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作文评讲:作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

作文写作,名家论述杂篇汇编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考前作文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60题 · 试题及答案(初中部分)

周栋《<人间词话>的道家思想探微》

从六点入手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

致敬!张桂梅等29人被授予"七一勋章"! 人物事迹、时评、视频来了...


要读名著,也要做阅读
索性结合名著讲阅读方法
从名著经典情节中,看考题类型,学解题技巧

5次课了解名著主要人物、经典情节、作品主旨与外延
5次课阅遍出题类型、掌握解题技巧

名著与阅读一起学——假期语文班课

虞菲、李向峰《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映照——以红楼梦为例》

跟人民日报学写高考作文

2022届高考考点:“散文划线句子赏析”易错题(8)(试题版)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在追问中构建论证严谨思维




高考作文评讲:作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放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分析】

本题很好地将核心词理解与关系型作文结合在一起。对核心词的理解,尤其是“定力”和“思力”,能有效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多变、丰富的,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所描绘的世间万象;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相对稳定、比较深刻的,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或普遍规律。对关系的理解要明确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如现象与实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质变与量变等。关系颇具开放性,可以任意组合。


【课堂研讨】

师:这道作文题中的“四力”是陈先发先生对儿子的告诫之语,展现了陈先生对儿子的期待和他的人生智慧。这是怎样的期待和智慧呢?我们先来看两位同学的作文的开头部分,思考他们对“定力”的理解。

定力,从字面上看,显露着“沉着、冷静”的意味。定力对于我们来说如定海神针之于大海,不论外界风浪如何繁杂多变,我们如水下的内心却可以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

之前有句话在网络上很火,“首先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不用多说,豪迈的话语肯定是出自某位商业巨头。然而被这个“豪”字震慑到之外,成功人士的目标意识值得细究。“定目标”,这是唯一一件无论你处于何种阶段,都被建议要去做的事。只有目标确定了的人才不会如浮萍般惶惶不可终日。不会受他人三言两语撩拨便随波逐流。你知道你想要什么,这就是定力。

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第一位同学将“定力”理解为“沉着冷静”,而材料表述为“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指的是不为他人的思想所动,不为外界的纷繁复杂而乱,坚定自我和思想。

生:第二位同学完全脱离材料,把“定力”理解为“定目标”。

师:是的,这两位同学在写作时忽略了材料对写作的提示、限制,没有结合材料并正确理解材料中陈先发的话的内涵会导致我们写作方向出现错误,根源在于思維的广度与深度不够。面对题目,我们应仔细阅读材料,正确理解“四力”的内涵。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讨论其内涵。

生:从“辨别能力”“剔除芜杂”等词可看出“眼力”指向辨别是非、去芜存真。

生:“定力”指向坚定思想,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生:“抗压之力”指向不畏不惧,坚强乐观。

生:“思力”……不明白。“习得一种方法”中的“方法”指什么?范围很广泛,不清楚。

生:确实让人迷惑。我想,既然是“思力”,应该跟“思”有关系,我觉得这方法应该是思考。

师:说得好,“思力”指向思考,我们可将“四力”的内涵解释归纳如下:

眼力——指向辨别是非,去芜存真;

思力——指向思考,明确认知;

定力——指向坚定思想,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抗压之力——指向不畏不惧,坚强乐观。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正确理解“四力”内涵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文。这里选择两位同学的片段示例:

何谓眼力?它是一种看透本质、明辨是非的辨别能力,是孙悟空看穿白骨精的明辨,是包拯公正判断案件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无眼力便无从判断,我们的行为会失去指引,变得盲目。

“抗压之力”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执,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孤勇,“抗压之力”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韧性,“抗压之力”是一种明确了自己的追求之后,纵使前方荆棘密布、愁云惨淡,仍拼尽全力的表现。

生:第一位同学用下定义的方法写出“眼力”是“看透本质、明辨是非的辨别能力”,鲜明地指出眼力的内涵。但用语较贫乏,可以用些明辨的同义词,如“甄别”“鉴别”等。

生:第二位同学用排比列举的方法指出“抗压之力”的内涵是“坚强”“乐观”“韧性”“明确自己的追求后的拼尽全力”。当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本来是用来比喻不畏艰险,这里用来形容“偏执”不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用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这里用来形容“孤勇”也不对。

师:很好。一分为二地看待,体现了思辨色彩。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材料。

情景材料详读:

第1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本次作文的话题的引发点是“青年成长”,可讨论点是积蓄人生“四力”。

