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Ⅱ(内蒙吉林宁夏新疆甘肃西藏辽宁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Ⅲ(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1.01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些年,人们日益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穿衣、阅读、欣赏、过节到婚丧嫁娶,都在讲究传统、热衷传统。不过,总让人感觉表演的成分,或者叫外在的形式多了一些,远没有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
②已故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等;二是广义文化,说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而隐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叫深义文化或深层文化。周先生所说的这种深义文化,可以说,最能显示出民族性。
③穿件对襟大袄,哼几句皮黄,或是挥毫泼墨,与我们的深义文化没多大关系;读读“三百千”,背背唐诗宋词,念念《古文观止》,写写之乎者也,也算不上具备了深义文化。深义文化不是皮肉,而是一种魂魄、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它内化于心,承续传统,真正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④千百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深层文化的精神有过许多归纳,其中,礼,应该是其核心。我们今天需要传承的礼当然不是纲常礼教,而是演化到现代社会的一种做人的原则,比如尊重别人、以人为本、讲求修身。我们今天倡导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已经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⑤现阶段,我们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给人看的,也不仅仅是某种特定场合的礼仪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浸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⑥在公共场合不要争先恐后、不应大声哗、要文明礼让;在自助餐厅,不要用自己的餐具触碰公共餐桌上的食品、不要争抢、不要囤积、不要浪费;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些行为规范,近年来在旅游时常常被说成是欧洲人的礼仪,还被划成了西方国家的文明。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更是如此。
⑦在我们的生活里,日常行为的准则、待人接物的品行尤为重要,也最能显示中国文化的深义。暴殄天物,就是中国古人对糟蹋东西的谴责;杯盘狼藉,则是中国语言对吃喝后桌面杂乱的形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有章,是中国蒙学读物《幼学琼林》的说法;待人敬、于己谦,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基本操守;至于餐桌上不能像只虾米、不准朝螃蟹看齐,吃饭时不能出声、不许咂嘴、夹菜不允许如鸡头啄米、动筷要长辈先请,一个个规矩,更是我们的祖辈曾经对我们的教诲。
⑧搞点表演性的仪式、穿穿传统的服饰、用中国固有方式过过中国的节日,当然都有助于推广传统文化,但这仍为皮相。最重要的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融汇于我们的血脉里,让做人的优秀传统准则传承下来,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显示传统文化的优异之处,这才是对民族文化的最好弘扬。
(摘编自陈原《弘扬传统文化要浸入日常生活》)
材料二: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也点燃了大家对中华悠久文化、厚重历史的热情。
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传统文化的承袭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可以说,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
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迭代升级、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单霁翔道出了他的秘诀,“作为一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化资源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生活、连接当下,这是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综艺“爱上”诗词还是故宫文创产品成“爆款”,都是把准时代脉搏、洞悉社会变迁、创新表达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做到现代化、年轻化表达,自然“圈粉”无数,润泽心灵。
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造。现实中,有的地方为制造噱头,在城市发展中奉行“拿来主义”花了重金却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剧”,内容空洞、毫无营养;还有人打着所谓“回归传统”的旗号,宣扬封建纲常等文化糟粕,颠覆三观,扭曲价值。种种乱象,既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让其活起来。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溢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摘编自马雨音《传统文化呼唤现代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虽然逐渐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上,仍完全停留在形式层面。
B.弘扬传统文化不需要注重某种特定场合的礼仪行为,而应该浸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中。
C.传统文化是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因此成为了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
D.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的做法,不仅无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让其活起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要传承的礼不是纲常礼教,而是演化到现在并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做人原则。
B.近年来旅游时游客的规范行为被说成是欧洲礼仪、西方文明,这是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认识的表现。
C.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在生活中传承做人的优秀准则,才是对民族文化的最好弘扬。
