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吴宏观陶川】美国的供应短缺何时可以缓解?

段萌 陶川 川阅全球宏观 2022-03-18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供给短缺和成本压力共同作用下,近期美国商品价格抬升,通胀持续超预期。然而鲍威尔等美联储官员却表示当前美国的高通胀是“暂时的”,并表示通胀在未来几个月将持续温和上升,随后才会趋于平缓。我们认为未来美国通胀回归正常水平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短缺的缓解情况。


疫情导致美国供货商交付时间延长,供应短缺下美国核心CPI跳升(图1)。广泛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导致许多美国企业正经历着几十年来最长的交货时间。根据美国统计局2021/7/5至2021/7/11期间的小企业脉冲调查,38.2%的小企业报告了美国国内供应商的延迟,延迟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贸易部门。



从存货的角度来看,美国企业未能及时补充库存导致供给不足。新冠疫情爆发后,企业大量商品滞销,库存可销天数短暂大幅上升,经济复苏下需求回暖,但企业尚未能将库存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导致库存可销天数大幅下降至近30年低位(图2)。



芯片短缺造成多个行业断供,并推高以二手车为代表的商品价格。汽车行业受半导体短缺冲击较大(图3),主要原因在于制造商低估了市场需求(部分来自于拜登的财政刺激计划),疫情初期,汽车制造商预期需求疲软,大量取消了半导体订单,而半导体交货期长且正经历来自电子等其他行业的需求增长,导致疫情后汽车行业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此外,汽车半导体供应链极为分散(涉及多个国家和公司),汽车制造商很难追踪瓶颈的根源,使供应问题复杂化。



劳动力供给紧俏也导致供应短缺,推高木材等原材料价格。美国企业的招聘存在挑战,难以找到合格的招聘者(图4和图5),尤其在低薪和临时劳动者方面。美联储褐皮书表示,商业货运司机和配送司机尤其短缺,制造业等行业的工资上涨压力加剧(图6),难以招聘及留住员工。




以木材为例:木材为美国独栋房主要的框架材料,疫情以来独栋房需求高涨,但木材却受到运输限制。疫情减少了司机数量并影响铁路运输,使得工厂难以将木材运送至经销商。


我们预计大部分的供应短缺将在今年年底得到缓解。


制造商可以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缓解供给紧缺。参考疫情初期的卫生纸短缺,卫生纸制造商将原本近90%的产能利用率提升至近100%,通过重启闲置的机器、减少机器停机时间等方式,在未改变机器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纸张供给。当前美国制造业多数子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未达到近十年峰值,仍具备生产弹性(图7)。



部分指标显示供应链短缺有缓解迹象:6月二手车价格指数回落、二季度木材价格见顶回落(图8和图9)。根据NAHB今年7月的报告,软木木材产品价格上涨对新建独栋住宅平均价格的影响从4月份的35,872美元降至7月份的29,833美元。此外,纽约、费城和德克萨斯州的联储银行对未来6个月制造商交付时间的预期显示,当前的供应链问题将在近半年内得以缓解(图10)。





芯片供给短缺方面,我们认同表1中汽车制造商及相关供应商的看法:二季度是芯片供应短缺的高峰,下半年部分改善,但紧缺形势将持续至2022年。原因有三:①需求强劲,在芯片产能不断被扩充的情况下,近20年产能利用率持续处高位,2020年高达88%(图11)。②前期芯片短缺积累了大量订单。③资本开支需要近一年的建设和启动期,当前对芯片产能的投资在短期无法缓解供应。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通胀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存在挑战。虽然大部分供应短缺在年底能得到缓解,但芯片行业的供给紧缺要持续至明年,此外新冠病毒变异等外部风险较大,供应链恢复的不确定性较强,因此通胀持续时间可能比美联储预计的要更长。


风险提示:新冠变异毒株传播失控,美联储过快收紧货币政策



相关报告:

【东吴宏观陶川】如何理解近期美元和美债利率走势?

【年中展望】理解下半年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的十个框架(东吴宏观)

【东吴宏观陶川】股债的相关性是否正在变盘?—美国篇

【东吴宏观】不急taper想早加息,美联储有何深意?

【东吴宏观】大宗商品又涨了,为何美债利率却回落了?

【东吴宏观陶川】以史为鉴,美债利率怎样上行才会引发美股回调?



东吴宏观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川阅全球宏观)由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