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观点丨室内设计师择业指南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chibucks Author Allen Zhu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室内设计行业是一个我轻易不敢碰的专题,因为室内设计类型很复杂。最一开始知道有工装,家装。工装分为地产、办公、酒店、零售、医疗、餐饮、娱乐、商业、文化公建、教育,地产可以细分出样板房售楼处,批量精装。家装作为中国人为数不多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展现自我意志的体现,分为一般老百姓家的家装(现在还从装修预算分出来个叫轻奢装修),然后豪宅、别墅、大平层装修又是一派。如果再加上硬装和软装,平方级的复杂。


室内设计市场是一个下限很低,上限很高的市场,下限比如家里老破小装修,甚至你都不用找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你找个装修队照样也可以帮你设计了,上限比如超五星级酒店,必须找业内知名的顶级世界大师设计才不会翻车,所以室内设计市场不像建筑设计市场的下限高,上限也很高。


由差距极大的上下限导致室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非常层次不齐,从国内大专毕业到国外室内设计硕士博士毕业的都可以做室内设计。而室内设计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依托于国内庞大的地产开发量,催生出无数的新房装修,以及每隔个3-5年重新来一次的老房装修,再加上这两年新造的商场、办公、酒店,室内设计的业务量比建筑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很多建筑师其实建筑也做,室内也做,而且比起建筑的独立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因为项目体量小,设计费周转快,可以用更少的人(老板+2-3个小工),更快获得现金流(抗风险能力),成为小型独立设计师而生存下去。


01

学校

室内设计师出身分三类,一类大专、本科国内毕业直接工作,一类本科国内硕士国外毕业,还有一类本科硕士都是国外毕业。室内、环艺专业国内毕业找工作吃香的学校有:传统老八校—清华、同济、东南、天大、哈工大、华南理工、重大、西安建筑大学;八大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最近也发现有不少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转室内设计师的案例,包括很多独立建筑事务所其实都是从建筑做到室内的,建筑师做室内有天然优势,因为室内做到后面对空间感觉的把控非常重要,这点上建筑师优势很大,像梁志天,李玮珉,琚宾,胡如珊&郭锡恩都是建筑学专业背景。


国内室内或环艺设计专业社会上校友较多的学校有:江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吉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我们接触到的有比较多中国室内设计师毕业的国外室内专业学校有:美国—Pratt设计学院(Pratt出来的室内设计师作品集是我们看到过实力最强的,不是单个强,而是基本上都很强),罗德岛设计学院,Parsons设计学院,爱荷华州立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布莱顿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欧洲设计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悉尼科技大学。


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来看,国外读本科硕士回国工作或者国外硕士回国工作优势比纯国内本科硕士毕业的要大。对设计有要求的公司更加青睐有海外背景的室内设计师。一方面是室内设计对设计师的品味,见识,美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国外室内本科硕士毕业的设计师作品集大部分来说比国内室内设计毕业的设计师作品集设计感要好。所以还是建议疫情之后,想要在室内设计这条道路上继续深造下去的,到我上面列举的这些国外高校读个硕士,最好是能在国外的顶级室内事务所比如Yabu,SCDA,JAYA,Takenouchi Webb,Tonychi工作个几年,让你的作品集上一个档次。


关于如何选择读国外硕士,不要百度国外室内设计专业排名,也不要看QS艺术设计学校排名,前者出来的都是留学中介,后者出来的涵盖艺术时尚专业,范围广,不能针对室内设计专业。你应该做的是注册linkedin,然后点开美国杂志Interior Design的top100 design Giants榜单:

在linkedin上搜索那些在榜单上的公司工作的室内设计总监、公司室内设计合伙人他们都是从哪些学校毕业的,然后你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你硕士读哪家,再让中介给你准备针对性的作品集辅导,毕业了直接给学长学姐linkedin上发邮件,说我是看到你的经历才选择了咱学校,现在希望能够得到个实习机会,这是我的作品集blabla。


02

待遇

国外室内设计师薪酬比国内高不少,美国室内设计师起薪差不多4-5万刀一年,季度和年底还有奖金。遇到过一个候选人是在美国做办公室内设计的,6年多经验差不多9万刀一年,折合60万人民币。反观国内的话基本上本科或硕士刚毕业做室内设计工作是5000到7000一个月,国外硕士毕业回来的高不少在1-1.2万一个月之间。到工作8年左右时候,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优秀设计师差不多能拿到30万以上一年,要达到60万一年的话基本上需要工作10年以上,国内在10年以上的设计师层级,收入差距会拉得非常大,有一个月7-8万的设计总监,也有一个月2-3万的高级室内设计师或者室内项目经理。