D.综艺“爱上”诗词、故宫文创产品成“爆款”等做法启示我们只要创新表达方式,就能激活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弘扬传统文化要浸入日常生活”行为的一项是( )
A.公共场所手机声音不外放B.餐厅就餐响应光盘行动
C.景区身穿古装拍照留念D.校园里生活中尊敬师长
4.请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给深义文化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桑叶与蚕宝宝
朝颜
进入征村乡吴坪村的时候,一场急雨刚刚歇住了脚,厚厚的云层从天空中渐次消散。不远处的青山之间,还萦绕着白色的雾气。山下的屋宇和田园,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视野之内,树木、蔬菜和青草绿得不染一丝杂质。一条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云雾的万千姿态。一辆高大的农用拖拉机威风地驶过侧畔,车尾还粘着湿漉漉的新泥。
这里是江西省修水县的西南郊,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如今,穿过一幢一灰瓦白墙的农家宅院,我在这里已找不到贫穷的痕迹。
横平竖直的田间,铺展开一望无边的桑林。桑树不高,却枝叶葱茏,每一片叶子都肥美而多汁,绿得精神。底部的枝条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顶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鲜嫩的新芽。这样的长势和桑叶产量,是我幼时所见枝叶稀落的野桑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桑叶的使命是喂养蚕宝宝。而后是茧,是丝,是琳琅满目的丝制品,是村民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希望。
“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歌谣在蚕乡流传开来,像茂盛的桑树,遍布山坡田垄。地处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县,在清代时,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之誉。蚕桑传统延续至今,更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仅我脚下的吴坪村这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亩蚕桑产业基地。
桑田一侧,矗立着四座标准化养蚕大棚。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只见偌大的空间,整齐地排列着方格蔟,底层撒着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垫一层新鲜的桑叶。一些蚕宝宝在不倦地喻食,一些已经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蚕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小小的木格中,见一条身子黄而透明的蚕,正从口中牵拉出晶莹透亮的细丝。它不停地快速摇动着脑袋,仿佛这分分秒秒的光阴都不能耽误。
蚕的一生,如果撇开化蛹和成蛾期,须经历四次休眠蜕皮。在此期间,它们变得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
“现在不一样了。”一位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不仅有养蚕大棚,还建有小蚕工厂。在两个最关键的时期,统一消毒,统一管理,生产几乎零风险。”小蚕工厂,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由地想象起来,宁静的夜晚,无数只黑黑的蚁蚕,在小蚕工厂里挤挤挨挨地蠕动,它们昂起脑袋噬咬着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
然后,它们休眠、蜕皮,变白、变胖,被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顾着。再然后,它们和我眼前所见的熟蚕一样,被送往大棚最后,择一个小方格为归宿,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生。我又不禁想象着另一幅画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员打开大棚,无数只洁白的蚕茧卧居其间,仿佛刚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
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成为社员和股东。从流转土地到购苗栽桑、技术指导,再到蚕茧收购,全部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进行。桑蚕鲜茧的价格,也由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当所有的风险被解决后,蚕农们放下了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需专心种桑养蚕,凭着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红。
这一路上,我们围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个圈。从吴坪村,到征村乡,到整个县域,无不见桑树遍布沃野,郁郁葱葱。我看见因病致残的胡经明,用一把竹椅支撑着身体,在桑田里奋力地挖地草;我看见从打工地返乡的樊南星,带着身患“渐冻症”的妻子下地,双手并用飞快地采摘桑叶;我还听见吴坪村的脱贫户石根感慨地说:“用好国家政策,自身勤劳肯干,就是最好的脱贫药方。”
何止是他们呢?在修水,九万八千亩桑园,十个五千亩蚕桑乡镇,二十个千亩蚕桑村,一百五十个百亩专业组,三百七十五户十亩以上大户……一头,承载起三万多名蚕农的希望,另一头,连接着丝绸企业上亿元的年销售额,还有两千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现在,桑园还在一亩亩扩大,蚕农的雄心也在一天天变大。随之而来的,还有桑果休闲采摘、桑葚酒、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芽菜、蚕丝被、食用蚕蛹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日子,正一天天生机勃勃地向前走。
我携着满身的绿意退出桑园,抬起头望去,天边早已云开雾散,万道金光下,深情抚摸着这热腾腾的土地……
(选自202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栽桑的歌谣,写修水在清代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美誉,表现了这里桑蚕生产历史悠久。
B.文章写蚕四次休眠蜕皮,用“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会患病死亡”“过程艰难”等,意在突出养蚕艰难、蚕农艰辛。
C.文章中扶贫干部的话,承接上文蚕农产出与付出反差大,再转向对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叙述。
D.文章结尾使用“九万八千”“十个五千”等一组数字,展示了修水桑蚕产业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绘了一幅秀丽清新的画面,镜头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引领读者进人恍如仙境的吴坪村,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无限向往。
