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年级连云港第二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届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高三年级连云港第二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按照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擦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常被引用,其所要表明的是,人们的历史认识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切历史认识都会打上现实社会的烙印。
但学界诸多论者在引述这句话时,均将“真”字去掉而成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以为或有所不妥。克罗齐称:“人们称作或想称作“非当代史'或“过去史”的历史,若真是历史……则也是当代史”,“在历史著作的实际中,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并获得丰富和清晰的例证”,而他所做的是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实际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历史认识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逐渐趋于“真”。如果引述克罗齐此语时将“真”字去掉,改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中所蕴涵着的意思就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再是克罗齐的原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如是观者不乏其人。卡尔曾谈到,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的言行远远地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只是后人才认识他们的伟大”,并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确有助于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在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以笔者陋见,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虽然肯定不“都是正当的”,但却是难以摆脱的,因为史学家作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无力、无法拒绝“当代”的影响。以美国史的研究为例,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现实对美国史研究的介入,“带来美国史学的空前繁荣……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出现了从正统解释、修正解释、后修正解释到新综合解释的演变……”这太好了!若仅仅如此,没有任何问题了,都“真”了,“真”到此为止了,那下一个“当代”的历史学家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难道“当代”的史学家们就真是“真”得不肯给后来的同行们留下一些什么可继续做的事情吗?
其实,史学家们不断地对过往的历史作出新的、“当代”的、“真”的解释。之后,人们又将意识到历史书写中存在或出现的新的问题了,又不“真”了,怎么办?这个任务自有下一个“当代”来完成。还是卡尔说得好:“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命题中所蕴含着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合理性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在阐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真相过程中存在着巨大困难这一事实之后,进而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就走过头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自李学智《“历史”与“真历史”》,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
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
刻的生命,就没入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就是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底”,没有所谓“过去史”。
和现在史一样,过去史的条件是:它所叙底事必须在它的作者的心灵中回荡;作者须
有证据在面前,而那些证据必须是可理解底。显然只有现时生活中某一种兴趣才能发动一
个历史家研讨过去底事实。这过去底事实并不针对着一种过去底兴趣,而是针对着一种现
时底兴趣,因为它与现时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比如说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
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在现时它们对于我毫无兴趣,所以在现时它们对于我并非历史,
至多只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在曾经思索或将要思索它们底人们的心中,它们曾经是,
或将会是历史。
总之,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时底思索,打动现时底兴趣,和
现时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选自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卡尔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
B.对于过往历史的“真”的解释,很难画上休止符,因为随着“当代”的不断出现,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必将进行一场场新的对话。
C.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基于认识历史真相的巨大困难,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D.“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克罗齐称自己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可知,克罗齐坚信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B.既然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是难以摆脱的,那么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是具有相对性的。
C.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当代”的史学家只能对之进行解释而非改变。
D.按照“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一说法,倘若没有“现时”的历史学家对过去史进行观照,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于孙中山思想及革命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在茅家琦等著的《孙中山评传》中有了专门的论述。
B.基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现状及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用与贡献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
C.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命题的提出与确立更符合历史的真相。
D.基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现实,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两则材料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时史)”这一论点都予以认同,但又有所区别。试对二者不同之处作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
张秀峰
父亲坐在阳光里,安静得像一尊佛。父亲那憨憨的笑融入到阳光里,这个冬天便多了
几分温暖。我就站在他的对面,看着父亲脸上的笑,一圈一圈地漾开,直到把沉睡的村庄
给笑醒。于是便有了狗吠,有了鸡鸣,有了悠然升起的炊烟。叫醒了村庄,父亲便像完成
了使命一般,拐拉着两条腿,一步一摇地回家去。
印象中,父亲一直都这样,冬天的阳光作为背景,演绎每天的安宁与舒缓。几十年就
这么过去了,父亲静坐的形象一直都在,醒着的时候在回忆里,睡着的时候在梦里。有时
候,连我都觉得茫然,不知道是父亲那美好的形象感动了我,还是我因为感动才有了那臆
想中的场景。
村里又一个人老去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难过。
消息是村里人传出来的,通过手机,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从耳朵里进去,直通
通地就到了心底,揪着心,一把一把地捋,于是,开始还能感觉到那份尖锐的疼,后来就
变成了钝钝的痛,感觉有些遥远。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坐在阳光里的情状。心里不由得害怕,害怕
哪天的梦里突然空了,我会不会因为遽然失去而崩溃。于是,当风再过来的时候,我就会
努力地闭紧双眼,试图将自己用力地摁进梦境中去,那样,我就会守着父亲,看他那憨憨
的笑一点点地将眼睛里那淡漠的衷愁稀释掉,换上阳光的亮色。
一年四季,做梦无数,可唯独这样的梦却能够长久。作为主角的父亲和作为背景存在
的古老村庄,在日渐速失的生活当中,成了慰籍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想想,是不是
觉得很悲哀?