按照职业发展来看,国内室内设计师的薪酬如下:


初级设计师:5000-9000一个月,6-10万一年


中级设计师:7000-15000一个月,10-20万一年


高级/主案设计师:15000-20000一个月,20-30万一年


设计总监(小中大三挡):第一档50-60万一年,第二档60-80万一年,第三档80-150万一年


合伙人:年收入150万以上


03

公司

国内外资公司提供室内设计服务主流的有:


Gensler,CallisonRTKL,Aecom,Woodsbagot,SCDA,HPP,Chapmantaylor,Aedas,Benoy,HBA,MMoser,HLW,HBA,意大利Ippolito Fleitz Group,德国ECE,Robarts Spaces一工设计,日本乃村工艺,Kokai Studio,Neri & Hu,AIM


外资公司基本上都是工装为主,涉及办公、医疗、酒店娱乐、政府、教育、文化、零售、大型商业室内设计。


民营室内设计公司主流的有:


名人堂:季裕棠、高文安、葛乔治、卢志荣


港派:梁志天、梁景华、邱德光、陈德坚、黄志达、林伟而、何宗宪、洪约瑟、陈幼坚、郑树芬、ABconcept、徐岭啸JFR


台湾:李玮珉、唐忠汉、陈建佑珥本设计、张清平、谭精忠、连自成、杨焕生、得力设计、太沃设计、王俊宏、黄书恒、邱春瑞、程绍正韬


网红:俞挺、傅厚民、壹正企划、东仓设计、赵睿、凌子达、郑炳坤、青山周平、庄子玉


内地:金螳螂、羿天、黄全集艾、矩阵纵横、杰恩、梁建国集美组、琚宾水平线、吴滨无间设计、方磊、李想、孟也、朱周设计、吴文粒、BLVD、HWCD、内建筑、DIA丹健国际设计、共生形态、韩松、李益中、于强、戴勇、戴昆、姜峰、Yang杨邦胜、赖旭东、孙建亚、曾建龙、乐尚、陈彬、张成喆、刘卫军、尚壹扬、任清泉、许建国、CCD郑忠、LSDcasa葛亚曦、鲲誉、全筑、鬼手帕(连君曼)、曼图、张力飞视设计、毛明镜牧笛设计、赛拉维、iDA、超级平常、梅兰设计、绽放设计、万境设计、rigi design


连锁家装装修:东易日盛、博洛尼、尚层、业之峰、星艺、龙发、红星美凯龙


国有院做室内主流的基本上就是做建筑设计那一波,国有建筑设计院基本上都会带室内设计专业,毕竟是全专业设计院,国有院基本上室内项目都是政府客户委托或者招标,所以以博物馆、展览馆、酒店、办公楼这类大型工装室内为主,这类政府客户对公区设计的要求比较高


华东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同济院、北京院、部院、深总院、西南院、国美院等省院、校院。


其中连锁家装装修设计的那些公司基本上是套路设计,把设计师当工具人,因为他们的设计不赚钱,做的东西又千篇一律,主要是靠装修的利润以及流水跑量做规模,走上市做规模讲故事路线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或者薪酬实在无法拒绝,不建议有设计情怀的室内设计师去连锁家装


在室内项目中,所有项目的顶端皇冠是酒店设计,而皇冠上的那颗钻石就是超五星酒店设计,最复杂,对品味要求最高,顶级大师云集。现在因为疫情影响,超五星酒店设计国外大师无法到中国来看地,正是国内酒店设计事务所崛起的最好时机,有志于酒店室内设计的朋友不要错过今年明年这段黄金项目期。酒店室内设计相对于样板房售楼处设计来说,强度和薪酬都会高一些。


除了酒店室内设计,办公、商业室内设计今年也是大热的一个方向,并且专业的workplace和commercial设计的人才很缺设计好的,特别是大型的shopping mall的室内设计,高级别资深的商业室内设计专家稀缺。


零售类的室内设计最早从星巴克开始为中国消费者所知,然后随着喜茶、雪奈的茶、MANNAER咖啡、% Arabica这些新咖啡品牌的不断开店,对潮牌零售室内设计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小型主打设计创意的室内事务所,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地区。