第2~4句:是对“四力”内涵的阐释。

第5句:提出写作要求——“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告诉我们还要提炼写作话题:青年成长中某二力的关系及作用。

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任意“两力”的关系的呢?我们来看看:

重点段落一:人之定力,不可或缺之一也。重点段落二:人之抗压之力,不可或缺之二也!重点段落三:定力与抗压之力,二者本就联系紧密。

有眼力,方有定力。

拥有思力才能抵抗压力。只有产生对生活的抗压之力,方能获得思力。

拥有眼力是获得抗压之力的前提条件。同样,许多抗压之力往往是眼力赋予的。

拥有眼力是保持定力的前提,只有剔除芜杂后,才能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保持定力是拥有眼力的基础,只有始终坚持本心,不为万物所扰,才能……

定力是抗压之力的前提与基础。

眼力是定力的基础(条件与必要准备)。

拥有眼力是获得抗压之力的前提条件。

抗压之力是定力的重要前提。

定力是思力的前提。

生:定力与抗压之力二者不可或缺,这两者几乎扯不上关系。

生:“只有……才……”,这样的关系太绝对,不严密。

生:的关系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力是抗压之力的前提条件,不是相互为关系。

生: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基础,没有指出关系的区别性。

生:都写到“基础”“前提”,我也是这样写的,看来好多同学都是这么写的,这就少了点新意。

师:是的,是同学们写得最多的,不仅没有新意,而且还不严密,也不生动。不过,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让变得严密、生动、有新意。先看“严密”,大家能通过修改一些词语使句子变“严密”吗?同学们前后左右议一议。

生:定力催生抗压之力。有好的定力会坚定抗压之力。

生:眼力为定力提供存在基础。

生:眼力,为发挥“抗压之力”指明方向,为其续上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生:有足够强大的抗压之力,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定力。

生:定力之坚决定了眼力之深。

师:太好了。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来总结下相关方法。

“严密”的方法:

将判断词改为相关动词,如“催生”“发挥”。

增加修饰词,缩小核心词范围,如“存在”“更容易”“……之坚……之深”。

师:关于“关系”,给大家提供点参考。

可参照复句的类型: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对立统一、包含……如: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并列)

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递进);

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选择);

衣食能彰显修养,也可以是提升修养的途径(因果、条件);

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对立统一)。

师:“四力”中任意“二力”的关系还有哪些?大家再想想,讨论讨论。

生:定力是抗压之力的基础,是抗压之力产生的源泉。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坚定自己的内心,才能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压力而丧失激情。

生:拿出眼力,更要恒持定力,才能“守脑如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放弃,有抗压力,更能坚守初心,一路高歌向天涯。

生:有定力者,须持抗压之力,负重于此生而无悔。有抗压之力者,须守定力,而自定于乾坤。

生:真正的眼力,包含了一种定力,是在与自身各种微妙隐蔽的心理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离开了定力,就没有靠得住的眼力。

师:对比较复杂的关系型话题,从不同层面解读,其关系类型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定力”与“眼力”。那如何把任意“二力”的关系写得生动呢?我们来看看部分同学的表达。

思考于定力,是辩证的眼光,在茫茫海雾中拨云见日照亮自我。/定力于思力,是捍卫者,用独处的力量捍卫思想的篇章而立定于人海。

眼力是定力的支架,/而定力又是眼力積累的助推器。

静守己心,才可能会因心中坚定而不畏前路坎坷。源自心中的力量是自身的根本动力,即使是困境屏障,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坚持,会支撑我们越过千山万水以赴桃源。/不向压力低头,不被重负压垮,亦能使自己的内心坚定。压力与阻碍往往逼着我们回头,而每一次的不屈服都可能使自己更加不服输,与困境抗争的决心也会步步增强。

思而后笃。思力越深厚,随之而生的定力就越坚定。

眼力之于抗压之力是指向标,好比是在黑夜航行的船只,始终有灯塔的微光指引,不至于失去希望也不至于误入歧途。/而抗压之力好比是眼力的盾与矛,是在眼力的指导下对抗困难、实现价值的根本保证,是眼力在行动上的延伸。

为人者,应先以定力立身,不为世界之复杂乱了方寸之心。坚定自我,再以抗压之力力行,不因重负挫败扰了前进之步伐,坚强自我。

师:写得怎样?是不是很生动?他们是怎样达到“生动”效果的?这是我们下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来将这节课的内容回顾一下。

应明确点出核心词的内涵,其内涵不能脱离材料。

“关系”要注重新意,表达要严密、生动。

温馨提示:新意应符合逻辑,不违背生活常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