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忙活开了。打电话问母亲,果然。
退耕还林后,自家地里的农活并不是很多,于是,父亲便承揽了好多别的工作:载树
的时候就帮着别人栽树;益房的时候就帮着别人运沙子、运水泥;村里要疏通河道了,要
修路了,父亲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把自己当作壮劳力。
几天前,母亲打电话来,说,村里准备发展棚裁业,父亲明确表示想租赁一个。鉴于
父亲年纪大了,我和哥哥都表示出明确的反对。为了增强说服力,我特意咨询过好几个大
棚种植户,他们的说辞几乎一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一句话:这是个细致活儿,
对于外面跑惯了的父亲显然不适合。
然而自恃找到充分能够说服父亲的理由却被父亲轻易地化解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受
了一辈子的苦,还怕吃苦?再苦,又能苦到哪儿去?”
我还能说什么,唯有背着父亲,将眼泪洒进浓重的暗夜里。
村子越来越空,越来越荒凉。大家逃命似的往城里挤,哪怕混得再惨也不愿意再回到
这里来,甚至都羞于提及那个曾经承载过他们生命的地方。这种在城市浮华中速失的人生
让我很是震惊,同时也为农村现如今的落寞而倍感难过,然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抚那伤
感的村庄。
故乡因为有父母在,那种重重叠叠的疼痛便永远也不会消失。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
然后又流着泪离开。
父亲,真的是老了。尽管雄心依旧不减当年。然而衰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面山坡
的地,已然一派杂草丛生的荒凉。
偌大的村庄里,每天能够有炊烟升起的窑洞还不足十处。因为人少,蓝天白云衬托下
的村庄,荒草离离,孤寂就显得十分隆重。村子下面原本是有河的,现在居然被密密匝匝
的芦苇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原先经常游泳的水塘还在,哪里还有昔日
的丰韵呢?干涸如大张的嘴巴,对这一切都哑然失笑。
所幸的是,父亲的田地还在,虽然只是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沟台地,聊胜于无,
有生活的底气在,希望便有所附丽。封山禁牧第一年,父亲第一个响应国家政策,将自家
山里的地全部退耕还林。我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农民,父亲对土地有着近乎于狂热的疼
惜,可是,当他在自身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时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仅凭这一点,
就足够伟大。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和、淡然。此时,他更愿意一个人独处,体味
身心彻底放松之后的泰然与安宁。在父亲苍老的意识当中,绝不会因年华纷逝而做白首之
叹,反倒可能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始终都以积极入世的形象而存在。纵使命运多舛,可他从来都
没有抱怨过什么,以最大的热情生活着,奋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在这
个叫寺沟门的小村庄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一直到现在,父亲连同他
的村庄,象氢成我心头永远拂之不去的牵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父亲的一举一
动一颦一笑,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温暖着我,让我梦魂牵绕。
父亲依旧坐在阳光里,安详得像一尊佛。于是我就想,太多的割裂,无处安放的灵魂,
这种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伤痕,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将山里所有的土地退耕还林,既刻画了父亲深明大义的形象,又与前文写父亲要参与发展棚裁业的情节呼应。
B.文章写“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慰藉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觉得很悲哀”,现“我”对父亲的依赖,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
C.“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是因为“我”对年迈的父母有着深深的牵挂与担忧,也因为“我”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内心的沧桑感。
D.文章写阳光里的父亲“安静得像一尊佛”,是因为父亲的内心始终如佛般安宁、平和、淡然与超脱,也是日渐迷失在生活中的“我”的精神皈依。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语言富有诗意,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氛围。
B.文章写村里有人老去的消息“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运用比喻的手法,与前后的“阳光”形成反差,写出了“我”内心的担忧与痛苦。
C.文章在描写中融入不少的抒情和议论,如“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使文章更加灵动,富有张力。
D.文章结尾富有深意,既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凸显了父亲的形象,又透露出“我”的时代之殇和命关怀:问句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
