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上海九年级一模各区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16区)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2上海高三一模各区《红楼梦》不同题型汇编

2022上海高三一模《乡土中国》不同题型汇编

2021上海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16区全)

2021上海高三二模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汇编(16区全)

2022上海九年级一模各区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16区)

——-——

一、对比阅读

(2022·上海杨浦·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去宥①(节选)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②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③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④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②邻之父:即邻父,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③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④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

1.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邻人遽之 (             )            

(2)何(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4.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5.甲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以上两例均从___________面阐述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对“国人道之”的行为,作者用“不若无闻”来表明他的态度。

B.乙文写邻人“有所宥”,齐人“大有所宥”,国君“甚有所宥”,层层揭示“有所宥”的恶果。

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给人以启示或警醒。

D.甲文中的“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都是乙文中所说的“有所宥”之人。

 

 

(2022·上海普陀·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口口口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策杀吴郡太守许贡,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策性好猎,数出驱驰,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卒遇贡客三人,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策创甚,召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注】①策:孙策,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权之兄。②卒:突然。③陈:同“阵”,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

7.两文所述事件都发生在_______时期:【甲】文节选自《_______》一书。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9.解释【乙】文中加点词。

(1)数出驱驰

(2)骑绝不能及从:

10.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要善于辅佐我的弟弟。

B.你们要好好对待我的弟弟。

C.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

D.你们要善于对待我的弟弟。

11.【甲】文中的“口口口口”如今已成为一个成语,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文中的具体阐释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12.阅读两文,孙策、孙权兄弟先后占据江东且广受拥戴,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值得后人借鉴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13.(2022·上海静安·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清照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注]①屏[bǐng]居:退职闲居,指赵明诚去官后携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②仰取俯拾:仰头取,低头拾,是说生活俭约。③铅椠(qiǎn):书写工具,这里指校勘、刻写。④率:标准。

(1)[甲]文中的“鸿儒”指 _____

(2)[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有高雅的爱好,即[甲]文中的“_____,_____”,[乙]文中则指“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

其俸入 _____

②反不饮而起 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夜尽一烛为率

(5)对[乙]文中作者和丈夫“甘心老是乡”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在这里生活可基本做到衣食有余。

B.他们对古籍典故的记忆比拼充满乐趣。

C.他们都沉醉于勘校、整理古书和文物。

D.他们收藏书画的成就远超其他收书家。

(6)[甲][乙]两文对我们该如何面对简陋的环境或艰苦的条件都有所启发,请你结合两文的内容,用一个恰当的复句具体阐释自己的理解。

 

 

14.(2022·上海金山·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问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过:苏轼的小儿子。⑥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甲乙两文的作者是苏轼,他和韩愈、王安石等人合称为“①_____”,初中阶段教材中我们学过的他的诗词或文还有②《________》(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_______

②予欣然之 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归舍已三鼓矣。

(4)【甲】文中作者夜游承天寺见到的景象是“①_____”;【乙】文中作者上元日夜游见到的景象是“②_______”。

(5)分析“城西,僧舍,小巷”中三个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6)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画线句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美以及因月色不期而至引发的愉悦之情。

B.乙文结尾用韩愈的典故,把人生比作钓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失的辩证思考。

C.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之笔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夜繁荣之景、淳朴民风。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无法排遣,寻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这几句与他在这两篇小品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2·上海青浦·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班超字仲升,兄固被召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候,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固:指班固,班超的哥哥。

15.【甲】诗中“垂钓碧溪”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

16.【甲】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借助典故直接表达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兄固被召校书郎(             )        (2)尝辍投笔叹曰(             )

18.用现代汉语题译下面的句子。

超与母随至洛阳。

19.【乙】文中的“小子”指_______,“大丈夫”和“壮士”指___________。

20.【甲】诗和【乙】文中的主人公都面临人生的困境,李白的处境是(1)__________,班超的处境(2)__________,但是面对困境,他们都(3)___________。

 

 

(2022·上海奉贤·九年级一模)古诗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本词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人名),小序中的“子由”是_______(人名)。

2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小序中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B.词的上阕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

C.词的下阕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D.全词跌宕有致,情景交融,显示了词人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丙】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丁】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疾: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④用事:当政,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23.孔子,名丘,字_______,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______________体著作。

