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库伯联盟建筑学院2019毕业展

孙天洋 UniDesignLab 2022-04-21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COOPER UNION STUDENT EXHIBITION 2019 LOGO


库伯联盟学院外景 

@孙天洋 

(本文为注明来源图片皆为作者原创)


库伯联盟学院(Cooper Un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Art,下简称Cooper)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学院下设建筑学院、工程学院和艺术学院,其宗旨均为利用创造性工作为人类社会带来福利。国内老一辈的建筑师和建筑学者或许对Cooper比较熟悉,而年轻的学生却不一定有所耳闻。因此在介绍展览之前,不妨回顾这所学院的教育史。


早年的彼得·艾森曼和约翰·海杜克 

©Architect Magazine


学院前教授,现在耶鲁大学执教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曾一次讲座中说到,如果说1969-1979是美国战后现代建筑教育史最具影响力的十年,库伯联盟则是这场剧变的最主要的阵地(Locus)。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任院长期间,库伯联盟将欧洲由柯布西耶和包豪斯发展的设计教育理念引进美国,许多后现代主义重要的建筑师都在库伯联盟率先在美国教学,如意大利的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西班牙的拉斐尔·莫内欧(Raphael Moneo)(1996年普利茨克奖得主、1985-1990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院院长)、奥地利的雷蒙·亚伯拉罕(Raimund Abraham)、阿根廷的狄安娜·埃格赖斯特(Diana Agrest)(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位女性教授、在Cooper教学至今)、瑞士的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英国的科林·罗(Colin Rowe),当然还有彼得·艾森曼和约翰·海杜克等人。


丹尼尔 · 李伯斯金于库伯联盟的作品 

"Garden", 1979 

© Cooper Union Archive)


上世纪后期,建筑学院毕业的学生包括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坂茂(Shigeru Ban)(2014年普利茨克奖得主)、伊丽莎白·迪勒(Liz Diller)(DS+R主创建筑师,现执教普林斯顿大学)、森俊子(Toshiko Mori)(现执教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院)等。


新世纪初,院长海杜克去世,学院的辉煌慢慢淡去,侧重现代主义传统表现手法(轴测、正交投影)、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和细读(close Reading)、以纽约为典例的都市研究的教学体制则继续延续。


纳达尔 · 特朗尼 (Nader Tehrani),

NADAAA 事务所主创建筑师,

©dezeen


2014年,原先学费全免的库伯联盟学院遭受财政危机,不得不向学生收取50%的学费。究其原因,是汤姆·梅恩(Thom Mayne, 2005年普利茨克奖得主)为学院设计的新工程教学楼开销超支,而学院理事会坚持建造,使包括建筑学院的整个库伯联盟陷入危机。原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院长(任期2010-2014)纳达尔·特朗尼(Nader Tehrani)临危受命,领导建筑学院转型。特朗尼就任后引进来自美国和欧洲各大院校的讲师和教授将数字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和材料研究(Material Agency)等话题加入课程体系,同时加固教学传统史上对于形式分析和都市环境(Urbanism)的重视。


库伯联盟新工程系教学楼部中庭

汤姆 · 梅恩设计

41 Cooper,2009

 ©Morphosis Architects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梅恩的新工程教学楼在各大建筑媒体上总是Cooper的标志,但是从设计角度上却是Cooper建筑教育思想所批判的,无论是炫酷表皮和平庸内核的完全独立还是面积未达标的教学空间。特朗尼曾评价其虚有其表的中庭是一个类型学上的严重错误(Typological mistake),不仅滥用流线所需的面积,也没有营造学生跨学科合作空间。评价建成环境时,这种不流于媒体风向的批判性态度也是学院所宣扬的。今年展出的作品,无论是从对建筑学科内部的反省还是对学科朝外的边界的思考,都是海杜克时代和特朗尼时代教育哲学的混合产物。


Cooper传统上重视本科教育,提供建筑学士(B.Arch.)学位,但也发展出了以课题研究(design by research)为重点的研究生项目(M.Arch. II)。研究生项目分秋季、来年春季、来年夏季(Thesis/毕业设计)三个学期,因此研究生项目参展的只有第一、二学期的作品,毕业设计还未完成。本科项目则有从一年级到五年级(Thesis)的作品,从最基本的几何练习到最娴熟的毕业设计。每年级的设计课目标基本不变,但是项目和题目随着学年和教员的组成不断改变。

 

一年级设计


走进库伯联盟建筑/艺术系教学楼,一层柱廊展出的是一年级作品。一年级设计课作业主要讨论几何(geometry)、形式(form)、尺度(scale) 和材料建造(Material Fabrication)与建筑的关系,后期引入初步的功能分区(Program)和流线(circulation)的概念。第一学期的教学方法借鉴于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利用柏拉图几何体的布尔运算来找形,首先从几何物体的角度评判作品,接着加入图底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用相似的方式找出承接这个形体(「figure」)的底形体(「ground」),映射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共生和对抗的关系。其中加入材料制造的元素,学生被要求用木、金属、或者石膏的材料特性来进一步发展自己几何概念和材料在不同尺度的建造技巧。