样板房售楼处室内设计我觉得从2008年后开始生意就一直挺红火,而且属于来钱相当快的一门生意,做这个类别的室内设计师,和做地产类的建筑设计师还有景观设计师类似,高周转下的不断被甲方催图和压缩的生活状态,追求设计的话可能还是转去一些明星设计师或者大咖设计师的公司会好一些,毕竟话语权大一点,甲方虐你时候稍微会轻一些。


私宅豪宅大平层等高端私人住宅客户室内设计领域属于一个比较好玩但封闭的圈子,平层每平米300,复式每平米400,别墅每平米500,外地项目会相对增加一些,高手到900至2000一平,基本上这么一个价格,这个圈子里有一些是自己solo的独立设计师,老板带1-2个小助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个人挺喜欢这种小作坊的模式,不急不慢,微火慢炖,倒是能熬出一锅不错的味道。当然更多的是人数多一些的公司,从小作坊发展成中大型公司,比如硬装部门有40-60人的,软装部门20-30人的。


最近听一些室内设计群的朋友说出现一种新的需求,叫做旧设计,把整个商场做旧成30-40年前的样子,老物件等,类似文和友的调调,现在社会发展太快,老建筑都拆得快没多少了,以后这种做旧回忆设计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吧。


04

职业发展


对于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乙方室内设计公司从初级设计师一直做到设计总监、合伙人or自己开设计公司or去甲方做室内部门设计经理、负责人or转行做其他的


二、读室内博士然后去学校做老师


三、考公务员


路线一


如果优先考虑去外资室内设计公司的话,国外室内本科或者硕士读完,打完疫苗,留下来工作几年,比如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新加坡、悉尼、墨尔本、东京、香港这些室内设计事务所众多且牛逼事务所众多的城市。如果你在这些城市的设计水平强的室内公司能做到总监级别,到时候你想回来创业或者留在当地生活,就都随你喜欢了。如果做不到总监级别,或者说父母一定要你回来,那你要争取干完2-3个室内项目全过程再回国,从方案到施工图落地,把你的作品集做得有设计也有落地,那你回来找工作也会比较容易。回国可以考虑先去外资事务所开局,做个3-5年,然后跳槽去工资更高的外资事务所或者去甲方做室内单项的设计经理,在甲方稳定干几年,如果能做到室内分项的总负责,就算是到头了。从目前情况来看,甲方室内设计经理工资倒不一定比乙方室内设计师要高多少,但是毕竟是甲方对吧,话语权上来说会高不少。


如果走国内公司路线的话,一开始刚毕业一定要去头部主流的公司,学套路,学风格,学基本功,找到一个好师傅,跟着他学本事,事半功倍。很多国内领先的公司都要有工作经验,这时候能动用家里关系塞进去的尽量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去小公司,没有系统的培训,很多时候是给老板打杂,老板叫做啥就做啥,需要你有极大的悟性和对设计的热爱,自己一步步去摸索,小公司好处是你需要身兼多职,可能方案也是你,施工图也是你,效果图也是你,项目管理也是你,最后驻场盯施工图还是你。你能力够,态度好,这一套磨练下来,成长速度的确是非凡。坏处就是你老板就是你的顶,成长下去要么老板能做大,要么你安于现状,不然就只能跳槽去更大平台。


在选公司之前你需要考虑自己到底是喜欢什么类型的室内设计,喜欢做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是喜欢酒店、夜店、办公、豪宅、商场、零售店咖啡店还是大型的博物馆体育展览场馆室内设计?各个主流公司擅长的细分领域也不一样,可以上知乎搜索下公司名字、创始人名字,看看过来人的评价以及公司的作品你是否喜欢。


国内室内公司发展情况来看,上海室内设计人才是最多的,深圳&杭州次之,北京再次之,设计水平来说,上海深圳杭州北京都有牛逼的设计师,想学本事然后回自己家乡发展的,就一定要先在这几个城市历练几年,把本事学好学扎实。


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要懂设计更要懂营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你设计好,也得去给客户汇报,去说服客户采用你的设计,要拿下有钱高端的客户,沟通到最后都是谈设计,谈理念,讲故事,而不是谈打折谈降价。你设计再好你也得宣传,让人知道你,去得奖,去参加活动,去露脸曝光。反过来你营销做得再好,汇报能力再强,但是方案做得一塌糊涂,业主肯定不会满意,只会觉得你是个吹牛逼的水货。


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烧脑更烧钱。你必须不断去学习各种知识来应对多种多样的客户,不仅是专业上的国外杂志,还要对各种人文知识,艺术历史,风水异闻多多了解,覆盖的知识面越广越好,一些设计大师本身也是优秀的杂学大家


