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2020年浙江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4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论语》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0浙江高一下学期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病句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默写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作文题目汇编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0-2021学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兰合作组织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浙江高一下学期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2020浙江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默写汇编


2019-2020年浙江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__________

 

 

 

一、名著阅读

(2020·长葛市)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材料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认为,______是“行王道”的基础,______可以促进“王道”的形成,若能做到两者而不称王的,还未曾出现过。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修文德”的重要性。

 

(2020·浙江湖州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材料三: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注)①相传司马牛的哥哥是宋国大夫司马向魋(tuí),又称桓魋,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宋逃亡到鲁。

3.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的“弟”是_________的意思,材料三中加点的“独亡”是________的意思。

4.材料三中司马牛为什么“忧”?如何理解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20·金华市第八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

材料二: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5.简要解释材料一中的“忠恕”含义。

6.结合材料二,分析孔子是如何践行忠恕之道的。

 

(2020·浙江衢州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弱民》)

材料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7.材料二中的“彻”的意思是_______,“二”的意思是_______

8.结合材料,分析商鞅与有若治国思想的不同之处。

 

(2020·浙江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材料三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以益损也……创巨者,其日久;甚者,其愈迟。三年之丧……所以为至痛极也。

(《荀子.礼论》)

(注)①易:铺张。   ②称:相合。

9.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0.分析上述材料,对于“三年之丧”,孔子与荀子的看法有何异同?

 

(2020·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离娄上》)

11.下面两句中加点词在文章中具体意思分别指的是什么。

弟子服其劳__________           先生__________

12.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2020·浙江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宥坐》)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13.以“宥坐之器”作比,孔子评价师与商的话可改为:师也   ,商也   

14.根据以上材料,简析中庸之道的内涵。

 

(2020·浙江丽水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

(《四书章句集注》)

15.“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了________的修炼,“余力”的意思是________

16.简要分析洪氏“学文”的观点。

 

(2020·浙江嘉兴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论语·季氏》)

②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

17.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要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异同之处。

 

(2020·浙江舟山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19.孔子认为益友拥有__________________ 及博学的品质。

20.根据上述材料,具体分析孔子认为在与朋友交往中应该怎么做。

 

(2020·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论语·子路》)

材料三

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曰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

(《韩诗外传》)

21.材料一是孔子对_________的现象发出的感叹。

22.结合材料三,具体分析孔子材料二中“正名”的内涵和目的?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参考答案

 

1.        修文德    

2.1)服远人,即收拢并安抚人心,使得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2)修文德即实行仁政,可以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拥有天下。

【分析】

1.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以及文言文理解分析能力。要理解论语孟子之类的经典名著首要的是会翻译,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而领悟主旨、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等等。

材料一中孟子的意思是: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材料二中孟子的意思是: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可见第一空源自材料一,“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是“行王道”的基础。第二空源自材料一“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即“修文德”可以促进“王道”的形成。

2.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准确译文为基础,进而照应题干要求加以归纳概括。提取信息要全面,整合信息要精炼准确。题干为: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修文德”的重要性。

材料一中修文德的重要性在于“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可见在于收笼并安抚人心。

材料二中修文德的重要性在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见在于统一天下。具体而言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