8.文中多处描写了村庄的荒凉,这对塑造父亲的形象以及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何作用?(4分)
9.文章为何以“坐在阳光里的父亲”为题?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朱轼,字若瞻,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第一。三十三年,成进士,改庶
吉士,散馆授湖北潜江知县。潜江俗敝赋繁,轼令免耗美,用法必持平。四十八年,出督
陕西学政。五十二年,擢光禄寺少卿。
上以山、陕旱灾,发帮五十万,命轼与光禄寺卿卢询分往动粜治赈。轼往山西,疏请
令被劾司道以下出资赡饥民,富民与商人出资于南省籴米,暂停淮安、凤阳等关米税;饥
民流徙,令所在地方宫安置,能出资以赡者得题荐;饥民群聚,易生疠疫。设厂医治。疏
请令山西各县建社仓,引泉溉田。上谓:“社仓始于朱子,仅可行于小县乡村。若奏为定
例,官吏奉行,久之,与民无益。山、陕山多水少,间有泉源,亦不能畅引溉田。轼既以
为请,即令久驻山西,鼓励试行。”轼自承冒昧,乞寝其议,上不许。未几,年爨尧劾凤
翔知府甘文煊亏帑,请特简亲信大臣会鞫,上命轼往勘,得实,论如律。六十一年,乞假
葬父,归。
世宗即位,召诣京师,充圣祖实录总裁,赐第。雍正元年,命直南书房。二年,兼吏
部尚书。二月,轼遭母丧,赐内帮治丧,敕江西巡抚俟轼至家赐祭。轼奏谢,乞终制,上
允解任,仍领水利营田,期八月诣京师。十三年,议筑浙江海塘,轼请往董其役,上俞之,
敕督抚及管理塘工诸大臣咸听节制。
乾隆元年,克世宗实录总裁。九月,病笃,上条临视疾。轼力疾服朝服,令其子扶掖,
迎拜户外。翌日,卒。遗疏略言:“万事根本君心,用人理财,尤宜慎重。君于小人,公
私邪正,判在几微,当审察其心迹而进退之。至国家经费本自有馀异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
赋之税伏祈圣心乾断永斥浮言实四海苍生之福。”上震悼辐朝,复亲临致莫,发帮治丧。
赠太傅,赐祭葬,谥文端。
(选自《清史稿·朱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国家经费/本自有馀/异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赋之税/伏祈圣心乾断/永斥浮言实
四海苍生之福/
B.至国家经费/本自有馀/异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赋之税/伏析圣心乾断/永斥浮言/
实四海苍生之福/
C.至国家经费本/自有馀/异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赋之税/伏析圣心乾断/永斥浮言实
四海苍生之福/
D.至国家经费本/自有馀/异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赋之税/伏析圣心乾断/永斥浮言/
实四海苍生之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政,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管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次考试。按期巡视所属各府、厅、州,考查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B.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长官为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C.敕,在古代多指皇帝发出的诏令,有命令、告诚之意。如提拔官员时,要求该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本文即如此。
D.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多是指对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按照时间顺序如实记录,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北潜江地区的风俗不好,赋税繁重,朱轼任知县时为民着想,免除了官员以损耗为借口而加征的钱税,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
B.朱轼上疏在山西建社仓,引泉水灌溉农田,但皇帝认为山、陕山多水少不宜推行,仅可试行。后有官员上疏请求搁置,但皇帝没有同意。
C.朱轼病重时,皇帝亲自上门来探视,朱轼扶病出迎。在听到其去世的消息后,皇帝十分伤心,并停止处理政务,又亲临祭奠。
D.朱轼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元老,曾经先后担任过编纂两朝皇帝实录的主管官员,由此可见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对他的器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特简亲信大臣会鞠,上命轼往勘,得实,论如律。(4分)
(2)乞终制,上允解任,仍领水利营田,期八月诣京师。(4分)
14.朱轼在山西救灾时提出了哪些方略?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①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①奉济驿,地名,在今四川绵阳。严公,即严武。因已写过两首送严武的诗,所以说“重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送别的主题,“空复情”用拟人手法,明写山,实写人,将诗人此时的心境表露无遗。
B.颔联先说未来相会难期,后叙昨夜月下同行,采用时序颠倒的写法,曲折之中包含深情雅致。
C.颈联写严武历经三朝无比荣耀,任职地方的百姓对其讴歌惋惜,正面展现了严武的光彩形象。