要出去旅行,现在不能出国国内多走走,与人们居住的城市文化差异越大的地方越值得去,不求最贵,但要找最具有当地特色的酒店,亲身体验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看案例图片有用的多


如果条件允许,找一个你目标客户群喜欢的爱好,玩久了会有意外惊喜。比如我一个室内公司老板非常喜欢做西装,每个月都要做几套高级定制成衣,自己买布去全国各地找顶级老师傅给做衣服,这当中不仅结识了一些客户,还自己投资开了定制成衣店。也有喜欢海钓、骑马、摩托、高尔夫、雪茄、手表这些的,但记住一定是要你真心喜欢的爱好,愿意花钱投入的,不然装着喜欢是没办法融入那个群体的


要去看艺术展、家具展、设计展这些常规操作我就不多说了。室内设计师对品味的要求有时候比建筑师还要高,特别是当你的客户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富豪时候,你只有拥有对应的品味和对应的生活品质体验,你才能够去理解这些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你才能够在一个层面上去和他们沟通


你要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和创意,一定是在你已经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然后再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实践,反复回馈给自己来奠定自我风格的。所以做室内设计不能急躁,要先踏踏实实去学,去实践,没有捷径


要避免一直做低端的室内设计,就是那种业主大多不会花费太多的资金去邀请设计师来设计,只要会一点制图和设计,懂一点或者是不懂风水学都能做的,要持续得往中高端设计去走才有出路。无论何时缺的都是这一类的中高端室内设计人才


转行现在也算是一个选择,我们最近就给一家游戏开发公司招聘了一位室内设计师,去负责游戏艺术设计工作。游戏公司开出的薪酬是室内设计公司开出薪酬的2倍。而中国游戏设计行业拥有高学历背景的设计师比室内设计行业还要少得多。双倍报酬换一个赛道继续设计道路,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路线二


室内设计师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的案例我知道的没有,国内专门的室内设计博士点很少,很多是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博士,网上查了说是清华、央美、华中科技大学有室内设计博士点,其他学校都是要跨专业读博。所以如果你是硕士读了室内设计,但是想要走读博留校教书路线的,可能转专业去读其他类别的博士会更加容易把博士读出来,或者就是在国外读博士然后再回国到学校任教。室内设计是实践类专业,室内硕士开始就已经有点脱离实际应用,注重理论和前瞻性,研究方向也变得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更加相关(玄学)。到了博士更加如此,研究学习基本工作就是找前人说过的话,不停用别人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这个过程写成文章发表出来。不是真心热爱学术的话,这个过程以及时间成本是划不来的,不如硕士读完直接参与实践工作。


路线三


室内设计专业考公务员也基本上是没有对口职位那种。没有对口职位意味着考国考很难,省考应该会容易一些,因为省考中三不限的比较多一些,一般是基层,公安类的岗位居多。学室内设计去考公务员和这个实践类专业培养的初衷本身就不一致,所以能报的岗位的确是比较少。反观建筑、土木、规划专业还可以考住建部、国土资源局的岗位。所以如果室内设计专业想要考公务员,要么转专业去读管理,法学,经济,文学,计算机这些公务员招录比较多的专业,要么大学努力入党,做班干部,拿奖学金,确保选调资格,选调生对于专业的要求会低很多,有些省份选调不限制专业。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百家观点

百家观点丨欧美小而精的事务所,做的是中国的地标建筑项目

百家观点丨“提高设计费”——激起设计圈水花的一则倡议

百家观点丨王澍谈尺度: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家观点丨我们的城市是否只存在一种未来?友谊书展再思辨

百家观点丨中国建筑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空旷的虚体。

百家观点丨如何成为加拿大和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

百家观点丨复盘:从东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去向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变化

百家观点丨为什么建筑师喜欢“砖”?

百家观点丨比丑更难忍受的媚俗建筑

百家观点丨70后事务所如何撑起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以Studio Velocity为例

百家观点丨在乙方公司之间换赛道是否值得?

百家观点 |不想当网红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论网红建筑和新工匠精神

百家观点 | 为何今年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中,本校生全军覆没?

百家观点 | 画饼的设计公司老板忽悠不了95后

百家观点 | 哈佛GSD大陆招生降低至此的原因是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人工智能,未来在何方?

百家观点 | 未来建筑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44个建筑师才懂的“行话” (基础篇)

百家观点|36个建筑师才懂的“行话” (升级篇)

百家观点|2021年建筑设计行业展望和人才市场情况分析

百家观点|设计公司究竟要不要做大?

