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修改)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在看本文之前,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读,请阅读以下名词解释(不一定准确,但比望文生义强),来源自维基百科:
人文主义:(亦作人本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
人文学科(英语:humanities),又译人文学,是以观察、分析及理性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科学: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包括形式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生命科学。)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科学方法:(英文: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ical)、可量度的证据,并且合乎明确的推理原则。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辞典如此定义:科学方法是一种有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涉及了以下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
美学:传统美学的任务,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的不变的标准。德国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美学被认为是当时唯一标准的美学。在此条件下,发展出两个分支:心理美学和美学。美学(感性)的认知在很长的时间被认为是理性认知的对立面。这个观点被现代的新观点所取代,即这个对立面是不存在的,理性的认知是必然通过感性的认识过程而被认识的。
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实事求是: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关于现代性与理性的关系有篇论文可以参考《理性与现代性》作者:陈嘉明( 1952- ) , 男, 福建闽侯人,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博士:从哲学的意义上看, 现代性主要是一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它们既促成现代化的形成, 同时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为它的结果, 并相应形成现代人的特有人格, 以及社会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属性。这其中, 理性与自由是现代性的两个基本要素。理性作为启蒙哲学所认定的人的本质, 它是现代的精神与灵魂, 不仅构成现代价值观念的来源, 同时还以 理性化!构成现代历史进程的方向与准绳。自由则是人的基本权利, 它是现代人与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前提,构成现代人与社会同以往社会的根本分水岭。
还有关于什么是逻辑,这个系统非常复杂,请自行查阅,或者请教逻辑学的同学。
只是本文是从理性和科学的立场去阐述,我们目前的所面临的困境,但并不宣扬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等极端言论。理性,科学,与,人文
37 39727 37 14942 0 0 1514 0 0:00:26 0:00:09 0:00:17 3227,艺术,人性并不是对立的。
先从一个事情导入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355799
去年被这个消息刷屏,除了行业整体下滑,最主要的原因不少转专业同学都对建筑学学习的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性感到难以接受,于是觉得是自己出了问题不适合读建筑。我没清华同学那么优秀,但我在高中也读理科,喜欢一是一,二是二,有板有眼的逻辑过程。我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读完大二后,我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去外所实习了一年,但是实习的过程并没有消解我的困惑。于是在2013年选择去英国,从预科开始从头读起。
我认识到建筑学不是这样,而是科学的。
所以关于国内的设计课,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一下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在我们软件水平,勤奋程度,信息渠道都不差,甚至超越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建筑学是玄学(无法找到的形式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概念和理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存在和有意义发展?
建筑学(不是仅仅指建筑设计)是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综合学科,甚至与艺术(art)相关。
而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由于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存在过度文学化的现象(这与体系无关),没有逻辑性,缺少科学的方法论。
虽然我们的教学手段和系统是现代的,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缺位,让我国整个建筑教育的思想基础却处于前现代阶段(关于现代方法论的重要性,可以和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他社科类同学了解下,可以说现代科学就是起源于现代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有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涉及了以下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
所以理工科出生,而且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在国内建筑系最感到不适应。过去我们一直都接受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过程,现在突然让你接受前现代的思考模式。其实并不是你的错,而是你太优秀,看问题很有逻辑性,很有条理。
(重点强调一下:科学的方法论和国内很关心的形式不冲突,反而是合理设计的基石,不仅能衍生出新的形式,更能解释其形式的合理性。)
我们在客观技术上,对比欧美,没有任何劣势。问题不在于用什么软件,采用什么技术,推敲出什么样的空间,而在于为什么用这些手段。软件、技术、空间和理论都得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安排。每次回国都看到很多表现优秀,平面优秀,空间很好,模型精细的作品,可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在设计的出发点就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问题,很多设计都源于无中生有。这就导致虽然成果是精彩的,但是设计过程是无效的,这就非常可惜了。科学的方法论就是指挥家,安排指导各个技术和操作处于合理的位置,使最后的设计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理解的。
主要就谈概念设计吧。你这个概念从哪来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脑袋里凭直觉蹦出来的,或者是主观想法。但这种主观臆想出来的“概念”并不能称之为概念。举个例子,做建构这几年在国内特别火,通过基本元件通过自由组合然后做成一个实体。我当时面试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作品,老师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基本元件的设计的依据来自于什么? 对,我不知道,我哑口无言,我记不得是从哪地方看到的或者说抄到了。这就是模仿者和设计者的区别。
仔细想想,设计过程中,多少改动是因为主观上的,多少改动是因为客观上的。很多理由都是:我觉得,我认为,我感觉。
例如设计教堂,国内的分析会说什么神性,神圣感,还有什么精神的冥想。这些词一定很熟悉,安藤忠雄洗脑大法好。这些都是主观的。请你说说什么叫神性?什么是神圣感?什么是冥想空间?凭什么这个空间是用来冥想的?这些词其实都是文学上的修辞,而不是一个事实陈述。
但是往往忽略,教堂设计和整个弥撒的仪式流程是有关系的,参与者的位置和阶级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设计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它的所在的系统。设计是要服务于这个系统,而不是你觉得怎么样。
有个实际项目,前些年比较火,海边最孤独的图书馆,当时媒体拍的一些照片
设计师是这么认为的:“关于图书馆,我是这么理解的,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包括我自己。读书往往是一种内省的状态,通过与作者的关系,对自己做出某种反省。这其实也是一个冥想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就是中国人的教堂,因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这些文化类的建筑起到了某种类宗教的功能。比起教堂,图书馆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
所以提问:为什么图书馆是中国人的教堂?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你认为读书是内省,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为什么认为其他读者也是这样?
