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政府花7500万镑接国民回家,想回家的中国留学生怎么办?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0-10-30


今天的文章,要触碰一个备受关注却敏感的话题,但是,它不该被回避,而是应该被正视,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作者/非非马



伦敦时间30日傍晚,英国政府宣布斥资7500万英镑将因疫情而滞留海外的数十万国民接回家,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因为时差原因,当时转发这个消息的,几乎都是在英华人。可以预见,待到中国时间的白天,这个消息会在留学生家长中“炸”出怎样的水浪。


不容忽视与回避,中国留学生回家难、及其所引发的舆论海啸,已是必须面对,也应该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


30日,民航局表态:将视情况开通临时包机接回境外中国公民。





接,还是不接,必然有争议。

 

立场不同,利益点不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观点也必然相左。


近两个礼拜来,我因为一直在张罗“义诊群”,接触到了很多留学生家长,他们无一例外地倍感焦虑。有的家长在入群前已失眠多日,直言寝食难安。在他们中间,让孩子回家的呼声最高。


进入义诊群,和武汉一线的专家医生真切地“网络面对面”,固然能缓解他们不少焦虑,但眼下各国医疗资源极度紧张,家长们在现有政策下想寄点药出境也非常难,这样的情势下,想让他们百分百安心,几乎不可能。


是啊,我来英国十年,是一个有社会历练,也有丰富社会关系的成人,大疫当前,父母尚且放心不下要求每天跟我通视频电话,何况那些年轻留学生的家长。


做私募的群友Samuel 告诉我,他有十几个国内客户的孩子都在英国留学,每次沟通业务,最后必然归结到同一个话题:英国现在疫情如何?孩子放在那里安全吗?Samuel告诉我,他现在已经是半个留学生家长的“咨询热线+情感热线”。


焦虑,是真实而沉重的。





无数家长们想接孩子回家,但航班的大幅减少,必然造成回家更难、成本更高的困局。委屈、不满,甚至愤怒,都能理解。


日前,导演陆川在微博上发声:


派飞机把滞留海外的年轻学子们接回国,这是政府现在应该做的。千万不能对海外学子们的归国之路设置障碍。不要被什么“建设祖国你不行,万里投毒你最行”这样的语言绑架。祖国应该欢迎每一个游学海外的青年人回家。


截自陆川微博


有高达4.5万的点赞,也有无数的批评甚至是攻击。


他后来又发了一条微博进一步解释。2.9万的点赞下面,排在前面的评论几乎都是相反的声音。


截自陆川微博


今天,我和陆导在微信上交流了这事儿,尽管受到无数批评和攻击,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有些话必须要有人说出来。不能因为怕被攻击,就不表达。”


他给我敲过来一段字:


“在任何国家,无论遇到什么灾祸,都应该欢迎自己的公民归国,更何况留学生。这是不需要讨论的。这是常识。”


我想,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英国政府包机撤侨的新闻,会在我朋友圈刷屏。他们,并不是留学生的家长。





另一边,如果仔细看看批评陆川观点的言论,其中不乏情绪性、非理性的低级攻击,但也有很多在讲实际的操作难度。并非完全没有合理性。


如果站在“巩固国内抗疫成果”的大局考虑,稳定住局面,防止二次爆发,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对于全世界抗疫的大局,都至关重要。


而客观上,将一百多万的留学生群体接回国,这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个极其艰巨的难题和挑战。


仅以两个留学生大国为例,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超过100万,在英国的留学生有22万。如果真的都接回国,比起集中隔离/隔离和健康追踪的难度,恐怕算算多少趟飞机才能把这么多人接回家,都成了一个“小问题”。


隔离压力、医护压力、旅途中的感染风险,也是真切地。一旦处理不好,代价也将是惨重的。


可如果真有留学生都因为在海外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病亡,留学生家庭的损失与伤痛也是惨重的。兔死狐悲式的悲愤,群众的舆论压力,恐怕也会是“山呼海啸”级的。


尤其,是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多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撤侨措施之后。


面对眼前的僵局,不“破局”恐怕是不行。


有一些问题,无法回避,只能解决。





真要接数百万留学生回家,这其间的挑战不亚于应对一场“战争”。拼硬件实力,更拼组织统筹能力,管理协调能力。需要一个指挥部,需要一个作战组。


好在,也并不是每个留学生和留学生家庭都要坚持回国,但对于想回国的留学生,如果客观上被剥夺了这个option,会很难接受。


所以,是否可以两步走?