B.文章写作者由扶贫干部的话展开美丽的想象,画面有声有色,尤其是运用叠词、拟声词和比喻手法,把蚕吃桑叶的情景描摹得栩栩如生。
C.文章倒数第三段通过三组典型人物的言行,展示国家扶贫政策下农民发生的可喜变化—他们焕发出可喜的精神动力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D.文章在选材上一个显著的特色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选取了吴坪村这个发展典型来详写,也简要交代了修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8.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9.本文结尾构思巧妙、意韵深远,对此你如何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师说》)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B.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C.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D.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古书没有标点,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的短暂的停顿为读。
B.六艺文中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C.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年幼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
B.韩愈曾作《进学解》,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等官职。
C.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不因别人处境的好与坏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和孟郊、张籍的友情便是典型的例子。
D.韩愈颇能奖掖鼓励后辈,而且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他礼部尚书的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14.韩愈为什么上书反对“迎佛骨”?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苏子卿
一朝游桂水①,万里别长安②。
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剑锋但须利,戎衣不畏单。
南中地气暖,少妇③莫愁寒。
(注)①桂水,在今湖南省东南。②长安,借指陈朝京城建康(今南京)。③少妇:指妻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诗人将“万里”置于“长安”之前,强调在空间距离上远离故乡之意。
B.颔联上句写思乡之梦,下句写借酒浇愁,以 “梦中近” 写醒时远,以“酒上宽”写酒醒愁。
C.诗歌最后,抒情主人公走出了愁绪并以“莫愁”二字直接劝慰“少妇”,语至浅而情至深。
D.此诗感情细腻,风格缠绵,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读来真实感人,值得崇敬。
16.诗的颈联写到“剑锋”“戎衣”,对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杜甫忧心国事、愁思难遣的深沉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现了博学善思对增长智慧、纠正自我行为的重要性。
(3)《赤壁赋》中,苏轼辩证地来看待宇宙和人生,从“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给我们以启迪。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稍稍熟习北方情形的人,当然知道这三个字—青纱帐,“帐”字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一弯月牙之下幽幽的、缥纱的、如烟如雾的趣味,仿佛有个诗人在朦胧中低吟着“手倦抛书午梦凉”的句子。
当初给遍野的高粱赠予这个美妙的别号的,应该是位幽雅的诗人吧!北方有的是遍野的高梁,它不像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袅,也不是谷子穗垂头委琐的神气,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满布着新鲜的生机。高粱米在东北几省中是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东北人在别的地方住久了,仍然还很欢喜吃高粱米煮饭。它最大的用处是制造白干酒,所以白干酒也叫做高粱酒。中国的酒类性烈易醉的莫过于高粱酒。
但这若干年来,高地是特别的为人所憎恶畏惧!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季,乡村中到处遍布着恐怖,隐藏着杀机。通常在黄河以北的土匪头目,叫做“杆子头”,望文思义,便可知道与青纱帐是有关系的。
18.下列句子与文中画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挂过去。
D.今晚这儿如果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19.文中“青纱帐”“月牙”都运用了比喻,请简要分析两个词语在比喻结构方面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轻袅的麦穗和垂头的谷子都不如它,它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满布着新鲜的生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语言表达
21.下面一则通告,在简明和得体方面有四处问题,请指出序号并修改。
①贵单位决定对长江江口街道办事处陈庄村及周边区域进行整治,②发现此段内有私自搭建的房屋建筑,③根据《安徽省河道管理条例》中关于“清除河堤内非法建筑物”的规定,④因此,⑤勒令房主于2020年12月31日前一律将房屋自行拆除,⑥逾期不拆除的将按有关法律进行处罚。⑦请大家务必于规定时间内完成。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1年1月3日,泰国卫生部发表公报说,泰国政府已与中国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新冠疫苗订购协议,采购200万剂新冠疫苗。根据疫苗订购协议,中国科兴2月底可交付20万剂,3月底交付80万剂,月底交付100万剂,以保证至少50%的泰国民众能够获得免费新冠疫苗接种机会。泰国政府决定对包括曼谷在内的全国28个府级行政区实施为期1个月的严格管制措施,控制疫情快速蔓延趋势。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2020年最后的一天,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冬古拉玛山口白雪茫茫。布茹玛汗用排笔蘸着红油漆认真地描着界碑上的“中国”二字。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着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沿途有大小250多处通外山口。1961年,19岁的布茹玛汗成为边防线上第一批义务护边员。