2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吴陈(     )   (2)粮(     )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2)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26.对以上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孔子认为一个人一定要经历贫穷,不能追求富贵,则不合乎正义。

C.孟子认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D.孔子认为君子穷困的时候也能够不动摇,小人的话在困厄之时就会胡作非为了。

27.以上选文中,乙篇把具有__________品质的人称为“贤”者,丙篇、丁篇把具有同样品质的人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上海嘉定·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送陈经秀才序(节选)

欧阳修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鳖,可供膳羞。山两麓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注释】①刺舟:撑船。②擉:刺。③麓:山脚。④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盘绝:曲折难行。⑤长夏:泛指夏季。

28.【甲】诗作者是_______,【乙】文作者陶弘景是_______(朝代)人,【丙】文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

29.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四时备(     )                      (2)而可以登高望(     )

30.(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实是欲界之仙都。

(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不会感到身体劳累,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B.却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C.却不会感到身心的劳累,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D.所以不会感到身心疲劳,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31.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写的则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点是清澈,【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

C.【甲】诗和【丙】文观景角度是仰观俯察,【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

D.三篇诗文写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32.从描写的景物看,【甲】诗选择了________、乱花、浅草等早春时节的典型景物表达游湖的喜悦之情;【丙】文不仅描写了可赏之美景,还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突出游玩之乐。

33.【乙】文末提到谢灵运,意蕴丰富,含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等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句子“________”来形容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2022·上海黄浦·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注:①袨服[xuàn fú]:艳服。②指王羲之和谢安登上冶城时的感叹。③遘(gòu):相遇;碰上。

34.《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人名)。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而乐之(     )       (2)良会未遘(     )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37.《小石潭记》勾画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的游鱼图。

38.《红桥游记》描绘了红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9.《小石潭记》作者感情的变化由“喜乐”到_____________ ,《红桥游记》作者感情的变化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

 

 

(2022·上海浦东新·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0.【甲】诗是作者刘禹锡写给友人__________(人名)的回赠之作,并以“___________”自比。

【乙】文记录了作者__________(人名)贬官黄州期间的生活片段,自称“________”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向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2.根据上面的诗文,填写下表。

篇目

作者自我排遣的方式

作者相同的生活态度

【甲】

喝酒振奋精神

②______________

【乙】

①____________

 

43.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交代了被贬的时间和地点;【乙】文先记叙,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甲】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乙】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表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

C.【甲】诗和【乙】文都写于作者被贬之后,字里行间饱含了辛酸和悲凉。

D.【甲】诗和【乙】文都抒发了真挚的情感,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的共勉。

(2022·上海浦东新·九年级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髮,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注释: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②髪(bì):假发。③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4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明去___________(2)汝出外留客___________

45.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

B.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

C.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

D.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

46.文中范逵“深愧其厚意”,联系前后文,陶侃母子的“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

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髮,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你认为范逵回洛阳后,会从哪几方面“相为美谈”?

 

 

 

48.(2022·上海长宁·一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公内刚外和,好施与,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虽里巷之人,皆能其姓名。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里:故乡。②羌: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

(1)【甲】文作者是 _________(人名),即【乙】文中的“_________”。

(2)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解释【乙】文加点的词语。

①皆能其姓名 _________

②及其也_________

(4)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心态的平和。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政治追求。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生理想。

D.“微斯人,吾谁与归”是被贬谪后的困惑与迷茫。

(5)【乙】文通过主人公①常自诵以明志;②_________等言行,从正面表现其人格魅力。又通③_________;④_________等具体言行,从侧面凸显其深远影响。

(6)【甲】文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从【乙】文看,主人公实际上是具备了“古仁人”的诸多精神品质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①_________

②性格外柔内刚,乐善好施。

③_________

 

 

(2022·上海徐汇·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游石湖小记(节选)

予往时到石湖游,皆绝胜。是日,秋爽,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由薇村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

(作者:李流芳,选自《嘉定李流芳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伯美:作者好友,与下文孟阳、鲁生同。②薇村:地名,后文中上方、郊台、茶磨均为山中地名。

49.[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5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欣然起

(2)伯美、舍弟辈有胜情

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待月出,方命酒。

52.根据[乙]文与[丙]文内容,完成表格。

篇目

时间

目的地

行为

 [乙]文

(1)_______

(2)_______

步于庭中、欣赏月色等

[丙]文

是日

石湖

(3)_______、________等

 