想回家的,国家能提供比如组织包机这样的解决方案,优先未成年留学生、优先老弱病残孕。


不管能解决多少人,这个敞开怀抱的态度本身,很重要。


按照英国的做法,包机撤侨的每个人仍然需要支付250-500镑的机票费用,如果有支付困难,可以由政府先垫付,个人之后通过贷款支付。


我想留学生家长也不会在乎支付相应机票费、甚至付费集中隔离。


但即便如此,显然也需要分步、分阶段走。因为必须要分摊运输压力、隔离压力,最重要的,还有组织管理协调的压力。


我相信,说清楚难度,给出一个具体规划和执行细则,会得到留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毕竟,包机撤侨,即便是政府出面,也需要与留学生所在国做大量的涉外沟通和协调,并请求得到相应的支持与配合。简单举例,没机场(不论是民用的还是什么用的)、没机场的服务,你飞得了吗?而各国现在都抗疫形势吃紧,自顾不暇,调出大量人力、物力,协助如此大规模人口的出境流动,绝非易事。


这些现实难题,如果能够被知晓、被了解、被理解,人们会更加耐心地配合政府的部署与工作。





另一方面,对那些觉得能够在海外独立安排好学习与生活的留学生(后面我会讲讲我们志愿者尖耳兔的故事),鼓励他们留下来。同时,还要通过比如学联(或者学生抗疫联盟组织),尽可能地联系上每个留学生,把大家联网起来,为他们提供好切实的“保障”,提供更为具体细致的帮助。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1. 抗疫物资上的保障。


比如口罩、酒精消毒纸巾、酒精免洗洗手液等;比如一些已经被国内临床证明可以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的药。


有了这些可以切实帮助抗疫的物资,尤其是有药品在手,家长、留学生们都会极大缓解焦虑,更愿意选择留在海外安心抗疫。


口罩这些都可以私人邮寄,真正难的是,药品和免洗酒精洗手液的跨境运输。那么,使馆和外交部是否可以去协调疏通外交渠道,帮助集中运输?


私人购买后再集中运输如果不便于操作,那么是否干脆发起募捐,比如呼吁爱心药企捐助,或者是让英国的留学生家长们认捐购买一批定向捐赠到英国的物资?相信这种资金募集并不会太难。


这些药到了英国后,可以分到各城市、各大学的组织者手中,一旦有人生病,在通过远程诊疗后,可以立刻领取药品服用。


药品在英国境内的运输问题,也不难解决。我相信这时候如果通过自媒体、社交媒体呼吁,不难找到有爱心、大量业务停滞的旅行社、租车行来帮忙。


这里面的难点,在于我下面要说的问题。


2. 组织和管理。


是的,使馆驻外人员的配置,并不是按照处理这种大型公共危机来配置的。而要做好这么多组织、协调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志愿组成的、集合多方力量的、高效的、有组织能力的团队,这是一个“战时”抗疫志愿者联盟。


我认为这时候,无论是临时组建一个类似英国留学生抗疫联盟的组织,还是直接发动学联,都是可行的。


如果,通过这个金字塔结构的组织,能够与各个城市、各个大学所有的留学生取得联系,并跟踪到每个学生的健康安全,我相信国内的家长和亲人会极大地减少焦虑。


一旦发现他们身体不适,比如通过我们这样的义诊群可以及时远程诊疗,并指导用药(如果能够有药运到英国的话),大部分现实困难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可惜,眼下的现状是,有点散。学生们、家长们在分头抱团,缺乏一个有力的组织管理。





为了尽可能地帮助到更多的留学生,及时监测留学生的健康情况,我特别联系了曾经在中国疾控中心工作十年、专司科研的陈晨先生,他北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在疫情爆发后与武汉同济医院的医生特别开发了一个“新冠自测”人工智能系统。


现在,他们专门为英国留学生和华人增加了一个管理频道,大家可以免费注册登记使用。



请大家按照要求填写自己的健康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一旦筛查出你可能有被感染的风险、健康危机,我们会立刻安排人联系你,提供武汉一线专家医生的在线诊疗,并提供在英国能够实现的用药解决方案,力所能及地协助药品资源的解决。


留学生们和家长们可以互相转起来,分享起来!


