不管吃了多少苦,都没有枯死,长成了这样一棵大树。

      “是啊,不管是什么样的苦,男孩们都要忍受,必须长大,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人。”樱花树心里呼唤着。

(取材于《经典美文》,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以一颗古老的樱花树作为叙述视角,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儿童的成长过程,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以及鼓励儿童要顽强成长。

B.作品突出运用了动作、神态和心理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文中小和尚捉蝉前的心理活动,捉蝉时的动作,未捉到蝉后的神态,表现了小和尚矛盾复杂的心理,以及失望的心情。

C.作品开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樱花树的“古老”又揭示着其顽强,为结尾人们期待开花作了铺垫。

D.朴实是这篇作品最突出的特色,作品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作者叙述的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美!

(2)结合文意,请简要概括“小和尚”“捡橘子的小孩儿”的形象特征。

(3)结合上下文,分析结尾处两个小孩儿的对话“快点到樱花盛开的季节就好了”“这棵树好老啊!”的用意是什么?

(4)从“小和尚捉蝉”“小孩儿捡橘子”这两个故事中,联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5.(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含时所作。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帖,以便裁制寒衣。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2)联系全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6.(1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輮为轮

至千里

B.蚓无爪牙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C.风雨兴

圣心备

D.登高

吾尝终日思矣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试进行赏析。

(4)《劝学》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7.(1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加点字。

  

  

无硕师名人与   

愈恭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是以天气反衬作者读书之“勤且坚”。

B.“计日以还”“走送之”“不敢稍逾越”都从侧面表现了作者读书之难。

C.“益慕圣贤之道”“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是作者趋百里而从师的内在动力。

D.“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是作者为求学不得不隐忍求全的表现。

三、作文(40分)

8.(40分)阅读下面材料:

       拙,不巧也。﹣﹣《说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拙可以理解为“笨拙”“拙劣”,但是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却开始流行“拙”,认为无论做人、行事或从事艺术都需要“拙”,对于生活中的“拙”,你怎么看?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上海大学附中高一(上)调研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9分)

1.【解答】故答案为:

(1)渌水荡漾清猿啼(重点字:渌)

(2)无边落木萧萧下(重点字:萧)

(3)学不可以已(重点字:已)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重点字:受)

(5)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

2.【解答】(1)第一处,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此处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而非节操,应用“心无旁骛”。

第二处,穷乡僻壤:荒远偏僻的地方。穷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根据后面“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没有任何优势”看,应用“穷乡僻壤”。

第三处,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根据后面“利用嫩竹做纸”,应用“因地制宜”。

第四处,与时俱化:指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根据“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的语境,应用“与时俱化”。

故选A。

(2)根据后面内容“以另一项非遗项目……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分析,主要讲文化遗产蕴含的精神,给后世留下丰厚的精神资源等。

B.“文化遗产背后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永不会褪色的是价值”,前半句的中心词是“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但后半句主语又变成“价值”,前后内容不一致。

C.“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而不是“变化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

D.“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价值是永不会褪色的”中,前半句的中心词是“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但后半句“价值是永不会褪色的”,主语又变成“价值”,前后内容不一致。

故选A。

 

答案:

(1)A

(2)A

二、阅读(51分)

3.【解答】(1)费孝通先生是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学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可谓举世闻名。20世纪40年代完成的《乡土中国》这部著作,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实际状况,也有助于世界各国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深度和高度。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先生的生花妙笔著成《乡土中国》精彩纷呈。通过这本书,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其间包括14篇文章,描绘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费先生都做了精辟而通俗易懂的解释。本文,《再论文字下乡》节选自《乡土中国》,上一篇为《论文字下乡》。

(2)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错误。原文第一段说“一个小白老鼠在这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可见文中与白鼠相比照的主体对象是人的学习习惯,而选项和小白鼠对照的是人类的学习过程,属于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故选C。

(3)A.“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可见选项曲解文意,表述绝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而维持生存物质层面即可满足。

