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2021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语文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月考语文(A)卷

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北京丰台区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北京日坛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

2020北京通州高一(上)期中语文

2020-2021北京海淀一零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

2019北京八中高二(上)期中语文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北京八中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

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节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        兴:起

B.金石可        镂:雕刻

C.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

D.君子不齿        齿:羞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神明    亭东足下皆云漫

B.筋骨      凌万顷茫然

C.吾未见明也     何为然也

D.则群聚笑之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雪与人膝齐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今之众人

D.相似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段选文都是论述性文字,都先批判错误观点,再提出自己主张。

B.荀子认为获取知识要做到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且必须用心专一。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中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

D.两段选文形式上整句与散句结合,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1)(2)题。

1)《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选段是针对           来论述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选段是针对           来论述的。

2)上述两个选段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绳(zhōngB.吾尝而望矣(

C.声非加也(D.马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而行无过矣        知:见识。

B.而闻者                  彰:清楚。

C.江河                  绝:横渡。

D.君子非异也              生:习惯。

9.下列两个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斧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B.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会锋利

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斧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D.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会锋利

 

(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吾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弃是国也而死,孰可为乎!”

晏子独仰天大笑。公怫然怒曰:“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晏子对曰:“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人,是以大笑。”公曰:“何谓谀怯也?”晏子曰:“夫古之有死也,令后世贤者得之息,不肖者得以伏。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享之?夫盛有衰,生之有死,天之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曷为可悲?至老尚哀死者,怯也;左右助哀者,谀也。怯谀聚居,是故笑之。 ”

公惭而辞曰:“我非为去国而死哀也。寡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晏子曰:“君之行义回邪,无德于国。穿池沼,则欲其深广也;为台榭,则欲高且大也。赋敛如撝夺,诛戮如仇雠。自是观之,天之变,彗星之出,庸可悲乎!”

于是公惧,乃归,填池沼,废台榭,赋敛,缓刑罚。三十七日而彗星亡。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撝(huī)夺:掠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置酒于泰山之阳        阳:山南。

B.天之也                分:职责。

C.公惭而辞曰            更:更加。

D.赋敛,缓刑罚          薄:减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泣数行下 ∥ 晏子独仰天大笑

B.孰可为乎 ∥ 则欲高且大也

C.不肖者得以伏 ∥ 夫盛有衰

D.令后世贤者得之息 ∥ 则欲其深广也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景公感慨来日无多,为自己不能持久地造福于齐国百姓而悲伤落泪。

B.三个近臣看见景公悲伤,便陪着景公哭泣起来,其中谄媚之态毕现。

C.晏子认为,景公的贪图逸乐以及暴敛伤民才是齐国真正的忧患所在。

D.晏子抓住景公不愿意遭遇灾殃的说辞,并借用这一话题来劝诫景公。

13.文章中晏子认为国君应该如何治国?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

 

(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取材于《荀子》)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木直绳      正下怀

B.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反躬自

C.舆马者     手于人

D.江河      不如缕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使然也    句读不知

B.知明而行无过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C.非利足也,致千里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积土成山,风雨兴  或师,或不焉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就能取直,金子经过磨砺后就能闪闪发光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踮起脚远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到的广博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没有蛇和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

 

(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赞 学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黄帝师风后,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夫此数君者,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欲宣其义,必先增其智。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不离砾石。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使巧倕加绳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机杼,则皆成宗庙之器、黼黻(1)之章,可荐于鬼神,可御于王公。而况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诗》《书》,赞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济乎

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岂好贫而弗之忧邪?盖志有所专,昭其重也。是故君子之求丰厚也,非为嘉馔、美服、声色也,乃将以致其道而勉其德也。

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是故董仲舒终身不问家事,景君明经年不出户庭,得锐精其学而显昭其业者,家富也。富逸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倪宽卖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贫厄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途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则以贿玷精,贫者则以乏易计,此其所以逮初、丧功而及其童蒙者也。夫此四子者,耳目聪明、忠信廉勇,未必无也。而及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闻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徒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

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遗后贤也。试使贤人君子于学问,抱质而行,必弗具也。及使从师就学,按经而行,聪达之明、德义之理亦庶矣。是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

(取材于东汉·王符《赞学》)

注释:(1)黼黻:礼服上绣的花纹。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琢不         错:错误

B.之以良朋      摄:辅佐

C.未必无也      俦:同类

D.试使贤人君子于学问  释:放弃

18.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工加五色而制之机杼   以:用

B.导之《诗》《书》      以:从

C.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   以:因为

D.故圣人之制经遗后贤也   以:来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荐于鬼神,可御于王公