如果注册时遇到问题,可在我们微信公号(非非马FM)的“对话框”处输入“新冠自测”关键词,获取一份简单明了的《使用说明》。


我们目前已经有一个“义诊-留学生群”,规模不算大,如果有留学生想入群抱团,我们也会尽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想入群的同学,可添加我的微信feifeima778。






事情总要一步步解决。It takes time.


如今,国家和使馆已经在行动,民间自发组织的互助团体也不少,包括我们组织的7个义诊群。


对于此刻焦虑的家长们和留学生们,我想说,焦虑并不解决问题。上一期推送,我特地写了“轻症自愈”的案例,没看过的朋友不妨一读。会给你一些宽慰。


我还想说,人生中难免遇到各种困境和挑战,甚至是危险,往好处想,若学会了成熟面对和应对,便是成长。


所以,我特别想说说我们义诊群负责整理问答的志愿者尖耳兔的故事。她,正在肯特大学读研。


当初,她拿了奖学金来英国读书,如今在肯大的巴黎校区读书。这段时间,我经常会问她情况怎么样,她每次都跟我说:很好,没问题,忙着上网课、写论文。


今天,还给我发来了这张照片。


摄影/尖耳兔


她告诉我,学校每天照旧会发来课程信息,她按时上网课。虽然不去学校了,但平时和老师的联系也非常频繁。指导她论文的老师,每周要邮件三次。


生活上是否有不便?她说在巴黎完全没有。


她现在住的民宿(从airbnb上定的)已经降价7折。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民宿都在大幅降价,很多是五折,甚至更低。并非政府调控,而是市场行为,因为需求下降,闲置房非常多。


她明天就要搬家,因为她捡漏找到了一个几乎打2折的公寓,两居室,原价200欧元一天,如今只要45欧一天。而且是在巴黎很好的区域。


她告诉我,她所去到的巴黎超市目前都没有限购,厕纸、蔬果、生活日用品也都有供应。她没有感觉到任何不便。


虽然英国的超市供货目前还不能和法国比,但很多超市一直断货的厕纸已经恢复供应,由于很多超市对蔬果和必需品采取了限购措施,基本上如今去超市,买到新鲜蔬果并不算太大难题。而往往小超市,尤其是中国超市,因为人少,反而越好买东西。所以家长们也不用太担心。


看到尖耳兔孤身在巴黎学习(她认识的中国同学几乎都已经回国),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得这么好,还抽出时间在义诊群做志愿者工作(之前的推送,《“海外抗疫义诊群”实问干货整理:13类问题详解,宜收藏宜分享》中分类整理的工作就是她做的),非常令人感到欣慰和骄傲。我相信,这样的孩子,未来一定有出息有作为。


愿每个留在英国的留学生,不论是否情非得已,都能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学习和生活安排好。家长们也要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你需要帮助,想加入我们的义诊群,欢迎扫码添加我微信:



最后,别忘了扫下面这个玛注册,做新冠自测。留下联系方式很重要,如果筛查出你有健康风险,将会立刻安排人联系你。请大家也分享转发给其他留学生。当然,也非常欢迎在英国定居的华人一起使用!



祝每一位都安康!携手抗疫,共同战胜!


看看窗外,英国的春天已经悄悄来了:)




非非马

定居伦敦。写女性,写电影,写生活。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往期精选 Fei' Choice


抗疫日记 || 英首相、王子都确诊了,说说我身边这些轻症自愈案例

亲历||没想到,武汉中心医院主任史小武深夜在线,为英国华人义诊两小时…

英伦抗疫日记 || 人类文明的起点,是从懂得帮助开始的

《性爱大师》观后:真正的女性觉醒才不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王冠》: 人之体面, 在于不做情绪的奴隶

《王冠》| 婚姻从来都是一个挑战,你是in还是out?



欢迎关注非非马F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