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铜价创新高了 (东吴宏观陶川、李思琪)
继原油、铝创新高后,下一个创新高的会是铜吗?我们自年初以来坚定看多大宗商品,并在2022年2月2日《大宗商品为何不惧历次美联储加息?》中提到,大宗商品是加息周期下表现最好的资产,叠加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扰动,原油、铝等商品已创新高,目前S&P GSCI已较年初上涨28.2%,我们的观点得到了印证。根据铜与铝的强相关性,我们认为铜的上涨行情也将到来。展望未来,低库存、高需求、高通胀等宏观因素仍将持续支撑铜价,在全球多地区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的预期下,我们认为铜价有望在年内突破12000美元/吨。
鉴于铜、铝存在较高相关性,我们认为LME铜行情将至。铜与铝在其下游运用方面多有重叠,如汽车、家电、电力、军工等行业,它们在导电性、耐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观察近3年LME铜与LME铝的走势可以发现,其相关性高达0.92,两者价格时常相继突破新高。在当前LME铝已突破3525美元/吨的情况下,LME铜大概率也将再创新高。
战争叠加加息周期对铜价影响几何?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大宗商品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表现较好,铜在1990年以来的加息周期中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5.3%,受加息影响较小。进一步看,我们发现1990年以来共有3次战争与美联储加息周期重叠,分别是第一次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通过对比各类大宗商品在加息周期或是临近加息时的收益表现,我们发现其与风险事件的相关性较弱,主要逻辑还是在于供需矛盾、全球经济增长状况,并且商业预期指数更具领先性。
第一次车臣战争(1994/12-1996/8):铜价在战争爆发的第1个月出现快速上涨,此后又小幅下跌并维持震荡。由于经济增长态势于1995年下半年持续走弱,铜价出现单边下跌,并于1996年6月筑底。两事件重叠时期年化收益率为-15.9%,战争期间年化收益率为-22.0%。
科索沃战争(1999/3-1999/6)与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8-2000/5):两次战争与1999年的加息周期高度重叠,其中科索沃战争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前快速结束,第二次车臣战争则完全重叠。除原油外,铜等多个大宗商品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均明显走弱,然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集体走强。商业预期指数、全球经济增长和库存情况完美诠释了其间差异。铜在这两次战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4%和7.5%。
库存与库存消费比均已创下历史新低,供给担忧、供需矛盾仍将对铜价形成支撑。
首先,受地缘政治影响,俄罗斯铜出口量或将受到显著影响。市场通常最为关注智利、秘鲁等地的铜矿产量,而俄罗斯也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测算,俄罗斯拥有6200万吨铜矿石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05%,居世界第4。2021年俄罗斯铜精矿产量为88.6万吨,是我国第二大精炼铜进口国,进口量占比达11.1%。在欧盟、美国、日本的全方位制裁下,未来俄罗斯精炼铜出口或将受到影响,对铜供给形成一定干扰。
第二,全球铜库存已处于历史低位,需求提升或将加剧供需矛盾。从铜的终端需求来看,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包括家电、乘用车等在内的制造业对铜的需求量较高,房地产需求占比在30%左右。从2021年全球精炼铜用量来看,中国、欧洲、美国的精炼铜消费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4.6%、13.6%和7.2%。在各国防疫政策逐渐放松、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疫情对开工的干扰有所减退。同时,在欧洲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的基础设施计划和中国“十四五”规划、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因素的带动下,未来铜需求量或将进一步上升。目前全球铜库存与库存消费比均在历史低位,我们认为供应压力将对铜价形成支撑。
ESG与长期价值投资——解析海外养老金的评估指标(东吴宏观陶川,段萌)
以史为鉴,原油站上100美元后如何演绎?(东吴宏观陶川、邵翔)
东吴宏观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川阅全球宏观)由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