这些问题放在别的学科都是一个大课题,可是设计师随随便便给了一个他认为对的答案。
所以这个他认为的最孤独的图书馆,成了一个笑话:
变成海边最热闹的图书馆。如果设计师考虑一下当地游客和人流量,和大多数人民的喜好,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安藤师傅,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图书馆不是孤例,比如西扎师傅关于一个古城改造的项目: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7/01/30721.html
当西扎在赞叹茅草屋顶的房子是一座宫殿时。第一栋房子的的主人Abel却认为茅草顶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想换成瓦屋顶。第二栋住宅的女主人对西扎抱怨茅草顶连年漏雨,西扎并未对此作出回应,仍旧夸赞这栋房子如何美丽。
还有某位国内的大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277699/answer/139884236?from=singlemessage
作为当地人,在校大三建筑生,春节期间去过一次,与村民交流后…首先南方的冬天非常难受,而且地块还处于山背侧,光线严重不足,每一户都采用了天井,房间的与天井的分隔,只有木板,保温如何解决,斜的风雨后,木板上的污渍如何清洗,楼梯过于狭小…卧室房间也小,使用对象是农民,少了存储空间,房间里衣柜都放不下。再说外立面,采用当地岩石作为装饰,木头作为辅助装饰…与当地民居没有很好的融合,开窗风格迥异,还是美院的风格…估计农民内心是反对的…传统观念趋势着他们难以接受
如果用毛泽东思想来概述,以上四位师傅都是犯了右的错误:多少设计是他们想当然觉得合理的,多少设计是使用者客观上需求的?
所以概念是什么:基于现实中严谨的观察,归纳总结出的一种客观结论。即使现在我做设计,也会不由自主忽略事实依据,从主观上找些素材融入到设计中,这就是惯性思维作祟。其实这是错误的方法。只要老师逻辑感强,就会告诉你你的设计逻辑是有漏洞的,把我从主观的想象上拉回来,去看场地,去仔细想想之前做的调研和研究。
以上只是举一个例子,不同类型的研究或者设计,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点都是是:客观现实的总结,逻辑上的缜密。
国内的设计多少真调研而且是真的从调研中总结出规律,再去做设计,多少是post-rationalist(后来补上的分析图),大家应该心理清楚。我直到现在也在训练这个方面的能力,这是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步都要跟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惯性思维做斗争,但是每一步都是逻辑清晰和合理的推演,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因为每次往下一步推演,都能有令人惊奇的收获,这和主观预设的结果完全不同。
关于英国设计思想,李士桥先生的有本书讨论过这个:《现代思想中的建筑》中的《克里斯托夫·雷恩与培根思想》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参考一下。
我也跟在英国读Alevel还有在CSM学习艺术和fashion的同学也交流过,他们做艺术时候的思路,也和这边做设计的有类似的地方。(前段时候知乎有人去提问何志森的mapping工作室,mapping其实就是英国设计前期的一环,算是基础教育)
可以用一副艺术品也稍微解释这个思路,这是蒙德里安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作品之前,发生了什么?这不是凭空脑洞出来的东西。
首先来看这幅画,这是他学习映像派时候画的树。
他又画了一颗树,已经很抽象了。
然后又画了一颗树。
他把具象实物抽象成了更极简的线条。
然后他以此往后发展
下面这张完全就是从上面这张发展出来的。
然后再继续简化抽象
下面这张几乎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
但是。。。其实还有一张,这是他的final step
其实每一步之间都有大量的手稿和他的research,我在google上没找到。但是Tate Modern曾经展出过,厚厚好几本。他伟大地方,不在于我们一开始看到几个色块,而是怎么推导出这些色块的,他让映像派往前走了一步,进入了抽象派。
但是我们只看到了:
为什么很多东西不明觉厉,因为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不了解背后的东西或者看不到。你想想为啥库哈斯和扎哈他们设计理念很早就成型了,这不是机械劳动搞出来的,也不是凭空脑洞出来的。这是他们在AA时期就通过科学方法论一步步研究探索出来的,他们也会学习前人作品,但不是模仿,而是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工业革命到今天,所有建筑领域的一次次革命都起源于西欧。
对于英国教学思想,强调科学方法论,强调逻辑性的典范就是AA的5年本科课程(不是DRL)。有渠道的朋友,最好找你在AA读本科的同学聊聊,详细了解下他们课程设计的详细始末过程,和整个作品的完整思路,看看他们是如何不断推动建筑学的边界。
归根到底,建筑学的具有社会科学的一面,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不论这个知识的范围多广,也是有逻辑的,能解释的通的。当有些人通过去强调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来给其不合理和无逻辑洗地时候,请记住建筑学是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的。我今年准备毕业论文,需要引用中文文献。发现社科院的东西要靠谱。因为社科院的文献和报告,都是阐述的往往是客观事实,XXX报的很多文章是主观个人感想。对住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张仙桥先生的《住宅社会学》,他是费孝通先生的学生。你会很开心的发现具有社会科学素养的先生们,写的东西都是人话。
引用下《梁思成全集》第五卷,你看梁先生说的都是人话,有些老师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说人话呢。
最后,建筑学是门科学,他需要一个现代的方法论作为支撑,他既是人文科学,也是工程科学,甚至有自然科学的影响,但是他是科学,是科学!是科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艺术会影响建筑学,但是艺术的创作也是有逻辑的,也有方法论的,无逻辑的画作就只是工艺品(craft),而不是艺术(art)。所以不要以为和艺术沾边就能让你随便胡扯了。)
所以建筑学不需要卖弄文笔的文人,要的是说人话讲逻辑的社会科学家,要的是实实在在搞技术的工程师。
在1981年的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以邓小平为首的新的领导集体概括总结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各个具体部分之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实事求是:即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2.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即要把方针要放在本国实际和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
本文转自知乎,作者已经授权转发。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