故选A。

(4)D.“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错误,原文第二段内容为“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可见选项扩展范围曲解文意,“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能代表“其他动物”;另外原文第一段说“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可见选项逻辑关系错误,因果倒置。

故选D。

(5)第一部分,首先总说,提出“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的观点。

第二部分属于分说内容,再细化分为三小层次。

第1层次,紧承上文论及“‘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即学什么。

第2层属于怎样学,即“习”: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第3层引申开去,由学习引出“记忆”和“时间”的概念: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可见论证层次属于总分式,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人类与小白鼠进行比较。

 

答案:

(1)乡土中国    费孝通

(2)C

(3)A

(4)D

(5)第一段的论述层次是总分式,逻辑关系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推导。先总说“人是具有学习的能力”,然后主体部分通过与小白鼠的比照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论证。分说部分按照三个层次行文:学什么;怎样学;学习中靠记忆打破时间的阻隔。

4.

(1)B项“作品突出运用了动作、神态和心理等细节描写”表述不准确,作品突出运用了心理描写,因为原文中用了较多的词是“他想”,而只有在小和尚捉蝉时体现的有动作和神态等细节.

(2)小和尚的形象特征:童心未泯,渴望自由,内心矛盾;捡橘子的小孩儿的形象特征:生活贫困,内心诚实,不够大胆.

(3)小说通过两个小孩儿的对话,突出了古老樱花树的“古老”和“美”的特征,既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古老樱花树的喜爱之情,同时借助两个小孩儿的对话,勾起了古老樱花树的思绪,从而为揭示小说的主旨作了铺垫.

(4)答题角度参考:两人最终都失败的角度;两人不停地反思是否合理的角度;小和尚失去了天真烂漫的自由生活,小孩儿过着贫困的生活的角度.

5.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寒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乡心”欲绝之时,捣衣声传来,引发联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以捣衣声作结),含蓄蕴籍,令人回味悠长。

 

译文:

草木摇落暮色中天空显得高远,青枫树上经霜的叶子零落疏稀。

孤城面对着河水城门已经关闭,单单一只鸟儿背向人向远方飞。

水边的渡口一轮新月刚刚升起,邻家的渔夫外出打鱼还未回归。

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什么地方砧声错落正在捣寒衣?

6.【解答】(1)A.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用来。

B.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结构助词,的。

C.焉,兼词,于之,在这里;陈述语气词,不译。

D.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故选D。

(2)例句定语后置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应是“利爪牙,强筋骨”。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

A.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归”应是“吾与谁归”。译文: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起呢?

B.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应是“铿然有声石”。译文: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

C.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不懂得断句,不能解除疑惑。

D.状语后置句,“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应是“于蓝取之,而于蓝青”。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故选B。

(3)大量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是为了论述学习贵在积累。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是为了论述学习贵在坚持。

运用对比进行说理,通过对比,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梦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将“骐骥”与“驽马”,“不舍”与“舍之”,“蟹”与“蚓”等进行对比,是为了论述在学习上,坚持、专一的重要性。

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整句中夹有散句,骈散相间,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整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散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文气流畅,易读易背。

(4)《劝学》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喻体。选文第一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喻体,如“青”“冰”“木”“金”等。

设喻方式多样:正面、反面设喻。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设喻和说理紧密结合。如选文第一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答案:

(1)D

(2)B

(3)大量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运用对比进行说理,通过对比,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整句中夹有散句,骈散相间,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4)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喻体;设喻方式多样:正面、反面设喻;设喻和说理紧密结合。

 

参考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7.【解答】(1)译文:爱学习。嗜(shì):爱好。

译文:得到书。致:得到。

译文: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游:交往。

译文:表情更为恭敬。色:表情,脸色。

(2)“以是”,因此;“假”,借;“群”,各种各样。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侍”,陪侍;“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倾耳”,侧耳。译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3)D.“是作者为求学不得不隐忍求全的表现”错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句写老师的严厉,但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也就是对老师的尊敬。

 

答案:

(1)爱好;得到;交往;表情,脸色。

(2)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3)D

 

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