D.尾联写诗人想象送别严武后回到浣花溪畔的情状,用直抒胸脆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呼吁当权者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2)在《登泰山记》中,“ , ””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3)“狼山、黑山、关山”自古即与边疆战事有关,唐诗中有很多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开局就官场等级已定,壁全森严,马、炮、士等各有棋路。
马,腾挪转移,马踏连营,铁路急骤,如雷轰鸣,让敌人心惊胆寒。双马不仅近乎完
美地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马后炮更是包涵了兄弟齐心合力断金。炮,隔山打
牛的功夫把面前的拦路虎踏成垫脚石。人啊!也如此,换个思路、角度,拦路虎就会变成
垫脚石。士,承担着两个角色,左是卫士,右为侍女,君王最忠诚的随从。为知己者死。
忠诚蒙蔽了你的双眼,勇敢拐走了你的思想,笑看刀光剑影,不过是风在项上舞。( )
然而,它好大喜功,不惜穷兵黩武,陷天下百姓于水火中。
棋盘上马欢,士柔,炮精,卒脚踏实地,一岁一个脚印,无畏前行。人生不电亦如此
吗?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帅,作为帝国领袖,深居九宫,坐享江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帅,源于他是帝国领袖,深居九宫,坐享江山。
C.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源于他是帝国领袖,深居九宫,坐享江山。
·D.作为帝国领袖,深居九宫,坐享江山,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帅。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闭眼单腿站立并不复杂。它通过测量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在单脚支撑面上的时间,以反映平衡能力的强弱。
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动作,① 。如果你坚持不了6秒,代表你的平衡力已经相当于快70岁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在一分钟以上,说明平衡感是优秀的。
平衡能力好,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会越强,身体更健康。随着年纪的增加,② ,需要注意及时地进行锻炼,来维持好的平衡感,延长自己的寿命。
该动作在练习的时候,③ ,慢慢延长站立时间;还须要闭上眼睛,因为调节平衡并不能靠眼睛来协调,而是调动大脑来对身体各个器官进行调节。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从第一段中提取相关信息,以“人体”为开头,为“闭眼单脚站立”下一个定义。(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以青年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中国革命有了正
确的航向。1949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伟业中也凝聚着无数青年的热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广大青年施展抱负的舞台更为广阔。2012年,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双创”青年、大学生村官等青年群体的作用越发明显……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之路,也是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宽广之路。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校团委计划举办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
演讲比赛。请你以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解析:A项,卡尔强调的是现实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项,“基本一致”
错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是“走过头了”;D项,“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
是阿拉伯哲学史”也可能是历史著作的名称。
2.(3分)D.解析: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过去的历史就将不复存在”这一说法是
错误的。
3.(3分)D.解析:这种讨论割断历史,属于历史相对主义的悖论。
4.(4分)①引用论证,例如引用了历史学家卡尔的话来证明中西方学者都认为现实对
历史研究有很大影响;②举例论证,例如文中举美国史的研究为例,证明随着“当代”的演
进,历史的“真”也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③对比论证,例如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西方学
界的历史相对主义进行对比,证明克罗齐观点的合理性。(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5.(6分)①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从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从史学家的
“当代”属性进行分析,材料二则从现时的“思索”、“兴趣”、“心灵生活”进行分析;②认
同度不同:材料一在认同的同时,指出这一论点与克罗齐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材料二则以之