常年在边境巡视,布茹玛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她要把这里每一块石头都刻上国家的名字,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都知道,这是我们的土地。50多年过去了,边境线上到处都是刻着“中国”两字的石块。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和联想,请以“爱国旗帜下的心声与行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D
3.C
4.答案示例1:①深义文化是一种隐藏在文化现象背后,②以礼为核心,③承续传统,真正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④并内化于心的精神层面的文化。
示例2:①深义文化是一种隐藏在文化现象背后精神层面的文化,②它以礼为核心,③承续传统,真正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④并内化于心。
5.①开头针对人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外在形式多了一些的现象,提出深义文化的概念并阐释其内容;②接着进一步论述在当今社会应如何来弘扬传统文化,点明传统文化应浸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③最后照应开头,点明应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浸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6.B
7.A
8.①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行文结构,作者一行由坪村到征村乡,再到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圈;在吴坪村,由村外的青山,到田野,再到桑田一侧的养蚕大棚,使文章思路更明晰。②文章历史和现实交织,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洋溢着作者对修水县桑蚕产业蓬勃发展的喜悦与赞叹。
9.①文章开头写到青山雾气萦绕,厚厚的云层渐渐消散,结尾写天边云开雾散,首尾呼应,文章浑然一体;②象征意味浓郁,既体现修水桑蚕产业取得显著发展,又象征着这里的农村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③融情于景,抒发作者看到农民脱离贫穷、走上致富路之后的喜悦之情,热情讴歌党的富民政策。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意在突出养蚕艰难、蚕农艰辛”错误。这些词句体现了蚕在蜕皮期死亡风险之大,但这些风险都在统一消毒、统一管理下消解了。因而,使用这些词句,意在反衬扶贫工作效果显著,现在的蚕农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无限向往”错误。文章开篇的写景是为展现富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非表达对山村生活的无限向往。
故选A。
10.C
11.B
12.B
13.(1)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之道,(于是)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2)韩愈曾呈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这种现象皇帝)不听从,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
14.①朝廷兴师动众;②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极力追捧;③百姓不惜耗尽家产甚至伤害身体;④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宰相董晋出镇大梁”中,“宰相董晋”是本句的主语,“大梁”是“出镇”的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BD;“愈发言真率”,“真率”是“愈”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D。
本句译为: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六艺文中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错误。文中“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等官职”错误。从原文“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来看,任职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后,过了一年,才转任考功郎中。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求学的风尚;“作”,写;“贻”,赠送。
(2)“尝”,曾经;“极”,极力;“听”,听从;“贬”,贬官。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分析可知,朝廷兴师动众;
由“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分析可知,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极力追捧;
由“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分析可知,百姓不惜耗尽家产甚至伤害身体;
由“愈素不喜佛”分析可知,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
参考译文: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节选自《师说》)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呈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这种现象,皇帝不听从,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5.C“诗歌最后,抒情主人公走出了愁绪”错误。结尾处向妻子介绍南方的气候特点,以免对方牵肠挂肚。这两句是愁中劝人“莫愁”,语至浅而情至深,见出丈夫对妻子的理解与关心,也见出一颗真诚相爱之心的崇高与无私。选项误解“莫愁”之意。
16.“剑锋”“戎衣”强调了自己的战士身份,自己关心的是杀敌用的刀剑是否锋利,至于穿的戎衣,即使单薄,也并不在意。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无所畏惧,志在杀敌报国;同时间接寄情,劝慰妻子可以放心。
17.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鬓,潦,知,瞬。
18.A
19.①“青纱帐”是喻体,本体在词语中没有出现,形容一片高粱地像笼着青纱的帐子,给人朦胧的美感。②“月牙”中本体喻体都已出现,前面的字是本体,后一个字是喻体,词语的使用精炼形象。
20.①原句连贯性更强,原句前后几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它”(高粱),主语一致,语意连贯;②原句使用的修饰语更丰富,“黄云般”“轻袅”“垂头委琐”等词语使麦穗和谷穗的形象更生动。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A.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C.引号的作用是讽刺;
D.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故选A。
21.①“贵单位”改为“我单位”;②删除“建筑”;④删除“因此”;⑤“勒令”改为“限”。
22.1月3日,泰国与中国科兴公司签署新冠疫苗订购协议,共采购200万剂,到4月底中方完成交付;泰国实行管制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