一年级设计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被要求在学校附近的一块不规则场地进行画廊设计。纽约都市环境需要学生首先周围建筑和道路的分析,以作为找形和流线的基础。此后运用曲面几何和主要为正交的纽约都市环境做冲突,研究建筑形式本身的独立性(autonomy)和其为功能分区必须做出的妥协。因为场地有两个出口,功能分区有四个画廊,几何找形(的过程还需要考虑「成双」(double)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Cooper的一年级设计在此之前很少做过同时包含场地、分区、流线等功能概念,更多地是在材料、几何和装置尺度进行思辨。这一设计课的出现不知会不会是转型的先例。

 

二年级设计

 

第一学期的作业联合学生上的结构课(Structure I)、建筑环境课(Environments)向学生介绍如何从结构、类型学和布局的角度设计建筑。由于场地分布的需要,想要看到二年级的作品,我们必须乘电梯到三楼和七楼。三楼是建筑学生主要活动范围,除此之外的一个教室展出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作品。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从结构研究出发设计一个剧院,立意非常符合Cooper传统的教学手法,在实用和诗意的中间地带。从结构模块到建构全体的尺度增加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学生需要开始学会完备地按照制图标准细化原先粗略的概念,以协调从物体到建筑的之间的量变和质变。


二年级上学期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延续第一学期的立意,研究浴场(Bathhouse)和温室(Greenhouse)两种建筑类型。从教学手法上看,它把一年级介绍的广义上的构造学细分为「stereotomic」(重型材料如砖石的构成)和「tectonic」(轻质材料如木材等的构成)大体两个分支。整个设计流程像是阿尔托式的「用手做设计」,通过对纯木模型步步加工从草模做到细模,从第一个练习不断演进到最终方案。其中图纸当然举足轻重,但是木模型对于轻重材质的出色表现能力使纯粹的几何终于从虚构的制图空间里着地。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

 

三年级设计

 

三年级是Cooper五年教学体系的中点,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明显转折,本次展览的地点也选择了所有大部分日常工作的工作室(Studio)。虽然其他年级的设计课总少不了先例分析的佐助,三年级第一学期将分析(analysis)本身作为课程的重点。在这一学期中,学生罢手不做自己的「设计」,而是通过之前的建筑知识深入分析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来自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之后,如今年学生选择的皮亚诺的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柯布的卡朋特中心(Carpenter Center)和威尼斯医院(Venice Hospital)等,也有稍前一些的古典建筑,如巴黎大剧院。本课将「观看」作为思辨的中心,如二维平立剖和三位模型的观法差异、客观解读和想象解读的观法差异。从外人看来,就如练字需要临帖一样,分析建筑而后才知道怎么设计建筑,但是从Cooper的教育观上来看,分析时学生已经在动脑设计。因其在五年制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不论每年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如何变化,三年级第一学期总是比较稳定的。


三年级上学期设计


本学年的三年级下学期依然是一个转折点。前期更偏于概念和叙事的学生现在被要求设计经济适用住房(affordable housing)。今年的设计课还与公益机构Help USA合作,令学生在纽约市内的社区做住房环境调查,算是沉重地把建筑的社会现实带入设计课。但是本课仍然需要学生从内部功能(Program)和外部造型(exterior logics)做创新思考。从居住人群的年龄和社会关系设计居住是一个设计核心,例如多代同堂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将很可能有不同的空间设计。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健全的结构、建筑科技和环境分析的能力。因此展览中既有宏观视角的体量模型,也有结构和内部的剖面细节。


三年级下学期设计


在三楼大厅中还展出了Cooper学生为去年秋冬季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的的「走向混凝土乌托邦:南斯拉夫建筑1948-1980(Toward a Concrete Utopia: Architecture in Yugoslavia, 1948–1980)」所制作的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练习是三年级的分析设计课的延伸。



MoMA展出模型:「走向混凝土乌托邦:南斯拉夫建筑1948-1980(Toward a Concrete Utopia: Architecture in Yugoslavia, 1948–1980)」

 

四年级设计

 

