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是怎样的体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olumbiaUrbanism Author UCN
本期人物介绍
欢迎Helena以博士身份加入UP大家庭!请Helena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哥大GSAPP UP PhD一年级的Helena,来自加拿大温哥华和上海。本科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MIT读的是SMArchS Urbanism城市研究专业。读研之前有过较多建筑相关的从业经历,其中包括就职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OMA鹿特丹), 纽约SOM建筑事务所以及上海如恩设计公司 (Neri+Hu)。
我们注意到学姐从建筑行业转行到了规划,请问是什么促使了这个转变呢?
本科的时候对建筑是充满非常大的热爱的,但是行业整体的滞后以及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脱节一度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和迷茫。因此研究生院择校时选择了科技与创新氛围比较浓厚的麻省理工,试图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碰撞下探索一些新的将设计做结合其他领域的可能性。也就是在这两年间,深入接触了更多研究方面的工作,同时在MIT Senseable City Lab (SCL)和MIT Real Estate Innovation Lab (REIL)两个实验室担任了研究助理一职。这两段经历对我后来选择读博都有较大的影响。
可以详细聊聊转变的心路历程吗?
在SCL时主要参与了Roboat阿姆斯特丹无人船的城市创新项目,在一个团队背景相当多元化的环境下主导研究了无人驾驶船队Roboat应用于发达区域的文化目的地旅游路线优化模型,探索在全物联时代城市中新的城市界面,交互方式和数字化驱动的运维逻辑。在REIL则是结合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设计的价值“一课题中寻找可被量化的设计特征对商业房地产资产定价产生的溢价影响,从而能使设计师在未来与甲方交涉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毕业那学期完成的毕设/毕业论文探索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和促进社区设计和公共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性(digital participation),从一个更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理解和重新定义愈发富有争议且被模糊化的“智慧城市”概念。
这些研究课题的特点在于他们都和实际的行业与实践有着一定的衔接。与此同时,MIT独特的创新环境和对学生创业的支持也让我有幸在读书期间做了很多创业相关的尝试,其中包括参加校内创业加速器,回国巡回路演和参加创业比赛,以及上一些产品设计与研发课程和跟创业相关的金融课程。研究生期间创办成立了设计与咨询公司CIVIS Design & Advisory,与同学合伙一起开始了创业之路。“CIVIS“一词在拉丁语有着双重含义:既是城市也是市民的意思,意义是旨在通过设计和科技创造以人为本的智能城市环境,将新技术引入到传统的建成环境设计中以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和交互逻辑。研究生毕业后隔了一年才来到哥大。在这中间的一年中,在REIL继续担任研究员的同时,还作为Co-Lecturer和MIT的Brent Ryan教授一起在学校带了一个叫做Hacking Chengdu的对研究生开放的设计课,探究如何作为“城市黑客”来通过设计激活位于成都麓湖的新型社区,引入新的功能业态,并增强可持续增长。由于这一年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灵活,逐渐也尝试着与合伙人把CIVIS的小摊子支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慢慢搭建起了更稳定的团队以及积累了海内外大大小小十余个委托和投标的实践和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去年在奥地利参与的Countrylife展览以及近期要在国内内陆城市落地的软硬件结合的共享小店经济的城市产品试点项目。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我们多多交流指点。
哇!学姐的经历很丰富!那为什么选择读博而不是直接工作呢?
之所以会选择读博,是希望在已经开展了一些的研究上可以继续探索下去,也是期盼在这种产学结合的道路上可以有更多的深挖。虽然前前后后这些经历让我目前离最开始的传统建筑行业已经比较远了,但我觉得其实也并不算是转行,而是希望可以不断在行业里尝试通过产学结合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和激发新的想象力。
请问你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
我目前研究的大方向延续了Masters阶段做的研究:科技在推动社区建设与设计和社区共治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当下的“智慧城市“,”智慧市民“语境中更好地设计城市交互界面以推动社区参与和治理。哥大的学术资源在政策研究上十分的丰富,也许会考虑在接下来几年探索更多这方面政策相关的研究。
简要聊聊博士学位的要求吧!Dissertation会不会占据绝大部分时间?