为克罗齐的观点并予以完全认同。(每点3分,角度1分,分析2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解析:“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说法有误,无中生有,
过度解读。
7.(3分)A.解析:“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开头
的场景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画面,而是作者臆想中的画面。
8.(4分)①村庄的日渐衰败与落寞,与现实中的父亲日渐衰老与孤寂相似,写村庄的
荒凉就是映衬父亲沧桑的形象,描写村庄的荒凉,暗含作者对父亲的担忧与深沉的爱。②村
庄的荒凉、缺少生机与父亲始终积极热情、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出父亲形象
的“阳光”,表达“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结构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我”的精神慰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形象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父亲的典型形象:始终积极入世、对生活充满热情、给
人以希望。③主题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包涵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对生活、生命的尊
重,以及对迷失在浮华人生中的人们能重新找回灵魂的美好祝愿等丰富意蕴。(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项。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的意思为“至于国家的经费,
本来自然有节余。将来如果有谈论牟利的臣子,提出增加赋税,我伏下身子请求陛下作出决
断,永远斥退这种不合实际的言论,这样做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故选B项。
11.(3分)C项。解析:本文不是“要求该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的意思,只是
一般命令。故选C项。
12.(3分)B项。解析:“后有官员上疏”错误,由“轼自承冒昧”可知应为“朱轼自
己”。
13.(1)(4分)(年羹尧)请求专门选拔亲信大臣会同审问,皇上命令朱轼前去核查,
得到实际情况,依照法律判处。(得分点:简、鞫、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如律”)
(2)(4分)(朱轼)请求服满三年之丧(守满丧期),皇上允许(他)解除职务,仍然
掌管(负责)农田水利工作,约定八月份回到京城。(得分点:终制、领、期,语义通顺1
分)
14.(3分)①让政府官员出钱帮助饥民;②让有钱的富民和商人出钱购买粮食帮助百
姓;③鼓励地方官安置、供养流民;④设立医疗机构,防止瘟疫发生;⑤令各县建立社仓,
引泉水灌溉田地。(每点1分,答对任意3点即得满分)
【参考译文】
朱轼,字若瞻,是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二年,参加乡试考取第一。三十三年,考中进
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任期结束后被授予湖北潜江知县。潜江风俗破陋。赋税繁重,朱轼
命令免除官员以损耗为借口加征的钱税,使用法律一定秉持公平。四十八年,出京督查陕西
学政。五十二年,被提拔为光禄寺少卿。
皇帝因为山西、陕西发生旱灾,拨出钱物五十万,命令朱轼和光禄寺卿卢询分头前往鼓
励卖粮,教治赈济。朱轼前往山西,上奏章请求命令被弹劾的司道以下的官员出资供养遭遇
饥荒的百姓,富人和商人出资到南方省份购买粮食,暂停淮安、风阳等关卡征收米税;遭遇
饥荒的百姓流离他乡,命令他们所在之处的地方官给予安置,能够出资来供养他们的人可以
得到题名举荐;遭遇饥荒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发生瘟疫,要设立场馆进行医治。还上奏
章请求山西各县建立义仓,引来泉水灌溉农田。皇帝说:“社仓是从朱子开始建立的,只可
以在小县的乡村推行。如果上奏作为固定的制度,官吏奉行,时间长了,对百姓没有益处。
山西、陕西山多水少,偶尔有泉水,也不能顺利地接引过来灌溉衣田。朱轼既然拿这个作为
请求,就命令他长期驻守山西,鼓励地方试行。”朱轼自己承认冒昧,请求搁置这个提议,
皇帝没有答应。不久,年囊尧弹劾凤翔知府甘文煊亏欠朝廷钱物,请求专门选拔亲信大臣会
同审问。皇上命令朱轼前去核查,得到实际情况,依照法律判处。六十一年,朱轼向朝廷请
求假期安葬父亲,回到了家乡。
清世宗即位,把朱轼召到京城,担任圣祖实录总裁,赐给他宅第。雍正元年,命令他在
南书房值守。二年,让他兼任吏部尚书。二月,朱轼遭遇母亲去世,皇帝赏赐内库的钱物给
他处理丧事,命令江西巡抚等朱轼到家再赐以祭莫。朱轼上奏章谢恩,请求守满丧期,皇上
允许他解除职务,仍然负责农田水利工作,约定八月份回到京城。十三年,朝廷商议修筑浙
江海塘,朱轼请求前往监督这项工程,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令总督、巡抚以及管理海塘
工程的大臣们都听他的指挥管辖。
乾隆元年,朱轼担任世宗实录总裁。九月,朱轼病情严重,皇帝亲自到他家中探望。朱
轼勉力带病穿上朝服,命今自己的儿子搀扶起身,到门外迎接跪拜。第二天,朱轼去世。他
的遗疏大致说:“天下万事的根本在于君主的思想,任用官员,处理财务,特别应该慎重。
君子和小人,前者公正正直,后者偏私邪恶,区别只在细小的地方,应当清楚地省察他们的
思想行为来提拔或者贬斥他们。至于国家的经费,本来自然有节余。将来如果有谈论牟利的
臣子,提出增加赋税,我伏下身子请求陛下作出决断,永远斥退这种不合实际的言论,这样
做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皇帝非常悲伤,停止了朝会,亲自登门进行祭奠。追赠朱轼