走出工作室,走廊墙壁上和对面的两个小教室中便是四年级展区。四年级上学期的设计课延续三年级以来对于公共建筑传统功能分区的拷问。本课分为两个教学小组。第一个选择剧场这个在当代社会渐渐衰落的建筑类型入手,对现代主义提倡的「硬」(详见金秋野《异物感》)进行质疑,反其道从剧院中提取出「柔软」(softness)的空间概念。从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刚硬和柔软,到内部功能分区的「柔软」/弹性,再到外部边界的「柔软」/渗透性,这些都被视为可以改观日常表演和观看空间质量的手法。另一个小组选择藏品流动的美术馆(kunsthalle)作为中心类型探讨其内部的游走和观看的空间中的微观都市现象,从藏品与观者完全分离和完全联系的两种空间状态中做调和,最终推导出一个宏大的公共空间。


四年级上学期设计


到了下学期,教学内容继续放大对于都市环境的关注,同时设计方法上偏向研究(research),也是为了五年级毕业设计和专业环境中的必要能力做准备。今年春季的主题则是城市「纪念物」(monument)。利用三年级学到的分析手法,前半段教学非常重视对于都市环境的解读,对于世界各地著名的城市景观和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其中有对于街道快照中的元素解构,也有对于祖母托(Peter Zumthor)和罗西(Aldo Rossi)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学习,均已海报和明了的文字呈现。因为相比与以分析为主的三年级上学期,此时的分析已有明确目的,是一种快速地对纪念建筑类型的学习。在教学周期的后半段,学生选择了曼哈顿下城的节点,同时结合对于当地一名艺术家正在进行的实践艺术的影响进行城市「纪念物」的方案推敲。学生同时面对混合功能分区、复杂城市交通环境、艺术实践的在场性和建筑纪念性等因素不断矛盾再媾和的过程,算是实践类设计课的最终章。


四年级下学期设计

 

五年级(Thesis)毕业设计

 

在Cooper,五年级的设计是和一至四年级相对独立的,他们从一至四年级,乃至研究生都一起工作的大工作室(Studio)移出,另辟一间小一些的教室开始一年的独立选题、找毕设导师(Thesis Advisor)一起研究和设计,一般并不以建成环境作为指标。海杜克年代,曾有每年统一定题做毕设的时候,传闻「静物」(Still Life)和「婚姻」(Marriage)这些和建筑相差甚远的概念的都是毕业设计的主题。就在五年级展出的二楼画廊,不久前建筑学院档案室为历史上多年的优秀毕设作品策过一出展,作品中也极少有设计的方向是建成作品。而今年的毕业班人不多,但选题非常多元,对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的兴趣也较高。从空间政治和建筑的社会层面来看,有对戒毒中心的重新解读;从环境的复杂度上来看,也有选址曼哈顿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尽管传统教学体系并不偏重材料创新,这次也出现了研发回收塑料的结构潜力的项目,令人耳目一新。



五年级毕业设计

 

研究生设计(M.Arch. II)+ 结语



研究生设计(非毕设)


研究生的学年还没有完成,今夏的学期是毕设,秋季才将展出。在这边文章里不再赘文,但可以认定其教学目标与本科生相距甚远,于其说是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建造,不如说是反思之前所受到的专业建筑教育,怎么重新组织语言和方法。有时候觉得,Cooper研究生教育正是这个学校教学法的隐喻,一直回看、反思和质疑从前的教条,以更好地行走在这个建造业兴盛而建筑学无力的时代。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建筑系研究生2019毕业展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19研究生毕业展
四川美术学院景观艺术2019毕业展
香港中文大学CUHK建筑系2019毕业展
哥伦比亚大学GSAPP建筑系2019毕业展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2019本科生毕业展
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春季2019毕业展
香港中文大学CUHK建筑系2019毕业展
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研究生2018毕业展
英国RIBA主席奖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展
墨尔本大学MSD建筑学院2018年下半年展(上)
墨尔本大学MSD建筑学院2018年下半年展(中)
墨尔本大学MSD建筑学院2018年下半年展(下)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2018下半年建筑设计展

武藏野美术大学MAU建筑学2018毕业设计展

伦敦大学学院UCL Bartlett 2018 B-Pro毕业展

2018代尔夫特理工大学ARGUS优秀作品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与城市设计2018毕业展

中央美院2018建筑学院作品展

RCA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18毕业展

伦敦大学学院UCL Bartlett 2018毕业展

墨尔本大学MSD建筑学院2018年上半年展

巴斯大学建筑系2018毕业展

威斯敏斯特大学建筑学院2018毕业展

香港大学HKU建筑系2018年毕业展

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系2018上半年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8毕业展

利物浦大学建筑系2018毕业展

诺丁汉大学建筑系2018毕业展

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生2018毕业展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建筑联盟学院2018毕业展

USC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2018毕业展

广州美术学院2018建筑系本科毕业展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8年环艺建筑毕业展

爱丁堡大学2018建筑毕业展

中国美院2018建筑艺术学院城市设计系毕业展

2018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展



UDL邀请各大院校进行毕业展投稿。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小编微信yzx1180进行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