哥大的博士学位通常是4-5年可以完成(学校建议4年),也有的同学选择在6-7年完成学业。前两年大部分时间是上课。从第二年开始,博士生每学期都有义务做TA或者RA的工作,算在funding package的一部分。必须完成的课程有六门针对PhD的课程,余下的则是研究生级别的课程,其中三门或以上需要符合每个博士生自己的concentration要求,两门则需要是有关研究方法的课程。在完成两年的课程以后,项目鼓励学生在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完成两门考试:资格考试和sector考试。前者是基于理论和历史的论文答辩考试(36小时三篇文章),后者则是针对学生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答辩考试(学生需提供并和导师确认文献以及准备问题库后在36小时内完成三篇文章,之后再完成一个口试答辩)。在通过考试后,学校建议学生在第三年的春季学期开题。开题答辩通过后就都是准备dissertation啦(manuscript的形式),依据学生自己的需求看是第四年的春季答辩毕业还是更之后完成和提交博士论文。还有一点能补充的是,自2017年起,学校开放了一个新的PhD毕业的选项 - 三篇能够发表于学术期刊质量的文章在被committee批准的前提下可顶替一篇dissertation文章。
原来如此,那你在GSAPP读博士的整体感觉如何?科研的压力大吗?
哥大读博前两年大部分都是上课。因为才开始第一年,选择的课程都是必修课(如高级城市理论的PhD Colloquium)和部分规划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定量研究、规划理论和历史、中国城市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被要求确认明确的科研方向,每节课老师基本都鼓励博士生尽量做跟自己兴趣相关的研究,以便为之后的考试和开题打下结实的基础。目前除了上课以外,还继续和之前的MIT实验室保持着合作,并在去年年底发表了三篇作为通讯作者的学术文章。还有一部分时间花在CIVIS项目开展上,远程和团队一起做些实践项目。
UP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大概是什么样的呢?和在MIT的硕士学习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如刚才所提到,哥大规划博士毕业其中有对课业的明确要求。六门博士生必修课程有4门PhD Colloquia (其中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城市理论和研究设计课)和两门高级规划理论历史课。这些基本是前两年以每学期1-2门的节奏来完成。过去一学期在哥大上的课更多的是系统性的积累一些规划系的理论和历史知识,巩固定性和定量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便为后面的资格考试做准备。和MIT相比的话,我觉得文化和环境是截然不同的。MIT作为一个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整体的氛围比较偏向科技和科学,持科技改变世界的态度去拥抱创新创业。相比之下,哥大的规划系更多的是从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待科技。与其对科技缺乏质疑的全盘拥抱,哥大的环境更多的是以一个敏锐的批判性立场去评估它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我觉得这样的批判能力和看问题的视角是每一个从业于科技和设计行业的人都需具备的能力。
Helena你认为GSAPP的优势和弊端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GSAPP就读呢?申请的时候还考虑了哪些学校和导师?
GSAPP的优势比较明显,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小而精的项目。由于一年只录取三名学生,学校试图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给予每位学生相当大的关注和支持。PhD funding直接来自于学校而非某一个实验室或博士生导师,因此每位录取的学生都有全额奖学金和每学期固定stipend的保障。由于项目本身很小,学校鼓励同学们多去外系或者外校寻找学术上的合作伙伴,而不仅限于GSAPP所提供的资源。另外就是纽约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很多学术上合作的机会也是在一些偶遇的碰撞中产生的。劣势的话目前还不好说,由于至今为止所有和学校相关的接触都是通过线上远程,新冠对未来能造成的影响也很难预测。择校时也考虑过选择去哈佛的三年长的DDes项目。跟GSAPP UP PhD 项目不同的是,DDes虽然时间更短,但是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哥大的项目要求严格和有结构性。再者就是不能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费,对学生来说在经济方面压力会比较大。从不同方面考虑最后还是决定加入UP的项目。
感谢Helena的回答!祝你学业顺利哦!
谢谢,希望这些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学习经历
学校体验
在哥伦比亚大学做“Copula Hall ”Studio是怎样的体验?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读景观是怎样的体验?
在哥大的Steven Holl Studio学习是怎样的体验?
在UCL的读建筑学Part2 Pre-MArch是怎样的体验?
在TUD学房地产管理是怎样的体验?
在TUD学BUILDING TECHNOLOGY是怎样的体验?
在墨尔本大学建筑学院 'The Robotics Lab' Studio是怎样的体验?
学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