太傅的官职,赏赐祭祀、安葬的礼仪,谥号文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解析:“列郡讴歌惜”是侧面表现。
16.(6分)①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感伤);②对世事无常的感慨;③对友人政绩的赞扬;
④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即得满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3)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唐·高适的《燕歌行》)三春白雪
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柳中庸的《征人怨/征怨》)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唐高适《塞下曲》】解析: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18.(3分)A.
19.(3分)D.解析:A比喻:B互文、借代;C对偶;D拟人。
20.(3分)解析:关联词:“不仅”放到“双马”之前。在“合力断金”后添加“的意
蕴”。(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21.(6分)①却反应了你的平衡能力②人的平衡力会下降③要循序渐进(每点2分)
解析:第一句须要有“却”或者“但是”与前文“虽然”呼应,内容主体为“反映平衡
能力”。第二句须要有主语“人”,内容主体为“平衡力会下降”。第三句,填写做法,由后
文“慢慢延长站立时间”,可推知“循序渐渐”当为内容主体。
22.(5分)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
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处在单脚支撑面上的动作,叫做闭眼单腿站立。
解析:格式“人体······的动作,叫做闭眼单脚站立”正确得2分,其余信息每点1分。
若格式错误,该题0分。
四、写作(60分)
1.命题意图
这则材料,紧扣史实,贴合国情,关注热点,贴近高中生的实际,对学生来说应该有强
烈的代入感,能够激发写作兴趣,激起写作热情。
价值引领:考查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家国情怀、担当奉献精神,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等,
体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2.作文解读
试题由材料、驱动任务(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1)材料部分
材料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分四个阶段叙述青年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第二层总结党的发展之路,也是一代代青年的发展、成长之路。
(2)驱动任务部分
显性要求:背景是“党的百年华诞”,写作身份是“演讲比赛参赛者”,写作主题是“奋
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文体是“演讲稿”;
隐性要求:对象是学校师生,必须紧扣两个要素--党、青年(群体和个体均可)。
(3)其它要求都是常态的。
3.写作指导
(1)要紧扣“党”“青年”“奋斗百年路”和“启航新征程”四个要素;
(2)主体三大步-①深入分析青年在党的奋斗百年路中展现的可贵精神,及其对未
来的意义;②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国家与民族的危与机,青年所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情怀
和格局······③谈青年在伟大的新征程中,如何做。
【判分等级】
一类60~54;二类53~48;三类47~42;四类41~36;五类35~30;六类29分以下。
【特别说明】
1.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
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
直接判入六类卷。
2.如作文达到四基本: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
顺,应在42分以上判分。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
极性。
3.对有特色的作文,如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表达酣畅、情感饱满等,阅卷者应秉持公
心,以欣赏的眼光,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4.明显不符文体的,最高不超过38分;明显不符文体的,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
类卷。
慎打28分以下作文。
5.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
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
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
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
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③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34分;凡思想感情庸
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⑤缺作文标题,扣2分;
⑥缺称呼和问候语,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