百家观点 | 2021在建筑里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约会

百家观点|4大建筑趋势,为你的设计加点料!

百家观点 |  公共空间为谁而生? 民众or暴徒?

百家观点|日本现代建筑家的脉络

百家观点|当建筑邂逅陶瓷,记录一次不走寻常路的设计课体验

百家观点|建筑学博士之路:豪赌还是投资?

百家观点|3D打印建筑已经进入乡村?

百家观点|如何做到连续四年收获竞赛硕果?

百家观点|我们为什么需要总设计师制度?

百家观点|在大学里当一名建筑系老师是什么体验?

百家观点|90后产品设计师诠释乔布斯的“产品皆有灵魂”

百家观点|为什么他们是当下中国建筑事务所的典型成长样本?

百家观点|一个老八校教师的三年级住宅设计课堂笔记

百家观点|分裂的建筑市场,割裂的建筑圈,2021建筑师的出路在哪里?

百家观点 | 大型模(抄)仿(袭)现场!我们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吗?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建筑师不画施工图?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都那么小?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把建筑设计得具象化是一种很 low 的行为?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建筑师王昀和他的作品?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里丑建筑多?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欧洲设计师都特别注重前期分析?

百家观点 | 为什么书店越来越像会所、咖啡厅?

百家观点 | 为什么设计公司创始人要学习“设计经济师”?

百家观点 | 如何用数字化定制未来社区?

百家观点 | 街道店铺设计只能被和谐了吗?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进行星际设计?

百家观点 | 高冷的建筑学,何时能走下神坛?

百家观点 | 乡村书店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的?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如何丢失了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

百家观点 | 国外的建筑师们,在项目里都干了些什么?

百家观点 | 土博与海归,何时能平权?

百家观点 | 城市设计竞赛的未来在哪?

百家观点 | 还有什么小众博物馆适合我们打卡?

百家观点 | 让时尚巨头们欲罢不能的建筑长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国产INS风的廉价潮流何时死去?

百家观点 | MAD设计的24万一年的四合院幼儿园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建筑圈的我们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值不值得被尊重?什么才是后浪建筑师真正关心的问题?

百家观点 | 当我们讨论乡建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百家观点 | 丑陋的建筑,为什么总是层出不穷?

百家观点 | 设计使人破产,高危职业建筑师为何深陷法律纠纷?

百家观点 | 学金融的人眼里,学建筑的是怎样的存在?

百家观点 | 我们该如何行使“观看”的权利?

百家观点 | 纵观建筑史,西方的公共空间都发生了什么?

百家观点 | 那些明星建筑师的失败作品都有什么问题?

百家观点 | 建筑学的基本功是什么?

百家观点 |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百家观点 | 关注同理心的建筑学,能带来空间正义吗?

百家观点 |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百家观点 | ABBS大佬关于建筑改行杂谈

百家观点 | 质疑王澍的建筑学教育

百家观点 | 贝聿铭这一片命太好的花瓣

百家观点 | 张雷:主人、文人、匠人、家人、大人——五个人的城乡

百家观点 | 王澍在同济谈乡村振兴:“中国的城市已经异化,仅存一大片光鲜的垃圾....”

百家观点 | 王澍:50年后,人们都会住在村子里

百家观点 | 设计院的现状(一)

百家观点 | 建筑师一定要读建筑系,可能是个伪命题!!!

百家观点 | 叹“伪现代主义”,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怀旧与超高层

百家观点 | 那些想和地产小白分享的事......

百家观点 | 聊聊设计公司潜规则

百家观点 |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百家观点 | 当代建筑设计忽悠话速成指南

百家观点 | 为政治服务的建筑

百家观点 | 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

百家观点 | 江一燕获大奖那天,有家设计公司的方案被方丈“化缘”了

百家观点 | 建筑的空间形式已不只有人类才能说得算啦!

百家观点 | SOM的城市设计做的确实很牛,但我也看到了套路

百家观点 | 就算顶级艺术家,也不可能跨界搞建筑

百家观点 | 巴黎圣母院“重建竞赛”:一场中国媒体自娱自乐的狂欢

百家观点 | 在圣诞节建造一棵圣诞树才是正经事

百家观点 | 建筑与时装屋

百家观点 | 今天就想聊聊《丹行道》

百家观点 | 别人跑去京都买房子 他从京都搬到贵州造村子

百家观点 | 在Mantova我和三个陌生人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