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留学二三事

王润柯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王润柯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退休干部,曾借调外交部三次长期驻外,2006-2011年任驻阿尔巴尼亚使馆一秘兼管领事工作。


音频

正文


提起我的留学往事,至今过去将近50年的时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经历渐渐淡忘了,但有些往事却沉淀下来,印在脑海里,记忆犹新。


1973年初,根据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军队签署的互换留学生协议,我们在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习阿尔巴尼亚语的12名学员,于当年3月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历史语言系留学。领队是国防部外事局的马树贵老师。

阿尔巴尼亚语是一门独立的语种,也是一门比较难掌握的语言,在其文字和口语里时不时夹杂一些外来词汇。要想了解这些外来词,还需要多少懂一些俄语、英语等单词。好在我读中学时学过俄语,对我的发音和读单词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

当时学习阿语的人不多,连一本标准的汉阿语工具书都没有,所以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来说,没有字典学起来就比较费劲,有些疑难的字句往往还要借助查阅俄语和英语字典来理解。我们的授课老师又一句中文都不懂,课堂上倒逼着学生用阿语思维方式分析、理解和叙述,有些单词全靠反复揣摩才能逐渐加深理解。

不过,当年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因我们和阿国同学同住、同吃、同学习,每天接触、交流,自然促进语言的提高,尤其在口语和听力方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请教阿国同学,他们都会主动热情地过来帮助我们,不厌其烦纠正我们的发音,直到正确为止。

经过半年的紧张学习,7月,学校陆续开始放暑假,阿军方计划安排我们班去都拉斯海滨军官之家休假。这时,我接到我驻阿使馆武官处的通知,让我和班里另一个同学常谦做好准备,陪同即将访阿的解放军八一足球队。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不知所措,刚到阿国仅半年时间,虽说我们在国内有一年的学习基础,但要达到翻译要求毕竟还差很远,不免心中没底。


中国在1957年成立的八一队,在1994年职业化之前,因为球员全部是现役军人,球队接受军事化管理,战斗力极强,多次获得国内冠军。


八一足球队当时是国内一支较强的足球劲旅,代表队的领队和副领队由八一体工大队的大队长和政委率队,队员都是球队的主力队员。

阿尔巴尼亚军方对此友好访问给予高规格接待,部长会议副主席会见全体队员并合影留念,国防部官员全程陪同,除安排在地拉那和外地的友谊赛外,还参观游览其他几个城市——都拉斯、爱尔巴桑、吉诺卡斯特等地。而我除地拉那外,其他城市都没去过,所以行前我尽量找时间翻看文字材料,为翻译做准备,但是对一些景点的历史背景还是不甚了解,翻译起来仍感到力不从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记得第一次翻译时,因一个单词不懂而影响整句的理解,造成翻译卡壳,一时间闹得满脸通红,翻译的句子前言不搭后语。好在当时讲解人得知我是新来的学生,便放慢了语速,慢慢地用简单易懂的句子解释,才让我一点一点把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在大部分听懂后再翻译成中文。

经过几场翻译下来,边实践边总结,我心里多少有了些自信,翻译时不那么紧张了。精神放松听懂得就多,翻译起来就更加自如。

此外,翻译时,我尽量学着老翻译的做法做速记,把几个关键词记下来,这样把脑子里记的和笔记串起来,翻译的内容就更多、更完整。


在参观和访问中,我还要不断地把中文翻译成阿文,因所学的单词数量有限,有些单词一时想不起来,只好用其它同义词替代,虽然把意思翻译过去了,但因句子的真实意思表达不准确而大打折扣。

半个月的访问,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使我的翻译水平从零点提高到一个高度。当然,这只是我漫长工作生涯的第一步,距离要求仍需要不断努力。


1974年暑期,我们是在参加义务劳动中度过的。当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其劳动党的号召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每年都要参加一段时间的义务劳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当时,我们同大学同学一起参与修建一条从首都地拉那通往阿南部城市科尔察的铁路,距离大概100多公里。虽然距离不长,但铁路沿线要穿越崇山峻岭和许多不知名的河流,那里人烟稀少、生活条件极其简陋。

当时,阿国经济仍处在困难状态,施工机械化设备很少,大部分还是靠人抬肩扛。我们每天吃住在工地,清晨出工直到傍晚收工,整天风里来雨里去,挖石、垫土、修筑路基、安装枕木、铺设铁轨。


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体现出中国青年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和阿国同学一起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劳动期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刘振华驱车从希腊雅典赴阿国途中,专程代表使馆看望了参加劳动的中国留学生,鼓励大家珍惜这次劳动机会,锻炼自己,为中阿两国友谊做贡献。


1975年7月毕业时合影(前排右四为作者)


1975年夏天,结束了近两年半的学习时光,我们军队留学生迎来了毕业时刻。在我们即将启程回国时,国内指示班里三名分配到海军的同学,直接前往阿尔巴尼亚海军基地,担任潜艇大修的翻译工作。真可谓前脚迈出校门,后脚踏入职场,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无缝对接”。


上世纪60年代,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关系恶化,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尤其在空军方面的援助更是不少。为了妥善保管好这些战机,阿尔巴尼亚特地建造了这座军事基地。


其他同学则按原计划乘坐中国民航刚开通的北京-地拉那航班回国。回国后经过短暂休假,我们陆续分配到陆军和空军。其中,我和另外四名同学分配到空军沧州航校,准备参加为即将来华的阿国歼-6飞行员的改装任务担任翻译工作。

当年,组织的安排就是我们的志愿,组织把你放到哪里,你就在哪里踏踏实实地工作。直到1980年我调到北京工作,才开启了另一段与往不同的工作经历。




- END -

作者 | 王润柯    转自 | 作者美篇

图片 | 作者提供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圣诞树的灯亮了!”

周恩来之“细”(上)

周恩来之“细”(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的留学二三事

王润柯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