可以供奉给鬼神,可以进献给天子诸侯

B.富逸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

像他们那样富裕安逸而能勤奋精进到这个程度的,是德才兼备的人

C.此其所以逮初、丧功而及其童蒙者也

这就是他们开始能做到、后来前功尽弃只能这么幼稚愚昧的原因吧

D.而及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闻不已

他们很快成就名声并建立业绩,却不停止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2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即使是圣人和极有才能的人,他们的才智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B.第二段以蚕丝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为例,说明学习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C.作者认为当世学士受到财富或贫穷的干扰,以致最终在学业上难有所成。

D.本文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21.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不有济乎

②盖志有所专,昭其重也

22.《赞学》和《劝学》两文分别阐述了学习之道(例如:学习的意义、内容、态度、方法等)的哪些要点?请分别概括。

2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赞学》一文中引用了《论语•卫灵公》中的语录,请解释“君子谋道不谋食”一句的意思。

(2)下列语录所谈论的内容,不属于学习方法的一项是

A.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B.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C.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D.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师说

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又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韩氏盖为当时之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记》[1]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此为传道言之也。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业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巫医百工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身。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经师授受,章句训诂[2];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雪宗支谱系不可乱也。此则必从人而后受,苟非其人,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教我;从甲不终,不妨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3]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乎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虽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

(取材于章学诚《文史通义》)

注释:[1]《记》:这里指《国语》。[2]训诂:对古书字句作解释。[3]冁(chǎn):笑。

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韩氏盖为当时之俗而言之也帚自珍

B.可以意,不可言传 家户晓

C.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独出心

D.从甲不终,不妨而就乙 相甚远

2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

B.巫医百工相师 授且解者为师

C.此则必从人而后受 不敢自有

D.不觉冁然笑 彼偶得教我

26.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作者如何评价唐代韩愈撰写的《师说》?

②在作者看来,“不可易之师”具有哪些特点?

27.作者在结尾段说“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是亦我之师也”。请在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位令你怦然心动,有所感悟的人物,谈谈你愿以之为师的理由。

 

(2021·北京石景山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文二)

师友箴并序

柳宗元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善,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秀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28.某同学整理“师”的用法与意义,还不够全面,请就上述文章和你的学习积累,帮助该同学补充完善。

①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用作动词,从师。 不师如之何

③意动用法,以……为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④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上述文章中的原句,将下面两段文字补充完整。

(1)韩愈作《师说》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社会现实正是柳宗元在《〈师友箴〉并序》中所言,“________”。

(2)韩愈谈“师”,柳宗元谈“师友”,两人都以“道”为重点,韩愈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柳宗元也认为“中焉可师,耻焉可友”,并且强调“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所言极为一致。

30.阅读论述类文章,要把握作者的观点与论述思路,感受文章的逻辑思辨力。请以《师说》第二段为例,谈谈作者如何有逻辑地展开论证?

31.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此,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请你访谈中学生,拟写访谈问题(至少拟写3个)。

 

(2021·北京顺义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3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

D.君子不齿        不齿:看不起

3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代词,指代“生乎吾前”的人。

B.皆出于此乎

其:代词,指代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

C.子,择师而教之

其:代词,可译为“他自己的"。

D.智乃反不能及

其: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34.下列语句中的“师”字与例句中的“师”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吾从而B.道也

C.犹且从而问焉D.不耻相

3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哪里有道的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理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可再学习道理,就清楚明确了。

(2)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仆自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释:挈挈(qiè):急迫的样子。

3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不笃    仆:敬辞,您。

B.乃幸见    取:取法

C.仆自固无取    卜:估量。

D.人之在好为人师    患:弊病

37.下列对文段(2)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敢自信

B.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假使本人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当别人的老师

C.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

D.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

因此愈发得到了“狂”的名声,我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

38.下列涉及到两则文段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说明的文体,如《爱莲说》。

B.唐代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二人并称为“韩柳”。

C.孟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尊为“亚圣”。

D.《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书”是指书信。

39.文段(2)中谈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这种社会现象在文段(1)也有类似的描述,请你找出这句话。

 

 


参考答案

 

1.D不齿:不与同列,表示极端鄙视。齿:同列在一起

2.BA.“自”,副词,自然。/介词, 从。B.“之”,两个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其”,代词,他。/代词,代萧声,它。D.“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3.DA.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B.寄托:古义,寄身,容身;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C.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4.A“都先批判错误观点,再提出自己主张”理解错误。

5.不懂得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6.1)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2)相同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劝学》选段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以“积”与“不积”作对比,两者结果不同,从而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第二组用“舍”与“不舍”作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第三组以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作对比,说明专心的重要性。

《师说》选段用三组对比分层论述:第一组以“古之圣人”从师而向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第二组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作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第三组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作对比,掲示出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现象。

参考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作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