53.下列选项中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与[乙]文都写出了水的澄澈之美。

B.[甲]诗与[丙]文都写出了繁花烂漫之美。

C.三则诗文内容中都呈现了作者的行踪。

D.三则诗文所写到的观景季节各不相同。

54.根据三则选文表达的情感,将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横线处。

 

A.知己之欢                 B.赏景之乐                 C.怀古之忧                 D.赋闲之郁

 

 

(2022·上海虹口·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人名)。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7.【甲】诗和【乙】文的作者都从古代先贤的身上找到了归属感,【甲】诗中“________”一词,用了伯夷、叔齐的典故,作者把二人引为知己,表达了自己

_____________的人生选择;【乙】文中作者以“________”为楷模,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2022·上海虹口·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谁可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祁黄羊:晋国大夫。②解狐:晋国大夫。③尉:军事长官。

58.解释下列加点词。

(1)谁可之(       )

(2)外不避仇(       )

59.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B.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C.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

D.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

60.“祁黄羊可谓公矣”句中的“公”,在文中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2022·上海宝山·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61.【甲】词和【乙】文两部作品,分别是作者写给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乙】文中的“先帝”是指_________ (人名),他曾经在荆州遇险,【甲】词中名为“_________”的马帮助他成功脱险。

62.【甲】词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乙】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____。

6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蜀国歌舞杂技。

B.(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C.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蜀国歌舞杂技。

D.(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64.【甲】词中的“梦”指的是_________的场景;【丙】文中加点词语“是”指的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65.诸葛亮在【乙】文中追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并且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丙】文中刘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导致的结果会是司马文王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上海崇明·一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爱莲说(节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6.(甲)诗的作者是__(朝代)的郑燮;(乙)文的作者是宋朝的___(人名)。

6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8.(甲)诗通过一个“还”字表现了竹“_______”的品性;(乙)文通过一个“_____”字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偏爱;两文都表现出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节操。

(2022·上海崇明·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

6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生兵至(     )                  敌众十余倍于我(     )

70.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让金兵熟悉状况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B.假使金兵全部出动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C.让金兵全部出动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D.假使金兵熟悉状况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71.金兵从此忌惮宗泽是因为他除了善于鼓舞军队气土,还能够______________,这可以从______________的情节中看出来。

 

 

(2022·上海松江·一模)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

【甲】

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乙】

___________(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背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

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地名,今山东阿县。 ②白首:老年人。③决:决断(改事)。

72.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

7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遣使追(         )        (2)铸库以作耕器(         )

7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75.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B.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C.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D.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76.甲诗控诉了______________,乙文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淳朴风尚,丙文展现了子奇治阿的才华。

77.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

C.“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

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78.甲诗“______________”的行为和乙文“________”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022·上海闵行·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谢无逸①闲居。一日,有一举子来谒,坐定,曰:每欲问公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甚显达,尝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文章也得。无逸之子宗野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此等举子,如何唤作书生?

注释:①宋代临川城南人,北宋文学家。

79.【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

8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1.梳理【甲】文第①段内容,填写表格。

场景

生活特点

滁人游

太守治理下滁州百姓过着(3)________的生活

(1)________

(2)________

太守醉

 

82.解释【乙】文中的加点词。

(1)宗野七岁(            )          (2)匿笑而(            )

83.对【乙】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B.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C.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D.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84.从【甲】【乙】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有两大才能:(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吕氏春秋》

2.     砍伐     原因、缘故

3.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或使宋国国君也听到这件事。

4.B

5.     不可轻信谣言,盲目随从。     被贪欲蒙蔽或利欲熏心等     亡国     反     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6.D有误,“丁氏”所说的“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即: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闻而传之者”“国人”误解了他的意思,并传播起来,二者是“有所宥”之人,而“丁氏”并非是“有所宥”之人;

参考译文:

甲: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乙:

有一个和别人做邻居的人,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他的邻居(一个老汉)说这颗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当柴烧。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这就是认知上有所局限。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的好与不好啊。

有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早晨起来,穿上衣服,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官吏把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他;“人都在那里,你就抢人家的金子,为什么?“他回答说:“根本就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这真是极端的认知局限啊。存在(认知)局限情况的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局限带来的祸害实在太大了。亡国之君,大概他们都特别有认知局限的情况吧?所以只要是人必须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运了。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12 yuan获取





6份全套45 yuan


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